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东县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不仅是一部严谨的生物学著作,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者法布尔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赋予昆虫世界人性化的色彩。
B.《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C.《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所做的通俗化解读,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D.《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描绘明代社会风俗的历史小说,通过描绘封建科举制度下各类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吏治的腐败和社会风气的堕落。
二、名句名篇默写
2.古诗词默写。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佳作如林:李白以形象的比喻、数字的对比来写友人独自远游:“ , 。”(《送友人》);杜甫由茅屋为秋风所破,推己及人,发出“ , !”的呼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以描述卖炭翁的心理反差来表现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凄苦生活:“ , 。”(《卖炭翁》);陆游以梅花纵使凋落于地,但仍香气不改,精神犹在来表现他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人格:“ , 。”(《卜算子·咏梅》);白居易借花草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 。”(《钱塘湖春行》);刘祯借松柏之刚劲,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 ? 。”《赠从弟》(其二)。
三、诗歌鉴赏
3.默写古诗时,“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鳞”常被误写成“粼”。请你根据诗歌内容解释为什么要写作“鳞”。
四、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话说:“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能让舞者抛弃所有(1)zì cán xíng huì的念头和矫揉造作的姿态,展现自信的雄姿。英歌舞流行于粤东及闽南部分地区,特别是粤东大南山周边的“潮普惠陆”,即潮阳、普宁、惠来、陆丰等地。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潮汕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 为英歌舞,成为潮汕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成为当地民众 的文化追求。
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广东篇》国家非遗普宁英歌传承人陈来发的舞队正在潮州牌坊街进行展演。小“时迁”手执长蛇,动作(2)qiú jìng,作指挥而活跃于队伍前头,正如诗中形容“股软身躯健,眉浓眼目鲜”。其余舞者们旋转似流苏,搏击如猛兽,只见两根英歌槌在他们的手里舞得(3)wǎn rú穿针绣花般灵巧,深深震撼了在场观众。他们的脸上涂了色彩不一的油彩,或点额抚臂,或张目嗔视,行步舞姿无不惟妙惟肖,现场响彻云霄的掌声就是对表演者的由衷赞赏。作为“出圈”代表,英歌舞无论形式还是精神,都充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看似粗犷豪迈的肢体变化之中,寄托着潮汕人细腻赤忱的家国情怀。
4.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zì cán xíng huì( ) (2)qiú jìng( ) (3)wǎn rú( )
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进化 矢志不渝 精粹 B.进化 根深蒂固 荟萃
C.演化 根深蒂固 精粹 D.演化 矢志不渝 荟萃
6.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民间艺人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B.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源自明代。
C.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D.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于明代。
五、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初二年级最近开展了主题为“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7.任务一:请你为此次主题活动的推广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至少含有一种修辞,不超过20个字)
8.任务二:这个周末,你们全家计划前往广州云台花园游玩。爸爸、妈妈建议开车去。作为初二年级的学生,你应该怎样劝导他们改乘公交车或地铁前往?
六、名著阅读
9.阅读名著,小棉发现,人生之路,有“舍”有“守”,请参考小棉的示例,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名著内容简要阐述。
备选人物:杜少卿(《儒林外史》),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智深(《水浒传》),简·爱(《简·爱》)。
小棉的示例:
王冕的人生之路,有“舍”有“守”。王冕才华横溢、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他不屑与时仁、危素交往,为此避走他乡;他满腹才华,但拒绝朝廷的征聘,为此逃往会稽山中。王冕舍了名利富贵,弃了荣身之路,在浊世之中,坚守真儒士的清高与超然。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日光下澈( ) (2)往来翕忽( )(3)悄怆幽邃( )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①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②而归。
(苏轼《游沙湖》)
【注】①相:查看好坏。②剧饮:痛饮;豪饮。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颖悟绝人/哀转久绝
B.下临兰溪/东临碣石
C.余作歌云/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是日剧饮而归/一屠晚归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因 往 相 田 得 疾 闻 麻 桥 人 庞 安 常 善 医 而 聋 遂 往 求 疗
14.柳宗元、苏轼同样遭遇贬谪,但他们的文章表达的感情却不相同,两文分别表达怎样的不同的感情?其实,两文所表达的情怀也不同,你更欣赏哪种情怀呢?谈谈你的看法。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ChatGPT是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使用了GPT—3.5架构。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这些语料库包含了真实世界中的对话,使得ChatGPT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地聊天、交流。ChatGPT不单是聊天机器人,还能完成撰写邮件、制作视频脚本、撰写文案、写代码、翻译、作画等任务。
材料二:
据OpenAI研究团队负责人预测,有30%的机会在2030年借助AI实现50%的人类工作自动化。而据麦肯锡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至少1.18亿人的岗位被机器人取代,其中700-1200万人需要转换职业,特别是传统行业、传统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大规模替代。
英国剑桥大学分析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率”
职业 电话推销员 打字员 保险业务员 艺术家 音乐家 科学家 建筑师 教师
淘汰率 99.0% 98.5% 97.1% 3.8% 4.5% 6.2% 1.8% 0.4%
材料三:
面对ChatGPT,人类不需要恐慌,但需要警惕,在ChatGPT触及以及未触及的领域,人类需要更多发挥自身优势。那么人类的优势是什么?第一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人类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创新、发明新技术和解决问题,这是人工智能和ChatGPT所无法取代的。例如,人类通过创新发动了四次工业革命。第二是_____________。虽然ChatGPT可以处理自然语言并与人类进行交互,但它无法像人类一样理解和表达情感。例如在教育领域,学生需要学会与人交往,需要学习处理情绪,而这恰恰是ChatGPT无法实现的。第三是_____________。社会中每个岗位不仅有工作内容,还有与之相匹配的责任感。而ChatGPT无法对其所完成的工作负责,相反,它的工作责任会落在人的身上。第四是_____________。ChatGPT基于训练和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但人类有时会依赖经验和直觉做出决策,或者考虑道德和伦理原则,这是ChatGPT无法实现的。在纠纷案件中,道德与法律常是两难问题,有经验的法官通常会做出既符合人性,又不违反法律的判决。ChatGPT本身是依托于一定规则与算法训练而来,导致其回答缺乏直觉和道德判断这些超脱于规则与算法之外的元素。
材料四:
①在高阶认知层级上,如在语言、思维和文化等方面,人工智能相比人类智能还相差很远。人工智能本身不具有道德意识与伦理责任,也不能进行价值判断与创新创造,人类教师的“育人”职能不能被AI教师所替代。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伦理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唤醒学生的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健康成长。教育教学活动中蕴含着人的价值观、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心理互动和情感交流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量。
③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对于一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教师的帮助进行自主学习。未来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够学习一般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在人类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使教师从繁重而纷杂的理论、实践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进而有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15.下列表述对上述材料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ChatGPT的聊天能力与真人相比不相上下。
B.据预测,2030年中国的传统行业、传统岗位将不再需要人类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C.在ChatGPT触及以及未触及的领域,人类能发挥自身优势,所以不必恐慌。
D.在语言、思维和文化方面,人类远比人工智能强大。
16.人类具有哪些优势不会被ChatGPT所替代?请将材料三相应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7.小语同学梦想将来成为一名教师,她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她分析,打消疑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绽放的梨花
李汀
①春风拂面,梨花仿佛一夜间绽开,满村弥漫着淡淡的梨花香。梨花摇曳处,几位老人在梨花丛里给花授粉,一手拿细竹签,一手拿花粉瓶。阳光下蜜蜂舞动,梨花颤动,好一派生机盎然。
②我问:“老人家,辛苦吗?”老人从花丛里探出头笑呵呵地说:“授粉是轻松活儿,你没见老陈干的大家伙呢。”
③老陈是谁?干啥大家伙呢?老人几步从梨花丛里跨出来,头发上还飘着两三瓣梨花:“走,去看嘛。”来到一处老院子墙壁边,老人指着站在墙壁钢管架上正在忙碌的另一位老人说:“这就是老陈,搞水泥画的,干的大家伙嘛。”
④只见钢管架子上的老人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在墙上比划。我担心地问:“您好大年纪了?注意安全哦。”老人头也不回地说:“八十了,干习惯了,安全着呢。”
⑤“八十了,还干这个呀?”我还是有些担心。老人直起腰,回转身子,笑眯眯地说:“八十咋了?这我都干四十年了。”
⑥只见老陈先是在墙面上用铅笔勾勒出一棵树,又在树下添上几间茅草屋。我问:“这是画什么呢?”老人依然笑眯眯地说:“画迎客松呢。这家主人的儿子选好日子要结婚了,送点什么呢?就想着还是送他一幅水泥画。迎客是迎,迎新娘子也是迎,祝福婚姻像迎客松一样长青不老。”
⑦说话间,只见老陈把草图改了一遍又一遍,已经可以看见迎客松的雏形了。他手上没停,嘴里念叨着:“涂在墙上的东西,不敢马虎,要精益求精呢。”我夸奖道:“已经很好了。”老陈说:“这手上的功夫,自己心里清楚,要过得了自己这一关。”
⑧眼看草图已经打好,老陈把混合好的水泥砂浆,沿着墙上草图的线条开始一层层往上堆砌。树根处用抹刀一边涂抹,一边用刀尖抹出细致的根部纹路来。在涂抹松树树叶时,为了防止水泥脱落,老陈又在墙上钉上钉子,将堆砌好的块状水泥,用小抹刀一点点雕刻出茂盛的枝叶形状。抹刀在一堵墙上来回舞动,叮当作响。刀到,知深浅;刀到,景致出。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仿佛那水泥砂浆就是一砚浓墨,老陈是在用这浓墨泼绘。一会儿,一棵松树的古老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这面墙上。
⑨我_________地问:“这水泥砂浆是特殊材料吗?这么听话。”老陈衣服、手上脸上沾着点点砂浆,笑着说:“啥子特殊材料?只是说水泥标号要高,沙子要用细沙。然后按比例混合好,就行了。”
⑩老陈一边干,一边语气自豪地跟我介绍:“我们村有三件老物件。第一件就是这老水泥画,家家户户墙上都有一幅,有的是松鹤延年,有的是福禄寿喜,有的是柿柿如意,不重样。我爱上这水泥画也是偶然机会。大概四十年前,我所在的厂子获得省先进称号,厂长让我在大门上写上‘省先进企业’。为了留得久一些,我就想到做成水泥字。做成后,我就想,水泥能写字,那也能作画。从此,我就自己琢磨研究,爱上这水泥画了。这老手艺,村里几个年轻人也喜欢,跟我学上了呢。”
第二件是啥?我急于知道。老陈从钢管架上下来说:“别急嘛。这画正好需要时间沉淀。走,带你在村子里转一圈。”
村子四百多户人家,全是清一色的老房子。白色工字脊,白墙壁,红门窗,褐色线条勾勒……我有些惊讶:“村子里全是老房子?”
老陈笑答:“识货。这就是我们村的第二件老物件了。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北民居,凭着这,我们这的古村落名声在外呢。”
一处房子周围果树环绕,梨花李花正开,房顶爬满爬山虎。老陈有些自豪地说:“这房子就是我家的,冬暖夏凉。”他拿来木板凳,让我坐在几棵老梨树下。阳光从雪白梨花间透下来,亮亮的,暖暖的。我笑着说:“这第三件嘛,我猜是这老梨树了。”老陈不急不慢,点头应道:“这老梨树上百年了,村里这种上百年的梨树有两百多棵。除了卖梨子,还有不少人来我们这赏花品梨。这老梨树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老物件呢。”
坐在这绿树掩映、梨花绽放的老房子边,我不由回想起第一次进村的情景。景物浮现眼前,一时间,满眼是画,满眼是光。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3日)
18.文章重点叙述的是老陈创作水泥画,开头却写了另一位给梨花授粉的老人,有什么用意?
19.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水泥砂浆在他手里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会儿变出满枝活灵活现的树叶,一会儿变成栩栩如生的蜿蜒树根。(从加点词语的角度赏析句子)
(2)我______地问:“这水泥砂浆是特殊材料吗?这么听话。”(请填上一个两字词,并说明理由)
20.文章多处写到“笑”,授粉老人的“笑”,老陈的“笑”,“我”的笑,请分析“笑”的意蕴。
21.文章写“老人”“老物件”,但处处透露出新与希望,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
九、作文
22.鲁迅走近藤野先生,感受到他严谨治学、平等待人的伟大形象;郦道元走近三峡,体会到三峡一年四季的无穷魅力;朱自清走近父亲,体悟到父亲对自己深沉、真挚的爱……因为走近,才知道……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走近你,才知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套写、抄袭;(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D
2.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3.答案示例:“金鳞”指金色的鱼鳞。诗人把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将士们的铠甲比作金色的鱼鳞。所以写作“鳞”,而非“粼”。
4. 自惭形秽 遒劲 宛如 5.C 6.B
7.示例: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叹息。 8.示例:爸爸、妈妈,我们应该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选择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前往广州云台花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还能避免交通拥堵,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而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沿途的风景,增加旅行的乐趣。让我们一起为环保出一份力吧!
9.示例:杜少卿的人生之路,有“舍”有“守”。他淡泊功名,讲究“文行出处”,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他也反对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平等身份对待妻子,反对多妻制。他仗义疏财,助人为乐,不计较回报。杜少卿舍了金钱、地位、名声等世俗之物,坚守了道德、良心、自由、真情。
保尔人生之路,有“舍”有“守”。保尔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他为了革命事业,屡次受伤,尤其是在双目失明之后,他本可以休息,享受别人的照顾,但他选择用写作继续自己的革命事业,传递坚强不屈的意志。他舍弃舒适安逸,拒绝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他守住了坚强、刚毅和勇敢,他是一个热爱生活、顽强不屈的战士。
简·爱的人生之路,有“舍”有“守”。简·爱追求自由、平等、尊严。她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坚决地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舍弃了爱情和安定的生活;她拒绝圣约翰的求婚,舍弃了看似高贵的地位。简·爱的“舍”,是为了坚守她独立自主的人格尊严、自由平等的人生信条。
鲁智深的人生之路,有“舍”有“守”。他路见不平,为救金家妇女,拳打郑屠户,为此不惜舍弃提辖官职,守的是人间正义;他也守兄弟义气,为护林冲安全,一路暗中保护,大闹野猪林,护送林冲直到沧州城外。他是心地厚实,有勇有谋,坚守道义的好汉。
10. 穿透 轻快迅疾的样子 深 11.(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12.D 13.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14.甲文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乙文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思想感情。我更欣赏乙文作者的豁达情怀,人的一生总有挫折坎坷,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
15.B 16.第二:情感交流;第三:责任感;第四:直觉和道德判断。 17.小语,你不必担心,人工智能虽然强大,但目前看来还无法取代教师职位。①据分析,教师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率只有0.4%;②人工智能还无法实现教会学生与人相处和如何处理情绪;③人工智能在高阶认知层级上远不如人类;④人类教师是学生心理与情感发展的呵护者;⑤人类教师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合作者。
18.①引出主人公老陈,制造悬念,老陈是谁?大家伙是什么?②通过描写老人在梨花丛里授粉的场景,渲染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③为后文描写老陈创作水泥画等场景作铺垫。 19.(1)两个“一会儿”反复运用,强调时间之快,写出老陈娴熟的手法和画作富有生命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老陈创作技艺的赞叹和欣赏;体现了老陈技艺的高超。
(2)惊讶。看到老陈用简单的水泥竟然做出如此逼真的画作,表现我对老陈所用材料的惊奇、不解和钦佩。 20.①老人的“笑”表达了他对授粉工作的热爱和对老陈的赞赏;②老陈的“笑”透露出他不服老和对水泥画创作的自豪和满足;③“我”的“笑”透露着对自己猜测的自信和对老陈的尊重和亲近感;④这些“笑”贯穿全文,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为文章奠定了温馨和乐观的基调。 21.①春来到,老梨树开花,吸引不少人来赏花品梨,老村庄带来生机和活力;②老人的乐观开朗和对水泥画的热爱,年轻人也跟着学,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新的可能;③老陈送给村里一对新人的迎客松水泥画,有“坚韧气息和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展现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2.例文
走近你,才明白
细雨如丝,轻轻滑过心间,唤醒了尘封的记忆。那时,泥泞的小路旁,是爷爷宽厚的背影,引领我走过风雨,走进他的世界。
“这孩子天生体寒,喝几副中药调理吧。”医生的话语在耳边回荡,我感受到爷爷紧握我的手微微颤抖。那一刻,我并未察觉,他内心深处的波澜。爷爷,那个平日里寡言少语,甚至显得有些疏远的老人,此刻眼中却闪烁着未曾言说的关切。
雨,依旧轻柔地落在芭蕉叶上,奏响了大自然的乐章。爷爷找来了红泥小炉,购得一只瓦罐,开始了熬药的仪式。那双手,沟壑纵横,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却在这一刻显得如此温柔。蒲扇轻轻摇动,每一次挥动都是对我的呵护,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温暖的气息。
细雨与烟雾交织,为这画面添了几分朦胧美。红泥小炉上的瓦罐,散发出淡淡的药香,与门外的雨景相映成趣。爷爷用帕子包裹壶柄,小心翼翼地揭开盖子,蒸汽腾腾中,他那满是皱纹的脸庞,仿佛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那是属于他的,独属于我的温柔。
一碗碗中药,如同时间的信使,传递着爷爷无声的爱。我从未想过,这位看似冷漠的老人,竟会如此细心地为我熬药半月有余。那些日子,我渐渐明白了,爷爷的爱,不言于表,却深藏于每一个细微的举动之中。
怀念那条泥泞的小路,怀念那细雨中的袅袅炊烟,更怀念那个为我默默付出的身影。原来,走近你,我才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里,藏着最深沉的情感。爷爷,谢谢你,用中药的温度,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
如今,每当细雨飘落,我都会想起那条泥泞的小路,想起爷爷熬药的身影。那份温暖,如同细雨滋润大地,无声却有力地滋养着我的心田。我走近了你,才真正懂得,爱,有时无需言语,只需用心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