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解读
1.了解室内外应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的方法。
2.通过出示图片,使学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技能。
3.了解在海陆地区对台风灾害的防避方法和救助措施。
4.提高防灾意识,重视生命价值。演示结束地震灾害的防避 空旷区 三角 被子、枕头等柔性物体 手帕 家里的电源 出口 呼吸 食品和水 开阔 水源 狭窄巷道 变压器 山崩、滚石、滑坡、泥石流 应急包 应急卡片 楼道 在学校应如何避震?
【提示】 地震发生时,学校的师生若是在教室中,老师要立即指挥学生躲藏在课桌及凳子下并趴在地上,不要慌乱,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一旦地震停止马上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从前后门口疏散到空旷安全处,杜绝拥挤,严禁跳楼;若是在室外要紧急指挥学生从电线杆、围墙、狭窄巷道转移到操场、广场等较空旷的地方,避开高层建筑物。台风灾害的防避 海滩游泳 靠岸 “停”、“绕”、“穿” 加固 回家 向风 台风眼 地震灾害的防避 【问题导思】
1.如果地震时,你正好在室内,应该怎样避震呢?
【提示】 “伏而待定”较好;选择物体结实、易于形成三角空间、开间小的地方;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眼睛,掩住口鼻。2.地震发生后,不论救援力量是否到达,自救与互救都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我们在震后自救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提示】 (1)学会处理外伤;(2)谨防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3)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4)震后自救、互救。【思路点拨】 根据图示反映的内容结合地震中自救方法分析问题。
【解析】 此题用图画的形式考查了地震后自救的措施和方法。地震后被埋压时要先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要处理包扎好伤口,注意保存体力,要用石块敲击掩埋的岩石土体求救。
【答案】 第一,用身边的木棒等坚硬物体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第二,要处理包扎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第三,用石块敲击掩埋的岩石土体求救;第四,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台风灾害的防避 【问题导思】
1.海上航行的船只接到台风警报后,应采取怎样的防御和躲避措施?
【提示】 应尽快靠岸,如果不能及时靠岸,应采取“停”、“绕”、“穿”三种躲避办法。2.当遭遇突然发生的洪水时,人们应该如何逃生呢?
【提示】 如果能够逃脱,应该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以获得逃生的机会。如果不能逃脱,要借助家中的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在台风到来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防避措施:④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⑤扎营时,不要选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处、汇合处。
2.大雾和沙暴灾害的预防
如果遇到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如果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2)该气象灾害全球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是________,在我国主要影响哪些省区?
(3)该气象灾害袭击时,应做好哪些防避措施?
【思路点拨】 根据该气象灾害在图中的分布规律判断该气象灾害为台风,然后利用台风的危害和防避办法等知识解答。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水温大于26.5℃的热带、副热带海区,由此推知该自然灾害为台风。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影响次数最多的为22次,占全球总数的36%,该海区为西北太平洋海域。第(3)题,台风来袭时,室内室外的人防避方法有差异。【答案】 (1)C
(2)西北太平洋海区
台湾、福建、广东、海南、浙江等。(3)①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
②呆在室内的人切勿靠近窗户,尤其不要接近向风的窗户;
③台风过后不久,“台风眼”地区的人切勿放松警惕。 教材第67页思考
【答案】 地震发生时,人们能感觉到纵波和横波两种地震波。在震中区,纵波使人感到的是上下颠簸,但它造成的破坏并不大,它给人们发出了地震的信号。横波的运动速度比纵波慢,通常平均每秒4~5千米,是继纵波后到达地表的破坏性极大的波。它使人感觉到的是前后左右的摇晃,并造成建筑物等的倒塌,是直接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波。因此,家庭及自我救助便主要是在纵波到达地面后的数秒钟之内的事。当纵波到达时,应立即反应出发生地震了。若能在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之前的十几秒内迅速躲到安全处,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一般称为12秒自救机会,或黄金12秒预警时间。
教材第69页思考
【答案】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看出知识的储备、对身边事物认真观察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掌握一些自然灾害的自救和互救的知识,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在有效时间内逃生。1.(2013·宜春检测)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 室内避震应用“伏而待定”法。在影剧院,应就地躲避在排椅下。室外避震要迅速远离高层建筑、墙壁、桥梁等,尽量到开阔的空地。
【答案】 D2.龙卷风、台风能摧毁建筑物并伤害人畜,自救和预防措施正确的是( )
A.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B.龙卷风来时,应紧闭门窗
C.台风快来时,不要驾船出海;在海上行驶的船只应尽快向无风的海区行驶
D.台风强风过后,出现风平浪静,此时可以外出活动【解析】 龙卷风来时,应适当将门窗留一些小缝,平衡内外压力;台风快来时,海上行驶的船只应尽快靠岸;台风强风过后,出现风平浪静,只是风暂时停止,切不可外出活动。
【答案】 A3.(2011·安徽高考)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解析】 四川盆地边缘多山地,每当暴雨季节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暴雨及其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和自救:一方面要了解各种灾害发生发展的机制及特点;另一方面要有强烈的灾害意识并提出和设想各种灾害发生时可能的防范自救措施。
【答案】 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4.2012年3月27日,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铧山路附近发生山体滑坡,沿山所建的简易房被山体滑坡掩埋。神木县消防中队立即出动并立即开展救援工作。经过3个多小时的抢救,截至10时30分,已救出被困人员3名,其中1名已死亡,2名正在医院抢救。据此回答问题。(1)图中发生的滑坡灾害属于________。
(2)如何防治这种自然灾害?
(3)这种自然灾害发生时,若你正处在其边坡上,你将如何自救逃生?
【解析】 第(1)题,滑坡属于地质灾害。第(2)题,滑坡的发生常和水有密切关系,防治滑坡就要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边坡的作用;另外,可以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如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等。第(3)题,当滑坡发生时,要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逃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当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答案】 (1)地质灾害
(2)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边坡的作用;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如削坡减载、边坡人工加固等。
(3)首先应保持冷静,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逃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当无法逃离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