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0:4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内容,能够描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作用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
2.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掌握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影响。(重点+难点)?
3.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理解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
自主研习?
一、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特点: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 性。?
2.表现:?
(1)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 于地理环境。?
(2)农业社会阶段: 是人们主要的生活来源,亚热带和暖温带的
,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3)工业社会阶段:?
① 资源、 资源和 状况,是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
②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有利的 空间组合紧密的地区,往往形成重要的工业区。?
③具有优越的 和发达的 的地区,往往也形成著名的工业区,如日本的 工业地带。?
(4)后工业化阶段:由于新技术兴起,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 对社会的影响上升。在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往往形成 产业区,如美国“硅谷”。?
问题磁场?
(1)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在全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迅速崛起,上海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但是,在新时期,上海市仍面临着资源、土地、环境、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等突出问题。?
就上述议题开展讨论,上海市的持续发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
(2)阅读材料,分析不同地方的饮食习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山西人爱吃醋,他们在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西双版纳的傣族人爱吃酸菜,酸笋炖鸡是一道传统菜。?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聚居区等地的居民都喜辣。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二、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
(1)航海技术落后阶段: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 内部,海洋不被人们重视。?
(2)航海技术发展阶段:大洋逐渐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人口和城市开始向 集中。?
(3)航海技术进步阶段:使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大拓宽,开始开发 矿产,如海底锰矿和石油等。?
4.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
(1)工业化以前:岛上人口稀少,文化、技术多由 传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2)工业化以后:?
①利用岛屿 优势发展商品经济;?
②利用 发展旅游业;?
③控制岛礁,从而控制岛礁周围的 。?
问题磁场?
(3)为什么许多海岛既无淡水又长期无人居住,却引起许多国家的纷争??
(4)据下列材料分析新加坡的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一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马六甲海峡,由新加坡岛及附近约60个小岛组成。面积约699.4平方千米,人口达448.93万(截至2006年6月)。靠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地势低平,自然资源匮乏。 ?
材料二 历史上新加坡工业落后,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新加坡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战略,并大力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重点发展与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有关的炼油石化、修造船、钻井平台的制造等工业。至1980年,工业在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28%,工业的迅速发展还带动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炼油、造船、钻井平台的制造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近些年来,新加坡的电子工业发展迅速。?
材料三 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2001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61.4%。新加坡是世界重要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海和航空枢纽,旅游业发达,是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亚洲主要的美元市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粮食全部靠进口,蔬菜仅5%自产。新加坡自20世纪90年代起推行“区域化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向海外投资,截至1999年底,新加坡在海外投资约498亿美元。?
自主核对:?
1.阶段?
2.(1)依赖 (2)栽培的作物和驯化的禽畜 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3)①能源 金属 交通 ②自然条件 ③地理位置 海运 太平洋沿岸 (4)环境质量 高新技术?
问题磁场?
(1)提示:讨论该议题应当分析上海市的区位优势和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原因,找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2)山西人、云南人之所以爱吃酸,是因为在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通过饮食,易引起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的发病率,久而久之,也就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湘、鄂、赣、贵、川及东北这些地区气候多潮湿阴冷,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当地人的身体健康有利。?
3.(1)大陆 (2)沿海 (3)海底?
4.(1)大陆 (2)①港口 ②波浪、阳光、海鸟、海滩 ③广大海域?
问题磁场?
(3)提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中的一座小岛将使岛屿所属国沿各个方向拥有200海里的资源管辖权限。谁先占领新生的岛礁,便能控制岛礁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广大海域。?
(4) “扼马六甲海峡”是新加坡地理位置的突出优势。马六甲海峡是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是欧洲、非洲、西亚、南亚与东亚、大洋洲之间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港口。但地域狭小、劳动力缺乏、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则对其工业发展不利。?
海上交通要道和重要的港口条件,以及世界海上石油贸易的发展,促使新加坡重点发展与海上石油运输和港口服务相关的部门。此外,东南亚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新加坡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新加坡依靠其航海和航空枢纽地位以及热带海岛风光,又发展了交通与电讯、旅游等产业;吸引外资、对外贸易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作为城市岛国,新加坡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有限,所以农产品主要进口。?
本国的发展空间狭小和市场狭小,迅速发展的经济和积累的资本需要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新加坡大力向海外投资。
疑难探究?
探究一  不同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不断变化,使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人地关系也存在明显差异,使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小,具体如下表所示:?
阶段
人类活动分布区
举例
人地关系
采集和狩猎阶段
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依赖自然
农业社会阶段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
四大文明古国
改造环境、驯化禽畜、栽培作物
工业社会阶段
资源丰富(能源、金属),交通优越(道路、航道、港口)
德国鲁尔区、山东东营、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发展经济
后工业化阶段
环境质量优越地区(原因:可提高产品质量,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
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苏格兰、德国慕尼黑、北京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
影响环境质量
  1.不同社会阶段影响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因素不同?
各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体结构不同,对地理环境的要素需求不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具体如下所示:?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
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开展和布局的制约减弱,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依赖减小,表现如下:?
(1)优势因素的效益放大?
如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科技的进步,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地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2)劣势因素的制约弱化?
灌溉技术、温室等的发展,使干旱地区的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运输条件改进、生产率提高,使资源短缺地区的工业发展得到促进。?
感悟归纳
抓住主要因素记忆不同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采集和狩猎阶段——动植物分布?
农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
工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
后工业化阶段——环境
探究二 工业化前后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岛屿作为海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
1.工业化以前,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小?
(1)岛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比大陆低,因其居民、文化、技术多由大陆传入。? (2)岛屿上人口稀少。?
据考证,海南岛人口增长主要是近300年内发生的事。公元110年(西汉元封元年)只有13.8万人,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全岛29.8万人,1692年(清康熙三十一年)全岛40万人,现在海南岛人口达733万人。?
2.进入工业化时期以后,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大?
(1)利用港口优势,发展商品经济,海岛国家对外贸易一般较发达,便于进口原料,发展加工工业,出口工业制成品。?
(2)率先进入工业化,在地区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英国是岛国,在欧洲和世界上率先进入工业化,与其利用岛屿优势有密切关系。?
日本是东亚岛国,利用其岛屿优势及其他有利条件,成为东亚地区最发达的国家和东亚崛起的领头羊。?
(3)随着消费结构的更新,海岛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上升,同时发展潜力巨大。?
海岛有由波浪、阳光、海鸟、平坦沙滩构成的优美景观,同时有新鲜的空气,成为旅游者的胜地。?
例如,德国的兰根可格岛,面积仅19平方千米,岛上2 100个居民全以旅游业为生,每年在岛上旅游的游客达140万人次,年收入达1亿马克。岛上建有度假中心、网球场、游泳池、康复疗养设施。从大陆到岛上建别墅的越来越多,1984年私人别墅占住宅比例已达1/2。?
(4)小岛周围海域的归属权具有重要价值。?
许多海岛本身既无淡水,又无平地,且长期无人居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引起许多国家之间的归属纷争。其原因主要是国际法中有先占原则,即哪个国家先发现和占领新生岛礁,便拥有对该岛的领属权,从而控制岛礁周围的广大海域。?
岛屿面积越大,则其管辖海域面积越大。?
  知识拓展:海洋中的一个小岛有沿各个方向200海里的管辖权限(见下图),即占有126 000平方海里海域的管辖权,称为专属经济区,约合43万平方千米。而因一些国家不惜消耗巨资加固一些岛礁,主要是看中岛礁周围海域丰富的资源。?
钓鱼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具有无可争辩的事实和法理依据。但日本及东南亚某些国家对它们垂涎已久,不断挑起事端。因此我国应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中国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图表点拨] 图1-2-13 美国夏威夷风光?
美国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上,该群岛长夏无冬,四季常绿,有绮丽的热带海滨风光和火山奇景,加上良好的设施和独特的文化风情,成为重要的旅游中心。本图片展现了夏威夷美丽的自然风光,体现了岛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感悟归纳
 图解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  ?
误区警示?
  一、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不断减小。?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不断减小,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不断减弱,但并不表示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再重要,相反,地理环境的重要性不断增大。科学技术一方面可以把限制条件变为有利条件,如航海技术的发展,大洋逐渐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物资、人员及信息等都可通过海洋交流,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人类可以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条件发展经济,如技术的进步使得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大拓展,海洋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经济发展。?
对点训练?
  1.现代经济发展虽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有所减弱,但由于受产业传统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仍表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F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 处(填写图中字母)的草原是大牧场牧牛业。?
(2)一些大河河口地区通过发展江海联运形成了著名的港口城市,如图中的 、 (填写图中字母)。?
(3)有的地方依托附近矿产发展重工业,如图中的 处(填写图中字母),而图中字母C处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也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主要原因是 。另外,C处国家是重要的渔业国,附近有 渔场。?
(4)有的地方成为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如图中的 、 处(填写图中字母),其共同自然条件是 。?
答案 (1)水稻种植业(或稻作农业) 混合农业 H 潘帕斯?
(2)A E (3)G 其为岛国,海运便利 北海道?
(4)D K 环境质量优越?
解析 该题重点考查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不同,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第(2)题,图中所标字母处能形成江海联运的只有珠江和密西西比河(A和E处)。第(3)题,主要考查世界矿产资源的分布、便利的海运条件对工业区(工业城市)形成的影响。第(4)题,高新技术工业区要求建在自然环境质量优越的地区。
?  二、理解资源与工业区的形成时常见的误区?
1.资源丰富的地区一定能发展为工业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资源和环境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区域发展有制约作用。一个区域如果条件比较差,即使拥有丰富的资源,区域的良性发展也较难实现。如我国西部地区,资源比较丰富,但工业发展较慢,工业区较少,这与西部环境较差有很大关系。只有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结合紧密的地区,才更容易形成工业区。?
2.资源贫乏的地区不能形成工业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资源和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对区域发展有制约作用。如果一个地区资源贫乏但其他的条件比较好,如交通、技术、协作条件、劳动力、国家扶持等等,那么,该地区就可以借助外地的资源(即运进资源)发展成工业区,如我国的上海。?
对点训练?
  2.读“日本工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是一个东亚岛国,领土由 、 、 、 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工业带,具有典型的 工业布局特点,① 工业区、② 工业区、③ 工业区、④ 工业区、⑤ 工业区,如此布局的原因是什么??
(3)日本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在 ,其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答案 (1)北海道 本州 四国 九州?
(2)太平洋沿岸 临海型 京滨 名古屋 阪神 濑户内海 北九州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原料、燃料依赖进口,沿海布局利用发达的海运,便于原料、燃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减少运输成本。?
(3)九州岛 环境优美、科技先进、交通便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领土组成、传统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形成和分布。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所需原料、燃料依赖进口,利用优良港口发展海运,工业沿海布局便于原料、燃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减少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它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优越的环境不但可以提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从而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案例研究?
地理环境与种植业、畜牧业的分化?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各种动植物。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水分、阳光和各种养料。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各自要求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等差别很大,因而使得农业生产活动形成极为明显的地域性。本则案例主要介绍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农业生产活动方式发生的明显分化,主要出现了三种形式: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以种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并着重讲述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与以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的地理环境特点。具体差别如下表所示:?
生产方式
典型分布区
地理环境特点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存
欧洲东部丘陵和平原的联结地带的喀尔巴阡山脉
夏季高温多雨,非常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
以畜牧业为主
蒙古高原
气候干旱少雨,春季和夏季牧草丛生,入秋则枯黄疏落,适合放牧
以种植业为主
黄土高原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深刻影响。这实际上正是人们经常说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林、牧、渔业各业生产活动。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是复杂的,所以以区域环境为发展基础的人类活动也应该是多样的。?
要点例析?
考查要点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阶段性
  例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1)在美国地图上找出匹兹堡,说出它的地理位置特点。?
(2)匹兹堡附近拥有优质大煤田。但为什么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大型钢铁基地??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某一优势因素,比如矿产、能源、农副产品、地理区位等,往往成为地区经济成长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就此问题,阐述你的观点。?
解析 本题通过分析匹兹堡的发展过程,培养同学们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对区域发展过程的认识。?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易站。18世纪中叶,法国移民在此建立据点——迪尤肯堡。1758年此据点被英国殖民者夺取,改称匹兹堡。在区域发展初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这里水运便利,优质煤炭储量丰富。无烟煤炼铁技术发明后,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优质铁矿,阿巴拉契亚山脉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开发。1834年,宾夕法尼亚运河完工和铁路通车后,这里成为水陆交通枢纽,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的快速发展。?
答案 (1)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的东南部,阿巴拉契亚山地的东北部,附近煤炭资源丰富,通过运河与五大湖相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19世纪以前,由于区域发展水平低,匹兹堡附近尽管煤炭资源丰富,但是开发规模较小,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区域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和对外联系大大加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3)在匹兹堡由毛皮贸易场所发展成为钢铁工业中心的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由乡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
(4)本题具有开放性,阐述自己观点要鲜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在区域发展的初期,区域开发程度低,对外联系少,某一方面的优势,往往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并由此形成支柱产业。?
变式训练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匹兹堡等早期中心城市的逐步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当局不仅在当地大规模开采铁矿和煤炭,而且还从外地输入了大量资源。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污染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也遭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1)在美国地图上(例1中的图)找出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布法罗,分析它们的地理区位特点。?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期阶段相比,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在成长阶段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有人说,如果一个区域的环境条件较差,即使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还是难以实现良性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5)联系上述材料,说一说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和布法罗都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这里水陆交通便利,煤铁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广阔平坦,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
(2)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中心。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提高。?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3)美国东北部的成长阶段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和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使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
(4)同意。区域的发展要注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如果忽视了环境效益,最终经济效益也会丧失。?
(5)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
考查要点 海洋和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所示的岛屿中,表示澎湖列岛和钓鱼岛的字母分别是 和 。?
(2)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3)台湾岛盐场主要分布在 ,其主要原因是         。?
(4)热带水果种植业在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 部。?
(5)岛内自然资源种类多样,除了森林、鱼类、海盐、石油和硫磺外,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还蕴藏着 资源。?
(6)由于该岛邻近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容易发生 等地质灾害。此外,每年夏秋受 影响,经常酿成气象灾害。?
(7)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岛内的主要优势是 (多项选择)。
A.资金      B.技术?   C.市场     D.劳动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岛屿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题,澎湖列岛地处台湾海峡,台湾岛的西南部;钓鱼岛地处东亚岛弧链,位于台湾岛东北部,从历史上就属于中国的神圣领土。第(2)题,北回归线从台湾中南部穿过,再加上山地为主的地形和湿润多雨的气候,使台湾岛森林树种相对丰富。第(3)题,台湾岛东部为山地,西部地形相对平坦,并且西部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平坦的泥质海滩适宜晒盐。第(4)题,台湾岛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南部位于热带。第(5)题,台湾岛地形崎岖,降水多,河流短小急促,水能蕴藏丰富。第(6)题,台湾岛的主要地质灾害是地震,气象灾害是台风。第(7)题,台湾岛经济发展快,台海经贸合作中,其主要的优势表现在资金和技术方面。?
答案 (1)a b?
(2)地处热带、亚热带,降水多;山地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3)西海岸 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
(4)南 (5)水能(水力)?
(6)亚欧 太平洋 地震 台风?
(7)AB?
变式训练2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截止到2004年底,崇明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
崇明开发总体规划提出,崇明作为国务院确定的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到2020年将建设成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和科技研发岛,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
(1)崇明岛的“身体”之所以在不断“长大”,主要是因为 ;而它在上海的经济地位一直“长不大”,主要由于 阻隔,交通不便。?
(2)“隧道穿越,大桥飞架”,沪崇长江通道工程已于2004年底正式启动。竣工后驾车从浦东五号沟出发,经过 、 岛、 至崇明陈家镇只需30分钟,通过崇启大桥或 大桥还可北达江苏省的启东、海门等地。?
(3)崇明岛开发前景良好的可再生能源是 (单项选择)。?
A.水能     B.风能?    C.核能    D.地热能?
(4)从建设“生态岛区”的战略考虑,崇明岛东滩湿地不适宜 (多项选择)。?
A.开垦农田?           B.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
C.开发商品房?          D.建设候鸟自然保护区?
(5)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崇明岛可大力发展的产业有 (多项选择)。?
A.森林工业            B.园艺业?
C.娱乐休闲业           D.高科技产业?
(6)近年来,不少来自崇明农村的年轻人,加入了上海市出租车司机行列,为上海城市建设作贡献。这一现象说明 。?
(7)按照规划,陈家镇将建设成以生态休闲为主要特色的“海岛花园”城镇,其区位(布局)条件是 。?
(8)崇明岛的进一步发展对上海的意义是 。?
答案 (1)河口流速减缓,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此不断堆积 长江?
(2)长江隧道 长兴 长江大桥 崇海?
(3)B (4)ABC (5)BCD?
(6)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7)位于沪崇长江通道终点附近,滨江临海(邻近东滩湿地,环境质量好)?
(8)为上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战略空间,促进上海服务长江三角洲功能的发挥?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地图和文字素材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以及联系区域地理特征,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崇明岛是长江口的一个冲积岛,由于长江的阻隔,交通不便,影响其经济的发展;从图中信息可知从浦东五号沟到崇明陈家镇需经过长江隧道、长兴岛、长江大桥,通过崇启大桥或崇海大桥还可北达启东、海门等地;崇明岛开发前景良好的能源是风能或核能,但核能不是可再生能源;开垦农田、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开发商品房均与“生态岛区”的战略相悖;森林工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考题精析
  例 (2009·北京)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在海岛开发过程中,该岛(  )?
A.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资源、矿产资源限制?
B.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甜菜、香蕉和橡胶?
C.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
D.需要防范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解析 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资源、水资源的限制;该岛地处热带,不适宜种甜菜(甜菜喜温凉);河流入海口处的海域底部有大量的淤泥岩和冲积物,流水沉积作用明显,不适宜建深水港。
?答案 D
开阔视野
海洋权益和海底矿产资源?
首先,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或者说,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的性质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权利。国家在领海区域享有完全排他性的主权权利,这和陆地领土主权性质是完全相同的。在毗连区享有的权利,也属于排他性的,主要有安全、海关、财政、卫生等管辖权。这个权利是由领海主权延伸或衍生过来的权利。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享有勘探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这是属于专属权利,也可以理解为仅次于主权的“准主权”。另外,还拥有对海洋污染、海洋科学研究、海上人工设施建设的管理权。这可以说是上述“准主权”的再延伸,因为沿海国家是首先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拥有专属权利之后,才会拥有这些管辖权。?
其次,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所获得的利益,或者可以通俗地说是“好处”。 当然,利益或“好处”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一般来说,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三是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四是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此外,还有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显然,海洋权益这一概念,不仅有着深刻的法理意义,而且还有极强的实践性。?
海底的各类矿产资源,包括海滨砂矿在内,统属海底矿产资源。海底矿产资源丰富,从海岸到大洋均有分布。海滨有着丰富的砂矿床,很早已被人类开采利用。浅海的石油勘探已遍及世界各个海域,现已扩展到半深海区域。目前海上产油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所占比重今后还会增长。深海锰结核和海底热液矿床等储量巨大,含金属品位高,随着开采技术日趋成熟,将进入开发深海底矿产资源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