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课件(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课件(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30 13:04:31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课标解读
1.说明我国台风、寒潮的分布地区及其多发原因。
2.运用地图,说明台风、寒潮的影响。
3.结合实际,让学生了解台风、寒潮的危害。
4.了解我国台风、寒潮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
5.运用地图分析台风、寒潮路径、频次与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关性。演示结束台风的分布与危害 菲律宾群岛 偏西 广东 西北 台湾 浙江 东北 西北 伏牛山 苗岭 广东 台湾 江苏 暴雨 摧毁房屋 海水倒灌 1.登陆我国的台风为什么对广东、海南、浙江、台湾、福建沿海影响最为严重?
【提示】 台风多在这些地区登陆,由于这些沿海地区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台风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北方大陆 3~4 农作物 堵塞 通信 翻船 2.寒潮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提示】 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缓解冬春旱情;天然“杀虫剂”;净化城市空气;带来风能资源等。 影响我国的台风 【问题导思】 
1.台风登陆我国频率较高的有哪些省区?
【提示】 广东、海南、浙江、台湾、福建。
2.指出影响中国的台风源地?
【提示】 菲律宾以东洋面、南海中北部洋面。
3.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提示】 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1)在我国,南部沿海的台风发生频次________(高或低)于北部沿海地区。
(2)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在台风即将到来时,浙江、江苏等地的气象部门可能提醒居民注意的其他自然灾害有哪些?
(3)在台风剖面图中,①处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
(4)“布拉万”登陆我国时的台风路径主要是图中的________。
(5)台风的主要的源地是________。【思路点拨】 台风的重点分布区域、台风的危害及次生灾害、台风眼的天气特征、台风的源地都是所学的基本知识,加以回忆即可作出回答;台风的路径观察图示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 我国受台风影响较重和发生频次较高的南部沿海,台风来临时,伴随暴雨、狂风、巨浪和风暴潮,会产生一些次生灾害。从剖面图可看①处天气晴朗无风。由台风“布拉万”的影响范围可判断其路径。【答案】 (1)高
(2)洪水、暴雨、泥石流
(3)晴朗无风
(4)Ⅲ 
(5)西北太平洋寒潮的分布与危害 【问题导思】 
1.我国哪些地区不易受寒潮的侵袭?
【提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
2.为什么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不易受寒潮影响?
【提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地势高,四川盆地周围有层层山脉阻挡,广东、海南、台湾远离冬季风的源地;冷空气长途跋涉南下,沿途受到山脉阻挡,势力减弱。3.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4.寒潮对我国农作物的影响哪个季节危害更大?
【提示】 春、秋季,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秋季常影响作物成熟。材料二 我国寒潮路径分布图。(1)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地区主要受________寒潮路径影响(填代号)。
(3)寒潮入侵给我国草原牧区造成的灾害有哪些?
(4)寒潮在南下过程中,一方面受东西向山地的阻挡,使山体北侧________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________。另一方面,因地理位置的差别和________的影响,形成冷空气的通道,可以影响到黄河流域与________,甚至影响到两广地区。【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我国寒潮的源地、路径、危害及地形对寒潮的影响,东西走向山地对来自北方的寒潮有阻挡作用,而南北走向山脉和低平地形则利于冷空气南下。
【解析】 影响我国的寒潮多来源于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并通过三条路径进入我国,在向南行进中受山地阻挡,其影响力在逐渐地下降,其危害主要由大风、降温导致。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使牧草和牲畜受灾。
【答案】 (1)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2)Ⅲ (3)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使牧草和牲畜受灾。 (4)冷空气 减弱 地形 长江中下游地区教材第34页思考
【答案】 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这是由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的特点决定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的特点:①种类多。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霜冻低温等冷冻害、风雹、连阴雨和浓雾及沙尘暴等其他灾害,共7大类20余种。②范围广。无论在高山、平原、高原、海岛,还是在江、河、湖、海以及空中,处处都有气象灾害。③频率高。④持续时间长。同一种灾害常常连季、连年出现,例如,1951~1980年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或伏秋连旱的年份达14年。⑤群发性突出。某些灾害往往在同一时段内发生在许多地区,如雷雨、冰雹、大风、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在每年3~5月常有群发现象。⑥连锁反应显著。天气气候条件往往能形成或引发、加重洪水、泥石流和植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产生连锁反应,加重灾情。教材第35页思考
【答案】 1.影响中国的台风源地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其移动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从生成地向偏西移动,在广东、海南沿海登陆;二是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在台湾、福建、浙江沿海登陆;三是从生成地向西北移动,到达我国东部沿海后,转向东北方向。
2.我国经常受到台风影响的地区:影响范围主要在太行山—伏牛山—武陵山—苗岭以东区域,其中广东、海南、浙江、台湾、福建沿海受灾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教材第36页读图
【答案】 1.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纬度较高,气温低,形成了冷高压,在一定气压条件下,冷气团大规模向东南移动,成为入侵我国的寒潮。
2.寒潮入侵我国的三条路径:一是从西部进入我国,直接向东移动;二是从西北进入新疆北部,向东南经黄河河套进入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中下游;三是从北方直接南下。读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图,回答1~2题。入侵我国的寒潮路径 2.寒潮入侵的季节不同,经过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天气现象,下列有关图中各地寒潮天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寒潮入侵①地区常带来风雪迷茫、寒冷彻骨的天气
B.寒潮到达②地区,由于冷空气干燥常出现少雨雪多风沙的天气
C.4、5月份,寒潮冷锋到达③地区常使该地区成为全国多雨中心
D.春秋季节寒潮入侵④地区可带来大规模雨雪、冰雹天气【解析】 由于受离寒潮源地的远近、地形、地势影响不同,寒潮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①地区离寒潮源地近,受其影响多风雪、寒冷天气。②地区由于暖空气干燥常会出现少雨雪多风沙天气。③和④地区位于我国南方,离源地远,受寒潮影响最小,特别是4、5月份,受影响更小。
【答案】 A【解析】 冷冻灾害主要是由气温的异常变化造成的,主要受灾体是农业,主要包括对农作物的直接损害和对农业基础设施的间接危害。图中的信息显示,P地区位于三山夹峙地带,并且向北敞开,成为北方冷空气容易进入并且堆积的区域;同时山地地形,地势高,气温低。
【答案】 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台风中心于10月19日上午,进入我国南海东部海面。
“鲇鱼”升级为2010年最强台风(1)台风鲇鱼登陆中国大陆,广州市和南宁市都普降暴雨,而广州出现了更严重的洪涝灾害,且经济损失更为巨大,试分析其原因。
(2)台风带给我国的灾害损失巨大,但有专家指出,如果防御台风得当并加以利用,台风也并非是一无是处,而且在气候、科研、能源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解释原因。【解析】 第(1)题,从广州的灾害强度和受灾体的特征两方面分析。第(2)题,台风有利有弊,弊在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灾害,利在缓解旱情,同时研究台风可以了解大气运动的规律,为人类所利用。
【答案】 (1)广州距海较近,地势低洼,灾害强度大;广州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灾害造成的损失更大。
(2)同意。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旱情;对台风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大气运动的规律;台风的能量巨大,如果能够开发利用,效益很大。 课件54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3.知道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4.熟练运用地图查找我国旱灾及干旱程度的地区分布。
5.联系气候、地貌和水文因素,掌握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与危害。
6.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演示结束旱灾的分布与危害 华北 西南 春 夏、秋 连旱 历时最长 工业 生态环境 1.我国的旱灾有什么特点?
【提示】 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东部多 沿海地区多 平原多 闽南 湘赣 苏浙 海河 频次高 2.我国五个洪涝多发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汛期长;河流中下游多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旱灾的分布与危害 【问题导思】 
1.(1)为什么我国的干旱多为春旱?
【提示】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未到,降水少。
(2)为什么我国旱灾总频次最高的地区并不是出现在常年干旱区?
【提示】 只有当干旱危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时,才称得上旱灾,而我国西北地区人口稀少,灾情较轻,灾情总频次较低,东部则相反。2.为什么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提示】 (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均,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缺水,致使农业旱灾灾情严重。2.图解我国旱灾的原因材料二 干旱地区示意图。(1)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2)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3)江西、湖南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思路点拨】 由材料和图可以看出本区域分布在长江流域,易出现旱灾的时间主要在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形成伏旱。
【解析】 第(1)题,该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干热少雨的天气是伏旱引起的,发生在7、8月份。第(2)题,华北平原地区春季少雨,多大风,蒸发旺盛,正值小麦返青,春旱严重。第(3)题,江西、湖南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省区,干热少雨天气是伏旱引起的。
【答案】 (1)C (2)B
(3)夏、秋季节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危害 【问题导思】 
1.为什么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提示】 东部为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山脉东坡和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易出现洪灾。2.读教材图2-2-10“中国暴雨洪涝灾害分布(1951~1990)”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季风区夏季多暴雨,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2)与教材图2-2-8“中国干旱季节分区”对比,分析我国旱灾和涝灾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何关系?
【提示】 ①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②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暴雨洪水分布与副高位置移动
1.正常年份2.异常年份
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北方干旱;当副高季节性北移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干旱。材料三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 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1)试从自然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
(2)淮河流域易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的________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特点。
【思路点拨】 第(1)题,自然因素主要从淮河水系、水文特征、淮河流域地形地势特征及降水特征分析。第(2)题,北方降水量少但集中。【解析】 该题考查洪灾的形成原因,洪灾的形成和自然原因中降水和地形有关,降水越集中,地势低平时更易形成洪灾,也和人为原因有关,如滥砍乱伐、围湖造田等。
【答案】 (1)支流多,汇水区域广;洪泽湖周边地势低平,而下游泥沙淤积,导致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河道弯曲;夏季降水过于集中。
(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图表展示]
教材P38图2-2-8 中国干旱季节分区[解图精要]
图中划分了6种干旱地区,即春夏旱区、春夏秋旱区、夏秋旱区、秋冬春旱区、冬春连旱区和常年干旱区。我国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降水少。根据图中“旱灾总频次”的分布情况,明确我国的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即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图表应用]
1.对图中江淮地区旱灾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7,8月  B.3,4,5月
C.5,6月 D.12,1,2月
【解析】 江淮地区一般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答案】 A2.华北地区旱灾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解析】 华北主要为春旱,原因是春季雨季未来临,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工农业用水量大。
【答案】 D教材第38页思考
【答案】 中国的降水大多是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冬春季节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的日子偏多,使蒸发旺盛,加上冬季无储备水源,春季干旱严重,此时又是农业用水的关键时期,更加重了旱灾的灾情。
教材第40页思考
【答案】 1.中国洪涝灾害损失具有地域差异:(1)东部损失大;(2)平原地区农业损失大,山区死亡人数多;(3)乡村地区农业损失大,城市地区对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影响大。2.中国洪涝灾害损失地域差异的成因:(1)东部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频次多,人口密度、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大,损失大;(2)平原地区受洪涝灾害影响大,而且是主要农业区,所以农业损失大,山区易引发其他地质灾害而导致死亡人数多;(3)我国的城市防洪设施滞后于城市化速度,因此,城市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1.有关我国华北地区春旱形成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
B.华北地区降水集中在6~9月份
C.春季农业用水量特多
D.华北地区需水量较大的水稻种植特多
【解析】 华北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水稻较少。
【答案】 D2.下列不属于我国诱发洪涝的自然因素是(  )
A.季风影响      
B.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C.地势较低
D.河流排水不畅
【解析】 B项是人为原因加剧了洪涝灾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A、C、D为诱发洪涝的自然原因。
【答案】 B3.(2013·浙江宁波十校二模)读1951~1980年中国四个地区季节连旱概率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分别为(  )
A.西南、长江中下游
B.西南、华南
C.长江中下游、西南
D.长江中下游、华南
(2)与乙地冬春连旱直接有关的天气系统是(  )
A.台风 B.冷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3)简析黄淮海地区易发生春夏连旱的自然原因。【解析】 第(1)题,甲地区夏秋连旱概率高,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雨带移动至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干旱天气。第(2)题,冬季我国西南地区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特别是云南地区处于暖气团控制下,降水少,蒸发旺盛引发旱灾。第(3)题,该题掌握好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并注意设问中的自然原因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 (1)C (2)C
(3)黄淮海地区春夏季节升温明显,而雨带还未到,引发春夏连旱。4.分析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截至2011年2月9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36亿亩,有346万人因干旱发生饮水困难。
材料二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解析】 第(1)题,根据夏季风对我国影响的时空特点和规律,可归纳出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第(2)题,A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这里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丘陵地区因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易形成伏旱。
【答案】 (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造成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易形成伏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