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升华和凝华--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0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4 升华和凝华--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0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3 07:5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4.4 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4.4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现象,能列举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实例。
理解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及危害,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能将升华、凝华与前面学习的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升华
升华的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生活中的升华实例
干冰的升华: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迅速升华,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舞台上的 “白雾” 就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樟脑丸的变小:衣柜里的樟脑丸(卫生球)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这是樟脑丸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碘的升华:在烧杯中放入少量固态碘,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会看到固态碘逐渐变成紫红色的碘蒸气,而没有先变成液态,这是碘的升华现象。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在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过一段时间后,冰会直接变成水蒸气,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冰的升华现象。
(此处可插入干冰升华、樟脑丸变小等实例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升华吸热的应用
人工降雨: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小冰晶和小水滴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下落,形成降雨。
食品冷藏:运输容易变质的食品时,可在食品周围放一些干冰。干冰升华吸热,使食品保持在低温环境中,延长保鲜时间。
医疗领域:在医学上,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进行冷冻治疗。例如,治疗某些皮肤病时,将干冰直接接触病变部位,利用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
凝华
凝华的定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
生活中的凝华实例
霜的形成:冬天的早晨,地面或植物上会出现一层白色的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到寒冷的物体,直接变成了固态的小冰晶,发生了凝华现象。
雾凇的形成:在严寒的冬季,树枝上会出现美丽的 “雾凇”(树挂),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树枝,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形成的。
窗玻璃上的冰花:冬天,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窗玻璃,会在玻璃内表面直接凝华成美丽的冰花,形状各异。
灯泡用久了内壁变黑: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钨丝)会受热升华变成钨蒸气,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灯泡内壁,又会凝华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使灯泡内壁变黑。
(此处可插入霜、雾凇、冰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凝华现象的美感与特点)
凝华放热的应用与危害
应用:
农业上的防霜冻:深秋或初春,为了防止农作物受霜冻危害,农民有时会燃烧柴草产生烟雾。烟雾中的尘埃可以作为凝华的凝结核,使水蒸气在较高温度下凝华,放出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减轻霜冻危害。
危害:
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深秋或初冬的霜冻,会使农作物表面的水蒸气凝华成霜,凝华过程放出的热量虽然有限,但低温会使农作物细胞冻裂,导致农作物减产。
输电线上的凝华结冰:在寒冷的天气里,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输电线上凝华成冰,会使电线负重增加,严重时可能导致电线被压断,影响电力输送。
升华和凝华与其他物态变化的联系
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
从固态到气态:可以通过熔化(固态→液态)和汽化(液态→气态)两个步骤,也可以直接通过升华(固态→气态)完成,两种途径都需要吸热。
从气态到固态:可以通过液化(气态→液态)和凝固(液态→固态)两个步骤,也可以直接通过凝华(气态→固态)完成,两种途径都需要放热。
(此处可插入物态变化循环示意图,清晰展示六种物态变化的关系及吸放热情况)
六种物态变化对比表
物态变化
变化前状态
变化后状态
吸放热情况
举例
熔化
固态
液态
吸热
冰化成水
凝固
液态
固态
放热
水结成冰
汽化
液态
气态
吸热
水蒸发成水蒸气
液化
气态
液态
放热
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升华
固态
气态
吸热
干冰升华
凝华
气态
固态
放热
霜的形成
课堂练习
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需要( )热量;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需要( )热量。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属于凝华的是( )。
A.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B. 霜的形成
C. 樟脑丸逐渐变小
D. 窗玻璃上的冰花
干冰可以用来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需要( )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
课堂总结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
生活中有许多升华和凝华的实例,如干冰升华、樟脑丸变小、霜的形成、雾凇的形成等。
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在人工降雨、食品冷藏、防霜冻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但凝华也可能带来霜冻、电线结冰等危害。
升华和凝华是六种物态变化中的两种,它们与其他物态变化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物质状态变化的完整体系。
课后作业
冬天,北方的窗户上会出现冰花,为什么冰花总是在窗户的内表面?用凝华的知识解释。
查阅资料,了解干冰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并说明其原理是利用了干冰的什么性质。
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固态碘可以升华。(提示:注意实验安全,碘蒸气有毒)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让我们来见识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观察与思考
我们可以自己做出雾凇,快来试试看吧
这里面包含了怎样的原理?
观察与思考
单质碘的物理性质
紫黑色晶体,有毒性和腐蚀性。熔点113.7℃,沸点184.4℃。加热时,碘可以直接变为深蓝色蒸气,若含有空气则呈紫红色,这种蒸气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一、升华和凝华
设计实验:
碘能够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但是过程比较缓慢,怎么加快它的变化呢?
碘的熔点是113.7℃,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以达到500℃,怎样做才能让碘在不熔化的情况下变为气态呢?
一、升华和凝华
演示实验:
加热前:碘为_____态
加热时:碘由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态,这个过程需要_____热。
冷却时:碘由_____态直接变为 _____态,这个过程需要_____热。
说一说你观察到的现象。







一、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气态
气态
固态
固态
一、升华和凝华
柜子中的樟脑球是怎么消失的?
一直冰冻的衣服是怎么 “晾干”的?
升华
固态冰
气态水蒸气
升华
固态樟脑丸
气态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气态水蒸气
凝华
固态小冰晶
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思考: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内侧
冰花总是出现在热的水蒸气同侧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气态水蒸气
固态小冰晶
(遇冷)
凝华
霜的形成
雾凇的形成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用久了发黑的灯泡
1.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2.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
钨丝
吸热升华
钨蒸气
钨的颗粒
放热凝华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特点:容易升华,能够快速降温。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制造舞台效果
思考:你能说出干冰制造舞台效果的原理吗?
食品中加入干冰,显得高级
用于保鲜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用高射炮或飞机在天空中撒下干冰,干冰会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落到地上便形成雨。
人工降雨(1)
人工降雨(2)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
升华
吸热
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液化
冰晶
小水珠

下降过程遇到暖空气,冰晶熔化。
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知识点1 升华和凝华现象
1. 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C
A. 洒在地上的水一段时间后变干了
B. 秋天清晨,草地上常有露水
C.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D. 放在冰箱冷冻室内的鲜肉变硬了
返回
2.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
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
正确的是( )
A. 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返回
3.普通照明用的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后发
现灯丝会变细,这是发生了______现象;而且观察后发现灯泡
还会变黑,这是发生了______现象。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升华
凝华
【点拨】白炽灯长期使用后,灯丝因升华变细;灯泡不亮时,
灯泡内温度下降,升华后的气态钨会放出热量,凝华为固态
的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所以用久了的灯泡会变黑。
返回
知识点2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4. [2025·延安期末]我们常在衣柜里放樟脑丸用来预防虫
蛀,在樟脑丸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
是( )
D
A. 熔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返回
5. [2024·聊城]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
就会直接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
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
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干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干冰变成气体是汽化现象
C. 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是熔化或凝华现象
D. 干冰有致冷作用是因为干冰变成气体时需吸收热量
返回
6.冻干食品是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简称,也称 食品。制作
时首先将食品中的水分速冻成冰,然后用高温加热使之直接
变为水蒸气,食物因此而脱水干燥。需要食用时,只需要重
新加水,食物就会恢复原来的面貌,色、香、味、形不变。
在制作冻干食品的过程中,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______(填“吸热”或“放
热”)。
升华
吸热
返回
7. [2025·商丘模拟]严寒的冬天,小明起床后发现窗户的
玻璃上结上了美丽的冰花(如图)。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A. 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冰花的形成需要吸热
C. 冰花在玻璃窗的室外一侧
D. 冰花是升华形成的
8. 2024年春节前气温骤降,西安上空开
始“飘雪”,市民戏称像在下“盐”。气象台发文科普表示,这
是霰,又称雪丸或软雹,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
成的小冰粒,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
降水。下列天气现象成因与其相同的是( )
C
A. 秦岭的雾 B. 华清池的雨
C. 太白山的雪 D. 大雁塔的露
9. [2025·泉州校级月考]小组同学做
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
相同杯子中分别放入适量的冰块和干
冰块。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内物
块均变小。甲杯内有液体出现,外壁有小水珠生成;乙杯内
仍然是干燥的,外壁有一层薄霜生成。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
A. 冰块变小是凝固现象,干冰块变小
是升华现象
B. 冰块变小需要吸热,干冰块变小需
要吸热
C. 小水珠生成是汽化现象,薄霜生成
是凝华现象
D. 小水珠生成需要放热,薄霜生成需
要吸热

10.如图甲是老师课堂上用干冰做实验时
的情景。把干冰放在敞口杯中,会发现
在杯周围出现大量“白雾”,“白雾”是空
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液化
升华
吸收
形成的。如图乙,把干冰放入试管中,在试管口套上气球,
气球逐渐变大,气球中的气体是干冰______(填物态变化名
称)形成的,用手摸试管,感觉很凉,说明该物态变化发生
时______热量。
升华和凝华
升华
凝华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升华吸热
凝华
生活现象
生活现象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