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焦耳定律(课件34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17.3焦耳定律(课件34页)2025-202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沪科版(2024)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3 09:2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7.3 焦耳定律
副标题: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规律
姓名:[你的名字]
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生活现象:冬天用电暖器取暖时,电暖器会发热;电饭锅煮饭时,内胆会变得滚烫;电脑使用时间过长,主机外壳会发烫。这些现象都表明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问题引导: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热量的多少如何计算?为什么有些用电器需要散热装置来防止过热损坏?
引出主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流热效应的重要规律 —— 焦耳定律,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幻灯片 3:电流的热效应
概念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几乎所有用电器在工作时都会产生电流的热效应,只是有些用电器主要利用热效应工作(如电暖器、电饭锅),有些用电器则要尽量减少热效应带来的能量损耗(如电动机、电脑)。
能量转化:在电流的热效应中,电能转化为内能,即\(W=Q\)(对于纯电阻用电器)。例如,电流通过电阻丝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而电流通过电动机时,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少部分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
生活实例:展示电暖器、电饭锅、电熨斗、电动机等用电器的图片,说明哪些是利用热效应工作的,哪些需要减少热效应的影响。
幻灯片 4: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提出:结合生活经验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电流的大小、导体的电阻大小以及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例如,电暖器的电阻丝电阻较大,通过的电流较大,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设计: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一根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通过观察煤油温度的变化来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
保持电阻和通电时间不变,改变电流大小,比较煤油温度的变化。
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改变电阻大小,比较煤油温度的变化。
保持电阻和电流不变,改变通电时间,比较煤油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定值电阻(不同阻值)、烧瓶(带电阻丝)、煤油、温度计、导线若干。
幻灯片 5:实验过程与现象
实验一: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 setup:将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_1\)和\(R_2\)(\(R_1 < R_2\))串联在电路中,保证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
操作: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现象:阻值较大的电阻丝所在烧瓶中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更多,说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二: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操作:保持电阻丝阻值和通电时间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观察同一烧瓶中煤油温度的变化。
现象:电流越大,相同时间内煤油温度升高得越多,说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三:电热与时间的关系:
操作:保持电阻丝阻值和电流不变,改变通电时间,观察煤油温度的变化。
现象:通电时间越长,煤油温度升高得越多,说明在电阻和电流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幻灯片 6:焦耳定律的内容与公式
定律内容: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公式表达: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Q=I^2Rt\),其中:
\(Q\)表示电流产生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
\(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
\(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t\)表示通电时间,单位是秒(s)。
公式意义:该公式定量地描述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适用于任何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无论是纯电阻电路还是非纯电阻电路。
幻灯片 7: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
例题 1:一根电阻为 5Ω 的导体,通过的电流为 2A,通电 10 分钟,电流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解:已知\(R = 5Ω\),\(I = 2A\),\(t = 10min = 600s\)。
根据\(Q=I^2Rt\),可得\(Q=(2A)^2×5Ω×600s = 4×5×600J = 12000J\)。
答:电流产生的热量是 12000J。
例题 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为 110Ω,接在 220V 的电源上,工作 5 分钟产生多少热量?
解: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流\(I=\frac{U}{R}=\frac{220V}{110Ω}=2A\)。
再根据\(Q=I^2Rt\),可得\(Q=(2A)^2×110Ω×300s = 4×110×300J = 132000J\)。
(或直接用\(Q=W=\frac{U^2}{R}t\),因为电熨斗是纯电阻用电器)
答:产生的热量是 132000J。
幻灯片 8:焦耳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的特殊形式
纯电阻电路特点: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即电流做的功等于产生的热量,\(W=Q\)。
公式推导:结合欧姆定律\(U=IR\)和电功公式\(W=UIt\),可推导出焦耳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的其他表达式:
\(Q=W=UIt\)(由\(W=UIt\)和\(W=Q\)得)。
\(Q=\frac{U^2}{R}t\)(由\(U=IR\)得\(I=\frac{U}{R}\),代入\(Q=I^2Rt\)得)。
适用说明:这些特殊形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电熨斗、电饭锅等),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风扇等)不适用,非纯电阻电路中\(W>Q\),只能用\(Q=I^2Rt\)计算热量。
幻灯片 9:焦耳定律的应用 —— 利用电热
电热器原理: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装置,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常见的电热器有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电热水器等。
应用实例:
电饭锅:通过发热体发热将米饭煮熟,利用了电热。
电熨斗:发热体发热使熨斗底板温度升高,用于熨烫衣物。
电暖器:通过发热体散热来提高室内温度,在冬季取暖。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电热器的图片,说明其工作原理和利用电热的方式。
幻灯片 10:焦耳定律的应用 —— 防止电热危害
危害表现:电流的热效应在某些情况下会带来危害,如:
电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会使电机温度升高,若温度过高会损坏电机绝缘层,缩短使用寿命。
电线中电流过大时产生的热量可能引发火灾。
电脑、电视机等电器长时间工作产生的热量会影响设备性能和寿命。
防止措施:
安装散热装置:如电动机的散热片、电脑主机的风扇、电视机的散热孔等,加快热量散发。
控制电流大小:通过保险丝、空气开关等保护装置限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防止电流过大产生过多热量。
合理使用电器:避免电器长时间连续工作,让电器有散热的时间。
图片展示:展示电器的散热装置图片,说明防止电热危害的具体方法。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题目展示:
焦耳定律的表达式是_____,它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___成正比,跟_____成正比,跟_____成正比。
一个电阻为 20Ω 的导体,通过的电流为 1A,通电 5 分钟产生的热量为_____J。
某用电器接在 220V 的电源上,电阻为 440Ω,工作 1 小时消耗的电能为_____J,产生的热量为_____J(该用电器为纯电阻用电器)。
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风扇
B. 电动机
C. 电饭锅
D. 电脑
下列关于焦耳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成正比
B. 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一定越多
C. 焦耳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D. 电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用\(Q=I^2Rt\)计算
答案讲解:结合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和应用,逐一分析题目,讲解答案。
幻灯片 12: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回顾电流的热效应概念,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和适用范围,焦耳定律在纯电阻电路中的特殊形式,以及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危害的实例。
核心要点:焦耳定律\(Q=I^2Rt\)是计算电流产生热量的基本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电流的热效应既可以被利用,也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其危害。
思维导图展示: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包括电流热效应、焦耳定律、公式应用、电热的利用与防止等内容。
幻灯片 13:课后作业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关于焦耳定律的练习题,重点练习不同电路中热量的计算。
调查家中的电热器,记录它们的额定功率和电阻,计算它们正常工作时 1 小时产生的热量。
为什么电视机、电脑等电器长时间工作后外壳会发烫?它们采用了哪些散热措施?请写一篇简短的说明。
幻灯片 14:结束页
总结语: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焦耳定律,了解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掌握了热量的计算方法,同时也知道了如何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带来的危害。
鼓励语:希望同学们能将焦耳定律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正确使用电热器,注意用电安全,同时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电热现象,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024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7.3焦耳定律
第十七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学习目标
认识到电能可以转化为热能,了解电热的应用 。
01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简单应用 。(重点)
03
知道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电阻及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 。(重、难点)
02
小明的爸爸出门前嘱咐他好好写作业,不要看电视。爸爸回来时看到他在认真写作业,电视机也没打开,很高兴,可是用手一摸电视机的后盖就发现,小明刚看过电视。你知道他爸爸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吗?
观察与思考
电油炸锅
电饭煲
电熨斗
这些用电器通电后,都伴有热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一、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的热效应
电烤箱
电烙铁
电热水壶
一、电流的热效应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用电器
优点:清洁、无污染、热效率高,便于控制和调节等。
缺点:浪费电能,造成电线老化,影响用电器使用寿命。
电流的热效应有什么利和弊?
一、电流的热效应
交流与讨论
灯泡通电后,在刚开始通电不是很热,可过了一会就很热,为什么?
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并不很热?
电饭锅通电后为什么必须按下加热(煮饭)按钮开关才能煮熟饭?
二、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观察与思考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可能与通电时间有关,因为通电时间越长,用电器产生的热量越多。
(2)可能与电阻有关,因为电炉丝发热,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太热。
(3)可能跟电流有关,因为常听说,电流大容易引发火灾。
二、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如图所示,控制电阻R、电流I 相同,闭合开关,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比较通电时间对电热的影响。
通电时间越长温度计示数越大
二、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与探究
(2)相同时间内通过R的电流为I,移动R0的滑片,使通过R的电流为2I。比较R两次所产热的多少。
通过电流为2I 时比通过电流为I 时的温度高
二、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与探究
(3)如图所示,R2>R1,控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通电时间不变,比较温度计的示数。
电阻R2温度计的示数比电阻R1温度计的示数大
二、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与探究
对同一电阻丝,在电流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对同一电阻丝,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电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通电电流大小不变,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二、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归纳与小结
为什么选用煤油而不用水?
因为煤油的比热容小,在相同情况下,煤油的温度变化大,便于观察。
二、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那些因素有关
讨论与交流
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那么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阻、电流及通电时间之间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被称为焦耳定律。
三、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
三、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公式及单位
焦耳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Q=I2Rt。公式中,电流I 的单位是安培(A),电阻R 的单位是欧姆(Ω),时间t 的单位是秒(s),热量Q 的单位是焦耳(J)。
注意:使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时,单位统一用国际单位;焦耳定律主要用于计算用电器电阻部分产生的电热,因此在纯电组电路中有W=Q。
电炉在使用时,电炉丝迅速热的发红,而与其相连的输电线却不怎么热,为什么?
三、焦耳定律
交流与讨论
因为电炉丝和导线在电路中是串联的,流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但是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大得多,在通电时间相同时,电炉丝产生的电热比导线产生的电热多得多,因此即使电炉丝发红导线也不怎么热。
如图所示,电吹风工作时,消耗了1 000J的电能,电流在电阻线上产生的热量等于1 000J吗?
三、焦耳定律
电热与电功
电吹风构成的电路不是纯电阻电路,电流做的功还有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因此W知识点
2
3
4
5
6
7
1
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我们要测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看电流表的示数
B.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看电压表的示数
C.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眼睛看小灯泡的亮度
D.手按开关,眼睛看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B
“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2024·无锡中考改编]小点进行测量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
【实验思路】(1)我们进行以下思考:
①实验原理:P=______________;
②仪器选择:
③所用电路如图所示。
2
3
4
5
6
7
1
电流表
电压表
UI
【实验过程】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分别使电压表的示数小于、等于和略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并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和小灯泡的亮度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电压 U/V 电流I/A 电功率P/W 小灯泡的亮度
① 3.0 0.28 较亮
② 3.8 0.30 正常发光
③ 4.2 0.32 过亮
2
3
4
5
6
7
1
【实验结论】
(3)完善表格,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出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小灯泡的亮度由__________决定。
1.14
实验序号 电压 U/V 电流I/A 电功率P/W 小灯泡的亮度
① 3.0 0.28 较亮
② 3.8 0.30 正常发光
③ 4.2 0.32 过亮
2
3
4
5
6
7
1
实际功率
3.小点和小训一起完成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的实验,所用器材有:蓄电池组(电压为6 V)、小灯泡(铭牌上标有“2.5 V”字样,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10 Ω)、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
【实验过程】
(1)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的是他们连接的部分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解:(1)如图所示。
2
3
4
5
6
7
1
(2)故障分析:他们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几乎无示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动滑片至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2 V,为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滑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太大
2
3
4
5
6
7
1
向右移动滑片P,观察灯泡亮度变化

2.5
【数据分析】
(4)移动滑片,获得多组对应的电压、电流值,绘出如图乙所示的I -U图像,根据图像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交流反思】
(5)小点发现灯泡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
2
3
4
5
6
7
1
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6)为了减小误差,小训认为应该计算出小灯泡
的平均功率。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5
6
7
1
不正确
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同,取平均值没有意义
4.[2025年1月合肥期末]“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实验,小聪同学对两个实验进行了梳理和对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的原理相同
B.滑动变阻器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仅是保护电路
C.两个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
D.两个实验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C
2
3
4
5
6
7
1
5.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琳琳同学连接的电路正确,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但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都达不到灯泡的额定电压值,原因可能是(  )
A.小灯泡的灯丝断了
B.电压表的量程太大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大
D.电源电压太低
D
2
3
4
5
6
7
1
6.[2025·安庆模拟]如图甲所示的是某实验小组测量额定电压为3.8 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的部分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 Ω,1 A”。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
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短路,此时电流表的
示数为0.12 A,可知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2
3
4
5
6
7
1
小灯泡
解:(1)如图所示。
6
(3)排除故障并正确连接电路后,继续实验时,小华同学发现电压表无法准确显示3.8 V的示数,她更换电压表量程后,只需将电压表并联在图乙中的______(填“ab”“bc”或“ac”)之间,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2 V,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bc
2
3
4
5
6
7
1
1.14
(4)小峰同学想用此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则他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不能
2
3
4
5
6
7
1
7.小点和小训想测量各自家中干衣机和节能灯的电功率,首先小点将家中其他用电器关闭,只让干衣机单独工作。
【设计与进行实验】经过30 min,电能表的示数从图甲变成了图乙,则干衣机在这30 min内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电能表的灯闪烁了________次,干衣机的电功率是________W。
【分析论证】考虑到电路中的电线会消耗
一部分电能,小点测得干衣机的电功率
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0.5 kW·h
2
3
4
5
6
7
1
1 500
1 000
偏大
【拓展】(高阶思维)测量一只标有“220 V 10 W”字样的节能灯的额定功率时,小训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能表和秒表设计了一个测量方案:将该节能灯接入220 V的测量电路中,关闭其他用电器,电路中只有该节能灯单独工作,测量出电能表显示消耗1 kW·h电能所用的时间。
经过小组讨论,发现上述方案__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合理
2
3
4
5
6
7
1
该节能灯消耗1 kW·h的电能,所用的时间过长
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
电阻大小
电流大小
影响电热大小的因素
通电时间
公式:
电热与电功的关系
焦耳定律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