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导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导学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12:4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 目
地理
课 题
课型
新课
授课人
设计人
审查人
审核人
师评
组评
学习
目标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理解人类利用资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不同影响,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3、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学习
重点
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
难点
1、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产业转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不同影响。
学法
指导
讲述法、分析类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 习 过 程
学习笔记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案例:山西煤炭资源开采和能源的发展(意义)
2.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案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
3、生物资源的利用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三次产业的划分
2.区域内转移
3.区域间转移
4 .产业转移的结果: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思考: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广东经济:“产粮越多越穷,产粮越少越富”。怎么理解这句话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山西是我国举足轻重的能源基地。山西能源基础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问题,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就必须重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据此回答1-4题
1 .珠江三角洲要购进山西优质煤,最理想的运输线路是( )
A 石太线、京广线 B 大秦线、海运
C 焦作—兖州—日照线、海运 D 太焦线、焦枝线、京广线
2 .山西煤炭的海运主要是( )
A 原煤外运 B 转化为水电后进行超高压输电
C 进行液化、汽化后通过管道输送 D 转化为核电后进行超高压输电
3 .山西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包括( )
A 露天矿表土的剥离 B 矿区道路建设
C 放射性元素的辐射污染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4. 关于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工程、生物措施并结合复垦,可改善生态环境,并可提高经济效益
B 能源开发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故能源开发要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C 在矿区堆放开挖表土的地方,叫排土场,排土场处理不当,易发生水污染
D 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关系不大,构不成矛盾
二、综合题
5 .我国正在建设或已建成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
(1).填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___工程,依次从____________气候过渡到___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______气候,跨越_______________自然区和___________自然区。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工程。
(3).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分布的地区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工程的建设对上海市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环境方面,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小结】
【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纠错反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