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光的传播与色散--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44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44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3 07: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3.1 光的传播与色散
教学目标
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认识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了解光的三原色,以及色光混合的一些基本现象。
光的传播
生活中的光现象
展示白天阳光照亮大地、夜晚灯光照亮房间、手电筒光束直射前方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探究:
实验一:在暗室中,用激光笔照射空气中的烟雾,观察到激光束沿直线传播。
实验二:将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入均匀的水中,水中加入少量牛奶使光的路径可见,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实验三:让光穿过均匀的玻璃砖,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仍是直线。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我们引入 “光线” 的概念,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箭头指向光的传播方向。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及应用
影子的形成:
原理: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举例:白天阳光下人的影子、夜晚路灯下树木的影子。
日食和月食:
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月球影子区域的人就会看到日食。
月食: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月球上形成地球的影子,从而发生月食。
小孔成像:
实验:在暗室中,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立的实像。
特点: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举例:树荫下圆形的光斑,其实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所成的像。
应用:
激光准直: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在建筑施工、挖掘隧道等工程中,用激光束引导施工,保证工程的直线性。
射击瞄准:射击时,瞄准器、准星和目标要在同一直线上,利用的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光速
光的传播速度
真空中的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约为\(3\times10^{8}m/s\),用符号\(c\)表示。
不同介质中的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3\times10^{8}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frac{3}{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frac{2}{3}\)。
光速与声速的对比
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远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举例:打雷时,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就是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现象
实验探究: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观察到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结论: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彩虹:雨后,空气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滴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从而产生色散现象,形成彩虹。彩虹的颜色排列顺序与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后的颜色顺序相同。
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肥皂泡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相互叠加,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叠加后有的加强,有的减弱,从而呈现出彩色条纹,这也是一种色散现象。
色光的混合
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光的三原色。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例如:红色光和绿色光混合可以得到黄色光;红色光和蓝色光混合可以得到品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混合可以得到青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等量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色光混合的应用
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布满了大量的微小像素,每个像素都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的发光点组成。通过控制这三种色光的亮度比例,就可以显示出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
课堂练习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 ),说明白光是( )。
光的三原色是( )、( )、( )。
课堂总结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解释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也有激光准直等实际应用。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快,约为\(3\times10^{8}m/s\),在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课后作业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尝试解释。
查阅资料,了解彩虹形成的更多细节。
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屏幕,看看能否看到红、绿、蓝三种色光的发光点。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雨过天晴,一条美丽的弧光带悬挂在天空,十分壮丽。彩虹是如何产生的?
观察与思考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绿叶为什么又是绿色?
观察与思考
光使我们看见
周围的世界
光使植物发
生光合作用
光能转化电能
使汽车奔跑
光纤通信利用
激光传递信息
一、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自然光源
人造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太阳、恒星、水母、萤火虫等
火把、点燃的蜡烛、发光的灯泡等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思考:月亮是光源吗?
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已,并不是月亮本身发光的,因此月亮不是光源!
提醒:行星、宝石、夜明珠、正在放映电影的银幕不是光源。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下列物体:①星星、②月亮、③太阳、④钻石、⑤电灯、⑥电视屏幕、⑦无影灯、⑧萤火虫、⑨灯笼鱼、⑩交通路牌。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是 ,一定不是光源的是 ,可能是光源的是 ,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③⑤⑥⑦⑧⑨
②④⑩

⑤⑥⑦
③⑧⑨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通过树丛的光束
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
夜晚霓虹灯射出的光束
猜一猜:观察下列情景图片,猜猜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呢?
猜想:光沿直线传播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回想一下,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天空,光是怎样的传播的,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光线
光束
注意:光是客观存在的,但光线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模型.只是人们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一种方式,是用来表示光的线路,而不是光。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活动1:手影游戏
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影”。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活动1:手影游戏
光源
物体的影子
不透明物体
练一练: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 )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D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日食的成因
当月球进入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太阳的部分光线被月球遮住,在地球形成阴影,此处的人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月食的成因
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域时,太阳的光线无法照到月球,人无法看到月球,于是出现月食。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烛焰上部的光线,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通过小孔后,射到了下部;下部的光线射到了上部,就形成了倒立的像。
小孔成像
思考:小孔形成的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小孔成像特点:
1.倒立的实像;
2.像的大小与孔到物体的距离、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3.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
光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原理:
应用实例:针孔照相机
二、光是怎么传播的
打开灯,房间立刻被照亮,光传播不需要时间。
不一定!也可能是光传播得太快人们无法觉察到!
想一想:观察小明和小华的对话,你认为谁说的对?为什么?
小明
小华
三、光的传播速度
大量事实和实验表明:光传播也需要时间。在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是2.99792×108米/秒,这个距离相当于1秒绕地球赤道7.5圈。一般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取3×108米/秒(用 c 表示)。
太阳到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1011 m,太阳发出的光经过8分20秒到达地球。
8分20秒
三、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介质 光 速
真空
空气

玻璃
3×108米/秒
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
约空气中的3/4
约空气中的2/3
三、光的传播速度
声和光的不同
声音 光
真空不传声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15℃空气中声速340m/s 空气中光速近似3×108m/s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慢 光在空气中比在其他透明介质中传播的快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三、光的传播速度
太阳发出的光,照亮了地球,使万物生辉。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发生了色散,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四、光的色散
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活动2:光的色散
太阳光中的红光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四、光的色散
1.太阳光(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结论
2.太阳光(白光)是复合光。
3.红光、绿光、蓝光等是单色光。
四、光的色散
彩虹是因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被空气中的水滴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
天空中的彩虹是怎样产生的?
四、光的色散
1.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D
练一练
四、光的色散
红、绿、蓝
被称为光的“三基色”,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四、光的色散
放大镜放大
彩色电视机里的各种颜色是怎样产生的?
电视、电脑等彩色显示屏幕上艳丽的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基色光混合而成的。
四、光的色散
知识点1 光源
1.下列各种物体:①太阳;②月亮;③水星;④发光的电灯;
⑤烛焰;⑥萤火虫;⑦正在播放的电视;⑧正在播放电影的
屏幕。其中不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②③⑧
利用概念辨析法辨别物体是否为光源,关键是看这
个物体是本身会发光,还是反射其他物体发出的光。
返回
知识点2 光是怎样传播的
2. [2024·广西]光照亮了世界,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
C.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D.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返回
3. 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
词语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C
A. 立竿见影 B. 一叶障目 C. 光阴似箭 D. 树影斑驳
返回
4.[2024·福建模拟]小雨在探究光的
直线传播时进行了如下操作:他在家
中的空鱼缸中倒入水,再在其中倒入
盐水不均匀
这说明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应当具有__________
的特点。
同种均匀
了大量的盐,过了几天,他让一束激光射入盐水中,光路如
图所示,图中光沿曲线传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点拨】由题图知,光射入盐水后,向下发生了弯折,这是
盐水不均匀造成的;说明光必须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会沿
直线传播。
返回
5. 月食这一难得的景象(如图甲所示),同
时还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天文奇观。月
食属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能正确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
图____(填“乙”或“丙”)。为了探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可以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____(填“声音”或“光”)信号,并
记录它返回的时间。
直线传播


返回
6.“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图中 点表示青蛙。
请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图说明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
小”。(温馨提示: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
【解】如图所示。
【点拨】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画出边缘的
两条光线,即青蛙看到范围的边界。
返回
知识点3 光的传播速度
7. 所谓“雷雨发庄稼”,秋天稻谷成熟丰收
时常伴随着雷光,于是雷光又被称为“稻光”。雷鸣声是由于
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空气剧烈振动而产生的,我们时常在看到
雷光后才听到雷声,是因为光速____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声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 。
大于
返回
8.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要用时 ,则太阳到地球
的距离是__________ ,人们将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经过
的距离称为1光年,因此光年是______的单位。
纠易错 不能区分光和光线
长度
返回
9. 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C. 用一条带箭头的实线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
D.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光实际存在,而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而构建的
一个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法),用一条带箭头的实线表示,
它实际上并不存在。
返回
10. [2025·镇江阶段练习]沈括在
《梦溪笔谈》中记述到“若鸢飞空中,
其影随鸢而移”,而在纸窗上开一个小
孔使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纸屏上,却
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描述的
现象是小孔成像
B. 图甲和图乙中“影”都能成在光屏上,
均为实像
C. “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与日
食形成的光学原理相同
D. 小孔成像中,物体左右移动时,其
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

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
条件:同种均匀介质
应用:激光垂直、影子、小孔成像等。
概念: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的带有箭头的直线
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 m/s
光的色散
光的三基色
把复合光分解成几种单色光的现象
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蓝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