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两种电荷--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2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两种电荷--2025-2026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32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4 06:2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13.1 两种电荷
第十三章 简单电路
沪粤版2025-2026学年 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13.1 两种电荷
教学目标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能说出摩擦起电的本质。
了解电荷的概念,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重点)
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说明其用途。
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和单位,了解元电荷的含义。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的转移。
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生活中很多物体经过摩擦后会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例如: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有时头发还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干燥的天气里,用手触摸金属门把手时,会有 “触电” 的感觉,这是因为身体经过摩擦带电了。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等轻小物体。
带电体的性质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是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重要依据之一。
摩擦起电的本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的一些电子会转移到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两种电荷
电荷的分类
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 “+” 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 “-” 表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是电荷的基本性质之一,例如:
用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它们会相互排斥。
用两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它们也会相互排斥。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它们会相互吸引。
(此处可插入电荷相互作用的示意图,展示同种电荷排斥、异种电荷吸引的现象)
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
验电器主要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片和绝缘外壳组成。金属球通过金属杆与金属箔片相连,整个装置封闭在绝缘外壳内,以防止外界因素干扰。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荷会通过金属杆传到金属箔片上,使两片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片金属箔片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带电体所带的电荷越多,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越大。
验电器的用途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将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电;如果金属箔片不张开,说明物体不带电。
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物体带电越多,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越大,因此可以通过金属箔片张开角度的大小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此处可插入验电器的构造图和工作示意图)
电荷量
电荷量的概念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用符号 “Q” 表示。
电荷量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 “C”。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例如,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 10 C。
元电荷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 1.6×10 C。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 “e” 表示,即 e=1.6×10 C。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引力作用下,绕核做高速运动。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对外不显电性。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其一些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例如,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丝绸弱,因此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会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电荷的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电荷的中和。例如,带等量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后,会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这就是因为它们所带的异种电荷发生了中和。
课堂练习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验电器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它可以用来( )和( )。
电荷量的单位是( ),符号是( )。元电荷 e=( )C。
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 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C. 摩擦过的物体一定带正电
D. 摩擦过的物体一定带负电
课堂总结
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转移,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验电器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比较带电多少。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e=1.6×10 C。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课后作业
为什么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梳子会吸引头发?
有 A、B、C 三个带电体,A 物体排斥 B 物体,B 物体吸引 C 物体。如果 A 物体带正电,那么 C 物体带什么电?请说明理由。
查阅资料,了解生活中其他摩擦起电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课程目标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2.了解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
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电是什么

观察摩擦起电现象
将塑料梳子(或玻璃棒)在干燥的化纤衣服(或丝绸)上摩擦几下,再将梳子(或玻璃棒)的一端靠近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活动1
现象:
摩擦过的塑料梳子(或玻璃棒)能够吸引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
在物理学中,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和玻璃棒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明它们带了电或者说有了电荷,我们把这种带电的物体称为带电体,把这种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做摩擦起电。
物体都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通常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数和核子数是相等的。
所以,物体呈现不带电状态。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什么?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束缚电子
能力弱
束缚电子
能力强
电子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同的物体,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电子)的转移。
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用图所示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情况怎样呢?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情况又会怎样呢?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2
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
活动三
用起电机模拟闪电现象
当起电盘转动起来后,两个金属球就会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两球间就会发生火花放电。
闪电是带异种电荷的云层间或带电云层和大地间的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 。
实验表明,物体带电时,它的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
活动三
怎样知道物体带了电

1、验电器结构:
2、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金属球
绝缘垫
金属杆
金属箔
金属罩
接线柱
验电器的构造
利用接触带电的方法,使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带电体所带的电越多,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就越大。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可以给物质的微粒带上电荷,使带电微粒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到指定位置。
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等。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
2、防止
利用导体将物体带有的电荷中和或传到大地上,
从而避免危险。如避雷针、油罐车底部拖地的铁链等。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1.小点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沾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    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在物体间转移。
摩擦
知识点1
摩擦起电
吸引轻小物体
电子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填“丝绸”或“玻璃棒”);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带    电荷。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玻璃棒

3.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活动中,用干燥的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依次两两靠近,如图甲、乙、丙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同种电荷互相    ,
异种电荷互相    。
排斥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知识点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吸引
(2)把其他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相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相互排斥,而跟橡胶棒相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相互排斥,由此可推理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只存在    种电荷。
(3)如图丁所示,用上面的橡胶棒
靠近另一小棒,若它们相互排斥,
则小棒带    电。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4.[2024·镇江中考]小华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取两根相同的塑料吸管,分别用细线系住吸管一端,再将两吸管另一端同时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起电,悬挂后靠近。她观察到的现象是(  )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5.[2025·北京阶段练]将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轻质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关于泡沫球带电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带负电
B.一定不带电
C.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6.[原创题]无论用带正电还是带负电的物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都张开,这是因为接触后两片金属箔带    种电荷,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物体带的电荷越    。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知识点3
验电器

7.[2025·六安月考]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如图所示。接触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
B.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
C.有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验电器
D.无法判断电荷转移情况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刮风时墙角处积累了许多灰尘
C.电视机屏幕上容易吸附灰尘
D.地毯中夹杂不锈钢导电纤维
B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知识点4
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9.[2025·太原模拟]如图所示的是一个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可以轻松地将附近的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静电除尘纸和地板摩擦创造了电荷
B.摩擦后的静电除尘纸与地板带有同种电荷
C.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的原理与验电器相同
D.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10.[新考法]厨房烟雾中含有水汽、空气和油脂液滴等,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抽油烟机可有效减少油烟污染,其中“静电分离”技术可让甲、乙金属板和油脂液滴分别带上电荷。当烟雾在两金属板间通过时,带电的油脂液滴会被一侧的金属板吸附,流入下方的油杯。下列能达到以上要求的是(  )
D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11.[2024·重庆中考]用相同织物分别摩擦两个相同气球,用其中一个气球靠近碎纸屑,发现碎纸屑被吸引起来,如图所示,说明摩擦可以使气球带上    ;然后将两个气球靠近,发现它们会相互    。
电荷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排斥
12.[2025年1月合肥期末改编]a、b、c三个轻质小球,a带正电,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c的带电情况是    (填“带负电”“不带电”或“带正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c球,二者将互相      (填“吸引”或“排斥”)。
带负电
2
3
4
5
6
7
8
1
10
11
12
13
14
9
吸引
1.带电体的性质:
2.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电荷间的作用:
正负电荷
4.验电器:
3.摩擦起电实质:
归纳与总结
5.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防护:避雷针、油罐车底部拖地的铁链
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复印
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电子的转移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