18.5 分式方程
第1课时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2.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分式方程的检验方法.
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难点:理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km/h,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km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km所用时间相等.设江水的流速为xkm/h,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
这个方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吗?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区别?
探究点一 分式方程的定义
【例1】在方程x+=2,=,-=4,x-2=0,=,=,4x-5=0,-=x(a,b为非0常数)中,哪些是整式方程?哪些是分式方程?
【解析】利用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的区别解答.
【解】方程x+=2,=,-=4,=是分式方程.
方程x-2=0,=,4x-5=0,-=x(a,b为非0常数)是整式方程.
【方法总结】要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分式方程,关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
探究点二 解分式方程
类型一 直接解分式方程
【例2】解分式方程:
(1)-=4.
(2)-=1.
【解析】(1)方程的两边同乘2x,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2)方程的两边同乘x2-1,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注意不要漏乘.
【解】(1)方程两边都乘2x,
得600-480=4×2x,
解得x=15.
检验:当x=15时,2x≠0,
∴x=1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2)方程两边都乘(x+1)(x-1),
得(x+1)2-4=(x+1)(x-1),
解得x=1.
检验:当x=1时,(x+1)(x-1)=0,
∴x=1不是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
【方法总结】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找分母的最简公分母,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求出整式方程的解,最后把解代入最简公分母进行检验.
类型二 根据分式方程的解的情况求字母的范围
【例3】关于x的方程=-1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可得,分式方程的解为x=.
∵方程的解是正数,∴x>0且x≠2,即>0且≠2,解得a>-1且a≠-.
【解】a>-1且a≠-
【方法总结】先求出分式方程的解,再根据条件和隐含条件求出a的取值范围.
1.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为( )
A.a≥-1 B.a>-1
C.a≤-1 D.a<-1
2.解方程:+=-1.
第1课时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1.分式方程的概念: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作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3.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将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
(2)解整式方程;
(3)检验——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
本节课学习了分式方程的概念和分式方程的解法.
本节课学习了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要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和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把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区分开,再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得知识.教师主要在做题方法上指导,思维方式上点拨,让学生明白解分式方程实际上是解整式方程以及理解验根的原因.教师要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解分式方程的思路,步骤,如何检验等)用多媒体形式给学生展示出来,还要向学生强调在解分式方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答案
课堂训练
1.B
2.解:去分母,得-(x+2)2+16=4-x2,
去括号,得-x2-4x-4+16=4-x2,
解得x=2.
检验:当x=2时,(x+2)(x-2)=0,
∴x=2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原分式方程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