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年级
班级
日期
课题
课型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教材地位
旅游景观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旅游活动中获取美感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本节教材阐述了在进行旅游景观的欣赏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同时揭示了旅游地理的学习、研究方法:案例综合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思路
以欣赏旅游景观为主线,辅以大量的景观图片和诗句材料,归纳出注意的问题;再从不同的方面指导学生自己对景观的欣赏,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方法是教材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方法。2、运用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方法,对典型旅游景观进行分析。3、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
教学重点
旅游景观的描述和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
观赏点位的选择和观赏时机的把握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引入板书新课学习小结过度板书小结过度板书补充案例研究
小结练习
“北京香山红叶”“泰山日出”分别在什么时机欣赏最佳?
教师总结: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有些景观出现在特定的时间,我们在观赏时应注意把握观赏时机。一、把握观赏时机讨论:何时才能观赏到最为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农历八月十八教师总结:钱塘江河口为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当外海的潮水涌进湾中时,水面迅速堆高,另外,浙江沿海一带,夏秋之间盛行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涌进的方向大体上一致,加剧了潮势。讨论:白居易:“人问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产生的原因?教师总结:随海拔高大增加气温下降,山上的春季比山下来得迟。学生活动:讨论完成下表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北方山水风景:?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北国风光:?随天气而变化的自景观泰山观日出:?黄山观日落:?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特定时间出的自然景观钱溏江大潮:?青海湖候鸟:?大理蝴蝶会:?吉林雾淞:?教师归纳:景观类型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北方山水风景——夏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丰富且有变化,兼收避暑之效);北国风光——冬季随天气而变化的自景观泰山观日出——凌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既可观云海,又可观日出日落)特定时间出的自然景观钱溏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观大潮;青海湖候鸟——五月;大理蝴蝶会——四月或五月;海市蜃楼、“佛光”、吉林雾淞——特定的气象条件所以欣赏景观时要考虑不同的季节、天气和特殊的观赏时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哪里可识庐山真面目?教师总结:”峰峦之雄伟峻秀,惟远观可得”对全景的观赏需要一定的距离,才能见其全貌学生讨论:观赏瀑布,应采取什么角度效果最佳?教师总结:观赏瀑布应在适当距离远观,以兼收其形、声、动之美。学生讨论:桂林漓江如何游?教师总结:乘舟游漓江,可以欣赏到两的景色。宛如“人在画中游”。教师: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二、选择观赏位置学生讨论完成下表景观类型景观举例观赏位置选择高大山峰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地貌的酷似造型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微黄山的石猴观海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桂林的芦笛岩溶洞一线天瀑
布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间)、黄果树瀑布(贵州)江河湖海洞庭湖、长江、滇地湖沼池塘济南大明湖、南京莫愁湖山水有机组合景观漓江山水、长江三峡教师总结:景观类型景观举例观赏位置选择高大山峰庐山(赣)、黄山(皖)、泰山(鲁)、武陵源群峰(湘西北)远眺、俯瞰地貌的酷似造型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玛、广东肇庆的七星岩、安微黄山的石猴观海特定的观赏位置山中的峡谷、溶洞、一线天桂林的芦笛岩溶洞置身其中近观一线天瀑
布尼亚加拉瀑布(加、美两国间)、黄果树瀑布(贵州)适当距离仰观江河湖海洞庭湖、长江、滇地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岳阳楼一岳阳,黄鹤楼—武汉,滕王阁一南昌)之上俯览远望湖沼池塘济南大明湖、南京莫愁湖多低临水面建亭、榭、廊,水边铺小路近观俯视山水有机组合景观漓江山水、长江三峡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在观赏景观的时候,要选择观赏的距离、角度、甚至是动态的观赏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相同。只有对景观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观赏,深化已有的认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所以观赏景观时,不仅要考虑观赏的时机、点位,还应该了解景观的特点、景观本身的文化以及还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三、了解景观特点;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对景观的了解越多,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也就越多。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园中之园——文津阁、太湖石、日月同辉四大藏书:文津阁位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平原区的西部,千尺雪景区之北。文津阁内原藏《古今图书集成》万卷、《御制诗》四集,1785年《四库全书》也曾收藏于此;文渊阁位于故宫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原明代圣济殿旧址。清朝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文源阁坐落在圆明园“水木明瑟”景区的北面,与“舍卫城”隔湖相望。早已成为湮没于荒草之中的古迹。这里曾是清朝乾隆年间庋藏名闻世界的大丛书《四库全书》的“四库七阁”之一;沈阳故宫院内的文溯阁之所以名扬四海,不仅仅因为它的建筑别具一格,而且因为它是闻名于世的《四库全书》的珍藏之所,也是建在宫廷中的最大的一所图书馆。培养审美情趣:是人类的基本欲望——学习欲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力(视觉、听觉——体验)、审美理解力(经验、知识——体会)、审美创造力(意境开拓、创设——共鸣)分析:从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审美创造的角度分析“燕京八景”和“西湖十景”各景点名称所包含的韵味。这些名称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景观的特色?我们如何去欣赏? 宋、元以来,我国各地的史志书中,出现了北京地区"八景"的记载。至于为何非用"八景",有待进一步考证。“燕京八景”: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帝弘历御定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金台夕照、蓟门烟树、西山晴雪、玉泉趵突、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后燕京八景:东郊时雨(朝阳门外)、南囿秋风(南苑一带)、银锭观山、西便群羊(西便门外)、燕社鸣秋(黄村镇东南)、长安观塔(庆寿寺)、回光返照(东单北的二郎庙),就是找不到第八景!!!“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上的十处特色风景,最常见的说法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新西湖十景,2007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西湖十景。见PPT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图21,完成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游资源是什么(2分)(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完成表5。(4分)(3)你认为青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地方文化有处促进作用?(4分)线路项目川藏线青藏线地貌景观①起伏和缓的雪山、高原寒漠等水域景观以湍急的江水景观为主②植被景观③以高寒草原、草甸、荒漠景观为主观赏视角以仰、俯视为主④答案:
(1)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民族风情)。
(2)
①高山深谷
②湖泊、河源风光
③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森林、草原)
④以平视为主。
(3)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学生回答“香山红叶”在秋天观赏,“泰山日出”在早晨日出之时学生思考,回答讨论回答学生欣赏、思考,回答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看、听、思考学生思考、分析学生总结思考、练习
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新课用诗句引出欣赏景观时要把握时机用表格呈现,总结,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思维方式用诗句引出观赏的位置表格呈现,有利于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思维方式补充知识,扩大知识面案例研究,使知识迁移,学以致用培养综合能力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