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3.5 奇妙的透镜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3.5 奇妙的透镜
教学目标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能区分两种透镜的形状特点。
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等基本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重点)
能解释生活中与透镜相关的简单现象,激发对透镜应用的探究兴趣。
透镜的分类与形状特点
凸透镜
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举例:放大镜、老花镜的镜片,照相机、投影仪的镜头等。
实物展示:展示凸透镜实物,让学生观察其厚度分布,感受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
凹透镜
形状: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举例:近视眼镜的镜片。
实物展示:展示凹透镜实物,与凸透镜对比,明确中间薄、边缘厚的特征。
对比与区分
通过表格对比两种透镜的形状差异,帮助学生快速区分:
透镜类型
形状特点
典型实例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放大镜、老花镜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近视眼镜
透镜的基本概念
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简称主轴。(可结合示意图说明,主光轴是一条假想的直线,用于研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光心:主光轴上的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对于薄透镜,光心大致在透镜的中心位置。
焦点:
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实焦点),用字母 F 表示。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分别位于透镜的两侧。
凹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用字母 F 表示。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分别位于透镜的两侧。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 f 表示。同一透镜两侧的焦距相等。
(此处可插入透镜基本概念示意图,清晰标注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的位置)
探究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平行光线的作用。
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平行光源(如太阳光或激光笔阵列)、光屏、光具座。
实验步骤
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让平行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的光斑变化。
记录光斑最亮、最小(即焦点)的位置,测量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焦距)。
探究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用凹透镜替换凸透镜,重复上述步骤。
观察光屏上的光斑变化,若光屏上无法得到会聚的光斑,可通过反向延长折射光线,确定其虚焦点的位置。
实验现象与结论
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会聚于一点(实焦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得发散,其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虚焦点)。说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线经过透镜的特殊情况
通过光心的光线:无论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凸透镜:折射光线过实焦点。
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过焦点的光线(仅针对凸透镜):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此处可插入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图,展示上述三种特殊情况的光路)
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实例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虚像的特点,用于观察细小物体,如阅读小字、观察昆虫等。
近视眼镜与老花镜: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利用其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使原本会聚在视网膜前方的像后移,落在视网膜上。
老花镜是凸透镜,利用其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原本会聚在视网膜后方的像前移,落在视网膜上。
照相机镜头:由多个凸透镜组合而成,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将景物成像在感光元件上。
投影仪镜头: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将投影片上的画面投射到屏幕上。
课堂练习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 ),它对光线有( )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 ),它对光线有( )作用。
凸透镜的焦点是( )(选填 “实” 或 “虚”)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 )(选填 “实” 或 “虚”)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 )于主光轴上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 )延长线会交于主光轴上的焦点。
课堂总结
透镜分为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和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透镜的基本概念包括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焦点分为实焦点(凸透镜)和虚焦点(凹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线经过透镜的三种特殊情况: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或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透镜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放大镜、眼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课后作业
找一副近视眼镜和一副老花镜,分别观察它们的镜片,判断哪个是凸透镜,哪个是凹透镜,并尝试用手触摸感受其厚度特点。
用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一张纸,找到最亮、最小的光斑,测量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查阅资料,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镜头结构,说明它们是如何利用透镜工作的。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观察与思考
矿泉水瓶为什么能将温度升到如此高呢?
思考: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吗?
观察与思考
体验:你桌上的两个透镜有什么区别?
1.摸:感受不同部位厚度的区别。
2.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
观察与思考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的透镜。
思考:生活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说出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凸透镜:B、E、F
凹透镜:A、C、G
例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思考:亮点出现说明了什么?换成凹透镜又会发生什么呢?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实验:1.让平行于透镜主轴的几束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光的传播径迹。换用凹透镜继续进行实验。2.将你观察到的现象用光路图表示出来。
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实验:1.让几束发散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光的传播径迹。换用凹透镜继续进行实验。
2.让几束会聚的光射向凸透镜,观察光的传播径迹。换用凹透镜继续进行实验。
3.将你观察到的现象用光路图表示出来。
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光线是靠近还是远离主光轴呢?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靠近主光轴。
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远离主光轴。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问题回顾:夏天汽车前面放上矿泉水为什么容易导致火灾?我们如何防范这种事件的发生呢?
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会聚太阳光,会导致车内温度升高;不能在车内可以被阳光照射的地方放类似凸透镜的物体。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如图是把一幅眼镜放在阳光下,在地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属于(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E.平面镜
D
例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F
F
F
F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射向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光路可逆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C
C′
C
C′
·
O
光心
主光轴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主光轴
光心
O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O
F
f
焦距
焦点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F
f
f
F
焦点
焦点
凸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思考:凸透镜会有几个焦点呢?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f
F
f
F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思考:凹透镜有焦点吗?如果有,会有几个?
F
f
焦点
虚
F
f
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F
f
思考:将如图中的凹透镜换成焦距更小的凹透镜,将会有什么变化?
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线的发散能力越强。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想想做做: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射向地面的阳光可以看做平行光。想一想,怎样利用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找几个不同规格的凸透镜,试着测量它们的焦距。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这就是焦距。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将一把木质刻度尺的一端支于水平地面上,观察刻度尺在地
面上形成的影子。
2.不断调节刻度尺,使其在地面上的影子最短,
这时刻度尺的方向就与太阳光的方向平行。
3.保持刻度尺不动,将光屏A和凸透镜L按照
如图所示的方式垂直于刻度尺摆放,光屏
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4.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cm。
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知识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
1. 母题 教材 P74 习 题 T1 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凹透镜的
是( )
C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④⑤⑥
返回
知识点2 透镜对光的作用
2. [2025·武汉阶段练习]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
(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是凸透镜的是( )
B
A. 甲 B. 丙
C. 乙、丙 D. 甲、乙、丙
【点拨】图甲、乙、丁中,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得比原来发散
了一些,应为凹透镜;图丙中,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得比原来
会聚了一些,应为凸透镜。故选B。
返回
3.[2025·桂林期末]如图所示的是球形玻璃太阳能发电装置。
球形玻璃相当于一个____
凸
(填“凸”或“凹”)透镜,对光有______(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
会聚
返回
4.[2025·茂名阶段练习]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
甲所示为三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容易在阳光下
引发火灾的有_____(填字母),因为它们对光线有______
作用;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
的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 点,则该透镜是____透镜。
、
会聚
凹
【点拨】、 瓶盖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
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放上透镜的会聚点 要比
不放透镜的会聚点 更远离透镜,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
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返回
知识点3 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5.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
B.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C. 凹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D.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点拨】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故A正确;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单只能使平行光会聚,故B错误;
凹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而不是两个焦点之间
的距离叫做焦距,故C错误;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
镜折射后才会会聚于焦点,故D错误。
返回
6.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
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
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
小、最亮的光斑。小丽测出光斑到透镜中
焦点
20
心的距离为 ,这个光斑就是该透镜的______,它的焦
距为____ 。
返回
7. 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
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得火。”这种利
用冰透镜向日取火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图所示,若把冰块制成
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
冰透镜的焦点为 ,请在图中完成光路。
(第7题)
【解】如图所示。
(第7题)
返回
8.如图所示,请完成图中两条光线的折射光路(保留作图痕
迹)。
(第8题)
【解】如图所示。
(第8题)
返回
纠易错 分不清凸透镜和凹透镜
9. 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
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
C
A. 仍然平行 B. 会聚 C. 发散 D. 无法确定
10. [2025·扬州江都区月考]如图
所示,为透镜的主光轴, 为
一条从左边射向透镜后折射的光线,
由此可以判定( )
D
A. 若是凸透镜,点一定是 的焦点
B. 若点是的焦点,则 一定不是凸透镜
C. 若点是的焦点, 的入射光线一定平行于主光轴
D. 若的入射光线是从无穷远处主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则
一定不是凹透镜
透镜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透镜的
焦点和焦距
凸透镜和凹透镜
光心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焦点(F)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主光轴
焦距(f)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