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测量(二)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答案解析+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测量(二)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答案解析+试卷分析】-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2 17:59:46

文档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测量(二)单元测试·基础卷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共20分)
1.小朋友身上的尺子,最接近1米的是( )。
A.一指宽 B.一脚长 C.双手张开的距离 D.一步长
2.用身体动作表示1分米的长度,最有可能的是( )。
A. B. C. D.
3.下面几位同学估测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不合理的是( )。
A.小兰: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8分钟,约400米。
B.小文:3路公共汽车每站约600米,我坐了3站,大约1800米。
C.小东:爸爸骑电动车,1分钟可以走500米,从家到学校走了6分钟,大约3千米。
D.小轩: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600步,大约1200米。
4.下列最接近1厘米的是( )。
A.花生米的长度 B.一张纸的厚度
C.一张公交卡的厚度 D.一本字典的厚度
5.测量下面的物体时最适合用分米作单位的是( )。
A.手机的厚度 B.火车的长度 C.椅子的重量 D.课桌的高度
6.下面选项中,最接近图中的铅笔长度的是( )。
A.15 B.14 C.6 D.5
7.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大约长( )。
A.6毫米 B.60毫米 C.600毫米 D.6分米
8.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 )米是1千米。
A.200 B.600 C.800 D.1000
9.把3张长为5厘米的纸条黏到一起,黏合的部分长5毫米,黏成的纸条长( )厘米。
A.15 B.14 C.13 D.12
10.某日,某地区突降暴雨,3小时内降雨量达110( ),导致部分地区发生内涝。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米
二、填空题(共18分)
11.尺子上,1厘米长度之间有( )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 )。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4厘米( )4分米 80米( )8千米 5千米( )5000米
5千米( )50米 13厘米( )100毫米 90分米( )9米
13.步行15分钟大约可以走1( )。
14.填一填。
( )毫米 ( )分米 ( )分米 ( )厘米
15.
蜡笔长( )厘米( )毫米。
16.把一根长18分米的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长( )厘米。
17.100米赛跑时,10个同学跑的长度合起来是( )米,正好是( )千米,可以写作1( )。
18.填一填。
8千米=( )米 40分米=( )米 3000米=( )千米
4厘米=( )毫米 600厘米=( )米 9分米=( )厘米
19.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并填在括号里。最长的边比最短的边长( )厘米。
三、判断题(共10分)
20.一栋楼房高约60千米。( )
21.飞机每小时飞行约8000毫米。( )
22.测量硬币的厚度时用毫米作单位。( )
23.电动车每小时行1000千米。( )
24.毫米是比分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
四、解答题(共52分)
25.用你自己的方式描述足球场的球门长。
26.去年张叔叔在院子里种了棵高12分米的桂花树,今年张叔叔量了这棵树,发现比去年长高了30厘米。现在这棵桂花树高多少分米?
27.一根绳子长4米,这根绳子最多可以截多少段6分米长的绳子?
28.小蜗牛现在离家有40分米,它用7分钟能爬回家吗?
29.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每6分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几段,还剩几分米?
30.丁丁用4分米长的尺子量桌面的长度,正好量了5次。桌面长多少米?
31.机灵狗送信。
(1)机灵狗每时行多少千米?
(2)机灵狗可能在什么时间到达森林老人家?
(3)如果下午2:00沿原路返回,机灵狗可能在什么时间回到家?(共8张PPT)
北师大版2024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测量(二)单元测试·基础卷
试卷分析
一、试题难度
整体难度:一般
难度 题数
较易 14
适中 17
一、试题难度
三、知识点分布
一、选择题 1 0.85 米的认识;长度的估测;厘米的认识
2 0.85 长度的估测;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3 0.65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长度的估测
4 0.6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长度的估测;厘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
5 0.6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长度的估测;质量单位的选择;米的认识
6 0.65 长度的估测;长度的测量方法
7 0.6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长度的估测
8 0.65 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9 0.65 集合问题;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0 0.6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长度单位的选择
三、知识点分布
二、填空题 11 0.85 厘米的认识;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12 0.8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3 0.85 长度单位的选择;千米的认识
14 0.8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5 0.85 长度的测量方法;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16 0.6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整数平均分的意义及应用;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17 0.65 千米的认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8 0.65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9 0.65 长度的测量方法
三、知识点分布
三、判断题 20 0.85 千米的认识;长度单位的选择
21 0.8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22 0.85 长度单位的选择
23 0.85 千米的认识
24 0.6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三、知识点分布
四、解答题 25 0.85 长度的测量方法;长度的估测
26 0.85 不进位加法(20以内);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27 0.85 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100以内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28 0.65 7的乘法口诀及应用;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基础行程问题
29 0.65 100以内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30 0.6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1 0.65 基础行程问题;时、分、秒有关的计算;时、分、秒时间的推算《第二单元测量(二)单元测试·基础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D C B A B A
1.C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计量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二年级学生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计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由此分析各选项的长度选择即可。
A.一指宽接近1厘米,不符合题意;
B.小朋友一脚大约长15至20厘米,不符合题意;
C.双手张开的距离大约是1米,符合题意;
D.一步长大约是30至50厘米,不符合题意。
所以最接近1米的是双手张开的距离。
故答案为:C
2.B
大拇指的指甲长度大约1厘米,小学生两臂伸开的长度大约1米,小学生一拃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据此解答。
A.大概是1厘米,不符合;
B.大概1分米,符合;
C.大概1米,不符合;
D.大概5分米,不符合。
用身体动作表示1分米的长度,最有可能的是。
故答案为:B
3.D
4个2分钟是8分钟,因此小兰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4个100米;3站就是3个600米;小东爸爸骑电动车1分钟可以走500米,从家到学校走了6分钟,也就是走了6个500米,依此计算并根据“1000米=1千米”将单位化成千米即可;3个200步是600步,因此走600步的路程大约是3个100米,依此选择。
A.8÷2=4(个),4个100米是400米,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8分钟,约400米,因此小兰的估测合理。
B.3个600米是1800米,3路公共汽车每站约600米,我坐了3站,大约1800米,因此小文的估测合理。
C.6个500米是3000米,3000米=3千米,爸爸骑电动车,1分钟可以走500米,从家到学校走了6分钟,大约3千米,因此小东的估测合理。
D.3个200步是600步,3个100米是300米,100米我大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我走了600步,大约300米,因此小轩的估测不合理。
故答案为:D
4.A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等,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教室门的宽度约1米,手一拃的长度约是1分米,食指头的宽度约是1厘米,10张A4纸的厚度约是1毫米;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解答。
A.花生米的长度约是1厘米;
B.一张纸的厚度不到1毫米;
C.一张公交卡的厚度约是1毫米;
D.一本字典的厚度约是3厘米;
所以,最接近1厘米的是花生米的长度。
故答案为:A
5.D
重量的常用单位由千克、克等,1千克大约两个菠萝的重量,1克大约一枚1角硬币;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1米大约家里餐桌的高度,1分米大约一个成年人手掌的宽度,1厘米大约1个指甲盖面的长度,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据此解答即可。
根据分析:
A.手机厚度可能是7~10毫米左右,不适合用分米作单位,不符合题意;
B.火车的长度是非常长的,通常用米作单位,一般火车长度可能是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不符合题意;
C.椅子的重量是用质量单位来衡量的,不符合题意;
D.课桌的高度一般在7~8分米左右,用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C
尺子测量物体时应将0刻度移动到被测物体的边缘,将直尺与被测物体重合,再观察被测物体另一端的刻度即可。当0刻度与被测物体的边缘不对齐时,用末端的刻度值减去开始的刻度值即可。
14后面多出来的部分大约是1厘米,先用14减9算出确切的数值,然后加上刻度14后面多出来的部分即可。
14-9=5(厘米)
还多出了将近1厘米。
5+1=6(厘米)
最接近图中的铅笔长度的是6厘米。
故答案为:C
7.B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测量特别短的长度,常用毫米作单位,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二年级小朋友一拃大约是1分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根据10毫米=1厘米;1分米=10厘米统一单位进行选择即可。
A.6毫米大约是1本数学书的厚度,太短,不符合笔芯的长度;
B.60毫米=6厘米,是常见笔芯的长度,符合题意;
C.600毫米=60厘米,大约是一张桌子的宽度,不符合题意;
D.6分米=60厘米,大约是一张桌子的宽度,不符合题意。
则一根自动铅笔的笔芯大约长60毫米。
故答案为:B
8.A
1圈的长度是400米,2乘400即可求出2圈的长度,再根据千米与米的进率是1000,将1千米化为1000米,1000减2圈的长度即可解答此题。
1千米=1000米
400×2=800(米)
1000-800=200(米),还差200米是1千米。
故答案为:A
此题应先求2圈的路程,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千米与米之间进率的掌握情况。
9.B
从左起将第二张纸条的5毫米与第一张纸条的5毫米黏合,把第二张纸条的5毫米与第三张纸条的5毫米黏合在一起,若把第一张纸条与第三张纸条的长度算作5厘米,第二张纸条的长度相当于减少了2个5毫米,即为10毫米,根据1厘米=10毫米,即减少了1厘米,即可知道黏合在一起的三张纸条的长度是在3个5厘米的基础上减少了1厘米,3个5厘米是15厘米,减少1厘米后是14厘米,据此解答。
5×2=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5×3-1
=15-1
=14(厘米)
黏成的纸条长14厘米。
故答案为:B
10.A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计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如: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指甲盖的长度约是1厘米长;
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粉笔盒每个面的边长大约是1分米;
计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生活中餐桌的高度约是1米;所以计量3小时内降雨量的高度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解答即可。
结合生活实际可知,某日,某地区突降暴雨,3小时内降雨量达110毫米,导致部分地区发生内涝。
故答案为:A
11. 10 1毫米/1mm
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有10个小格,如图:,1厘米=10毫米,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据此解答即可。
尺子上,1厘米长度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12. < < = > > =
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 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把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再进行比较即可。
4厘米( )4分米,4分米=40厘米,4厘米<40厘米,故填“<”;
80米( )8千米,8千米=8000米,80米<8千米,故填“<”;
5千米( )5000米,5千米=5000米,故填“=”;
5千米( )50米,5千米=5000米,5000米>50米,故填“>”;
13厘米( )100毫米,13厘米=130毫米,130毫米>100毫米,故填“>”;
90分米( )9米,9米=90分米,故填“=”;
4厘米<4分米 80米<8千米 5千米=5000米
5千米>50米 13厘米>100毫米 90分米=9米
13.千米/km
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相结合即可解答,这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1千米大约是跑道长度的2圈半,1米大约的家里餐桌的高度,1分米大约一个成年人手掌的宽度,1厘米大约1个指甲盖面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由分析可知,步行15分钟大约是我们步行上学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走的距离大约为1千米。因此,步行15分钟大约可以走1千米。
14. 50 20 2 50
1厘米=10毫米,在5厘米末尾添上1个0即可换算成毫米为单位;1米=10分米,在2米末尾添上1个0即可换算成分米为单位;1分米=10厘米,去掉20厘米末尾的1个0即可换算成分米为单位;在5分米末尾添上1个0即可换算成厘米为单位。
15. 6 8
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物体一端对齐尺子的0刻度线,另一端对齐尺子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
如图,蜡笔尖对准0刻度线,蜡笔头对准6厘米8毫米,所以蜡笔长6厘米8毫米。
16.30
用18除以6,即可求出每段绳子的长度;1分米=10厘米,根据进率转换单位即可。
(分米)
3分米=30厘米
所以把一根长18分米的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长30厘米。
17. 1000 1 km
(1)求10个同学合起来跑的长度,用加法计算,据此作答。
(2)1000米=1千米,用得到的长度多少米除以1000即可得到对应的千米单位的数值。
(3)千米用国际单位表示为km。
(1)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0(米)
(2)1000米=1千米
(3)1千米可以写作1km
故10个同学跑的长度合起来是1000米,正好是1千米,可以写作1km。
18. 8000 4 3 40 6 90
根据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8千米里面有8个1000米,所以8千米=8000米;
40分米里面有4个10分米,所以40分米=4米;
3000米里面有3个1000米,所以3000米=3千米;
4厘米里面有4个10毫米,所以4厘米=40毫米;
600厘米里面有6个100厘米,所以600厘米=6米;
9分米里面有9个10厘米,所以9分米=90厘米。
19.见详解;2
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另一端与直尺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由题意得,先测量出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然后将下面那条边的长度转化为多少毫米,最后再用三角形最长的边的长度减去最短的边的长度即可。
10毫米=1厘米,所以40毫米=4厘米。
5厘米>4厘米>3厘米
5-3=2(厘米)
故最长的边比最短的边长2厘米。
20.×
1米大约是一把米尺的长度,再结合数据“60”,所以计量一栋楼房高用“米”作单位比较合适;1千米大约是两圈半标准跑道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不合适。
一栋楼房高约60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测量特别短的长度,常用毫米作单位,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由此解答。
由分析得:
8000毫米=800厘米=8米
飞机的速度很快,每小时飞行约8米,很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2.√
根据对长度单位的认识,测量较薄物体的厚度通常使用毫米。硬币的厚度一般在几毫米左右,用毫米作单位更合适。
测量硬币的厚度时,由于硬币的实际厚度较小(如1元硬币厚度约为1-2毫米),选择毫米作为单位既能准确描述其厚度,又符合生活实际。
故答案为:√
23.×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非常远的距离用千米(km)作单位,南京到北京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0千米,电动车不可能一小时就能行驶这么远的距离,据此判断即可。
电动车不可能每小时行1000千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
常见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毫米是最小的单位之一,比厘米和分米都小。
根据长度单位的定义,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因此,毫米比厘米和分米都小,而分米比米小,即毫米是比分米小,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所以,毫米是比分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7米(答案不唯一)
学生首先要会上网查资料,另外以一种物体的长度为标准去测量另一种物体的长度,比如,自己试着跨出一大步,这一大步大概为1米长,然后以自己这1米长的一大步作为标准,试着用自己的步子去测量足球场的球门,走几大步就大概有几米长,据此解答即可。
由分析可得:
在球门前走了七步,所以足球场的球门大概长为7米。
答:足球场的球门大概长为7米。(答案不唯一)
学生关键要在头脑中建立1米,1分米,1厘米等单位长度概念,会查阅资料,能进行实物比较。
26.15分米
根据1分米=10厘米,将单位换算统一后,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几,用加法计算即可解答此题。
30厘米=3分米
12+3=15(分米)
答:现在这棵桂花树高15分米。
27.6段
根据1米=10分米,把4米转换成40分米,求最多可以截几根跳绳,根据除法的意义,绳子的长度÷一根长跳绳的长度,所求的商就是最多可以截的数量。
根据题意可得:
1米=10分米
4米=40分米
40÷6=6(段)……4(分米)
答:这根绳子最多可以截6段6分米长的绳子。
28.不能
10厘米=1分米,将1分钟爬的距离换算成“分米”作单位,然后乘7求出7分钟爬的距离,最后和40分米作比较,大于或等于40分米则能爬回家,反之不会。
50厘米=5分米
5×7=35(分米)
35分米<40分米
答:它用7分钟不能爬回家。
29.6段;4分米
1米=10分米,将4米换算成分米作单位,然后除以每段的长度,商就是可以剪成的段数,余数就是还剩的长度。
4米=40分米
40÷6=6(段)……4(分米)
答:可以剪成这样的6段,还剩4分米。
30.2米
由题意得,丁丁用4分米长的尺子量桌面的长度,正好量了5次,那么桌子的长度等于5个4分米的和,直接用5乘4先算出桌子的长度。然后根据10分米=1米将其单位转化为多少米即可。
4×5=20(分米)
10分米=1米
20分米=2米
答:桌面长2米。
31.(1)4千米
(2)10时
(3)下午5时
(1)出发时距离森林老人家12千米,7时出发,在9时离森林老人家还有4千米,则先计算机灵狗行的路程,即12-4=8(千米),然后计算经过的时间,即9时-7时=2(小时),最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8÷2=4(千米),求得机灵狗行的速度。
(2)因为在9时离森林老人家还有4千米,则还需要行的路程为4千米,速度为每时行4千米,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4÷4=1(小时),求得在9时后到达森林老人家还需要1小时;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即9时+1小时=10时,求得机灵狗到达森林老人家的时间。
(3)下午2:00沿原路返回,也就是下午2时沿原路返回,先计算机灵狗从出发到森林老人家需要花费的时间,即2+1=3(小时),再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即2时+3小时=5时,求得机灵狗回到家时间。
(1)12-4=8(千米)
9时-7时=2(小时)
8÷2=4(千米)
答:机灵狗每时行4千米。
(2)4÷4=1(小时)
9时+1小时=10时
答:机灵狗在10时到达森林老人家。
(3) 2+1=3(小时)
2时+3小时=5时
答:机灵狗在下午5时回到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