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对顶角 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别 总分
【学习目标】
1.理解对顶角的概念,会识别对顶角.
2.探究并掌握对顶角的性质,能利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
任务一:对顶角及邻补角的概念
如图,两条直线AB和CD相交形成了四个角∠1、∠2、∠3和∠4,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观察∠1和∠2、∠2和∠3、∠3和∠4、∠1和∠4,它们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邻补角的定义:如果两个角既 又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2.观察∠1和∠3,∠2和∠4,它们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对顶角的定义:有 ,并且两边互为 ,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练一练
判断下列各图中∠1和∠2是否为对顶角,并说明理由?
评价任务一
得分:
任务二:对顶角的性质
思考:(1)已知图中∠1=30°,那么∠2、∠3和∠4各等于多少度?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说明具有这种关系的道理吗?
【归纳总结】对顶角的性质: .
例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AEC=50°,求∠BED、∠AED、∠BEC的度数.
【即时测评】
1. 下列说法: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等角的补角相等;④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 如图,直线a,b,c交于点O,若∠1+∠2=70°,则∠3的度数为( )
A.35° B.70° C.100° D.110°
例2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DOE=30°,求∠AOC的度数.
【即时测评】
3.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射线OE是∠BOD的平分线,已知∠AOD=110°,分别求
∠COB,∠AOC, ∠BOE,∠EOD的度数.
评价任务二
得分:
自我反思:
一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了什么?
当堂训练:(要求:限时5分钟,独立完成后组内订正,成绩计入小组量化.)
1. 泰勒斯被誉为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据说“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就是泰勒斯首次发现并论证的.论证“对顶角相等”使用的依据是( )
A.等角的补角相等 B.同角的余角相等
C.等角的余角相等 D.同角的补角相等
2. 如图,AB、CD相交于O,∠EOB=90°,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OC与∠BOD是对顶角
B.∠AOC与∠COE互为余角
C.∠BOD与∠COE互为余角
D.∠COE与∠AOD互为补角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D=110°,∠BOE=20°,则∠COE的度数为( )
A.120° B.130° C.140° D.150°
4.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C=75°,∠1=25°,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
5.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COE=90°.
(1)若∠BOE=54°,求∠AOC的度数;
(2)若∠BOE:∠BOC=2:5,求∠AOE的度数.
参考答案
即时测评
B 2. D
3. 解:因为∠AOD=110°,
所以∠COB=∠AOD=110°(对顶角相等),
所以∠AOC=180°﹣∠AOD=180°﹣110°=70°.
所以∠DOB=∠AOC=70°(对顶角相等).
又因为OE平分∠DOB,
所以∠BOE=∠EOD=35°.
当堂训练
D 2. D 3. B 4.50°
解:(1)因为∠COE=90°,所以∠DOE=90°.
因为∠BOE=54°,所以∠BOD=∠DOE﹣∠BOE=90°﹣54°=36°,
所以∠AOC=∠BOD=36°.
(2)设∠BOE=2x,∠BOC=5x,则∠COE=3x.
因为∠COE=90°,所以3x=90°,解得 x=30°,
所以∠BOE=2×30°=60°,
所以∠AOE=180°﹣∠BOE=180°﹣60°=120°.
PAGE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互余、互补的概念及性质.
复习回顾
新课导入
观察图片,说一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
情境引入
新课导入
讲授新知
问题1 如图,两条直线AB和CD相交形成了四个角∠1、∠2、∠3和∠4,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邻补角的概念
讲授新知
A
B
C
D
O
1
2
3
4
∠1和∠2
∠2和∠3
∠3和∠4
∠1和∠4
互为补角
位置:相邻
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既相邻又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问题2 观察图中∠1和∠3,∠2和∠4,它们有什么位置关系呢?
对顶角的概念
讲授新知
A
B
C
D
O
1
2
3
4
有公共顶点
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对顶角:像∠1和∠3这样,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和∠4也是对顶角.
判断下列各图中∠1和∠2是否为对顶角,并说明理由?
√
×
×
×
练一练
即学即练
【技巧归纳】1. 判断两个角是不是对顶角,要看它们的位置关系: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2. 对顶角是由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
对顶角的性质
讲授新知
思考:(1)已知图中∠1=30°,那么∠2、∠3和∠4各等于多少度?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说明具有这种关系的道理吗?
∠2=180°﹣∠1=150°
∠3=180°﹣∠2=30°
∠4=180°﹣∠1=150°
发现:∠1=∠3 ∠2=∠4
由∠1+∠2=180°,∠2+∠3=180°,
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1=∠3.
对顶角相等
讲授新知
想一想: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说出用它测量角的度数的原理吗?
对顶角相等
例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AEC=50°,求∠BED、∠AED、∠BEC的度数.
解: 因为 ∠BED 与∠AEC是对顶角,
所以 ∠BED=∠AEC=50°.
因为 ∠AED与∠AEC是邻补角,
所以 ∠AED=180°﹣∠AEC=180°﹣50°=130°,
范例应用
同理,∠BEC=∠AED=130°. (对顶角相等)
1. 下列说法: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等角的补角相等;④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 如图,直线a,b,c交于点O,若∠1+∠2=70°,则∠3的度数为( )
A.35° B.70°
C.100° D.110°
即时测评
B
D
例2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DOE=30°,求∠AOC的度数.
解:因为OE平分∠BOD,
∠DOE=30°(已知),
所以∠BOD=2∠DOE=60°.
又因为∠AOC=∠BOD(对顶角相等),
所以∠AOC=60°(等量代换).
范例应用
3.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射线OE是∠BOD的平分线,已知∠AOD=110°,分别求∠COB,∠AOC, ∠BOE,∠EOD的度数.
即时测评
解:因为∠AOD=110°,
所以∠COB=∠AOD=110°(对顶角相等),
所以∠AOC=180°﹣∠AOD
=180°﹣110°=70°.
所以∠DOB=∠AOC=70°(对顶角相等).
又因为OE平分∠DOB,
所以∠BOE=∠EOD=35°.
当堂训练
1. 泰勒斯被誉为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据说“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就是泰勒斯首次发现并论证的.论证“对顶角相等”使用的依据是( )
A.等角的补角相等 B.同角的余角相等
C.等角的余角相等 D.同角的补角相等
2. 如图,AB、CD相交于O,∠EOB=90°,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OC与∠BOD是对顶角
B.∠AOC与∠COE互为余角
C.∠BOD与∠COE互为余角
D.∠COE与∠AOD互为补角
D
当堂训练
D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D=110°,∠BOE=20°,则∠COE的度数为( )
A.120° B.130° C.140° D.150°
4.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OC=75°,∠1=25°,则∠2的度数是_________.
当堂训练
B
50°
5.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COE=90°.
(1)若∠BOE=54°,求∠AOC的度数;
(2)若∠BOE:∠BOC=2:5,求∠AOE的度数.
当堂训练
解:(1)因为∠COE=90°,所以∠DOE=90°.
因为∠BOE=54°,
所以∠BOD=∠DOE﹣∠BOE=90°﹣54°=36°,
所以∠AOC=∠BOD=36°.
(2)设∠BOE=2x,∠BOC=5x,则∠COE=3x.
因为∠COE=90°,所以3x=90°,解得 x=30°,
所以∠BOE=2×30°=60°,
所以∠AOE=180°﹣∠BOE=180°﹣60°=120°.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对顶角
定义
具有相同的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角叫做对顶角
性质
注意
1.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2.有相同顶点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3.两条直线相交才能形成对顶角
对顶角相等
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既相邻又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课后作业
基础题:1.课后练习 第 1,2,3题。
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采取合理的方式,搜集整理与本节课有关的“好题”,被选中的同学下节课为全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