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平面镜成像规律--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44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1 平面镜成像规律--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44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3 07:5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3.3.1 平面镜成像规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3.3.1 平面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准确描述像与物的大小、位置关系。(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提高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难点)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能解释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区分实像和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生活中的平面镜
梳妆镜:我们每天照镜子整理仪表,镜子里会出现和自己模样一样的像。
平静的湖面:岸边的景物会在湖面上形成清晰的倒影,就像在水中有一个对称的世界。
玻璃幕墙:某些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反射周围的景物,形成类似镜子成像的效果。
思考
观察镜子里的像,像和自己的大小是否相同?像的位置和自己到镜子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实验目的
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以及像的虚实。
实验器材
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白纸上,并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它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
拿一支未点燃的蜡烛 B,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从玻璃板前各个位置看去,蜡烛 B 都好像被点燃了一样,此时蜡烛 B 的位置就是蜡烛 A 所成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录蜡烛 A 和蜡烛 B 的位置。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 A 到玻璃板的距离和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比较蜡烛 A 和蜡烛 B 的大小关系。
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能接收到蜡烛 A 的像。
改变蜡烛 A 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多次测量以寻找普遍规律。
实验次数
蜡烛 A 到玻璃板的距离 /cm
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 /cm
蜡烛 A 与蜡烛 B 的大小关系
1
5.0
5.0
大小相等
2
8.0
8.0
大小相等
3
10.0
10.0
大小相等
实验现象与结论
蜡烛 B 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与蜡烛 A 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观察发现,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即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光屏上无法接收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此处可插入平面镜成像原理示意图,展示光线的反射及反向延长线形成像的过程)
虚像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这个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叫做虚像。虚像用虚线表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总结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类型
形成原因
能否用光屏承接
实例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照相机所成的像
虚像
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不能
平面镜所成的像、放大镜所成的正立放大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成像:
梳妆镜:帮助人们整理妆容,观察自己的仪表。
试衣镜:让人们在试穿衣服时能看到整体效果。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潜望镜:在潜水艇、坦克等装备中,利用两块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观察者能看到被障碍物挡住的景物。
反光镜:汽车的后视镜利用平面镜成像,扩大司机的视野,使司机能观察到车后方的情况。
装饰与美化:
在狭小的房间里,安装平面镜可以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这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能扩大视觉空间的特点。
一些舞台设计中会使用平面镜,通过成像营造出特殊的视觉效果。
课堂练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 “实像” 或 “虚像”),它是由光的( )形成的。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 3m 处,他在镜中的像到他本人的距离是( )m,像的大小和他本人相比( )。
课堂总结
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与物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且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虚像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
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装饰等。
课后作业
为什么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一般不开灯?用平面镜成像的知识解释。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一个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所成的像(可自选一个简单物体,如三角形、箭头等)。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平面镜成像,举例说明其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哪些特点。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照镜子的时候,可以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观察与思考
美丽的风景在平静水面中的倒影分外迷人
商店里的平面镜使货物看起来琳琅满目
我们把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像
观察与思考
物和像








观察与思考
当我们照镜子的时候,镜子里的“你”与真实的你会有所变化吗? 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何特点呢?
观察与思考
镜前观像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请找一找,这位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是图中的哪一幅?观察有什么特点?
D;人物左右相反;裤子上花纹与书在同一侧
思考
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有什么关系?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
(1)手按到镜面上,发现手与镜中的像可以重合,所以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等
(3)照镜子时如果靠近镜面,发现像离自己更近,所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2)如果远离平面镜,发现镜中的像变小了,所以像可能比物小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2. 设计实验:
镜后视线被完全不透光的镜面挡住了,即不能比较像与物的大小,也无法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普通镜面:成像可“观”不可“测”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透明/半透明玻璃板:既可“观”也可“测”
透明的玻璃板成像不够清晰,因此本实验中选用半透明的玻璃板。
如何选择平面镜?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呢?
用物B“替代”镜前物A,移到镜后与物A的像做对比。
物理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
镜前物A
镜后物B
A与B大小相同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3. 实验器材:
带支架的玻璃板、
大小相同与不同的物若干、坐标纸、三角板等 。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4、进行实验:
序号 物体 像
1 1号物体
2 2号物体
3 3号物体
更换不同大小的物,观察像与物是否重合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观察像与物是否重合
探究一: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序号 物体 像
1 1号物体
2 2号物体
3 3号物体
当物大小发生变化时,像的大小也随着变化。且像与物总是完全重合。
像与物大小相等。
探究一: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现象:
结论1:
与物完全重合
与物完全重合
与物完全重合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从正面观察
从侧面观察
从各个方向观察,物体B与像都能重合
探究一: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改变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寻找并标记像的位置。
探究二: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1
2
3
4
5
3 3
5 5
7 7
4 4
6 6
现象:当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随之变化
像距等于物距
结论2: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探究二:像与物的位置关系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结论3: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1.小明在实验中,发现不管怎么移动物体B,都不能与物体A的像重合,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镜面与桌面没有垂直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镜面前倾
像“悬浮”在空中
镜面摆放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镜面后倾
像“沉降”至桌面下
镜面摆放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2.小明记得小孔成像中实验在光屏上可以承接到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也可以在光屏上承接吗?
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将笔尖轻轻按压在镜子表面后仔细观察
实验现象
1. 有两个像:一个清晰,另一个比较模糊。
2. 当用笔尖抵住镜面时,像和物之间还隔着一段距离。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分析:
涂层
玻璃厚为h
玻璃表面
像1
像2
2h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涂层
玻璃
h
h
分析:
当我们把手指抵在镜面上时,手指到涂层处的距离即为物距。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之间隔着一段距离。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玻璃面
涂层面
因此,实验中应选择半透明的薄玻璃板。
半透明的玻璃板前表面的涂层所成的像较为清晰;
玻璃板后表面也能成像,只是成像不够明显。
由于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两次所成的像并不能完全重合。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知识点1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2024·常州改编]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 应选择
____________(填“透明玻璃板”或“平面镜”),并将其
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透明玻璃板
竖直
(2)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 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
燃的蜡烛在后面移动,直至与 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
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此时,蜡烛 所处的位置即为像
的位置。这种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____________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像与物大小相等
等效替代法
(3)改变蜡烛 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
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 ,然后
______(填“直接”或“隔着 ”)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根据实
验现象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
直接

(5)将蜡烛垂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 ,观察
发现:玻璃板中蜡烛 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丙所示的
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返回
知识点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2题)
2. 中国象棋历史悠久。如图所示,在竖
直立着的平面镜前水平放置一个九格的棋
盘,将一颗棋子“马”按箭头方向移动,则
平面镜中所显示的棋子“马”,其移动路径
是从“2”到( )
C
A. “1” B. “2” C. “3” D. “4”
(第2题)
【点拨】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
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棋子“马”沿箭头方
向移动,则棋子原来的像位于“2”,移动
后的像位于“3”,所以像移动路径是从“2”
到“3”,故C符合题意。
返回
(第3题)
3. 如图是暑期小美同学游玩时拍
摄的一张荷花照片,在照片上能看到三朵荷花:
水面上方的荷花、莲叶上的“荷花”和水中的“荷
花”。其实水中的“荷花”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
的____(填“实”或“虚”)像;若一只蜻蜓立于荷
反射

0.4
变小
叶尖上,距水面 ,则蜻蜓与水中的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
;当水面上涨时,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3题)
【点拨】水中的“荷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
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若蜻蜓立于距水面 处的荷叶尖上,根据像和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蜻蜓在水中所成的像到
水面的距离也为 ,因此蜻蜓与像之间的距离
为 。蜻蜓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蜻蜓到水面的距
离,所以当水面上涨时,它在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返回
(第4题)
4.如图所示,晚上小明在房间窗前通过玻璃窗
看到了吊灯的像,当他水平向左缓慢推动玻璃
窗时,玻璃窗中吊灯的像__________
(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静止不动”),
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静止不动
不变
【点拨】由于吊灯在平面镜中成像时,像与吊灯关于平面镜
对称,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璃窗,吊灯的位置不变,吊灯的
像是静止不动的。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吊灯的
大小不变,玻璃窗中吊灯的像的大小不变。
返回
5.[2024·上海改编]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 。
【解】如图甲所示。

(2)如图乙所示,是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大致画
出平面镜的位置。
纠易错 误认为镜子后面的物体影响成像
【解】如图乙所示。

返回
(第6题)
6. [2025·柳州模拟]如图所示,烛焰 在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 。若在镜后放置一块
透明玻璃,则像 将( )
C
A. 变亮 B. 变暗
C. 不变 D. 偏离原位置
【点拨】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在镜
子前面,后面没有反射光线,在镜子后面放任何东西,都不
会影响镜面对光线的反射,所以像的亮度、位置等都不会受
影响,故选C。
返回
(第7题)
7. 如图所示,物体 直立于足够大的平面
镜前,若分别在平面镜前、后插入不透光
的木板、 。则( )
D
A. 因为阻挡, 不成完整的像
B. 因为阻挡, 的像会被挡住部分
C. 两种情况下镜前观察到像的范围相同
D. 两种情况下 都能成完整的像
【点拨】如图所示,物体 反射的光
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逆着反射光线看
到像。由图可知, 的阻挡,不
影响 成完整的像,故A不符合题
意;在平面镜后,无法遮挡反射光线,故 仍然成完整
的像,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在平面镜后,不影
响镜前观察到像的范围,而由于 的阻挡,镜前观察到像的
范围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返回
8.[2024·合肥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
明将“ ”字光源和薄玻璃板分别竖直放置在水平光具座上的
、位置,如图(a)所示;从侧向观察,看到的“ ”字如
图(b)中甲所示。
为了证明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他在 处放上如图(b)中____
(填“甲”“乙”“丙”或“丁”)的“”字光源,在 侧透过玻璃板向
观察时恰好发现像与处“ ”字重合。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
实验最好在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较暗
(a)
(b)
返回
小结
1.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等大)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等距)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
4.平面镜成虚像
5.像是正立的,但是左右相反
镜面对称
一、平面镜成像规律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光的反射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平静的水面也可以看作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