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分数乘法能力培优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在计算时,根据“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来解决。那么“2×5=10”中的“10”表示10个( )。
A. B. C. D.
2.下面4个算式的结果中,分数单位最小的是( )。
A. B. C. D.
3.如下图所示,“要求画斜线部分共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下面式子( )来表示。
A. B. C. D.
4.甲班人数比乙班少,关于这句话的等量关系式错误的是( )。
A.乙班人数-乙班人数=甲班人数 B.乙班人数=甲班人数
C.甲班人数=乙班人数 D.甲班人数+乙班人数=乙班人数
5.六年级同学经过锻炼,5月份1分钟跳绳的达标人数比4月份增加了,下面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①4月份达标人数=5月份增加的达标人数
②5月份达标人数=5月份增加的达标人数
③4月份达标人数=5月份达标的人数
④4月份达标人数=5月份达标的人数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④
6.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第二次剪去剩余的。两次剪去的绳子长度相比,( )。
A.第一次剪去的长 B.第二次剪去的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7.姐姐和弟弟喜欢集邮,姐姐把邮票张数的送给弟弟后,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已知姐姐原来有80枚邮票,弟弟原来有( )枚邮票。
A.40 B.42 C.48 D.54
8.小丽在计算时,错算成,所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 )。
A.多14 B.少14 C.多16 D.少16
二、填空题
9.3.8公顷=( )平方千米=( )平方米 时=( )分
10.爸爸体重是78千克,其中血液大约有( )千克。(有关资料记载:一个成年人身上的血液约占体重的)
11.在一个乡村中,柳树有64棵,杨树的棵数比柳树多,杨树有( )棵,柞树的棵数比柳树少,柞树有( )棵。
12.5G技术让人类走向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用5G技术下载资料的时间约是用4G技术下载时间的。用4G技术下载一份资料需要20分钟,如果用5G技术下载需要( )秒。
13.小丽要裁剪一根长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米,第二次剪去了余下的,她第二次剪的绳长是多少米?解决这个问题列式是: 。
14.一本故事书共120页,芳芳每天读这本书的,5天共读了( )页,东东5天共读了这本书的,他读了( )页。
三、判断题
15.4kg的和5kg的一样重。( )
16.一根绳子长3米,减去它的,还剩下米。( )
17.鸭的孵化期比鸡的孵化期长,是把鸡的孵化期看作单位“1”。( )
18.a是b的,b就是a的6倍。( )
19.一个大于零的数乘假分数,积一定不小于这个数。(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2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9-9×+
五、解答题
22.六(1)班图书角有80本故事书,科技书比故事书的还多25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23.六(1)班的图书角有故事书55本,连环画册的本数比故事书多,连环画册有多少本?
24.扫地机器人凭借导航系统和传感器,自动规划清扫路线完成清理工作。轩轩家有95平方米地板需要打扫,扫地机器人打扫了后,由于电量低自主返回基站充电,充满电后打扫完了剩余部分,充电后比充电前多打扫多少平方米?
25.下面是某小区一则售房广告:本小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占地面积20公顷。其中绿化面积占,住宅楼占地12公顷,小区面积的为儿童游乐场、篮球场、道路等公共设施。
请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这则广告是否真实,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6.六(2)班42名同学为庆祝元旦购买演出服,有甲、乙、丙三个商场的服装款式和价格都比较符合要求,每套演出服定价都是150元。三个商场的优惠情况如下:请你算一算,到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
《第1单元分数乘法能力培优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A B C D C C C
1.A
【分析】根据“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出“”的结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判定一个分数有几个分数单位,看分子(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
的分数单位是,分子是10表示10个。
故答案为:A
2.A
【分析】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据此计算出各选项算式的结果,根据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确定结果分数单位最小的算式即可。
【详解】A.,分数单位是;
B.,分数单位是;
C.,分数单位是;
D.,分数单位是。
4个算式的结果中,分数单位最小的是。
故答案为:A
3.B
【分析】从图中可知,先把整个图形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浅色阴影占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然后把浅色阴影部分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斜线部分占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那么斜线部分占整个图形的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据此解答。
【详解】
表示画斜线部分共占整张纸的。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把乙班人数看作单位“1”,那么甲班人数就是乙班的(1-),用乙班人数乘(1-)即可求出甲班人数,用乙班人数减去乙班人数的,即可求出甲班人数,由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甲班人数比乙班少,那么乙班人数-乙班人数×=甲班人数;乙班人数×(1-)=甲班人数,所以等量关系式错误的是: 甲班人数=乙班人数。
故答案为:C
5.D
【分析】根据题意,把4月份1分钟跳绳的达标人数看作单位“1”,则5月份1分钟跳绳的达标人数=4月份1分钟跳绳的达标人数+4月份1分钟跳绳的达标人数×。5月份1分钟跳绳的达标人数比4月份1分钟跳绳的达标人数多的人数是4月份1分钟跳绳的达标人数的,据此解答。
【详解】①4月份达标人数=5月份增加的达标人数,表达正确;
②5月份达标人数=5月份增加的达标人数,表达错误;
③4月份达标人数=5月份达标的人数,表达错误;
④4月份达标人数=5月份达标的人数,表达正确。
正确的是①和④。
故答案为:D
6.C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次剪去全长的,则还剩下全长的(1-);
第二次剪去剩余的,即第二次剪去全长的(1-)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第二次剪去全长的几分之几,再与第一次剪去全长的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第二次剪去全长的:
(1-)×
=×
=
=
所以,两次剪去的绳子长度相比,一样长。
故答案为:C
7.C
【分析】将姐姐邮票张数看作单位“1”,姐姐把邮票张数的送给弟弟后,两人的邮票张数同样多,说明姐姐比弟弟多了姐姐邮票张数的(×2),弟弟邮票张数是姐姐的(1-×2),姐姐邮票张数×弟弟对应分率=弟弟邮票张数。
【详解】80×(1-×2)
=80×(1-)
=80×
=48(枚)
弟弟原来有48枚邮票。
故答案为:C
8.C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将变成,再与比较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
=
=30-14
=16
所得的结果比正确的结果多16。
故答案为:C
9. 0.038 38000 105
【分析】本题考查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时=60分,大单位换算为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算为大单位除以进率,分别根据进率关系推导即可。
【详解】①公顷换算为平方千米,小单位换算为大单位除以进率100,3.8÷100=0.038,所以3.8公顷=0.038平方千米;
②公顷换算为平方米,大单位换算为小单位乘进率10000,3.8×10000=38000,所以3.8公顷=38000平方米;
③时换算为分,大单位换算为小单位乘进率60,×60=×60=105,所以时=105分。
10.6
【分析】把爸爸的体重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求血液大约有多少千克,列式为:78×。
【详解】78×=6(千克)
所以爸爸体重是78千克,其中血液大约有6千克。
11. 72 54
【分析】根据题意,杨树的棵数比柳树多,可将柳树棵数看作单位“1”,则此时杨树棵树为,已知柳树有64棵,运用分数乘法计算得出杨树棵数;柞树的棵数比柳树少,将柳树数量看作单位“1”,则柞树有,且已知柳树数量,运用分数乘法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杨树棵数为:
64×(1+)
=64×
=72(棵)
柞树棵树为:
(棵)
所以在一个乡村中,柳树有64棵,杨树的棵数比柳树多,杨树有72棵,柞树的棵数比柳树少,柞树有54棵。
12.12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4G技术下载时间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注意把单位转化为秒,据此解答。
【详解】20分钟=1200秒
1200×=12(秒)
5G技术让人类走向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用5G技术下载资料的时间约是用4G技术下载时间的。用4G技术下载一份资料需要20分钟,如果用5G技术下载需要12秒。
13.(-)×
【分析】根据题意,一根长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米,那么余下(-)米;
第二次剪去了余下的,把余下的长度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用余下的长度乘,即是她第二次剪的绳长。
【详解】(-)×
=(-)×
=×
=(米)
她第二次剪的绳长是米。
解决这个问题列式是:(-)×。
14. 100 96
【分析】一本故事书共120页,芳芳每天读这本书的,用故事书页数乘求出芳芳每天读的页数,再乘5求出5天读的页数;东东5天共读了这本书的,用故事书页数乘,求出东东读的页数即可。
【详解】芳芳:120××5
=20×5
=100(页)
东东:120×=96(页)
所以芳芳每天读这本书的,5天共读了100页,东东5天共读了这本书的,他读了96页。
15.×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
把4kg看作单位“1”,求它的是多少kg,用4×解答;
再把5kg看作单位“1”,求它的是多少kg,用5×解答;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4×=(kg)
5×=(kg)
因为≠,所以4kg的和5kg的不一样重。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把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1减去,求出剩下的长度占全长的分率,再用绳子的全长×剩下的长度占全长的分率,即可求出剩下的长度,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3×(1-)
=3×
=(米)
一根绳子长3米,减去它的,还剩下米。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分率“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或把“是、占、比”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
【详解】鸭的孵化期比鸡的孵化期长,“比”后面是鸡的孵化期,所以是把鸡的孵化期看作单位“1”。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把b看作单位“1”,a是b的,即a=b;则b=a×6,也就是b是a的6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是b的,b就是a的6倍。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假分数≥1,因此一个大于零的数乘假分数,积可能大于或等于这个数;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一个大于0的数乘假分数,积可能大于或等于这个数,即积一定不小于这个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0.;;;
;;;
【详解】略
21.10;1;2
【分析】×9+7×0.625,把小数化成分数,0.625=,原式化为:×9+7×,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原式化为:×(9+7),再进行计算。
-+-,根据带符搬家,原式化为:+--,再根据加法结合律和减法性质,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
9-9×+,根据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原式化为:9×(1-)+,再进行计算。
【详解】×9+7×0.625
=×9+7×
=×(9+7)
=×16
=10
-+-
=+--
=(+)-(+)
=2-1
=1
9-9×+
=9×(1-)+
=9×+
=2+
=
22.41本
【分析】把故事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科技书比故事书的还多25本,用故事书的本数×,求出故事书的是多少本,再加上25本,即可解答。
【详解】80×+25
=16+25
=41(本)
答:科技书有41本。
23.60本
【分析】把故事书的本数看作单位“1”,已知连环画册的本数比故事书多,说明连环画册的本数是故事书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故事书的本数乘(1+)即可求出连环画册的本数。
【详解】55×(1+)
=55×
=60(本)
答:连环画册有60本。
24.
57平方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轩轩家的面积看作单位“1”,打扫了,剩余的是,则充电后比充电前多打扫的面积占轩轩家面积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方法一:用95乘充电后比充电前多打扫的面积占轩轩家面积的分率;方法二:用95分别乘充电前和充电后打扫的面积的分率,再相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方法一:
(平方米)
方法二:
(平方米)
答:充电后比充电前多打扫57平方米。
25.不真实;理由见详解
【分析】把小区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绿化面积占,公共设施面积占,单位“1”已知,用小区的总面积分别乘、,求出绿化面积和公共设施面积;
再用总面积减去绿化面积、公共设施面积,即是住宅楼的占地面积,与12公顷进行比较,如果小于12公顷,那么这则广告不真实。
【详解】绿化面积:20×=5(公顷)
公共设施面积:20×=4(公顷)
住宅楼面积:20-5-4=11(公顷)
11<12
答:这则广告不真实。
26.丙商场
【分析】由于甲商场买10套送2套,则相当于买12套的钱和10套的价格相等,用42除以12看里面有几个12,有几个12就乘几个10套的价格,剩下的数量再乘单价即可求出剩下的钱数,再相加即可;
乙商场:按原价的出售,那么用原价×即可求出现价;再乘42即可求出总价;
丙商场:先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42×150=6300(元),由于满5000元了,优惠,那么此时的价格相当于原价的1-,单位“1”是原价,单位“1”已知,用乘法,求出三家商场的价格,再比较即可。
【详解】甲商场:42÷12=3(份)……6(套)
10×150=1500(元)
3×1500+6×150
=4500+900
=5400(元)
乙商场:150××42=5670(元)
丙商场:42×150=6300(元)
6300>5000
6300×(1-)
=6300×
=5040(元)
5040<5400<5670
答:去丙商场购买更合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