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张PPT)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度
整体难度:一般
难度 题数
较易 2
适中 29
较难 1
一、试题难度
三、知识点分布
一、选择题
1 0.85 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
2 0.85 通过三视图会摆放立体图;物体三视图的认识
3 0.65 判断连续拍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4 0.65 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
5 0.65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6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7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8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9 0.65 通过三视图还原立体图
10 0.65 物体三视图的认识;通过三视图会摆放立体图
三、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12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13 0.65 判断连续拍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
14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15 0.65 长方体有关棱长的应用;长方体的体积;通过三视图还原立体图
16 0.65 通过三视图会摆放立体图
17 0.65 通过三视图会摆放立体图
18 0.65 通过三视图会摆放立体图
19 0.65 通过三视图会摆放立体图;通过三视图还原立体图;物体三视图的认识
三、知识点分布
三、判断题
20 0.65 根据三视图确认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
21 0.65 正方体的展开图
22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23 0.65 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4 0.65 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物体三视图的认识
四、作图题
25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26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三、知识点分布
五、解答题
27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28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29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30 0.4 通过三视图会摆放立体图;通过数字还原立体图
31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
32 0.65 观察的范围(视野与盲区)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测试·基础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共20分)
1.小明在草地上连续拍摄了正在行驶的一辆汽车的一组照片。如图三幅照片按原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第一的图是( )。
A.① B.② C.③
2.如图桌面上摆放了几块相同的小正方体积木,从正面和左面看都是,桌上至少摆了( )个小正方形积木。
A.3 B.4 C.5
3.奇思乘坐热气球观光,在热气球从起飞到离地面180m的过程中,奇思看到的景物在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4.放学回家,小兔子按箭头所指的方向步行回家,路上经过了一座房子,它看到房子的先后顺序是( )。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5.如下图所示,乐乐从房子前走过,他看到房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6.地球自转导致了太阳的东升西落,一天中,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长变化是( )。
A.由短变长 B.由长变短
C.先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 D.先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7.如图是三个小朋友站在路灯下和他们的影子。观察下面左边的图可以知道,淘气站在下面右边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无法确定
8.晚上,小惠在经过一盏路灯时,发现自己的影子变化是( )。
A.变长 B.变短 C.短长短 D.长短长
9.一个由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A. B. C. D.
10.一个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18分)
11.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 )。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 ),观察的范围越大。
12.观察位置越低,看到的范围越( );观察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 )。(填“大”或“小”)
13.小兔沿着小路向它的森林小屋跑去。
(1)如图右面两幅图中,小兔在A点处看到的是图( ),在B点处看到的是图( )。(填序号)
(2)小兔跑到C点时,可以看到( ),可能看不到( )。(填“房子”或“大树”)
14.周末,淘气和笑笑去登山,淘气登到山顶,笑笑登到半山腰时,笑笑看到的范围比淘气看到的范围( )。
15.一个长方体从上面看是,左面看是,则它的棱长总和是( )cm,体积是( )。
16.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
17.如图是一个几何体从上面、前面、左面看到的情况,搭成这个几何体需要( )个小正方体。
18.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都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用( )个小正方体。
19.一个几何体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从正面看是,右面看是。小正方体最少有( )个,最多有( )个。
三、判断题(共10分)
20.小明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他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那么如果从侧面看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图形是。( )
21.左图不可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
22.夜晚,小丽从远处向路灯走,她的影子会越来越长。( )
23.丽丽家在军军家南偏东50°方向600m处,则军军家在丽丽家北偏西50°方向600m处。( )
24.如图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不相同。( )
四、作图题(共20分)
25.如图所示,丽丽家住第五层,门前有棵大树,当丽丽走到什么位置时,正好完全看不到家,画图说明。(用表示丽丽的位置,忽略人的身高)
26.夜晚,淘气在散步。
(1)画出在夜晚的路灯下,淘气的影子。
(2)当淘气距离路灯越远时,他的影子就越( )。
五、解答题(共42分)
27.不马虎沿小路向果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1)下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
( ) ( )
(2)想一想,不马虎走到C点时,可以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
28.学校教学楼的后方有一座塔。
(1)淘气走到位置A时,他能看到塔吗?如果能请你画出来。
(2)淘气继续向前走,能够看到的塔的部分会变得越来越( )。
(3)当淘气走到位置B时,他还能够看到塔吗?为什么?
29.小东在漆黑的道路上行走,一辆汽车开着车灯从他身边驶过,他在车灯下的影长怎样变化?
30.用5个小正方体搭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有多少种不同的搭法?先想一想,再动手搭一搭。
31.如图,小明骑车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前方有灯塔A和灯塔B。
(1)小明骑车行驶到位置①时,他能看到灯塔B的全部吗?如果小明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看到灯塔B的部分是如何变化的?
(2)小明骑车行驶到位置②时,他能看到灯塔B吗?
(3)当小明骑车行驶到位置③时,他能看到灯塔B吗?为什么?
32.春节到了,小圆要去小城家玩。
(1)小圆( )看到楼上的A点,( )看到B点(括号填“能”或“不能”)。
(2)小圆在A处,能看到年桔树下掉落了( )个桔子,请你画一画。《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C D C D B A
1.B
联系生活实际可知,小明拍摄正在行驶的一辆汽车的先后顺序是:首先汽车远远地开过来,看到的是汽车的车头,然后汽车从小明面前经过,看到的是汽车的车身,最后汽车开走,看到的是汽车的车尾,据此得出三幅照片拍摄的先后顺序。
由分析得:
如图三幅照片按原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第一的图是②。
故答案为:B
2.A
根据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用小正方体积木摆出这个几何体,确定至少用到小正方体积木的个数。
结合从正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可以得出下面的几何体:
桌上至少摆了3个小正方形积木。
故答案为:A
3.D
热气球从起飞到离地面180m的过程中,先能看到树木的大部分,到能看到树木的少部分、建筑物的上面部分,再到只能看到建筑物的上面部分,最后从上向下看到楼、树的顶部,据此解答。
先能看到树木的大部分(图②),到能看到树木的少部分、建筑物的上面部分(图④),再到只能看到建筑物的上面部分(图①),最后从上向下看到楼、树的顶部(图③),所以图片的顺序是②④①③。
故答案为:D
考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离地面越高,看到的景物越小,看到的景物由侧面到顶部。能用三视图表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4.A
确定观测点,小兔子是从房子的左边走来,所以先看到房子的左面,再经过正面,最后从房子右面离开看到右面的房子,据此解答。
据分析可知,放学回家,小兔子按箭头所指的方向步行回家,路上经过了一座房子,它看到房子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①。
故答案为:A
5.C
乐乐从房子前走过,小明开始看到的是房子的一角,且大树下面被房子遮挡,然后是看到房子和大树平齐,最后走过房子看到的也是房子的-角,且大树没有被房子遮挡,③走在房子的正面看到的,所以③在顺序的中间。
乐乐从房子前面走过,他看到房子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①。
故答案为:C
6.D
阳光下影子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长变短;中午到傍晚由短变长,正午时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长变化是先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由分析可知:一天中,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长变化是先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故答案为:D
7.C
物体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据此解答。
观察左边的图可知:淘气的影子最长,笑笑的影子和乐乐的影子接近,方向相反;右边的图中,C处离路灯最远,A处和B处位于路灯的两侧且位置较近。因为淘气影子最长,所以淘气离路灯最远,即淘气站在C处。
故答案为:C
8.D
一个人离路灯越近,影子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越长,如图所示,据此解答。
小惠在经过一盏路灯时,开始的影子较长,离路灯越近时,影子变短,最后离路灯越来越远时,影子又变长,所以影子的变化是:长、短、长。
故答案为:D
9.B
分析题目,先把选项中给出的各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和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画出来,再找出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几何体即可。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B.,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C.,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D.,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B
10.A
根据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可知这个几何体由前后两排、左右两列组成,再由左面看到的形状可知这个几何体后面一排只有一层,前面一排的上面一层可能有1个小正方体,也可能有2个小正方体,那么从正面看这个几何体,可能的形状是由左右两列,上下两层组成的,据此逐项进行分析。
A.该图形形状由左右两列,上下两层组成,符合题意;
B.该图形形状由左右两列组成,但只有一层,不符合题意;
C.该图形形状由三列组成,不符合题意;
D.该图形形状由左右两列组成,但一共有三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 长 大
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短,离光源越远,影子越长;观察点变近,观察的角度不变,观察的范围就会变小;观察点不变角度越大,观察的范围就越大,据此解答即可。
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观察点不变,观察角度越大,观察的范围越大。
12. 小 大
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从低到高观察物体,所看到物体的范围不一样,在低处看到的范围小,在高处看到的范围大,据此解答。
观察位置越低,看到的范围越小;观察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
13.(1) ② ①
(2) 房子 大树
(1)当小兔在A点时,它的视线是朝着房子的方向,因为距离较远,看到的房子和大树都比较小,所以看到的是图②;当小兔在B点时,它的视线方向是房子和大树都能看到,因为距离较近,看到的房子和大树都比较大,所以看到的是图①。
(2)判断小兔在C点能看到和看不到的对象,当小兔跑到C点时,它的视线是朝着房子的方向,大树在它的身后,所以它可以看到房子,可能看不到大树。
(1)兔在A点处看到的是图②,在B点处看到的是图①。
(2)小兔跑到C点时,可以看到房子,可能看不到大树。
14.小
观察的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变化,观察点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离山顶越远,看到的范围越小,离山顶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
根据分析,笑笑看到的范围比淘气看到的范围小。
15. 52 48
结合长方体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这个长方体的长是8cm、宽是3cm、高是2cm,根据棱长总和=(长+宽+高)×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棱长总和、长方体的体积。
(8+3+2)×4
=(11+2)×4
=13×4
=52(cm)
8×3×2
=24×2
=48()
所以它的棱长总和是52cm,体积是48。
16.7
根据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这个正方体有3层2排,第一层最多有2个正方体,前后排列,第二层最多有2个正方体,前后排列,第三层最多有3个正方体,左边有2个正方体,右边有1个正方体;即这个立体图形的摆法为:,据此解答。
2+2+3=7(个)
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多需要7个小正方体。
17.10
从上面看,可以看到几何体的顶部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这意味着第一层至少有4个小正方体。第一层小正方体数量=4个;
从前面和左面看,可以看到几何体由4层组成,每层至少有一个小正方体。结合上面视图,在确定第一层有4个小正方体的基础上,从前面和左面视图能推断出,第二层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至少有3个小正方体(因为要满足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第三层至少有2个小正方体,第四层至少有1个小正方体。
再把每一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加起来,据此解答即可。
4+3+2+1
=7+2+1
=9+1
=10(个)
所以,搭成这个几何体需要10个小正方体。
18. 5 6
由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底层最少有4个正方体,前排1个,左齐,后排3个;由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上层至少有1个正方体,左齐;
从上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都是,底层最多有4个正方体,前排1个,左齐,后排3个;上层最多有2个正方体,居左,前排后排各1个。
4+1=5(个)
4+2=6(个)
所以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可以用6个小正方体。
19. 5 6
由题意可知,这个几何体有两层两行两列,第一层有两行第一行至少有1个小正方体靠右(或靠左),最多有2个小正方体,第二行有2个小正方体;第二层有一行靠后,有2个小正方体(如下图所示)。所以至少有(个),最多有(个),据此解答。
一个几何体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从正面看是,右面看是。小正方体最少有5个,最多有6个。
20.√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可确定底层4块,另外2块在第二层,结合正面看到的图形也是这两块只能在左边,所以这6个正方体摆成的图形是,这个立体图形从左边看到的图形是。
小明用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他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都是,那么如果从侧面看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图形是,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结合正方体的数量确定正方体的摆放方法。
21.√
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即:第一种:“1-4-1”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第二行放4个,第三行放1个;第二种:“2-2-2”结构,即每一行放2个正方形,此种结构只有一种展开图;第三种:“3-3”结构,即每一行放3个正方形,只有一种展开图;第四种:“1-3-2”结构,即第一行放1个正方形,第二行放3个正方形,第三行放2个正方形。
,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不是正方体展开图。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熟练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在灯光下,等高的物体垂直于地面放置时,离光源近的物体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的影子长,据此解答。
由分析可知:夜晚,小丽从远处向路灯走,她的影子会越来越短,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3.√
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据此解答。
丽丽家在军军家南偏东50°方向600m处,则军军家在丽丽家北偏西50°方向600m处。(或西偏北40°方向600m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根据方向的相对了性,以点A的位置看点B与以点B的位置为观测点看点A,方向完全相反,所偏的度数及距离不变。
24.×
根据观察物体的方法,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据此解答即可。
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都是,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观察物体知识,明确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25.见详解
观测者眼睛能看到的地方称为视区;观测者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连接丽丽家和树的右侧最突出的点并延长交地面于一点,与地面的交点就是丽丽的位置,据此解答。
作图如下:
26.(1)见详解
(2)长
(1)从路灯引一条射线过杆子的顶点到地面,与地面的交点到杆子与地面的交点的连线即为杆子在路灯下的影子;
(2)通过观察画出的影子长进行解答。
(1)如图:
(2)当淘气距离路灯越远时,他的影子就越长。
27.(1)A;B
(2)房子;大树
(1)如图,从A点看,能看到房子正面和房子两边的树,以及房子后面的树冠;从B点看,能看到房子正面和房子两边露出来的树,房子后面的树被房子遮挡,因为A点离着远B点离着近,从A点看到的房子较小,从B点看到的房子较大,据此分析。
(2)当不马虎走到C点,离着房子非常近,房子后面所有的景物都被房子遮挡,只能看到C点和房子前面的场景,据此分析。
(1)
A B
(2)不马虎走到C点时,可以看到房子,看不到大树。
28.(1)能;图见详解
(2)少
(3)不能;理由见详解
(1)淘气走到位置A时,将他的眼睛与楼顶的左端连接并延长,与塔的交点以上部分即为看到的部分。
(2)观察点离障碍物越远,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离障碍物越近,观察的范围越小。
(3)当淘气走到位置B时,将他的眼睛与与楼顶的左端连接并延长,如果与塔没有交点,则淘气不能看到塔;反之,能看到塔。
(1)淘气走到位置A时,他能看到塔,如下图。
(2)淘气继续向前走,能够看到的塔的部分会变得越来越少。
(3)当淘气走到位置B时,他不能看到塔,因为视线完全被楼房挡住了。
29.由长变短,最后消失。
影子在与光的来源相反的方向,汽车离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时,人与车灯的水平之间的夹角就越大,则影子就越短;离路灯越远,影子就越长。据此解答即可。
由分析可得:小东在漆黑的道路上行走,一辆汽车开着车灯从他身边驶过,他在车灯下的影长由长变短,最后消失。
30.见详解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可知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左边一列看到2个正方形,右边一列看到一个正方形,据此找出所有搭法即可。
如图是搭成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上面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正方体的个数。
如图,共有20种不同的搭法。
本题是易错题,很容易忽略掉一种或两种搭法,需要结合题意反复试验。
31.(1)不能;越来越短。
(2)能
(3)不能;被灯塔A挡住了视线。
人在观察目标时,从眼睛到目标的射线叫做视线,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视点,有公共视点的两条视线所成的角叫做视角,我们把视线不能到达的区域叫做盲区。结合题意画图分析解答即可。
(1)小明骑车行驶到位置①时,他不能看到灯塔B的全部,如果小明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看到灯塔B的部分越来越短;如图:
(2)小明骑车行驶到位置②时,他能看到灯塔B,只是看到的更短了;如图:
(3)当小明骑车行驶到位置③时,他不能看到灯塔B,因为完全被灯塔A挡住了视线;如图:
32.(1)能;不能;
(2)1;见详解
(1)人的视线是一条直线,小圆的眼睛与A点成一条直线,此时小圆可以看到A点,连接小圆的眼睛与B点,此时小圆的视线被年桔树遮挡,所以小圆看不到B点;
(2)以A点为端点向年桔树的左右两侧作射线,两条射线之间的部分为小圆的盲区,在盲区之外的桔子小圆可以看到,据此解答。
(1)如图所示:
小圆能看到楼上的A点,不能看到B点。
(2)如图所示:
小圆在A处,能看到年桔树下掉落了1个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