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23:1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一章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第一章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新课学前导航情景导入
河池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全市共有48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河池是广西旅游资源富集区,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壮族歌仙刘三姐故乡,拥有神奇雄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妩媚秀丽的高山平湖风姿、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独树一帜的长寿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等。
【思考】 如何判断某个地理事物或现象是否是旅游资源?
【提示】 旅游资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2)能够为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其中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目标定位
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并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指对_______具有吸引力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_____________。旅游者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人工创造物2.旅游资源的内涵
(1)能够吸引_________并直接用于欣赏、消
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
(2)能够被__________开发利用。
(3)能够产生______效益、_____效益和_____效益。
旅游者旅游业社会经济环境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内容与形式上的_________。
2.空间上的________。
3.季节上的_________。
4.美学上的__________。
5.吸引力的___________。
6.利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多样性地域性变化性观赏性定向性永续性易损性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1-1-2 风格迥异的旅游资源,据图分析:
本图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什么特点?试举例说
明。
提示:本图体现了旅游资源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本图中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的,如左上一图,也有人文的,如左下一图;既有历史的,如左上三图,也有当代的,如左
下三图;既有有形的,如右上一图,也有无
形的,如右下一图。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风景、文物,也可以是不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民俗风情。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资源存在于旅游目的地,这就排除了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因素。(2)“资源”的概念本身即意含着“有用”,因而旅游资源应是形成从客源地到旅游地去的客流的促进因素,同时还必须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起促进作用的因素。(3)旅游资源应该是直接用于欣赏、消遣的因
素,而不包括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必须使用的纯粹的接待因素。(4)在不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的构成不一样,在一个地方只是属于接待因素,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是旅游资源。
方法技巧 判断某种事物和因素是否属于旅游
资源,要看其是否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吸
引力,二是有效益。如海市蜃楼、自然灾害
遗迹、古民居、龙舟竞渡等事物和活动,既有吸引力,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又能够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故均为旅游资源。
下列对旅游资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所有旅游资源都是与地球、人类社会同始终的
②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③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当时就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④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被旅游业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客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内涵,进行考查。这一类题的正确答案的选出又具有一定的技巧,排除法适于此类题目。各种旅游资源中,并不是所有旅游资源都与地球、人类社会同始终,大多数旅游资源都是后期形成的,如布达拉宫、曲阜“三孔”等。另外,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如名人故居,当时并不是旅游资源,只是此人成名后才成了名人故居。故答案是②④,即D项正确。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对概念理解准确,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
【答案】 D
方法技巧利用图表高效记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表现
旅游资源的其他特性:
(1)独特性:即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特点。只有那些在同类中超凡脱俗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才能吸引旅游者,如华山以险著称,黄山则号称天下第一奇山,以“四绝”名冠于世。
(2)变异性:是指其产生时并不具有旅游的属
性,但后来因某种原因,使它发生了质的变
化,形成了旅游资源,如名人故居,在主人还没有成名时,他的住宅只不过是几间普通的房子,后来他成了名人,房子也变成了旅游资源。再如火山、地震遗址,在发生火山、地震后变成了具有科考价值的旅游资源。
(3)可创造性:20世纪50年代以后,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人们根据旅游者的需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建设和创造了大量旅游资源,如深圳的“锦绣中华”,北京
“鸟巢”等。
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景观,既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又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B.旅游资源的利用的永续性是旅游资源的本质特点
C.旅游资源具有季节的变化性,所以旅游资源具有不确定性
D.旅游资源吸引的定向性,是相对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而言的
【解析】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自然旅游景观复杂多样,从而使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景观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又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地域
性。旅游资源的观赏性和吸引性,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特征;旅游资源具有季节的变化性,但是是有规律
的,是可以确定的;旅游资源吸引的定向性,是相对旅游者吸引力而言的。
【答案】 A
一、教材P4【“探索”揭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休闲活动,旅游业是世界上的重要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可以从该旅游资源的多样
性、地域性、观赏性、变化性等方面考虑。二、教材P5【“思考”向导】
综合分析比较有关旅游资源的三类观点,可以得出旅游资源的内涵:
(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2)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4)在不同的地方,旅游资源的构成不一样,在一个地方只是纯粹属于接待的因素,在另一个地方可能就是旅游资源。
三、教材P9【“思考”向导】
1.中国主要的红色旅游区及其主题形象:
以上海为中心的“沪浙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红
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革命摇篮,领袖故
里”。
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百色风雷,两江红旗”。
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历史转折,出奇制胜”。
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
区”,主题形象是“艰苦卓绝,革命奇迹”。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延安精神,革命圣地”。
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的“东北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抗联英雄,林海雪原”。
以皖南、苏北、鲁西南为主的“鲁苏皖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东进序曲,决战淮海”。
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以山西、河北为主的“太行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太行硝烟,胜利曙光”。
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
区”,主题形象是“川陕苏区,红岩精神”。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是“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2.以中国“红色旅游”的旅游资源为例,其特点表现:
(1)在内容上:中国的红色旅游资源是多种多样的,主要以革命纪念地和纪念物为载体,但在红色旅游景区,兼有自然风光。
(2)在空间上:不同地域的红色旅游资源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如井冈山主要是以革命纪念地为主,西柏坡则主要以革命纪念物——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堂闻名。
(3)在季节上:同一红色旅游区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不同季节,红色旅游区具有不同的景观,主要体现在旅游区的自然景观上。(4)在组成上:某一红色旅游区并不是单一要素孤立存在,而是多种要素的组合。如井冈山既有革命老区的纪念场,又有景色美丽的井冈翠竹。
(5)在价值上:红色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四、教材P9【“复习题”导引】
1.旅游资源包括以下内涵: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
用;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
益。2.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变化
性、观赏性、定向性、永续性、易损性等
特点。
3.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实例可参考“‘思考’向
导”中“红色旅游”资源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