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熔化和凝固--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44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 熔化和凝固--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44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3 07: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4.3 熔化和凝固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4.3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能列举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实例。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区别。(重点)
知道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了解常见晶体的熔点。
理解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实例
熔化实例:冰化成水、铁块在高温下变成铁水、蜡烛受热融化成蜡油。
凝固实例:水结成冰、铁水冷却后变成铁块、熔融的玻璃冷却后变成固体玻璃。
(此处可插入上述实例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区分熔化和凝固现象)
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固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烧杯、试管、温度计、石棉网、秒表、海波(晶体)、石蜡(非晶体)。
实验步骤
探究海波的熔化过程:
将海波放入试管中,把试管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水浴法加热),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海波中,不要接触试管底部和侧壁。
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烧杯中的水,同时用秒表计时,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海波的状态变化。
探究石蜡的熔化过程:
用石蜡替换海波,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记录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
实验数据记录(示例)
时间 /min
海波的温度 /℃
海波的状态
石蜡的温度 /℃
石蜡的状态
0
40
固态
40
固态
1
45
固态
48
固态
2
48
固态
55
固态
3
48
固液共存
62
开始变软
4
48
固液共存
68
部分熔化
5
48
固液共存
75
大部分熔化
6
50
液态
82
完全熔化
7
55
液态
88
液态
实验现象与结论
海波(晶体)的熔化特点:
熔化前:随着加热,温度不断升高,处于固态。
熔化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需要持续吸收热量。
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处于液态。
结论: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做熔点。
石蜡(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熔化前:随着加热,温度不断升高,逐渐变软,处于固态。
熔化中:温度持续升高,逐渐由软变硬,最终完全变成液态,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后:温度继续升高,处于液态。
结论: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没有熔点。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
特点:
有一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持续吸热。
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有序排列。
常见晶体: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
定义: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特点:
没有一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需要持续吸热。
非晶体内部的原子排列无序。
常见非晶体:石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同种晶体的熔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对固体熔点的影响较小,通常可忽略不计)。
晶体
熔点 /℃(标准大气压下)

0
海波
48
食盐
801

1535

3410
探究液体的凝固特点
实验结论
晶体的凝固特点: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例如,水结冰时温度保持 0℃不变,0℃是水的凝固点,也是冰的熔点。
非晶体的凝固特点:非晶体凝固时没有固定的温度,温度不断降低,需要放出热量,状态逐渐由液态变为固态。例如,石蜡凝固时温度持续下降,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应用
熔化吸热的应用
降温保鲜:夏天,在房间里放一些冰块,冰块熔化吸热,使房间内的温度降低;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升华是特殊的熔化类似过程),使食品保持低温,防止变质。
医疗降温:高烧病人可以用冰袋降温,冰袋中的冰熔化吸热,吸收人体的热量,降低体温。
防止农作物受冻:初春时节,为了防止农作物受冻,可以往田里灌水。因为水凝固时会放出热量,当气温降低时,水凝固放热,能提高土壤的温度,保护农作物。
凝固放热的应用
供暖:北方冬天,暖气片中的水在锅炉中被加热成热水,输送到房间后,热水散热降温,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凝固,但主要是通过散热供暖,而一些利用凝固放热的装置,如某些蓄热式暖气,会在夜间利用水凝固放热来维持室内温度。
制作合金:将不同金属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使其熔化,然后冷却凝固,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有助于合金内部结构的稳定。
危害与预防
熔化的危害:夏季气温过高,路面的沥青会熔化,影响交通;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
凝固的危害:冬天,水管中的水凝固成冰,体积膨胀,会导致水管破裂;汽车水箱中的水在冬天如果不及时更换防冻液,会凝固成冰,损坏水箱。预防措施:给水管包裹保温材料,汽车水箱中加入防冻液降低水的凝固点。
熔化和凝固与汽化和液化的联系
熔化、凝固与汽化、液化都是物质的物态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熔化(固态→液态)和汽化(液态→气态)都需要吸热,使物质的内能增加。
凝固(液态→固态)和液化(气态→液态)都需要放热,使物质的内能减少。
这四种物态变化共同构成了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循环。
课堂练习
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需要( )热量;物质从( )态变为( )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需要( )热量。
晶体有固定的( )和( ),且两者大小(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 )和( )。
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 )℃,水的凝固点是( )℃。
课堂总结
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吸热;凝固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两者相等),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过程中温度变化。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需认识其利弊并合理利用。
熔化、凝固与汽化、液化都是物态变化,均伴随能量转移。
课后作业
为什么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被冻坏?用凝固放热的知识解释。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晶体的熔点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设计一个实验,比较冰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特点。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观察与思考
工业生产中常将钢水铸造成有一定形状的工件(如图)。
钢水在变成工件的过程中,它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钢水吸热还是放热
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冰变成水
水变成冰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不同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提出问题:
猜想:
1.不同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不同。
2.不同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相同。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特点
设计实验:
应该选取什么物质为研究对象?铁可以吗?冰可以吗?选择的物质有什么要求?
海波(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无色透明固体,临床上常用作氰化物的解毒剂。
石蜡,从矿物油中提炼,常用于包装及保鲜。也可以用来制作蜡烛。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物理量?实验中要观察什么现象?
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应该如何组装实验装置?
如何提升物质的温度?
应该如何做实验呢?说一说你们的组员分工。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该如何设计呢?
石棉网
燃烧匙
要使用水浴加热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进行实验:
按图组装好装置。点燃酒精灯加热,待温度升高到40℃左右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者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实验记录: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海波的温度t/℃
状态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石蜡的温度t/℃
状态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温度/℃
0
时间/min
40
45
55
50
1
2
3
4
5
8
6
7
温度/℃
0
时间/min
40
45
55
50
1
2
3
4
5
8
6
7
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温度/℃
0
时间/min
40
45
55
50
1
2
3
4
5
8
6
7
B
A
C
D
思考:观察海波的图象,AB、BC、CD段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吸热?温度是否升高?B点、C点又代表什么呢?
固态(吸热升温)
固液共存
(吸热温度不变)
液态
(吸热升温)
B点海波处于固态,此时海波刚开始熔化;
C点海波处于液态,此时海波正好完全变为液态。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思考
海波的凝固有什么特点?
凝固特征:温度达到48℃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完全凝固后,温度下降。
当海波晶粒全部熔化为液体后,让它慢慢冷却,每隔一分钟记录海波的温度。用描点法画出海波的温度——时间图像。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温度/℃
0
时间/min
40
45
55
50
1
2
3
4
5
8
6
7
思考:观察石蜡的图象,石蜡熔化的特征是什么?
石蜡由固态慢慢变软,变稠,变稀为液态;
整个过程一直吸热,温度一直在升高。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石蜡的凝固也会像海波那样和熔化的情况相反吗?
移去实验中的酒精灯和烧杯,石蜡慢慢凝固。
凝固特征:石蜡凝固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凝固温度,整个过程是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
思考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实验结论:
海波与石蜡熔化的相同点是什么?
海波与石蜡熔化的不同点是什么?
从固态变成了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海波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石蜡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
一、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二、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金属
食盐
钻石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玻璃
橡胶
塑料
二、晶体和非晶体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思考:把晶体加热到熔点就停止加热,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吗?
晶体熔化的条件:
1.达到熔点
2.持续吸热
二、晶体和非晶体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你能分析EF、FG、GH的过程吗?
二、晶体和非晶体
同一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二、晶体和非晶体
思考:下面的两个问题。
灯泡发光时,灯丝的温度约为2500℃,应该选择什么材料做灯丝比较好呢?
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温度曾经达到过-52.3℃,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吗?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二、晶体和非晶体
三、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回顾:晶体熔化条件是什么呢?你推出凝固的条件吗?
晶体熔化的条件:
1.达到熔点
2.持续吸热
晶体凝固的条件:
1.达到凝固点
2.持续放热
思考: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水会结成冰,还是冰会化成水呢?
熔化吸热
化雪总比下雪冷
饮料加冰更降温
冷冻食品保鲜
冰块降温
三、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凝固放热
菜窖里面放水
往冰屋里浇水
三、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把冰握在手中,冰会 ,同时手会
感觉到 (“冷”或“暖”),说明
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地 ;
相反,物质凝固时要 热,如北方的
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容易被冻坏,这是因为水凝固 的热量使菜窖内的温度不会太 (“高”或“低”),菜不容易被冻坏。
熔化

吸热

放出

三、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知识点1 熔化和凝固
1. [2024·镇江]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D
A. 雾的形成
B. 云开雾散
C. 冰雪消融
D. 河面结冰
返回
2. 《淮南子·俶真训》记载:“今夫冶工之
铸器,金踊跃于炉中”。金属在炉中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
( )
C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返回
知识点2 熔化和凝固特点
3.[2025·合肥一模]小聪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熔化
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
(1)小聪先将碎冰放入试管中,再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冰受热均匀且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
【点拨】实验时,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冰受
热均匀且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
(2)小聪组装的实验器材如图
甲所示,图中存在一处明显的不
足,请你指出不足之处: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试管底碰到了烧杯底
【点拨】由图甲可知,在安装上有一处明显的不足,其不足
之处是试管底碰到了烧杯底。
(3)开始实验后,小聪每隔
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实验
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
示,为____ 。
【点拨】分析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所以温度
计的示数为 。
(4)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在第 时,该物
质的状态是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态”)。
吸收
不变
固液共存态
【点拨】由图丙可知,该物质在第到 ,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为 ,故该物质的凝
固点是 。
返回
知识点3 晶体和非晶体
4. 对物质进行分类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研究。下列各组物
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C
A. 玻璃、冰、铁都是晶体
B. 蜡和冰都是晶体
C. 松香、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
D. 食盐和铝都是非晶体
【点拨】玻璃不是晶体,故A错误;蜡不是晶体,故B错误;
松香、玻璃、沥青都是常见的非晶体,故C正确;食盐和铝
都是晶体,故D错误。
返回
5. 炎热的夏天,柏油路上的沥青越来越软,下列图像能描述
沥青熔化的过程的是( )
A
A. B. C. D.
【点拨】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
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沥青属于非晶体,熔化过
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符合题意。
返回
纠易错 不理解晶体熔化的条件
6. 把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烧杯的碎冰块中,用
酒精灯对烧杯底部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
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A. 一点都没熔化
B. 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C. 也熔化一部分
D. 全部熔化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持续吸热,
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晶体才会熔化。同学们往
往误认为晶体达到熔点就能熔化,忽略了“持续吸
热”这个条件。
返回
7. 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 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
将该金属勺放入 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
的熔点可能是( )
B
A. B. C. D.
【点拨】金属勺放入 的水中没有熔化,说明该金属的熔
点大于等于;金属勺放入 的水中会熔化,说明该金
属的熔点小于 ,故选B。
返回
8. 早在公元前21世纪左右,我国劳动人民就
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
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在模具中冷却成型,青铜器铸造初步
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A. 铜料化为铜液,属于凝固现象
B. 铜液冷却成型,属于熔化现象
C. 铜料化为铜液过程中温度不变
D. 铜液冷却成型过程中需要吸热
返回
9. 如图是某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微观模
型。图甲中的物质状态变成图乙中的物质状态的过程叫做
( )
B
A. 凝固 B. 熔化 C. 液化 D. 汽化
10. [2025·南京期中]安装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
(均如图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质
量的固体和 固体。它们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 )
C
A. 的熔点一定为
B. 由图乙知,熔化经历了
C. ,、 都吸热
D. 、 都是晶体
熔化和凝固
晶体和非晶体
熔化和凝固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课堂小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