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汽 化--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6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1汽 化--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6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3 07: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4.2.1汽 化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4.2.1 汽化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现象,能列举生活中的汽化实例。
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能区分这两种方式。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重点)
理解汽化吸热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汽化的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生活中的汽化实例
湿衣服晾干:衣服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洒在地上的水逐渐消失: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
烧水时,水变成水蒸气冒出: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蒸气。
蒸发
蒸发的定义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蒸发的特点
发生部位:仅在液体表面进行。
温度条件:不受温度限制,无论液体温度高低,都能发生蒸发。
汽化速度:过程缓慢,不易被明显察觉。
吸放热:蒸发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会使液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具有制冷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例如,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晒比放在阴凉处干得快。
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例如,将湿衣服展开晾晒比团起来干得快。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越快。例如,用电风扇吹湿衣服,衣服干得更快。
蒸发吸热的应用
降温解暑:夏天出汗后,汗液蒸发吸收身体的热量,使人感到凉爽。
保存食物:在炎热的夏天,将食物放在通风处,利用蒸发吸热降低食物周围的温度,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
医疗降温:发高烧时,用酒精擦拭身体,酒精蒸发吸收热量,帮助病人降温。
沸腾
沸腾的定义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石棉网、秒表。
实验步骤: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将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烧杯底部和侧壁。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同时开始用秒表计时,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水的变化。
当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变化,并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
加热初期,烧杯底部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这是因为气泡内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液化。
随着温度升高,气泡数量增多,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到达水面后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水沸腾时,大量气泡在水中产生并上升到水面破裂,水剧烈翻滚。
实验数据记录(示例):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实验结论: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液体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沸点),并且需要持续吸热。
沸腾的特点
发生部位: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温度条件:必须达到液体的沸点才能沸腾,且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汽化速度:过程剧烈,现象明显。
吸放热:沸腾过程需要持续吸收热量。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液体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

100
酒精
78
煤油
150
水银
357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
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
汽化速度
缓慢
剧烈
温度变化
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
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汽化吸热的应用拓展
工业生产:在一些工业冷却系统中,利用液体汽化吸热的原理带走设备产生的热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例如,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通过水的循环流动,利用水的汽化吸热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科学实验:在一些需要低温环境的实验中,利用液体的汽化吸热来创造低温条件。例如,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升华是特殊的汽化形式),使周围温度降低。
课堂练习
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需要( )热量。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其中,(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体( )进行;( )需要达到液体的( )才能发生,在液体( )和( )同时进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和( )。
课堂总结
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蒸发是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受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影响,具有制冷作用。
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需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沸腾时温度不变,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沸点与气压有关。
蒸发和沸腾虽有不同,但都是汽化且吸热,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课后作业
为什么在高山上煮鸡蛋不容易煮熟?结合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解释。
设计一个实验,比较不同液体(如水和酒精)蒸发的快慢。
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汽化吸热的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高温下,
钢锭→钢水
火山爆发,
岩石→岩浆
常温下,干冰→二氧化碳气体(并使周围水蒸气凝结)
观察与思考
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各种物态之间是怎样变化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条件和特点?
观察与思考
想一想:
头发和手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一、蒸发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一般气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固态
液态
气态
汽化
液化
一、蒸发
在这两种情况下,水在物态变化上有什么
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水变成水蒸气。
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一、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
缓慢的
汽化现象。
蒸发:
一、蒸发
1.夏天晒衣服和冬天晒衣服,哪个时候衣服干得快?
结论:
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蒸发得越快。
2.吹风机、干手器吹热风比吹冷风哪种干得快?
一、蒸发
3.晒粮食的时候,摊开的粮食比堆在一块的哪个干得更快?
4.晒衣服时候,展开的衣服比团着的哪个干得快?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结论:
一、蒸发
5.湿衣服挂在通风处和不通风处哪个干得快?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液体蒸发得越快。
结论:
一、蒸发
加快蒸发的方法
一、蒸发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
1.液体的温度高低 提高液体的温度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在一定温度下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剧烈的
汽化现象
沸腾:
二、沸腾
实验:探究水的沸腾
一、提出问题
1.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2.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水沸腾的装置
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加盖烧杯
温度计
二、沸腾
二、设计实验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仿照晶体的熔化曲线在左图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5
105
100
95
90
温度/℃
时间/min
0
15
二、沸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温度/℃ …
三、进行实验
90
93
97
99
100
100
100
5
105
100
95
90
温度/℃
时间/min
0
15
二、沸腾
1.沸腾前气泡较小,沸腾时气泡变大。
2.沸腾前声音较大,沸腾时声音变小。
3.沸腾前温度升高,继续加热,达到一定温度沸腾,且温度保持不变。
4.停止加热,不再沸腾。
实验现象总结
时间
温度
时间
温度
二、沸腾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四、实验结论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二、沸腾
液体的沸点和环境气压的关系:
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液体 沸点t/℃ 液体 沸点t/℃
液态氦 —268.9 酒精 78
液态氢 —253 水 100
液态氮 —196 液态萘 218
液态氧 —183 汞 357
液态氨 —33 液态铅 1740
乙醚 35 液态铁 2750
几种液体的沸点(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二、沸腾
汽化方式异同点
发生部位
温度条件
剧烈程度
均是汽化 并且都要吸热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
和内部
在任何温度
在一定温度
缓慢
剧烈
比较蒸发、沸腾的异同点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不 同 点
二、沸腾
知识点1 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
1. 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关于蒸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蒸发时必须吸热
B. 蒸发将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C. 蒸发在低于 后就不能进行了
D. 蒸发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
返回
2. 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
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
D
A. 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 B. 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
C. 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 D. 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
【点拨】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可
减慢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减慢
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给
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不断补充水,不会加快水分蒸发,故
C不符合题意;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加大了液体的表面
积、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可加快蒸发,故D符合题意。
返回
3. [2024·北京]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
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
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
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降低油的温度
B. 减小油的表面积
C. 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D. 减少油的体积
知识点2 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4.[2024·孝感一模]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___(填“”或“ ”)。
除图甲所示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秒表
(2)小明正确组装好器材,点燃酒精灯。当水温升高到
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时温度计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
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0 1 2 3 4 5 6 7 8
90 92 94 96 99 99 99 99
98
(3)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中描点作图。
【解】如图所示。
【点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
纠易错 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错误
5. 室内温度为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
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能正确反映温度
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第6题)
6. 为了方便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小丹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全改装了一个玻璃电
热水壶(去盖,如图所示),把水加热至沸
腾,并能保持水的沸腾状态。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B
A. 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空气
B. 实验过程中,壶里的水不断汽化
C. 水沸腾时,下面水的温度比上面水的温度高
D. 水沸腾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就是水沸腾时的准确温度
(第7题)
7. 如图是生活中用碗炖食物的示意图
(碗与锅底不接触,且碗中汤的沸点与水的
沸点相同),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
D
A. 同时沸腾了
B. 稍后也沸腾了
C.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8. 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向4块相同
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实验测出
、、、四个图中水变干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
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大小有关
②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高
低有关
③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的
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④实验中所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控制变量法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过程吸热
概念
发生条件
特点
影响因素
蒸发
概念
沸腾
发生条件
特点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