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磁现象--2025-2026学年2024教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教学同步课件(29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磁现象--2025-2026学年2024教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教学同步课件(29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3 15: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7.1磁现象
第7章 磁与电
教科2024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7.1 磁现象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磁性、磁体、磁极等基本概念,熟悉常见磁体的形状和特点,能清晰辨别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熟练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理解磁化的概念及常见的磁化方法,能够运用磁现象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磁现象。
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磁现象,如判断磁体的磁极、验证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等,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磁现象实验、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探究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和磁化现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和归纳法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磁现象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实验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磁现象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神奇与魅力,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仔细记录、规范操作的良好实验习惯。
通过了解磁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磁性、磁体、磁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磁化现象的概念和常见的磁化方法。
(二)教学难点
对磁性本质的初步理解,以及磁体周围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概念的建立。
运用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和磁化现象解释生活中复杂的磁现象,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磁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磁现象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探究思路等,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知识共享。
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展示磁现象的相关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如探究磁体的磁极、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 分钟)
生活实例展示: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如冰箱门能紧密关闭(利用磁条)、指南针指示方向、磁悬浮列车运行等。
问题引导思考:教师提问:“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冰箱门为什么能紧紧关闭?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北方向?磁悬浮列车为什么能悬浮在空中?这些现象都与什么有关呢?”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 磁现象(板书课题:7.1 磁现象)。
(二)新课讲授
1. 磁性与磁体(10 分钟)
概念讲解:教师拿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和一些小铁钉,进行演示实验。将磁体靠近小铁钉,观察到小铁钉被吸引,由此引出磁性的概念: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分类与特点:展示不同形状的磁体,如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磁针等,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特点。同时,讲解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如天然磁矿石)和人造磁体(如通过人工方法制造的各种磁体),并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活动: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物体(如铁钉、铜片、铝片、塑料片等)和磁体,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磁体分别靠近这些物体,观察现象并记录。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磁体能吸引哪些物体,加深对磁性和磁体概念的理解。
2. 磁极(15 分钟)
实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磁体的磁极。让学生用磁体吸引铁屑,观察磁体上吸引铁屑最多的部位。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磁体上有两个部位吸引铁屑最多,从而引出磁极的概念: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为南极(S 极)和北极(N 极)。
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给每个小组发放两个磁体,让学生分别将两个磁体的不同磁极相互靠近,观察现象。如将一个磁体的 N 极靠近另一个磁体的 N 极,将 N 极靠近 S 极等,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实例:展示一些应用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例,如磁悬浮列车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实现悬浮,指南针利用地磁场与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指示方向等。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例中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应用,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3. 磁化(15 分钟)
现象演示:教师拿出一根铁钉和磁体,将铁钉靠近小铁钉,观察到铁钉不能吸引小铁钉;然后将铁钉在磁体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下,再将铁钉靠近小铁钉,发现铁钉能吸引小铁钉了。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引出磁化的概念: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磁化方法与退磁:讲解常见的磁化方法,如用磁体的一极在物体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将物体放在强磁场中等。同时,介绍退磁的概念,即让具有磁性的物体失去磁性的过程,以及一些常见的退磁方法,如高温加热、猛烈敲击等,并通过简单的实验进行演示(如用酒精灯加热磁化后的铁钉,观察其磁性减弱)。
生活应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磁化现象和退磁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的应用和影响。例如,银行卡、磁卡等不能与强磁体放在一起,否则会因退磁而无法使用;一些磁性工具(如磁性螺丝刀)可以通过磁化来增强磁性等。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课堂练习(10 分钟)
发放练习题,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例如:
选择题:下列物体中,能够被磁体吸引的是( )
A. 铜块 B. 铝块 C. 铁块 D. 木块
填空题: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______,每个磁体都有______个磁极,分别是______极和______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
简答题: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磁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概念混淆、规律应用错误等。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单独辅导。
(四)课堂小结(5 分钟)
知识梳理: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磁性、磁体、磁极的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的概念和方法等,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
方法总结:总结本节课中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如实验观察法、归纳法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升华:强调磁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重要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有趣的磁现象,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5 分钟)
书面作业:布置教材课后相关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规范使用物理术语,加深对磁现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利用身边的材料(如铁钉、磁体等)制作一个简易的指南针,并观察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指向情况,思考影响指南针准确性的因素,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对磁现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练习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在磁极概念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应用和磁化现象认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调整教学方法,加强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例如,针对学生对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容易混淆的问题,增加更多的实验演示和实例分析;对于磁化现象理解不深刻的情况,设计更多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作业反馈,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通过实验知道磁极及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3.了解磁感线并会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4.知道磁化的方法。
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在父亲给我看一只指南针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情后面。
——爱因斯坦
我国很早就利用罗盘(司南)在航海中指示方向。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1.磁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各种各样的磁体
一、认识磁体
2.磁体上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叫磁极。
 (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北极或N极。
演示1
3.磁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演示2
4.一些物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演示3
N
软铁棒
软铁棒


  你还知道哪些?
磁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
1.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称为磁场。
将磁针放到磁体附近,磁针指向发生偏转,说明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磁体和磁针没有接触,怎么会有力的作用呢?
思考
二、磁体周围有什么
将几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的不同地方。
(1)磁针所指的方向相同吗?
(2)小磁针所受磁力的方向相同吗?
(3)这样的现象反映了磁场有什么性质?
2.物理学中把磁场对小磁针作用力的方向,即小磁针静止时北极
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实验1
  在磁体周围放很多小磁针。
如果我们想知道磁体周围整个磁场的分布,要怎样做?
  在磁体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轻敲玻璃,观察。
实验2
  磁化后的铁屑就像一个个小磁针,在磁场的作用下,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
3.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排列情况,用一根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①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②磁感线是描述磁场的方法,并不存在。
  ③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磁针受力转动是磁场作用的结果,那么指南针在世界各地都能够指南北又是谁的磁场在施加作用呢?
  1.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研究表明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
思考
三、地磁场
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地磁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相反,且并不完全重合。
3.地磁场特点
这一现象最早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记述。
沈括的这一发现比西方早了四百多年。
1. 磁化 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2. 磁性材料 能被磁化的物质大多是含铁、钴、镍的合金或氧化物,叫做磁性材料。只有磁性材料才能被磁化。
3. 磁性材料分类 硬磁性材料: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如高碳钢。软磁性材料: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如软铁。
4. 磁化的方法 靠近、接触、摩擦。
5. 退磁的方法 剧烈撞击、加热。
一根条形磁体的一端吸起两枚大头针,小华认为两枚大头针会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小红认为两枚大头针将会张开,如图乙所示;小明认为两枚大头针将会靠近,如图丙所示。
你认为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条形磁体的一端吸起大头针后,大头针就被磁化。两枚大头针的下端因是同名磁极会相互排斥而张开。
小红
大头针磁化后下端因是同名磁极会相互排斥
知识点1 认识磁体
1. [2024·长春]能被磁体吸引的物体是( )
A
A. 铁钉 B. 铜线 C. 金币 D. 铝箔
(第2题)
2.甲、乙两个相同的条形磁体(如图所示)
的两端相互吸引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
磁体,那么新的磁体的磁极有____个,
两个条形磁体吸在一起前,乙磁体的
端为___________极。

南(或)
返回
知识点2 磁场、磁感线、地磁场
3. 某同学在研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将两个条形磁体放在水平桌
面上,在它们上面放一块有机玻璃,玻璃上均匀撒一层铁屑,轻轻敲打
玻璃,可以看到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第3题)
A. 图中所示的实验研究的是两个异名磁极之间的
磁场分布
B. 利用撒在磁体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磁体周围各
点的磁场方向
C. 磁极周围的磁场是均匀分布的
D. 磁极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返回
4. [2025·天津期末]下列选项中两磁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
确的是( )
B
A. B. C. D.
返回
5. [2025·北京期末]如图所示是用磁感线描述的
地磁场分布示意图。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
有关于地磁场的记载:“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
东,不全南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第5题)
A. 地球本身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蹄形磁体
B. 地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
C. 地磁场的 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D. 磁针指南北是受到地磁场作用的结果
返回
(第6题)
6.磁体间力的作用是通过______发生的。如
图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
分磁感线,点和 点磁场更强的是___点。
若在 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
小磁针静止时,其极指向___(填“”或“ ”)
处。
磁场
返回
7. [2024·益阳一模]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史上
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船队采用水罗盘定向。用水罗盘定向是
指把磁针放在一个中间盛水、边上标有方向的盘子里,磁针
浮在水面上自由转动,静止时磁针针尖指向南方。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D
A. 磁针针尖是磁针的 极
B. 磁针针尖指的是地磁南极
C. 水罗盘周围存在磁感线
D. 水罗盘利用了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返回
8. 四个条形磁体中有三个是极被涂黑,一个是 极被涂黑,
放在条形磁体周围的小磁针(小磁针 极被涂黑)静止时情
况如选项中所示,则条形磁体 极被涂黑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1.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每个磁体有两个磁性最强的位置叫做磁极。水平悬挂静止指北那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指南那端叫南极,用S表示。
2.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3.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向和强弱。地球是个巨大的磁体。
4.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