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这些菌为中心降解圈的透明圈(如图所示,图中均为单菌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在落叶较多的土壤中获取纤维素分解菌
B.菌落②最大,故其含有的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
C.由实验结果可知,菌落①中的菌株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最强
D.由实验结果可知·菌落③中的菌株更适合在该培养基中生长
2.泡菜是我国的传统发酵食品。如图为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时间和食盐浓度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腌制过程中,坛中出现溶液量增多主要原因是细胞呼吸产生水
B.3种盐浓度下,盐浓度越高,出现亚硝酸盐峰值越早,峰值越高
C.NaCl浓度越高,则亚硝酸盐含量越低,故腌制泡菜食盐浓度越高越好
D.食用泡菜的最佳时间是腌制12天后,因为此时亚硝酸盐含量较低
3.癌细胞表面有大量的Her2蛋白,研究人员利用该蛋白制备了抗Her2单克隆抗体,用于阻断癌细胞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Her2蛋白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Her2蛋白抗体的B淋巴细胞
B.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时,常利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诱导因素
C.在HAT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时,除了所需要的杂交瘤细胞,其余细胞均会死亡
D.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一段时间后可以从小鼠腹水中获得抗Her2单克隆抗体
4.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和克隆技术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去核与注入供体细胞的显微操作越快.卵母细胞受损就会越小
B.融合后的重构胚需要进行激活才能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的进程
C.获得的克隆大熊猫染色体组成与核供体大熊猫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D.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大熊猫,体现了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5.基因工程中常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下列关于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无需知道目的基因的全部序列
B.PCR过程所需缓冲液中需要添加Mg2+用于激活DNA聚合酶
C.经过四轮循环,产物中只含有1种引物的DNA片段所占比例为1/16
D.若复性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引物与模板DNA不能结合,进而无扩增产物
6.科研人员通过农杆菌中的质粒将多种耐盐基因导入野生型水稻,获得了一批耐盐转基因水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转基因水稻与原野生型水稻为两个不同物种
B.耐盐基因的筛选与获取是培育转基因水稻的核心步骤
C.抗原—抗体检测可以检测出耐盐转基因水稻是否成功表达出相关蛋白质
D.只要检测出水稻细胞中含有耐盐基因就代表耐盐水稻培育成功
7.人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细胞因子,含有3个半胱氨酸,分别位于第58、105、125位,其中58位与105位半胱氨酸之间形成的二硫键对保持IL-2活性起重要作用。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将IL-2基因中编码125位半胱氨酸的序列改造为丝氨酸序列,获得了新IL-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IL-2可以降低二硫键错配的概率
B.新IL-2的改造工程遵循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新IL-2是依据蛋白质的功能改造其结构得到的
D.新IL-2的改造过程的直接操作对象是基因
8.“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是诗人杜甫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桃花细胞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桃树和鸟具有的生命系统层次相同
C.桃花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层次
D.花青素分子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9.对寒冷环境做出反应并保持体温相对稳定对人体来说至关重要,脂肪组织通过非寒战产热在抵御寒冷中发挥重要作用。脂肪组织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两种,WAT储存能量,BAT则负责消耗多余脂质和葡萄糖,结构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在外部刺激下WAT中会出现与BAT功能类似的米色脂肪,即白色脂肪“褐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一般呈固态
B.与BAT相比,WAT内线粒体较少,产热效率较低
C.促进BAT产热和WAT“褐变”是防治肥胖的可能途径
D.人体中WAT转化为米色脂肪,有利于机体适应寒冷环境
10.科学家利用美西螈肠细胞与去核的美西螈卵细胞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一 将美西螈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美西螈卵细胞中形成“合子”,“合子”最终发育成正常的美西螈幼体
实验二 将美西螈肠细胞的细胞质与去核美西螈卵细胞融合形成融合细胞,融合细胞最终不能发育成正常的美西螈幼体
实验三 单独培养美西螈肠细胞不能发育成正常的美西螈幼体
A.实验一与实验二对照说明美西螈肠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实验一中“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去核美西螈的卵细胞
C.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可以控制细胞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D.实验一与实验三对照说明卵细胞对美西螈肠细胞核的表达有重要作用
11.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养分的主要器官。为探究某植物根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情况,研究小组使用0.3mol/L的KNO3溶液处理某植物根毛区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相对值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0~1h期间,根毛区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B.在A点和C点时,根毛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C.K+和NO3-从A点时就已经开始进入根毛区细胞
D.若改用0.3mol/L蔗糖溶液进行实验,将不会出现BC段曲线
12.某小组同学为了更加直观地呈现酶的特性,利用过氧化氢酶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组同学进一步探究了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pH 氧气生成速率(mL·s-1)
1 3 0
2 5 0.118
3 7 1.08
4 9 0.47
5 11 0.18
A.不同种类的催化剂是图中实验的自变量,产生的氧气总体积是其因变量
B.图中实验产生的氧气总体积最终相等的原因是两组实验的底物量相同
C.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时,可将酶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后再控制pH
D.根据表格实验结果推测,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在5~9之间
13.有氧呼吸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中部分物质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中过程①和过程③进行的场所相同
B.在某些生物细胞中,过程②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C.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中只有ATP的消耗,没有ATP的生成
D.图中乙酰辅酶A分解成α-酮戊二酸发生于线粒体内膜
14.科研人员欲将某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质粒中保存,该质粒上有EcoR I、Xho I、Mun I、Sal I和Nhe I限制酶识别序列,质粒和目的基因的结构图示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Lac Z基因编码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X-ga I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
A.构建的重组质粒中PO位于目的基因的上游,转录方向为顺时针
B.在设计PCR引物时,应在两种引物上添加Xho I和Mun I限制酶识别序列
C.在添加氨苄青霉素和X-ga I的培养基上,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形成白色菌落
D.图中质粒还应有终止密码子序列,使目的基因翻译终止
二、多选题
15.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量,进行了随机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实验结果:6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50、501、688;7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58、73、97;8号试管涂布的三个平板的菌落数为8、15、28。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含有琼脂的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说,属于固体培养基
B.培养基中只选择了尿素为唯一氮源,氮可以合成淀粉、蛋白质
C.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为NH3和CO2
D.该10g土壤样品中含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估算数目是7.6×1010个
16.雌性哺乳动物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1条X染色体会发生整体范围内的沉默(基因转录活性被抑制).仅有少数“逃逸”基因仍能正常表达,这一生理过程称作X染色体失活(XCI)。XCI能保证雌、雄间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水平的一致。为进一步揭示体外受精的胎儿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研究人员剖取第7.5天的小鼠胚胎进行胎儿发育情况统计,结果如图所示(IVO:自然受孕组;IVF:体外受精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取的小鼠精子需要在体外进行获能处理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
B.IVF组中雌性形态异常胎儿的比例显著高于雄性形态异常胎儿
C.体外受精过程对雄性胚胎发育率的影响大于雌性胚胎发育率
D.若某种哺乳动物雌性胚胎XCI不足,则雄性个体中X染色体上基因表达量可能高于雌性个体中X染色体基因表达量
17.研究发现蔗糖分子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直接进入植物细胞中被利用,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细胞膜的伸缩性
B.酶的作用只是催化ATP水解为ADP和Pi
C.蔗糖逆浓度梯度进入该植物细胞所需的能量来自于H 的势能
D.若将该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原生质体体积会变大
18.在沙漠高温条件下,某种植物夜晚气孔开放,吸收CO2合成有机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储存在有机酸中的CO2释放出来,用于光合作用。如图是该种植物一日(24h)之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夜晚进行暗反应过程
B.图中在白天的8~20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液pH会逐渐降低
C.若8时强光照射短时间内O2产生持续增加,而暗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可能原因C5供应不足
D.白天的9~14时,该植物CO2吸收量基本不变,光合速率基本不变
三、实验题
19.科研人员利用某种青菜(2n=20)幼嫩花粉与甘蓝型油菜(2n=38)下胚轴细胞为材料,试验了相关因素对原生质体融合效果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下胚轴原生质体密度(104/mL) 花粉原生质体密度(104/mL) 原生质体比率 异源融合
一对一融合(%) 一对二及以上融合(%)
15 15 1:1 18.5 8.3
10 30 1:3 24.6 16.2
7 42 1:6 34.5 18.2
5 45 1:9 33.0 17.1
(1)该实验的自变量为 ,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为 。
(2)获得两种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用 酶处理植物细胞,其目的是 。
(3)促进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化学方法包括 ,若获得的杂种原生质体为异源一对二融合,则该原生质体的染色体数为 ;分析表格可知,花粉原生质体占比与异源融合效率之间的关系为 。
(4)有同学认为若想要阻止原生质体的融合,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培养液,推测其理由为 。
20.天山雪莲果果肉汁多且晶莹剔透,口感甘甜爽脆,含有丰富的钙、镁、铁、锌、钾、硒等元素,具有调理胃肠道、控制胆固醇和糖尿病、降火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雪莲果为实验材料,对其组织样液进行了有机物的鉴定。回答下列问题:
(1)为鉴定雪莲果中是否含有脂肪,可选用果实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检测。使用 染液能将脂肪染成 色。
(2)为鉴定雪莲果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 ,试剂B液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
(3)已知雪莲果和苹果中的还原糖含量均较低,为选出两者中还原糖含量更低的水果,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善:
实验原理: 。
方法步骤:
①取A、B两支试管,向A试管中加入新鲜的雪莲果研磨液2mL,向B试管中加入新鲜的苹果研磨液2mL。
②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制成检测试剂后,取1mL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摇匀。
③将A、B两支试管放入盛有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2min。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并比较 。
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a.若 ,则说明雪莲果的还原糖含量较苹果低。
b.若 ,则说明苹果的还原糖含量较雪莲果低。
四、解答题
21.稻瘟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导致水稻减产的常见疾病,研究发现花生细胞中的S基因在抗真菌类病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人员提取花生细胞中S基因的mRNA,逆转录得到cDNA,通过转基因技术,以Ti质粒为表达载体,导入水稻外植体细胞中,使水稻获得了对真菌的抗性,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逆转录获得的S基因与花生细胞中的S基因的DNA序列 (填“完全一致”或“不完全一致”),原因是 。
(2)在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一对特异性引物,引物是指 。PCR反应中的每次循环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步,其中变性的目的是 。
(3)为了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确保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方向正确,最好选用 酶切割S基因的cDNA和载体。形成的重组Ti质粒需要先导入农杆菌细胞,再侵染水稻的愈伤组织,理由是 。
(4)转基因水稻是否表现出了抗真菌性,需要进行个体水平的检测,检测的方法是 。
22.细胞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形成的囊泡可以分为披网格蛋白小泡、COPⅠ被膜小泡和COPⅡ被膜小泡三种,分别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从而准确地把细胞“货物”运送到正确目的地,如配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分泌蛋白先在[ ] (填图中字母及对应细胞器名称)上进行加工,通过COPⅡ再运输至[ ] (填字母及对应细胞器名称)进行再加工后通过 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两种细胞器的膜面积变化分别是: 。
(2)为了维持细胞器在功能和形态上的动态平衡,细胞器之间进行着大量的膜组分和细胞器腔内物质的交换,这一过程通过囊泡来完成,此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功能特点是 。
(3)若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当内质网驻留蛋白被错误运达高尔基体后,可通过 。(填“披网格蛋白小泡”“COPⅠ被膜小泡”或“COPⅡ被膜小泡”)将内质网驻留蛋白逆向转运回内质网,该过程需要的能量来自 。
(4)细胞器C中的蛋白质会被披网格蛋白小泡包裹进入溶酶体中,溶酶体在细胞中的作用是 。
23.某猕猴桃叶肉细胞部分细胞器进行的部分生理过程如图所示,过程③为C5通过Rubisco酶催化与CO2结合产生C3,但在该过程中,若光照过强且O2浓度明显高于CO2时,则Rubisco酶会催化过程④的发生,即C5和O2反应,产生乙醇酸(C2)和氨气(NH3),同时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还原剂,该过程称为光呼吸。图中字母表示结构,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过程产生的ATP和NADPH在过程 (填数字)和④中被利用。
(2)O2浓度高时,除了发生上述C5和O2的反应外,向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间隙中运输的H+也会明显增多,H+通过内膜上载体大量内流时,带动丙酮酸向e内运输,H+进入e的运输方式最可能是 。载体SFNX1可以根据细胞的需求将C2运输到e,并氧化分解产生NH3,C2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
(3)当植物发生过程④时,会明显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但通过过程⑤又可为光合作用提供 ,以防止光合作用过弱。对在光下正常生长的叶片突然遮光,CO2释放速率先达到一个峰值,后下降并稳定在某一个数值,CO2释放速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若CO2浓度明显高于O2,叶绿体中的C5固定CO2进行暗反应;若O2浓度明显高于CO2,叶绿体中的C5和O2发生反应,进行④⑤过程(光呼吸)。现欲验证光呼吸的场所,为了便于追踪物质转移过程,可采用 法进行研究,请以O2和CO2为原料,设计甲、乙两组对照实验,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 。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C
6.C
7.B
8.C
9.A
10.B
11.B
12.C
13.B
14.D
15.BD
16.AB
17.AC
18.ABD
19.(1) 两种原生质体的密度及比率 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和体细胞的全能性
(2) 纤维素酶和果胶 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3) 聚乙二醇(PEG)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 58或86 花粉原生质体占比越高,异源融合效率先增后减
(4)过量的培养液会使原生质体被稀释(降低原生质体密度),减少相互接触的几率从而阻止原生质体的融合
20.(1) 苏丹Ⅲ 橘黄
(2) 双缩脲试剂 CUSO4溶液(B液)过多会使溶液出现蓝色,干扰正常实验结果观察
(3)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水浴加热后生成砖红色沉淀;还原糖含量越高沉淀物颜色越深 50~65 砖红色(颜色)的深浅 A试管中砖红色较B试管浅 B试管中砖红色较A试管浅
21.(1) 不完全一致 以花生细胞的mRNA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的cDNA不含内含子等非编码序列
(2) 一小段能与该目的基因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短单链核酸;或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的短单链核酸 双链DNA解旋为单链
(3) Xba I、Hind Ⅲ 农杆菌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转化作用可将其所含Ti质粒上的TDNA转移、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上
(4)对转基因水稻植株接种相应的真菌,观察其是否患稻瘟病
22.(1) B 内质网 C 高尔基体 胞吐 内质网(B)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C)膜面积基本不变
(2)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
(3) COPⅠ被膜小泡 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4)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23.(1)②
(2)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3) CO2 遮光使光合作用停止,光呼吸产生的C2继续反应,生成CO2,同时细胞呼吸也生成CO2,使CO2释放速率达到峰值;C2消耗殆尽,光呼吸停止,只有细胞呼吸释放CO2
(4) 同位素标记 实验思路:将甲组猕猴桃叶肉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将乙组猕猴桃叶肉细胞置于光照较强和C18O2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甲、乙两组18O出现的场所及物质 预期实验结果:甲组中的18O出现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中,在糖类和二氧化碳中可检测到18O;乙组中的18O出现在叶绿体基质中,在糖类中可检测到1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