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正在考试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估测,其中正确的是( )
A.1L娃哈哈纯净水的质量是
B.刚才你爬楼梯的功率约为
C.教室里空调的工作电流约为
D.本场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是
2.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其描述的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削冰令圆”指的是把冰削成凹透镜
B.“举以向日”指的是冰透镜正对太阳光
C.“以艾承其影”中的“影”指冰透镜的影子
D.“则火生”是因为冰透镜能反射太阳光
3.有关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的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式创造了电荷
C.金属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D.自然界有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中性电荷
4.如图所示,下列应用事例中,哪个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
A.三峡船闸 B.盆景自动给水装置
C.锅炉水位计 D.自动喂水器
5.如图所示,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有了质的飞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103救生艇未入水前会受到空气浮力
B.蛟龙号浸没在水中下潜时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
C.深海勇士号匀速下潜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奋斗者号圆柱形船身是为了减小水的压强
6.小林要设计一个天黑自动给树浇水的装置,要求:当土壤干燥且天黑时电动机启动浇水。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在土壤干燥时自动闭合。如图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7.宋朝的怀丙和尚聪明善思,曾多次解决当时的工程难题,如图为其利用浮船打捞铁牛的过程示意图。先将陷在河底的铁牛和装满泥沙的船用绳索系在一起,再把船上的泥沙铲走,铁牛就被拉起,然后把船划到岸边,解开绳索卸下铁牛,就可将铁牛拖上岸。船在甲、乙、丙三个位置所受浮力分别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8.盛有适量水的柱形容器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先把质量与碗相等的土豆放置于碗中,并将其放入柱形容器的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再把土豆从碗中取出轻放入水中,静止时土豆沉底、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中水对碗的浮力小于水对土豆的浮力
B.甲图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图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C.土豆沉底后,水对碗减少的浮力等于乙图中水对土豆的浮力
D.甲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图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9.建筑工人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为的货物从地面提起,货物离开地面后在内缓慢上升,工人所用的拉力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做的有用功为180J
B.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平均速度为
D.货物开地面前,工人拉力逐渐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逐渐变大
10.我国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在立夏时节,有的地方会给孩子称体重,祈求孩子快速成长。如图所示的杆秤,秤砣的质量为,将孩子放在篮子内,调整秤砣的位置,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不计绳重和杆重,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小孩和篮子的总质量为
B.若悬点右移可使杆秤的量程变大
C.从点向右,杆秤的刻度值越来越小
D.只更换质量更大的孩子,杆秤的左端将上升
11.某同学发明一自动升降排水井盖如图甲所示,暴雨时通过收集雨水实现井盖自动抬升如图乙所示,加快路面雨水的排放。某次排水过程中,重的井盖被抬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中,克服井盖重力做功
B.此过程中,定滑轮作用是改变力的大小
C.要使降水量更大时才抬升井盖,可增大排水口面积
D.要使降水量稍小时就能抬升井盖,可增大井盖的重量
12.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等高的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压强之比为,底面积之比为,则( )
A.A、B的质量之比为
B.两长方体的密度之比
C.只沿水平方向切割长方体B,要使长方体和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B剩余的高度与其初始高度之比为
D.沿竖直方向将长方体A的三分之一切下后,再将切下部分叠加在A的正上方,则此时A、B的压强之比为
13.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相同的足够高的柱形水槽,水中的两个木块也相同。将铁块a放在木块上面,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甲所示;将铁块b用细线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且此时两水槽的水面相平。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铁的密度为ρ铁,则( )
A.a、b两个铁块的重力之比为1∶1
B.a、b两个铁块的体积之比为
C.两种情况相比较,乙图中水槽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D.若将a取下投入水中,并剪断b的细线,静止时水对容器底压强变化量 p甲> p乙
14.如图所示,A、B为不同规格的潜水艇模型,吸、放水功能完好。为空心正方体,B为空心长方体,A、B均由密度为的材料制成。A、B空心部分体积分别为、,底面积分别为、。当中注满水,B中无水,容器中液面与上表面相平时,绳中拉力为,此时轻质容器对桌面压强为,细绳长。若雯雯同学将中所有水放出后,B开始吸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注满水后的重力为
②B的高度为
③容器底面积为
④当绳恰好对容器底部无拉力时,B吸水的质量为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④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重庆各地铁或商场入口随处可见各式各样共享充电宝,多个充电宝在一个充电箱上充电时,充电宝相于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各充电宝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联。
16.如图(a),向一个空矿泉水瓶中倒入温水,晃动几下后将水倒出,迅速拧紧瓶盖,过一会儿发现水瓶扁了,这是由于 的作用;如图(b),剪掉瓶底并拧去瓶盖,打开吹风机,纸条“主动”钻进瓶口,这是由于空气中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
17.如图,让小球从光滑轨道的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A点的高度大于B点的高度,沿轨道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自由滑下时,轨道AO对小球的支持力做功 (选填“为零”或“不为零”);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选填“a”、“b”或“c”)。
18.如图所示,小明体重,滑轮组上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每个滑轮重为,当小明把重为的物体匀速拉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 为,小明利用这个滑轮组最多可以拉起 的重物(不计绳重与摩擦)。
19.如图甲所示,容器底面积为,装有适量油漆,待上漆的柱体底面积为,通过细绳与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示数为。当浸没在油漆中,如图乙所示,油漆液面升高,A的上表面距离油漆液面,力传感器示数为,与之差为。则油漆的密度为 ;将柱体提升,此时力传感器示数为,且,则柱体A的密度为 。
20.八中科创社的同学设计了一艘长方体轮船模型,为了对轮船进行测试,准备了一个薄壁长方体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其底面积为,装有深度为的水,如图甲所示。轮船的质量为,底面积为,总高度为,轮船不倾斜,如图乙所示。轮船的下部有7个长方体水密隔舱(以便轮船漏水时,相互隔离,确保行船安全),每个隔舱的内部底面积均为,高度为。在轮船满载时,刚好有2个隔舱漏满水,稳定后轮船依然漂浮,此时轮船浸入水中的深度为,则满载时货物的质量为 ;测试组的同学对轮船进行漏水实验,将载货的轮船置于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液体对轮船外底部的压强为,则漏满水的隔离舱数量可能的最大值为 个。
三、作图题
21.作图题:
(1)如图所示,斜面上的水杯中漂浮着一个小球,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的所受浮力示意图。
(2)如图甲所示的多功能夹,其中AOB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在乙图中画出使用该多功能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
四、实验题
22.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2)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三处的电流。图乙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A”“B”或“C”处的电流。
(3)①小金同学在某次测量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原因是 。
②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
(4)小明同学要测量通过的电流,只需将图乙中导线 (选填“”或“”的一端改接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
(5)小薛同学测出一组三处的电流,数据如表所示,由此他得出结论:①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各支路电流相等。
0.2 0.2 0.4
小组内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小薛同学的结论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应该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23.小宁“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图中带有盖子的圆筒可以密封,圆筒中可以添加砝码(每个砝码重为)。
(1)图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2)通过比较图a和c,圆筒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通过比较图b和c,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通过比较图c和d,圆筒所受浮力的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 无关;实验中圆筒的体积为 。
(3)通过比较图c和e,发现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小宁受启发利用圆筒自制一个如图所示的密度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密度计漂浮在水中,测得此时水面到密度计底部的距离;
②让密度计漂浮在某溶液中,测得此时液面到密度计底部的距离,则此溶液的密度 ;
③若适当增大圆筒中配重的质量,这支密度计所能测量液体密度的最小值 (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4.小明和小军在实验室练习测量物质的密度,他们找来两块完全相同的具有一定吸水性的石块分别进行测试(吸水后体积不变),小明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 ,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A的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
(3)因为石块A较大,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小明找来一质量为的烧杯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并将石块放入杯中,石块吸水后,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如,图乙所示。然后将装有石块、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测出总质量为162.6g,则倒入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
(4)接着,将石块A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 ;
(5)小军思考后发现采用小明的方法测量,会使石块密度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小军拿出与A相同的另一石块B,认为可以按下面的操作减少误差:
a.首先测出石块B的质量和石块A的质量相同;
b.接着他将图丙中装有水的烧杯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将此石块B用细线系住完全浸入水中(不触底),如图丁所示,测得此时的质量为135.2g。
c.取出石块B,再次测量石块质量为73.6g,则未吸水石块的密度为 。
五、计算题
2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闭合开关后,两灯泡均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求:
(1)流过灯泡的电流为多少?
(2)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26.如图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古代的提水工具“辘轳”,在两个支架上摆放一根直的硬棒,支点为、。A端系一石块,B端装有轮轴,轮轴能绕着硬棒转动,悬吊空桶的绳索另一端绕过轮轴后系紧在轮轴上。若空桶质量为,底面积为,轮轴质量为,空桶和轮轴对硬棒的作用力视作施加在位置,点系上质量为的石块长为,长为,长为,硬棒及绳索质量忽略不计。
(1)若将空桶平放在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提水时为保证硬棒不翻转,桶中最多可装水多少
(3)若桶内水的质量为,人用时将桶匀速提升,此时辘沪提水的机械效率为,人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27.近日,中国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首次月背(the far side of the moon) 月壤的采集,标志着中国建设月球基地更近了一步。为了确保月球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登月宇航员的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浮力水槽训练可以帮助宇航员尽快适应月球的低重力环境。训练用的宇航服完全密封,且充入适当气体保持在水中体积不会被压缩,如图所示。已知宇航员质量51kg,宇航服120kg,训练时宇航服排开水的体积为0.150m (不含配重), g取10N/kg, 求∶
(1)宇航员在水中5m深处受到的水的压强;
(2)不带配重时,宇航员对池底的压力;
(3)若要训练宇航员适应月球环境下的行走,需要宇航服外挂配重来模拟月球重力,即使得宇航员(含宇航服、配重)静止时对水平池底的总压力是其总重力的 。已知配重的体积0.005m ,求配重的密度。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A C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C B D
15. 用电器 并
16. 大气压 小
17. 为零 c
18. 200 700
19. 1.5 2.1
20. 5 5
21.(1)
(2)
22.(1)断开
(2)C
(3)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0.24
(4)a
(5)不同
23.(1)1.4
(2) 0.6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相等 自身重力 60
(3) 1.2 增大
24.(1) 水平 零刻度线处 左
(2)72.6
(3)50
(4)3.3
(5) 偏小 3
25.(1)0.48A
(2)3.3V
【详解】(1)闭合开关,两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由乙图可知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8A,所以流过灯L1和L2的电流都是0.48A。
(2)电压表测量的是L2两端电压,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26.(1)500Pa
(2)85kg
(3)125W
【详解】(1)空桶平放在水平地面,空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空桶重力,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2)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当石块的力臂越长,提起的水的质量越大,即当支点为O2时,杠杆平衡可表示为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若空桶质量为,轮轴质量为,则提起的水的质量为
(3)有用功的大小为
总功为
人做功的功率为
27.(1)5×104Pa;(2)210N;(3)3×103kg/m3
【详解】解:(1)由p=ρgh可知,宇航员在水中5m深处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5m=5×104Pa
(2)宇航员和宇航服的重力为
G=mg=(51kg+120kg)×10N/kg=1710N
训练时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150m3=1500N
宇航员对池底的压力为
F压=F支=G-F浮=1710N-1500N=210N
(3)配重浸没在水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5m3=50N
根据题意可得
根据力的平衡关系可得
解得
代入数据得
解得ρ配重=3×103kg/m3。
答:(1)宇航员在水中5m深处受到的水的压强为5×104Pa;
(2)不带配重时,宇航员对池底的压力为210N;
(3)配重的密度为3×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