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综合达标测试(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 100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积累运用
一、我会背,我能写。(42分)
1.日积月累。(22 分)
(1) ,为有源头活水来。
(2)向来枉费推移力, 。
(3) , ,是知也。
(4)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 , , 。
(5)我非生而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 分)
(1)《忆读书》的作者是 、 。从课文中我知道 、 和 是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作者在文中用“ ”一句话揭示儿童怎样读书。
(2)《我的“长生果”》一文作者把书比作人类文明的 ,充分表达了 的关系,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比如: ; 。
语言表达
二、口语交际。(10分)
你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吗 看过相关的影视作品吗 里边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今天就把这个人物介绍给大家吧!
阅读天地
三、课内阅读。(25分)
(一)《忆读书》(10 分)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1.从选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 ) - - ( )
2.“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分)
3.读划线句子,体会它突出表现了什么 (3分)
4.作者真正开始读书是什么时候 (2分)
(二)《我的“长生果”》(15 分)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着迷,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用“ ”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2分)
2.“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着迷”这句话说明了 (5 分)
3.“我”养成的习惯是 ,它的好处是 。(8分)
四、课外阅读。(15分)
董遇读三余
董遇是汉代弘(hóng)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董遇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八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 你讲得很有道理 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 怎么办呢
董遇回答说 你们应当分别利用好 三余
“哪‘三余’呢 ”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正是读书的好时间吗 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 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不得门,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若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哪!
1.在短文第2、3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4分)
2.董遇说读书要利用好“三余”,是指哪“三余” (6分)
3.从这篇短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5分)
五、小练笔。(8分)
学习了本单元,你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法或感悟,请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参考答案:
一、1.(1)问渠哪得清如许 (2)此日中流自在行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5)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2.(1)冰心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长生果 书与人类文明发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三、(一)1.分——合
2.统领全文,表现作者热爱读书。
3.它突出表现了作者对《三国演义》的喜爱。
4.七岁
(二)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2.我喜爱读那些书。
3.记书中优美的词语 记描写的精彩段落 锻炼了我的记忆力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四、1.:“.. ”:“.”。”
2.冬天 夜间 阴雨天
3.我们不是没有时间读书,而是不会利用时间读书。
五、小练笔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