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新课学前导航情景导入
2011年山东旅游的“收成”不错,显示“十二五”开局良好。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4.17亿人次,入境客424.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9.2%、15.7%;实现旅游增收3736.6亿元,同比增长22.1%,相当于GDP的8.23%。旅游占GDP比重8.23%可以说是“凸显了支柱性产业地位”。相比2007年,游客接待量翻了一番。【思考】 上述材料说明了发展旅游业对哪些方面产业的影响?
【提示】 刺激消费、回笼货币资金、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目标定位
1.认识旅游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
2.能辩证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联系实际分析旅游业在本地区的发展及其影响,探讨未来在本地区应该如何发展旅游
业。一、旅游业——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
1.现代旅游业:在_______________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为适应人们追求_________和个人发展而产生的新兴________行业。
2.地位: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第三产业中的____产业,是________最多的产业。社会生产力享受经济支柱就业人数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4-1-2 2004年世界部分国家入境旅游人数,据图分析:
图中入境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人次的国家分布有何特点?读图说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
国家。提示:主要分布在西欧、南欧、欧洲东部、东亚、美国及墨西哥。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
如法国、西班牙、美国、中国、意大利、英
国、俄罗斯、墨西哥、奥地利等。
二、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积极作用
(1)带动区域_______行业的发展。
(2)提供______机会和岗位。
(3)为国家创汇、创税和_________。相关就业回笼货币2.消极影响
(1)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________的不稳定。
(2)旅游业的发展导致_________和房地产价格上涨。经济消费品三、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1.积极作用
(1)有助于文化的_____,促进社会_______程度的提高。
(2)可促进_________的保护及_____________的发展。
(3)促进旅游区_______的改善和___________的建设。
交流文明历史古迹民族传统文化卫生基础设施2.消极影响
(1)给旅游区的___________带来隐患。
(2)对旅游区___________的不良影响。社会治安居民健康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方法技巧旅游业在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旅游业是世界上的重要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
(1)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瑞士、奥地利、英国、法国、泰国等国家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之一。
(2)香港的四大经济支柱:出口加工业、旅游业、转口贸易和对外贸易、金融业。
(3)澳门的四大经济支柱:旅游业、博彩业、工业、对外贸易。
(4)新加坡的支柱产业:转口贸易和对外贸易、航运业、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制造业、旅游业。(5)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
汇、旅游、棉花。
(6)安道尔、摩纳哥的经济支柱:旅游业。
(7)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的经济支柱:旅游
业、邮票业。
(8)瑞士的三大经济支柱:旅游业、工业(精密机床、精密仪表、钟表)、金融业。
阅读下表,完成以下各题。(1)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在下图中绘制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总人数曲线图。分析可知,发展旅游业能________。如把住宿天数换成住宿收入,则反映旅游经济________。(2)旅游淡季和旺季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多选)( )
A.不同的月份
B.旅游者的闲暇时间
C.各地的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
D.旅游景区的人为规定
【解析】 本题以游客住宿总天数与失业人数统计表为引题材料,重在考查旅游活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解答本题应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1)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相互关联性,发展旅游业可增加就业机会。(2)旅游业有淡季、旺季的差异。(3)月份的变
化、旅游者的闲暇时间、各地的自然条件等因素会影响旅游区的旅游人数变化。【答案】 (1)绘图如下。提供就业岗位 不稳定
(2)ABC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具体情况见下表:
方法技巧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旅游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协调好旅游与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保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12·陕西交附中质检)阅读材料和下
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旧址群——革命圣地延安,有枣园、杨家岭、南泥湾、宝塔山等革命旧址360余处。2010年“十一”假期总接待人次为70.12万,创旅游社会综合收入5.12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新高。(1)如图所示住宅类型叫________,它是__________(地形区)特有的景观,导致该地区出现这种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延安市旅游发展方向应为________旅游,其对延安市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何积极的
作用?
【解析】 本题以延安市旅游业的发展为背
景,考查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是窑洞,它是由当地的土壤特性决定的,利用这种特色和延安革命圣地的特点可进一步发展当地的红色旅游。【答案】 (1)窑洞 黄土高原 土壤性质
(2)红色 社会:促进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经济:带动当地经
济的发展,增加收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文化:有利于革命遗址和足迹的保
存。一、教材P68【“探索”揭秘】
1.根据教材表中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总人数,绘制成下图所示曲线图。2.在不同的月份,人的闲暇时间不同,各地
的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也不相同,故多数旅游区的旅游人数随月份的变化特别
明显,形成旅游淡季和旅游旺季。
3.旅游者住宿总天数与居民失业总人数呈负相关,旅游者住宿总天数越大,居民失业总人数越小。原因是旅游业的发展会促进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兴旺,并带动旅行社、酒店、餐厅、娱乐场所等设施以及商业网点的
增加,从而为当地居民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和
岗位,居民失业总人数减少;旅游淡季时,造成大部分设施和人员闲置,居民失业总人数增加。二、教材P71【“活动”参与】
登陆有关网站,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旅游
业的不稳定对区域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
响。三、教材P74【“思考”向导】
武陵源区在旅游开发中,贪大、贪多、求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使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与旅游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要改变原来以“旅游开发”为主的宗旨,将保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放在首位。同时,要加强旅游业的管理,争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四、教材P74【“复习题”导引】
1.旅游是超出人类生存需要和基本发展需要的消费活动,通过旅游活动,人们可以利用闲暇时间休养生息,弥补消耗,恢复体力和脑力;在旅游活动中,人们还可以积累文
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开阔视
野,增长见识等。2.旅游活动对区域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①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②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③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④有助于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⑤可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⑥促进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消极影响:①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②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
涨;③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④对旅游区居民健康有不良影响。旅游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都是相对的,结合当地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