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测量长度和时间--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58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测量长度和时间--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58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3 07:4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一、测量的重要性
在物理学的研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测量是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它能让我们对物体的属性和现象进行定量的描述,从模糊的 “大概”“差不多” 转变为精确的数据。例如,建造房屋需要精确测量长度来确定材料的尺寸,科学实验中需要准确测量时间来记录过程的变化,测量为我们认识世界、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长度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其他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 千米 = 1000 米;1 米 = 10 分米;1 分米 = 10 厘米;1 厘米 = 10 毫米;1 毫米 = 1000 微米;1 微米 = 1000 纳米。
(二)测量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其中,刻度尺是我们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一般的长度测量。
(三)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选:根据测量对象的长度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可以选择量程较大的卷尺,而测量课本的长度则选择量程合适的刻度尺即可。
放: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选择其他清晰的刻度线作为起始点。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避免因视线倾斜而导致读数误差。
读: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一把分度值为 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为 2.5cm,应读作 2.50cm。
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包括数字和单位,只有数字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三、时间的测量
(一)时间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的其他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小时 = 60 分钟;1 分钟 = 60 秒。
(二)测量工具
古代人们常用日晷、沙漏等工具来测量时间,而现代测量时间的工具更加精确和便捷,如手表、时钟、停表等。停表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它可以精确地测量较短的时间间隔。
(三)停表的使用方法
停表有中间的小表盘和周围的大表盘,小表盘代表分钟,大表盘代表秒。
使用前,要先检查停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如果不是,需要进行校零。
测量时,按下中间的按钮,停表开始计时;再次按下按钮,停表停止计时;读出小表盘和大表盘的示数,两者之和就是所测量的时间。
四、测量误差
(一)误差的定义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测量者操作不当、读数错误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的精度、测量环境的影响以及测量者的估读等因素导致的,是不可避免的。
(二)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通过多次测量同一物体的某一属性,然后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精度更高的测量工具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测量结果,从而减小误差。
改进测量方法: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
五、生活中的测量实例
用卷尺测量房间的长度和宽度,以便确定家具的摆放位置。
用手表测量自己跑步 100 米所用的时间,了解自己的运动速度。
工厂里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的尺寸,确保零件符合生产要求。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了解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有关单位的换算.
2.会选用合适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如何规范测量物体的
长度.
3.会使用常见的工具测量时间,能准确读出时间.
4.了解什么是误差;知道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
差.
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观察,直接判断物体的长短.仔细观察下面
两个图,先看,再用尺子量.
两图形中间的线段一样长吗?
横放和竖放的物块一样长吗?
用眼睛观察两图感觉两条线段和两个物块都不一样长,但用尺子量
左图中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右图中两个物块也是一样长的.
生活中我们仅仅依靠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判断外界的事
物往往是不可靠的.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把握事物的
特点,人们发明了很多测量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工具可以帮助
我们准确测量,例如刻度尺、钟表、温度计等.
1.单位
(1)国际单位制
为了科学地进行测量,必须有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依据,
这个标准量叫做单位.为了便于各国间的科技、文化交流,国际上
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 .
(2)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 ”.其他常用单位
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 ,更小的单位有微
米、纳米 等.
(3)常用的长度单位及其与米的换算关系
单位 符号 与米的换算关系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4)长度单位的换算示例
典例1 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B
A.
B.
C.
D.
[解析] ,正确的算法是 ,正
确的算法是 ,正确的算法是
.
2.长度的测量
(1)测量长度的工具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常见的有直尺、三角板、皮尺、卷
尺等.如果需要对物体的长度进行精确测量,需选用精确度比较高
的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使用前
使用中
使用中 会放: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
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如图甲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以从其他刻度线量起(一般从某一整数刻度线开始测量),如图乙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中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能斜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中
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不但要记录数字,还必须注明
单位.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无意义的
典例2 (六盘水中考)如图所示,读数时视
线正确的是___(选填“”或“ ”),物体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5(或,或)
[解析] 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正确.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
齐,该物体长度准确值为,估计值为(或,或 ),
单位是,所以物体的长度为(或,或 ).
教材深挖
测量结果的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读数字,即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
从右边数第二位数字对应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如测量某物体的
长度时,测量结果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量
结果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误差的概念
在进行测量时,受测量人、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
真实值之间总存在差异.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
做测量误差.(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
2.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环境、人员等造成测量误差
用同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共测三次,测得的数据分别为
、、 .我们发现测量数据有差别,也就是
说测量存在误差.
(2)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不同造成测量误差
用分度值分别为、、 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
结果分别为、、 .也就是说选取的刻度尺不
同,测量结果也会不同,即测量存在误差.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①与测量人的估读有 关;②与测量工具的 精确度有关;③与测 量方法有关;④受环 境等因素影响 ①不遵循测量仪器的使用规
则;②读数方法错误、记录数
据时粗心
能否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采用正确的方法测量、读数,记
录数据时认真,就可以避免
4.减小误差的方法
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小数位数保留成
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1)选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计算平均值时,所得结果无论是否能除尽,都要将
小数位数保留成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教材深挖
从误差角度分析读数
有的同学认为物体的末端恰好对着刻度线时,不估读也可以.这种
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任何刻度尺的刻度线都存在一定的宽度,“恰
好对着刻度线”也是估计的,只不过估计值是零.由此可见,测量中
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典例3 (广州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 ,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C.用被拉伸了的皮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
[解析] 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
的差异,因此不是差错,故A错误;用被拉伸了的皮尺去测量某物
体的长度,每个小格的长度变大,则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选
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熟练实
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1.时间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 ”.常用的时
间单位还有时、分,比秒小的单位有毫秒、微秒 、
纳秒 等.
(2)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
,, ,
.
教材深挖
时间与时刻的区分
时间是指两个时刻间的间隔;时刻为某一时间点.例如:某同学周
末从8:30开始做作业, 完成作业,这里的8:30和9:40就
是时刻,所花费的时间由末时刻与初时刻的差值求得,为 .
2.测量时间的工具
(1)古代测量工具:日晷、沙漏、滴漏等.
(2)现代测量工具:机械秒表、机械表、电子钟、电子秒表等.在
实验室和运动场上经常用秒表来测量时间.
3.机械秒表及其使用方法
(1)认识秒表
有两个表盘,一个长秒针和一个短分针.常见的型号有两种.
(2)使用方法(一启动,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①第一次按下转柄时,表针开始转动;
②第二次按下转柄时,表针停止转动,即可读数;
③最后按下归零键时,表针弹回零点.
(3)秒表读数
①“ ”型:先读出小表盘上的分钟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分
针是否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如果不超过,则大表盘按
照读数,如果超过,则大表盘按照 读数.
②“ ”型:直接读数即可.
记录数据后,按下归零键,使指针归零,准备下一次计时.
典例4 如图甲所示,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如图乙所示秒表的
示数是__________.
[解析] 两个图中秒针指示的位置相同,关键是看小表盘的分针指
示的位置.
4.电子秒表及其使用方法
电子秒表一般是液晶显示的,它有一个表盘和三个按键.一般的电
子秒表的分度值为 .使用方法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的电子秒表的读数为“4分11秒52”,也记为“ ”.
知识点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 母题 教材P10活动1 要准确测量长度,需要选择合适的测
量工具。下列仪器不能用来测量长度的是( )
A
A. 日晷
B. 卷尺
C. 游标卡尺
D. 螺旋测微器
【点拨】日晷是一种古老的计时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卷
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都是用来测量长度的。
返回
2.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长度的单位或数字。
(1)合肥到南昌的距离约为430______________ ;
(2)指甲宽度约为1_________ ;
(3)一个甲型流感病毒的直径约为 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0.01
90
返回
3.[2025·深圳模拟]如图所示的是使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
先观察: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刻度尺的______和________。
量程
分度值
后使用:
(2)放置刻度尺时,__________对准铅笔的一端,有刻度
线的一边要紧靠铅笔且与被测长度保持______,不能歪斜;
如果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
莫忘记最后读数中______所取代零刻度线的刻度值。
零刻度线
平行
减掉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
垂直
(4)记录数据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没有单位的记录
是毫无意义的;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图中铅笔的
长度为______ 。
数值
单位
下一位
14.40
返回
4. 四名同学在用较厚的木质刻度尺测量物块长度时,他们的
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
B
A. B. C. D.
【点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且有刻度
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故B正确。
返回
知识点2 误差与错误
5. 下列关于测量错误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是不可避免的
B. 测量时认真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可以避免误差
C.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 处理数据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点拨】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
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认真测量,遵守仪器的
使用规则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B错误;选用
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正确;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但是不能消除误差,
故D错误。
返回
6.夏天时使用塑料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比冬天测量的结
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可能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物体的长度不随温度变化)
偏小
由于塑料的热胀冷缩,会导致夏天时塑料刻度尺的刻度间隔变大
返回
知识点3 测量时间
(第7题)
7.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实验
室中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小红
同学利用工具测出 跑步所用的时间,
如图所示,应记为________ ______

秒表
3
41.9
221.9
(第7题)
【点拨】实验室中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秒表,图中秒表小盘中每小格是 ,指
针在和之间,偏向 一侧;
大盘的分度值是,大盘指针在 ,
因此秒表读数为 。
返回
(第8题)
8. 如图所示的是一款
实验用电子秒表。它的上部除了正中央的
“ ”功能选择键外,左右各设置了一
个按键,要将数据清零复位,应该按____
(填“左”“中”或“右”)键。当功能调整为
可读到 时,图中所示此次计时读数
为____________。

(第8题)
【点拨】题图中左键为重置复位键,中间
为功能选择键,右键为开始停止键,要将
数据清零复位应该按左键。电子秒表显示
器显示的时间分为三部分:分、秒、0.01
秒,此次计时读数为 。
返回
纠易错 求平均值的数据处理
9. 小明在观看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
《梯田守望者》纪录片后,他想知道一粒长粒米的长度,于
是用刻度尺测量了多次并得到了以下数据: 、
、、、 ,由数据可知,小
明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 ,被测长粒米的长度应记
为_____ 。
1
10.5
在求测量数据的平均值时,不要忘记先去掉错误数
据,然后再求其他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且在单位不变的情况
下,平均值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测量值小数点后的位数相同。
返回
10. 单位的正确换算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下列单位换算中正
确的是( )
D
A.
B.
C.
D.
【点拨】将换算成以 为单位的过程是
,故A错误;将换算成以 为
单位的过程是,故B错误;将 换算
成以 为单位的过程是
,故C错误;将
换算成以为单位的过程是 ,故D
正确。
返回
11. 某同学用饮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制作了一个简易量雨器,
并用该量雨器测得某暴雨日一小时的降雨量为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该测量结果不存在误差
B. 测量记录结果中的“8”是准确值
C. 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 的刻度尺测量的
D. 使用刻度尺测量,记录结果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精确
【点拨】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测
量过程中的误差不可避免,故A错误;使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时,记录结果包含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测量结果中的“8”
是估读值,故B错误;使用刻度尺测量时,结果要估读到分
度值的下一位,即记录结果的倒数第二位为分度值位,测量
结果为,倒数第二位为 位,所以使用的刻度尺的
分度值为 ,故C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记录结果时,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估读多位毫无意义,故D错误。
返回
12. 正确写字姿势的“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如图所示。关
于“眼离书本一尺远”的估算最合理的是( )
B
A. 约 B. 约
C. 约 D. 约
【点拨】1米等于3尺,则1尺约等于 ,眼离书
本约 ,故B正确。
返回
13. [2024·烟台]五一前夕,某学校举行了春季运动会,下
列数据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C
A. 男子立定跳远的成绩为
B. 女子跳绳的成绩为每分钟360个
C. 男子的成绩为
D. 女子铅球的成绩为
14.如图用两把刻度尺和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刻度尺
的分度值是______,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_____ 。
用刻度尺___(填“”或“ ”)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3.25
返回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