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12 18:3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伟大建党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基本史实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中共一大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中共一大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政党。(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导入新课
1920年春,受陈独秀委托,陈望道回到家乡浙江义乌,全身心投入《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的翻译。他以日文版为底本,与英文版相对照,于4月完成了中文全译版。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在上海出版,很快风行全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立的?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目 录
0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0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03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感悟人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材料1:李大钊:“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材料2:“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选集》第4卷
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什么事件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2.传播
(1)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材料3: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三天就传入中国。当时真正看清十月革命真相及其伟大意义的,首先是李大钊。早在1918年3、4月间,他就开始向朋友宣传和介绍十月革命。——戴鹿鸣《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李大钊》
1918年,李大钊连续发表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赞扬十月革命。
1919年5月,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材料4:“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助理员的时候,就迅速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毛泽东
(2)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全国各地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李大钊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5月陈独秀、李达等人在上海组织第一个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19年9月
周恩来等人在天津成立觉悟社
1920年9月毛泽东等人在长沙成立长沙文化书社
1920年3月
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在北京成立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3)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陈独秀多次到中华工业协会等上海劳工团体开展调查,深入了解码头工人的罢工情况。
材料5:“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吴玉章回忆录》
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开办劳动补习学校
开办工人识字班
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组织工会
工人补习学校
工人识字班
工人生活刊物
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
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材料6:
感悟人生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背景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秋,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①主要分布在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比较发达的大城市。
②在海外(日本、法国)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说说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分布有何特点?
2.成立条件
识读《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和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材料7:到了1920年夏天,……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1936年毛泽东会见斯诺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材料8: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组织基础: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材料9:同年(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讨建党事宜。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维京斯基
(4)外部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3. 中共一大
(1)时间:
(2)地点:
(3)成员:
1921年7月23日
上海法租界 →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因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被迫于8月初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最终圆满落幕。
毛泽东
董必武
李 达
马林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中共“一大”代表
上海:李 达、李汉俊
北京: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毛泽东、何叔衡
武汉:董必武、陈潭秋
济南:王尽美、邓恩铭
广州:陈公博、包惠僧
旅日:周佛海
代表姓名 代表地区 当时年龄 求学、从教经历
李达 上海 31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李汉俊 上海 31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董必武 武汉 35 留日学生,回国后从教
陈潭秋 武汉 25 师范生,从教
何叔衡 长沙 45 清末秀才,师范生、从教
毛泽东 长沙 28 师范生,从教
王尽美 山东济南 23 师范生
邓恩铭 山东济南 20 中学生
张国焘 北京 24 北京大学在校生
刘仁静 北京 19 北京大学在校生
陈公博 广州 29 北京大学学生,从教
周佛海 旅日 24 旅日大学生
包惠僧 陈独秀代表 27 北大旁听生、记者,从教
特点:以青年教师和学生为主(青年知识分子);代表地域分布广;基本素养高;见识广阔;接受先进思想和文化,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
(4)内容
党纲 党的名称
奋斗目标
中心工作 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成立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确立了党的远期奋斗目标,但不符合国情
忽视了农民问题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中共一大”基本内容。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并且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材料10: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诞生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为何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救国尝试没能成功?
地主阶级是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必然维护封建统治者,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不管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不彻底,都有妥协性;且容易脱离群众,资产阶级利益与无产阶级利益本质上还是对立的。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
领导阶级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中体西用 变法维新 三民主义
奋斗目标 四有两无社会 维护清朝统治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结 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
胜 利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实现共产主义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领导核心:
新的奋斗目标: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




理解伟大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的内涵
材料11: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
材料12: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以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我们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
5.中共二大 :
识读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找出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
①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
②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时间
地点
代表
主要 内容
意义
实现共产主义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
上 海
陈独秀、王尽美、李达等
最高纲领
材料13:中共一大时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陈独秀
中共二大是一大的继续,其民主革命纲领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的内容之比较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时 间 1921年7月 1922年7月
地 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上海
纲 领
意 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反帝反封建)。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革命对象:资产阶级
革命对象: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
进一步从思想上完成建党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感悟人生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概况
(1)领导机构:
(2).工人运动概况: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1922年1月—1923年2月
唐山
长辛店
上海
郑州
香港
汉口
安源
2.顶峰——京汉铁路大罢工:
识读图文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概况。
时间:
意义:
结果:
口号:
领导:
1923年2月
京汉铁路总工会
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
吴佩孚制造“二七惨案” 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材料14:湖北督军署参谋长张厚生提着马灯走到林祥谦面前,奸笑着说:“林会长,受委屈了,你现在的唯一出路是下令工人赶快上工,这样做,我保准有你的好处,不然,你就性命难保。”林祥谦横眉怒视敌人,不予理睬,威胁利诱不成,张厚生立即凶相毕露地命令刽子手朝林祥谦左肩上砍了一刀。张厚生又对林祥谦嚎叫:“上不上工 ”林祥谦瞪圆双眼,坚定地回答:“我的头可断,工是不上的!”屠刀砍向林祥谦右肩,他血流如注,昏死过去。醒过来后,张厚生再次恶狠狠地问他:“现在怎么样了 ”林祥谦拼尽最后的力气怒斥敌人:“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 可怜一个好好的中国,就断送在你们这班军阀手里了!”林祥谦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工人52人牺牲,350余人受伤。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材料15:“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
---1925年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也开始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1921年9月,经过共产党人努力,浙江萧山街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反抗地主压迫等斗争。1922年7月,共产党人彭湃在他的家乡广东海丰赤山约领导成立了农会。1923年元旦,彭湃又领导建立了海丰总农会,海丰全县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
湖南农民运动(1926—1927)。(1)背景:北伐战争推动下,湖南农民运动迅猛发展,毛泽东1927年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肯定农民运动的伟大意义,驳斥对农民运动的责难。(2)规模:农会会员最多时达600万,组织农民清算地主、推翻封建政权,建立农民武装(梭镖队),开展减租减息、禁烟禁赌等斗争,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
其他地区的农民运动。(1)湖北、江西、河南等地的农民运动也在中共领导下兴起,如湖北农会会员1927年达250万,配合北伐军作战,打击土豪劣绅。(2)广西等地由韦拔群等领导的农民运动,为后来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工人阶级的壮大
中国共产党诞生
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
伟大建党精神
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全国工人
运动的高涨
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共产国际的援助
中共二大
反帝反封建
林祥谦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