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位置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位置重难点检测卷(含解析)-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2 16:1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位置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一个梯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用数对(3,2)、(3,5)、(6,5)和(8,2)表示,这个梯形是( )梯形。
A.等腰 B.直角 C.不规则
2.下面诗句中,“新”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4 空 山 新 雨 后
3 天 气 晚 来 秋
2 明 月 松 间 照
1 清 泉 石 上 流
1 2 3 4 5
A.(3,4) B.(4,3) C.(4,4)
3.三角形ABC,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2,5),B点用数对表示为(2,1),C点用数对表示为(5,1),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4.王芳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6),李平的位置是(6,3),张琦的位置是(6,4),赵诗韵的位置是(3,4),坐在同一行的是( )。
A.王芳和李平 B.张琦和赵诗韵 C.王芳和赵诗韵
5.在同一幅图上有三个点,用数对分别表示为(1,5)、(1,1)、(3,1),那么围成的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6.学校组织四年级同学到大礼堂观看科普电影,小齐坐在第7列第6排的位置,用数对(7,6)表示,小英和小齐在同一列,小英的位置可能是( )。
A.(6,6) B.(7,7) C.(6,7)
7.中国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9°9'、东经116°4'。这里的“北纬39°9',东经116°4'”运用了数学位置中的( )知识。
A.平移 B.对称 C.数对
8.李军在教室里的座位是第4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4,3)。由于他的身高较高,班主任将他向后调了3行。现在他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
A.(7,3) B.(4,6) C.(6,4)
二、填空题
9.林立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 )。
10.下图的识字表中,“冬”字可以用数对(4,2)表示,那么数对(1,2)、(3,1)、(3,2)、(2,4)组成的成语是( )。
11.两个同学在方格纸上玩“五子棋”游戏。只要两方中任意一方的五个棋子连成一条直线(横、纵、斜三个方向相连都可以),则该方获胜。如图是这两位同学的对弈情况,若棋子A的位置记作(3,6),那么,下一步黑棋放在( )就获胜了。

12.如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三个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6,6)、B(4,3)、C(9,3),顶点D用数对表示是( )。
13.图中直角梯形②是直角梯形①沿对称轴画出的轴对称图形。根据图中的信息请用数对表示出点A的位置,A( )。
14.如图是唐朝诗人李贺写的《马诗》,如果“诗”字用数对(4,6)表示,那么“山”字用数对表示是( ),数对(3,2)表示的字是“( )”。
三、判断题
15.小明坐在教室的第5组第2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5,2)。( )
16.笑笑和淘气上音乐课时,他们的座位分别是(a,5)和(b,5),说明他俩坐在同一行。( )
17.如果点用数对表示,将点向上平移3格后的位置可用表示。( )
18.若小明座位在第5行第3列用(3,5)表示,那么他正后方第二个同学座位就用(3,7)表示。( )
19.将点(2,3)向下平移一格,再向右平移1格后是点(1,2)。( )
四、解答题
20.2024年7月下旬,某地受台风“格美”影响,一艘巡逻船在水面巡逻时受困,在下图的位置是(11,5)。
(1)分别用数对表示出两个观测点的位置。
(2)如果救援船每分钟行驶98.7米,5分钟能不能到达巡逻船?
21.根据物品的摆放位置,完成下列各题。
(1)小明套中了放在(x,3)位置上的物品,他可能套中了什么?把对应的图圈起来。
(2)用数对表示下列物品的位置。
( ),( ),( ),( )。
22.如下图,一辆汽车的初始位置A用数对表示为(2,1)。4小时后,汽车的位置B用数对表示为(8,1)。
(1)在上图中标出位置B。
(2)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 )km。(汽车一直在一条直线上沿一个方向匀速行驶)
(3)如果汽车的速度不变,从位置(8,1)又向北行驶了2小时,汽车所到的位置C用数对表示为 ,在上图中标出来。
23.小军步行的速度是每分50m。
(1)请在图中用●标出各地点的位置。
小军家(7,5) 学校(7,9) 图书馆(2,9) 小东家(2,2)
(2)小军从自己家出发,先到学校,再到图书馆,最后到小东家,他步行需要多少分?
24.按要求作图。
(1)在下图中分别标出各点。
A(1,6) B(3,2) C(7,2) D(5,6)
(2)按顺序连接A、B、C、D,这个图形是( )。
(3)将图形向右平移6个方格后,得到图形A'B'C'D',用数对表示平移后的图形四个顶点的位置。
A'( ) B'( ) C'( ) D'( )
25.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观察下图,用数对表示正方形各顶点的位置。
A( , ) B( , ) C( , ) D( , )
(2)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第2单元位置重难点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C B B B C B
1.B
【分析】根据梯形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根据各顶点的数对,确定平行边,并判断是否存在直角或腰长相等。
【详解】根据数对可知,BC与AD互相平行,AB垂直于AD,据此可判断这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如下图:
故答案为:B
2.A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在图中数出“新”字所在的列数与行数即可。
【详解】由图可知,“新”字在第3列、第4行,所以“新”字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故答案为:A
3.C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点A用数对表示是(2,5),点B用数对表示是(2,1),则点A、点B在同一列;点C用数对表示是(5,1),则点B、点C在同一行;可得AB垂直于BC,据此解答。
【详解】点A用数对表示是(2,5),点B用数对表示是(2,1),点C用数对表示是(5,1),则点A、点B在同一列,点B、点C在同一行,那么AB垂直于BC,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C
4.B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可知,坐在同一行的两个人位置的数对的第二个数字相同。
【详解】王芳的位置是(3,6),即在第3列,第6行;
李平的位置是(6,3),即在第6列,第3行;
张琦的位置是(6,4),即在第6列,第4行;
赵诗韵的位置是(3,4),即在第3列,第4行;
所以,坐在同一行的是张琦和赵诗韵。
故答案为:B
5.B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例,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据此在方格中确定3个点的位置,依次连接,再根据三角形的分类标准确定三角形的类型。
【详解】如图:
由图可知,围成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根据对数对的了解,列在前排在后,小英和小齐在同一列,则数对前面的数字一样,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6,6)表示第六排第六列,和小齐不在同一列,不符合题意;
B.(7,7)表示第七排第七列,和小齐在同一列,符合题意;
C.(6,7)表示第七排第六列,和小齐不在同一列,不符合题意。
小英的位置可能是(7,7)。
故答案为:B
7.C
【分析】根据数对的意义: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中国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9°9'、东经116°4',“北纬39°9'相当于所在的列数,东经116°4'”相当于表示所在的行数;这里运用了数学位置中的数对知识。
【详解】中国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是北纬39°9'、东经116°4'。这里的“北纬39°9',东经116°4'”运用了数学位置中的数对知识。
故答案为:C
8.B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表示列数,第二个表示行数,班主任将他向后调了3行,则列数保持不变,而行数加3,即可得到他现在的位置。
【详解】他还在第4列,向后调了3行,则行数加3,3+3=6,在第6行,用数对表示是(4,6)。
所以,现在他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4,6)。
故答案为:B
9.(3,4)
【分析】根据数对的表示方法可知,数对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把两个数字括在括号里,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林立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3,4)。
10.春花秋月
【分析】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根据每个数对找到对应的汉字,再组合起来判断成语。
【详解】数对(1,2):第1列第2行,对应汉字“春”。
数对(3,1):第3列第1行,对应汉字“花”。
数对(3,2):第3列第2行,对应汉字“秋”。
数对(2,4):第2列第4行,对应汉字“月”。
组成的成语是春花秋月。
11.(6,3)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即可解答。
【详解】黑棋在第三行已有4颗棋子,则再放一个即可五个棋子连成一条直线(如下图)。
由图可得:若棋子A的位置记作(3,6),那么,下一步黑棋放在(6,3)就获胜了。
12.(11,6)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结合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D点与A点在同一行,所以数对的第二个数和A点一样,AD长度等于BC长度,BC的列数相差:9-4=5(列),因为6+5=11,所以D的数对为:(11,6)。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6+(9-4)
=6+5
=11
D点的数对为(11,6)。
平行四边形ABCD三个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6,6)、B(4,3)、C(9,3),顶点D用数对表示是(11,6)。
13.(11,8)
【分析】画直角梯形的轴对称图形,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依据“高度不变,距离相等”,即可找出直角梯形的对称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由图可知,点A与(5,8)在同一行,与(11,3)在同一列,据此可知点A在第11列,第8行。
【详解】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点A的位置在第11列,第8行,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1,8)。
14. (2,3) 金
【分析】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解答。
【详解】“山”字用数对表示是(2,3);
数对(3,2)表示的字是“金”。
唐朝诗人李贺写的《马诗》,如果“诗”字用数对(4,6)表示,那么“山”字用数对表示是(2,4),数对(3,2)表示的字是“金”。
15.√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第一个数表示列(组),第二个数表示行(座位)。
【详解】根据数对的表示规则,第一个数对应组(列),第二个数对应座位(行)。小明在第5组第2个座位,用数对表示为(5,2)。
故答案为:√
16.√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括号里面逗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列数,逗号后面的数字表示行数,先根据数对找出笑笑和淘气的位置,再确定他们是否在同一行,据此解答。
【详解】笑笑的座位是(a,5),说明笑笑在第a列第5行,淘气的座位是(b,5),说明淘气在第b列第5行,所以笑笑和淘气坐在同一行。
故答案为:√
17.√
【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平移规律为:向上平移时,纵坐标增加相应的格数,横坐标不变。
【详解】根据数对平移的规则,向上平移3格时,纵坐标增加3,横坐标保持不变,原数对为(x, y),平移后的数对应为(x, y+3)。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题意,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小明的位置是第3列第5行,则他正后方第二个同学和他在同一列,行数增加2,据此解答。
【详解】5+2=7
若小明座位在第5行第3列用(3,5)表示,那么他正后方第二个同学座位就用(3,7)表示;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将点(2,3)向下平移一格,则列数不变,行数减1;再向右平移1格,则列数加1,行数不变,据此用数对表示新的位置。
【详解】将点(2,3)向下平移一格,则是(2,2);再向右平移1格后是点(3,2)。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1)观测点1:(3,7);观测点2:(5,2)
(2)能到达
【分析】(1)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由于巡逻船的位置是(11,5),由此可知左下角的顶点用数对表示是(0,0),据此用数对表示出两个观测点的位置。
(2)根据图可知,1小格表示60米,先计算出救援船到巡逻船的实际距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98.7×5,求出救援船5分钟行驶的路程,再和救援船到巡逻船的距离比较,如果大于救援船到巡逻船的距离,能达到;如果小于救援船到逻楼船的距离,能不到达,据此解答。
【详解】(1)观测点1(3,7);观测点2(5,2)。
(2)60×8=480(米)
98.7×5=493.5(米)
480<493.5,5分钟能到达巡逻船。
答:5分钟能到达逻楼船。
21.(1)见详解;(2)(3,1);(3,3);(1,2);(4,4)。
【分析】(1)小明套中了放在(x,3)位置上的物品,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也就是套中了第3行上的物品,据此圈出即可。
(2)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根据每种物品所在的列数和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来。在第3列,第1行。在第3列,第3行。在第1列,第2行。在第4列,第4行。
【详解】
(1)如图:
(2)由分析可知:
(3,1),(3,3),(1,2),(4,4)。
22.(1)如图所示
(2)75
(3)(8,4);如图所示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
【详解】(1)(8,1)表示第8列,第1行。如图所示:
(2)汽车行驶6格,每格50km,共行驶:6×50=300(km)
速度为:300÷4=75(km/h)
(3)75×2=150(km)
150÷50=3(格)
从(8,1)向北走3格是(8,4);如图所示
23.(1)见详解
(2)16分
【分析】(1) 在方格图上依照给定坐标标出:小军家在第7列、第5行处;学校在第7列、第9行处;图书馆在第2列、第9行处;小东家在第2列、第2行处。
(2) 小军家的纵向差为9-5=4(格),距离为4×50=200(米);学校到图书馆的横向差为7-2=5(格),距离为5×50=250(米);图书馆到小东家的纵向差为9-2=7(格),距离为7×50=350(米)。先用加法计算出总路程;步行速度为50米/分,时间=路程÷速度;计算所需时间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在图中用标出各地点的位置如下:
小军家(7,5) 学校(7,9) 图书馆(2,9) 小东家(2,2)
(2)9-5=4(格)
7-2=5(格)
9-2=7(格)
50×4+50×5+50×7
=200+250+350
=800(米 )
800÷50=16(分)
答:他步行需要16分。
24.(1)见详解;
(2)平行四边形;
(3)图见详解;(7,6);(9,2);(13,2);(11,6)。
【分析】(1)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找到每个点的位置,然后按顺序连接A、B、C、D、A。
(2)平行四边形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据此判断。
(3)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据此写出点的位置。
【详解】(1)(3)如图所示:
(2)按顺序连接A、B、C、D,这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上图所示,A'(7,6) B'(9,2) C'(13,2) D'(11,6)。
25.(1) 7 3 11 7 7 11 3 7
(2)32
【分析】(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据此找出点A、B、C、D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即可解答;
(2)正方形ABCD包含24个整个的小方格,16个一半的小方格,据此计算面积。
【详解】(1)点A在第7列第3行,用数对(7,3)表示;
点B在第11列第7行,用数对(11,7)表示;
点C在第7列第11行,用数对(7,11)表示;
点D在第3列第7行,用数对(3,7)表示。
(2)24×1+16÷2
=24+8
=32(平方厘米)
故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