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1.3 跨学科:材料的利用与开发
副标题:支撑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
姓名:[你的名字]
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知识关联:在前两节课中,我们了解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材料科学的支撑,从光伏电池的半导体材料到储能电池的电极材料,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技术的突破。材料作为一切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利用与开发同样是多学科交叉的成果。
跨学科视角:材料的研发需要物理学探索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化学提供合成方法,工程学实现规模化制备,而不同领域的需求又驱动着新型材料的诞生。材料科学如何与其他学科协同创新?又有哪些典型成果?
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将从跨学科角度探索材料的分类与特性,分析多学科在材料研发中的作用,了解材料在能源、信息技术、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幻灯片 3:材料科学的跨学科基础
物理学的微观解析:物理学研究材料的原子结构、晶体缺陷、电子运动等微观机制,揭示材料性能(如导电性、强度、光学特性)的本质规律。例如,通过能带理论解释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特性,为芯片和光伏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化学的合成与改性:化学通过设计合成路线制备新型材料,如有机合成制备高分子材料,无机合成制备陶瓷材料;通过掺杂、表面改性等手段优化材料性能,如在金属中添加合金元素提高强度和耐腐蚀性。
工程学的制备与应用:材料工程将实验室合成的材料转化为工业化产品,开发粉末冶金、薄膜沉积、3D 打印等制备技术,解决材料成型、加工、性能调控等工程问题,实现材料的规模化应用。
生命科学的仿生启示:借鉴生物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如蜘蛛丝的高强度、荷叶的超疏水表面),开发仿生材料,如仿生医用敷料、自清洁材料,拓展材料的应用领域。
幻灯片 4:能源材料 —— 跨学科研发的核心领域
光伏材料:
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研究硅基、钙钛矿等材料的光电转换机制,通过调控晶体结构和缺陷浓度提高光吸收效率和稳定性。
化学工程:开发低成本的材料合成工艺,如溶液印刷制备钙钛矿薄膜,降低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机械工程:设计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和结构,提高其抗风沙、耐老化性能,适应不同气候环境。
储能材料:
电化学与材料科学:研发高容量电极材料(如锂离子电池的硅基负极、钠离子电池的普鲁士蓝类似物)、固态电解质材料,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物理学与热工程:开发相变储能材料(如石蜡、盐类),通过调控相变温度和潜热,实现热能的高效存储与释放。
纳米技术:利用纳米材料的大比表面积和量子效应,提高电极材料的反应活性和离子传输速率。
幻灯片 5:信息材料 —— 支撑信息技术革命
半导体材料:
固体物理与材料科学:研究硅、锗、碳化硅等半导体材料的电学特性,通过掺杂形成 P 型或 N 型半导体,为晶体管、芯片的制造奠定基础。
微电子工程:开发光刻胶、靶材等辅助材料,结合精密加工技术,实现半导体器件的微小型化和高集成度。
化学与表面科学:通过原子层沉积(ALD)等技术制备超薄绝缘层和导电层,控制材料界面特性,提高器件性能。
光通信材料:
光学与材料科学:研发高纯度石英光纤、稀土掺杂光纤放大器材料,降低光信号传输损耗,实现长距离通信。
化学工程:合成高性能激光材料(如蓝宝石、光纤激光器增益介质),优化光发射效率和稳定性。
幻灯片 6: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的创新应用
高性能结构材料:
材料力学与工程学:开发高强度合金(如钛合金、铝合金)、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高铁等领域,减轻结构重量并提高承载能力。
腐蚀科学与化学:研发耐蚀涂层材料(如锌铝合金涂层、陶瓷涂层)和缓蚀剂,延长金属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仿生学与材料科学:模仿贝壳珍珠层的层状结构,设计仿生复合材料,实现强度与韧性的协同提升。
智能功能材料:
化学与材料科学:合成形状记忆合金(如镍钛合金)、温致变色材料、压电材料,实现材料性能对环境刺激的响应。
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将智能材料与传感器、执行器结合,开发智能驱动装置、自修复材料系统,应用于机器人、医疗器械等领域。
幻灯片 7:环境友好材料 —— 跨学科的绿色追求
降解材料:
高分子化学与生物学:研发可生物降解塑料(如聚乳酸 PLA、聚己二酸丁二酯 - 对苯二甲酸酯 PBAT),通过微生物作用实现材料的自然降解,减少白色污染。
农业科学与材料工程:利用秸秆、淀粉等天然生物质原料制备复合材料,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污染治理材料:
环境化学与材料科学:开发吸附材料(如活性炭、金属有机框架 MOFs)、光催化材料(如二氧化钛、铋系化合物),去除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化学工程:设计高效的催化剂载体材料和固定化技术,提高催化反应效率和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幻灯片 8:生物医用材料 —— 多学科呵护生命健康
组织工程材料:
生物化学与材料科学:研发可降解支架材料(如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胶原蛋白),为细胞生长提供支撑,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
医学与工程学:结合 3D 生物打印技术,定制化制备仿生骨支架、皮肤修复材料,实现精准医疗。
表面科学: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如接枝生物活性分子),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减少免疫排斥反应。
诊断与治疗材料:
纳米技术与医学:开发量子点荧光探针、磁性纳米颗粒等造影剂,提高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药物化学与材料科学:设计靶向药物载体材料(如脂质体、纳米胶囊),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和精准递送。
幻灯片 9:材料研发的挑战与跨学科解决方案
挑战 1:性能与成本的平衡:
解决方案:材料科学与经济学合作评估材料性价比,化学工程开发低成本合成工艺,物理学探索替代材料的性能优化途径,如用钙钛矿替代硅基材料降低光伏成本。
挑战 2:可持续与环境友好:
解决方案:环境科学评估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化学研发绿色合成路线(如无溶剂合成、生物合成),循环工程开发材料回收与再利用技术。
挑战 3:功能集成与多功能化:
解决方案:跨学科设计复合材料体系,如将储能、传感、驱动功能集成到单一材料中,物理学与工程学协同优化材料的界面性能和功能耦合机制。
幻灯片 10:未来材料发展趋势 —— 跨学科引领的前沿方向
智能响应材料:融合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开发能感知环境变化并自主调节性能的材料,如自适应光学材料、自修复电子皮肤。
量子功能材料: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研发量子点、拓扑绝缘体等材料,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通信,推动信息技术进入量子时代。
原子级制造材料:借助原子层沉积、分子束外延等技术,实现材料的原子级精准制备与组装,调控材料性能至理论极限。
可持续生物基材料:通过生物学、化学和农业科学的协同,开发完全可降解、可再生的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化石基材料,实现 “从摇篮到摇篮” 的循环经济。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填空题:
材料科学的跨学科基础包括_____对微观机制的解析、_____的合成改性、_____的制备应用以及_____的仿生启示。
光伏材料的研发中,_____研究光电转换机制,_____开发低成本合成工艺,_____设计组件结构以适应环境。
生物医用材料需具备良好的_____,通过_____技术可实现定制化支架材料的制备。
简答题:
举例说明材料科学与物理学、化学在能源材料研发中的协同作用。
为什么说环境友好材料的开发需要多学科的参与?结合具体材料分析。
幻灯片 12: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本节课从跨学科角度探讨了材料科学的基础,分析了能源材料、信息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总结了材料研发的挑战及跨学科解决方案,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核心要点:材料的利用与开发是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协同的结果;跨学科创新推动材料性能不断优化,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集成发展,为能源、信息、环境、医疗等领域提供关键支撑,助力可持续发展。
幻灯片 13:课后作业
选择一种你熟悉的材料(如手机屏幕材料、口罩过滤材料),分析其特性、研发涉及的主要学科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撰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报告。
查阅资料,了解某一种新型材料(如石墨烯、钙钛矿)的最新研究进展,说明跨学科技术在其中的推动作用。
结合生活需求,提出一种你希望开发的新型材料,描述其功能、可能涉及的学科及潜在应用场景。
幻灯片 14:结束页
总结语:材料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如今的新材料时代,每一次材料的突破都伴随着科技的飞跃。材料的利用与开发离不开跨学科的融合创新,各学科从不同维度推动材料性能的提升和应用的拓展。
创新展望:希望同学们能认识到材料科学的重要性和跨学科学习的价值,未来在材料领域或其他科技领域中,勇于探索、跨界融合,开发出更多高性能、绿色化的新材料,为科技进步和人类福祉贡献力量!
2024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21.3跨学科_材料的利用与开发
第二十一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材料可以给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大大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
探索新知
一 超导材料
什么是超导现象?
什么是超导材料?
材料温度降低到一定时,电阻降低到几乎为零的现象叫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的材料叫超导材料。
超导磁浮现象
超导材料最诱人的应用是发电、输电和储能。
利用超导体做输电线实现远距离输电有什么好处?
可以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因为超导输电线可以无损耗地输送极大的电流。
利用超导材料制作超导发电机的线圈磁体制成的超导发电机,可以将发电机的磁场强度提高到5—6万高斯,而且几乎没有能量损失,与常规发电机相比,超导发电机的单机容量提高5—10倍,发电效率提高50%;
超导输电线和超导变压器可以把电力几乎无损耗地输送给用户,超导输电,节省的电能相当于新建数十个大型发电厂。
迈斯纳和奥林菲尔德发现的超导磁浮现象有什么重大意义?
用超导体可以实现交通工具的无摩擦运行,大大提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
超导输电线路
超导计算机
重难点点拨
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
(1)超导现象:一些材料,当温度降到某一值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
(2)超导体: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
二 纳米材料
什么是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有哪些特殊性能?
合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1—100nm范围内的材料是纳米材料,其基本单元的尺度小,可以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降低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的磁性等。
取向碳纳米管材料
纳米机器人
纳米导线
要点归纳
(1)“纳米”是长度单位,1nm = 10-9m。
(2)纳米材料统指合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 1~100nm范围的材料。
(3)特性:特殊的力学性质、热学性质、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质等。
(4)应用:大大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降低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的磁性等。
2. (新情境题)合肥市在车站、步行街等地投放了神奇的太阳能智能充电椅,椅子上有一块太阳能面板,它不仅能用来给手机充电,还能灭蚊。太阳能充电椅的电池板储存能量,其转化是( )
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C.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D.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3.[2025年1月安庆期末改编]如图所示的是无线蓝牙耳机及其收纳盒,耳机没电时,可以将单只或一对耳机放入收纳盒中进行充电,此时耳机中的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能。使用耳机时,耳机中的电池将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
用电器
化学
化学
电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4. (跨学科·地理)我国存在能源与经济相分离的问题,资源富集区经济相对落后,而经济发达地区则能源储量不足,为此国家规划建设特高压(交流电压在1 000千伏、直流±800千伏及以上)输电网。远距离输电采用特高压输电,这是为了( )
A.减少输电线上的能量损失 B.节省输电线材料
C.满足用电器对电压的要求 D.增大输电线上的电流
A
知识点2
高压输电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5.如图所示的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
(1)图片a处应填入的内容是________。从发电厂发出电到进入家庭,变压器使电压的大小经过了________次改变,最终直接进入家庭的电压为________V。
(2)在甲、乙两地之间架设两条输电线,若输送的电功率保持不变,输送的电压由110 kV提高到220 kV,则输电线的电流大小将______,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________。(均填“增大”或“减小”)
升压
2
220
减小
减小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6.[2024·长沙中考]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在高压线下钓鱼
B.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C.用湿抹布擦拭发光的灯泡
D.使用绝缘皮破损的插头
B
知识点3
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7.高压输电线都架得很高,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触电;如果高压线断了,落在地上,那么不要靠近,更不能用手去捡,应该派人看守,并赶快找电工处理,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触电。(均填“高压电弧”或“跨步电压”)
(补充设问)防止触电的措施是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和靠近__________________。
高压电弧
跨步电压
高压带电体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8.[2025年1月合肥期末]在用橙子做水果电池时,用导线将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在铜片和铁片上,观察到电压表指针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该水果电池电压为3 V
B.水果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该水果电池的铁片是正极
D.为获得更高电压,可以将多个水果电池并联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9.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利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如图所示的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I为输电电流,r为输电线总电阻,U为用户端的电压,则因输电线发热而损耗的电能为(t为通电时间)( )
A.I2rt B.
C.UIt D.UIt+I2rt
A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10.如图所示,变压器上经常贴有“禁止靠近”标语,原因是高压带电体周围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触电。
高压电弧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9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