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1.3跨学科实践_降落伞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1.3 跨学科实践_降落伞
学习目标
了解降落伞的结构、原理、用途,认识其在不同领域的重要应用。
经历 “探究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因素” 实验过程,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并正确使用。
学会测量不规则图形面积(方格纸法),掌握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提升测量技能。
能够设计并制作降落伞,通过比赛,综合评价自制降落伞的科学性、艺术性和飞行时间,培养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体会物理与其他学科如数学(面积计算)、工程学(结构设计)等的跨学科联系,感受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运用。
情境导入
展示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跳下,降落伞在空中缓缓打开,安全降落的精彩视频。
提出问题:大家观察到跳伞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有长有短,那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兴趣。
回顾科学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清晰表述关于降落伞飞行时间的疑问,如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大胆提出假设,如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面积、材质、开始下落高度、总质量等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制订方案:确定实验变量,选择合适仪器,规划实验步骤,设计记录数据表格。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按照方案操作,认真观察现象,准确记录数据。
得出结论、做出解释:分析数据,得出变量与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关系结论。
交流、评估和反思:分享实验过程和结论,互相评价实验的合理性和不足,思考改进方向。
认识降落伞
定义:降落伞是一种使人或物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航空工具,在航空航天、救援、军事、体育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结构:
伞衣:主体部分,多由尼龙、聚酯纤维等柔性织物制成,常见形状有圆形、方形等,其形状设计需兼顾空气动力学性能、稳定性、材料密度与强度及开伞响应时间和安全性。
伞绳:连接伞衣和悬挂物(或背带系统),由高强度合成纤维制成,保障在强风或高速下降时的稳定性。
安全保障装置:如引导伞确保主伞快速打开,背带系统保障使用者安全舒适,开伞部件在恰当时候展开降落伞。
原理:当物体(人或物)从高空落下,降落伞展开,伞衣增大了物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空气阻力大幅增加,根据公式 F 阻 = kv (k 为阻力系数,v 为物体相对空气的速度),空气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从而减缓物体下降速度,实现安全平稳降落。
类型:
人用降落伞:包括救生伞保障飞行员等人员生命安全;训练伞用于跳伞初学者练习;竞赛伞供跳伞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设计会考虑人体重量、舒适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物用降落伞:用于空投物资,为偏远地区或紧急救援提供物资保障;回收飞行器,帮助飞行器安全着陆,通常具有较大伞面和更高强度,以承受更大重量和速度。
探究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的因素
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可能与降落伞的材质有关。
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
可能与降落伞总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制订方案:
选择合适的仪器:
不同面积、形状、伞绳长度、总重量的降落伞(可自制或准备现成模型)。
刻度尺、皮卷尺:测量长度,如伞绳长度、降落高度等。
秒表或手表:测量降落伞飞行时间。
天平或弹簧测力计:测量降落伞总质量。选择仪器时,要依据测量需求,量程合适且分度值满足精度要求,如测量课本长度选分度值 1mm、量程 0 - 20cm 的刻度尺;测量教室长度则需量程大的皮卷尺。
正确使用仪器:仪器使用前,多数要调零,如天平、弹簧测力计等,若无法调零,记录初始读数用于修正测量结果。
研究测量技巧:
不规则图形面积测量(方格纸法):对不规则伞衣面积,将伞衣放在方格纸上,描下轮廓,数方格,大于或等于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舍去,总格数乘以一格面积即得伞衣面积,此方法还可测地图上区域面积、树叶面积等。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累积法:测细铜丝直径,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多圈,测量总宽度除以圈数得直径。
平移法:测硬币直径,用两个直角三角板和直尺配合,将三角板直角边与硬币相切,直尺测量两三角板间距离。
化曲为直法:测曲线长度,用无弹性细线与曲线重合,标记起点终点,拉直细线用刻度尺测量。
滚轮法:测操场跑道长度,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跑道滚动,记录滚动圈数,乘以滚轮周长得跑道长度。
实验的基本方法 - 控制变量法:因影响降落伞飞行时间因素多,设计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研究该因素对飞行时间的影响。如研究降落伞面积对飞行时间影响时,仅改变降落伞面积,其他形状、绳长、总质量、降落高度等因素保持一致。根据控制变量法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降落伞飞行时间与伞绳长度关系,控制伞衣形状、面积、总质量、降落高度不变,改变伞绳长度。
实验二:探究降落伞飞行时间与伞衣形状关系,控制伞衣面积、伞绳长度、总质量、降落高度不变,改变伞衣形状。
实验三:探究降落伞飞行时间与伞衣面积关系,控制伞衣形状、伞绳长度、总质量、降落高度不变,改变伞衣面积。
实验四:探究降落伞飞行时间与降落高度关系,控制伞衣形状、面积、伞绳长度、总质量不变,改变降落高度。
实验五:探究降落伞飞行时间与降落伞总质量关系,控制伞衣形状、面积、伞绳长度、降落高度不变,改变降落伞总质量。
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
| 实验次数 | 伞绳长度 | 伞衣形状 | 伞衣面积 | 降落高度 | 降落伞总质量 | 降落伞飞行时间 |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以探究伞衣面积对降落伞飞行时间影响为例,取两个形状、绳长、总质量相同,面积不同的降落伞,从相同高度释放,用秒表记录下落时间 t1 和 t2,比较大小。
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如实记录数据。
得出结论、做出解释:
分析数据,若在其他条件相同下,伞衣面积大的降落伞飞行时间长,可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降落伞面积越大,在空中飞行时间越长。
同理,分析其他变量与飞行时间关系,如降落伞总质量越小,飞行时间越长;降落高度越高,飞行时间越长;而降落伞飞行时间与伞衣形状、伞绳长度无关(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
交流、评估和反思:
小组内成员交流实验操作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和结论,互相检查实验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合理。
小组间分享实验成果,比较不同小组结论差异,分析原因,如实验仪器精度不同、操作过程存在误差等。
思考实验中不合理之处,如仪器选择是否恰当,实验步骤是否可优化,提出改进措施,如选用更精密仪器、增加实验次数等。
降落伞比赛
比赛任务:自制降落伞,悬挂物为 10g 钩码,伞面和伞绳总质量不超过 20g。比赛时,降落伞从指定高处落下,在空中飞行时间最长者获胜。
材料准备:
制作伞衣材料可自备,如各种纺织品(棉布、丝绸等)、塑料膜等,考虑材料透气性、强度和重量。
伞绳自备,选择结实、轻质的细绳。
10g 钩码由老师提供作为悬挂物。
设计与制作:
小组讨论设计思路,根据探究结论,考虑如何增大降落伞飞行时间,如增大伞衣面积、减轻总质量等。
动手制作,将伞绳均匀固定在伞衣边缘,连接悬挂物,确保结构牢固,如用胶水粘贴或打结方式固定。
展示、交流与评价:
各小组介绍自制降落伞设计思路,如为何选择该形状、面积、材料等。
展示制作的降落伞,展示其外观、结构特点。
测量降落伞在空中飞行时间,规范操作秒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评委小组(可由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对各小组自制降落伞从科学性(设计是否符合物理原理,如面积、质量对飞行时间影响)、艺术性(外观设计是否美观,颜色搭配、图案创意等)和空中飞行时间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奖励。
跨学科联系
物理与数学:测量降落伞面积时,规则图形用数学面积公式计算,不规则图形用方格纸法,涉及数学中的面积计算和计数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运用数学统计方法。
物理与工程学:降落伞设计制作过程类似工程设计,需考虑结构稳定性(伞绳连接方式、伞衣形状对稳定性影响)、材料选择(根据物理性能和成本选择合适材料),与工程学中结构设计和材料应用知识相关。
物理与艺术:降落伞比赛中艺术性评价,体现物理与艺术结合,学生发挥创意,通过色彩、图案等设计使降落伞美观,展示艺术素养。
总结
降落伞由伞衣、伞绳和安全保障装置组成,利用空气阻力实现安全降落,在多领域有重要应用。
通过实验探究,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降落伞飞行时间与伞衣面积、总质量、降落高度等因素有关,与形状、伞绳长度关系不大。
学会测量不规则图形面积和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能选择并正确使用测量仪器。
经历降落伞设计、制作和比赛过程,培养动手、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体会跨学科知识在实际中的综合运用。
科学探究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在探究中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随堂练习
降落伞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 )
A. 伞衣
B. 伞绳
C. 发动机
D. 安全保障装置
用方格纸法测量不规则伞衣面积时,对于不满一格的方格,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 都算一格
B. 都舍去不计
C. 大于或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不计
D. 随意处理
在探究降落伞飞行时间与降落伞总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至少写出三个) 、 、 。
某小组制作的降落伞,伞衣面积较大,总质量较小,从同一高度释放后,其飞行时间比其他小组的降落伞飞行时间 (填 “长” 或 “短”),原因是 。
降落伞在军事领域的主要用途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C
C
伞衣形状、伞衣面积、降落高度(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长;在其他条件一定时,降落伞面积越大、总质量越小,飞行时间越长
空降兵作战和训练(或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救生装备)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使人或物
从高空安全缓慢下降的装置.常见的降
落伞主要由伞衣、伞绳和安全保障装
置组成,如图所示.
提出 问题 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 假设 降落伞的伞衣形状、面积、材质、伞绳长度、降
落伞距离地面的高度等因素可能影响降落伞在空
中飞行的时间
设计 实验 (1)选择合适的仪器:秒表、皮卷尺等;
(2)实验的基本方法: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
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而
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例如,每次只改变降落伞伞衣
的面积,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进行 实验 (1)使用相同的伞绳,使轻重和面积相同的圆
形、正方形的伞面做成的降落伞在空中同一高度
开始自由下落,用秒表计时,比较飞行时间的长
短;
(2)保持伞面形状、伞绳长度及伞的轻重不变,
使伞面面积不同的两个降落伞在空中同一高度开
始自由下落,用秒表计时,比较飞行时间的长短;
进行 实验 (3)保持伞面形状、面积及伞绳长度相同,使轻
重不同的两个降落伞在空中同一高度开始自由下
落,用秒表计时,比较飞行时间的长短;
(4)用同样的方法探究降落伞在空中飞行时间与
其他因素的关系
实验 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 结论 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与伞衣的面积、伞的总
质量、降落的高度有关,而与伞衣的形状、伞绳的
长度无关
交流 评估 小组的同学认为:不用测量下落时间也能确定某
个因素是否影响下落时间,可以让不同降落伞同时
由静止开始下落,哪个先到达地面,哪个飞行时间就
短.有同学认为:这样做也可以,但只能粗略反映时
间长短,不能精确测量下落时间.降落伞下降速度快
且各个降落伞下落时间相差很小时,仅靠眼睛观察
是不够准确的
特别提醒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测量(方格纸法)
对不规则伞衣面积的测量,可事先制作一块方格纸,每小
格的面积为一个单位面积,在方格纸上描下不规则物体的
轮廓(如图所示);数一下图形中包含的方格数,对不
满一格而大于或等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舍去
不计;总的格数乘一个格的面积,就是伞衣的面积.此法还
可以用来测量脚底、地图上各省市的面积等.
自制降落伞是一项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同时也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降落伞在空中飞行的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降
落伞的面积、降落的高度、重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一般来说,降落伞的面积越大,空气阻力越大,飞
行时间就越长.同时,较轻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设计也可
以延长飞行时间.然而,飞行时间还受到风力和风向等环
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测试中,飞行时间可能会有
所波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自制降落伞的设计(实际降落伞制作
需要更复杂的材料和工艺)思路和制作方法:
1.材料准备:塑料袋、剪刀、细线或细绳、圆环、小玩具
或其他重物.
2.制作伞面:将塑料袋剪成一个正方形或八角形,确保各
边长度相等.
3.打孔:在伞面的每个角上用剪刀或尖锐的物体打孔,孔
的位置距离角约 .
4.穿线:将细线或细绳穿过每个孔,并在伞面外部系上两
个结实的结,以固定线.
5.连接重物:将圆环系在线的另一端,或将小玩具与圆环
固定在一起.
6.调整和测试:检查降落伞的线是否牢固,调整重物的位
置,使降落伞保持平衡.然后,可以在较低的高度进行简
单的测试,观察降落伞的下降情况.
1.从科学性的角度来看,降落伞的制作涉及许多物理原
理,如空气阻力、重力和物体结构等.通过调整降落伞的
面积和重量等参数,可以改变它的下降速度和稳定性,
从而实现安全着陆.
2.在艺术性方面,降落伞的制作可以发挥人们的创造力和
想象力.通过选择不同的材料、颜色和图案,可以制作出
各种独特而美丽的降落伞.这些降落伞不仅可以在空中飞
行,还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展示和表演的形式,给人们带
来视觉上的享受.
知识点1 仪器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1. [2024·遵义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用
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实验。
(1)实验中,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要用教室中的几把刻度尺测量门的宽度(约为1 m),他们应当选择 (填字母)号刻度尺进行测量。
C
1
2
3
4
5
6
7
8
A. 量程为30 cm,分度值为1 cm的木尺
B. 量程为0.8 m,分度值为1 mm的木尺
C. 量程为1.2 m,分度值为1 cm的木尺
(2)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另外一把量程、分度值均合适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前发现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无法看清,但其他刻度线均无磨损且完整,兴趣小组的同学 (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这把刻度尺测量出物理课本的长度。
可以
1
2
3
4
5
6
7
8
知识点2 测量技巧
2. 生物学家发现一只熊在雪地里留下的一串脚印,选取出这
只熊四脚着地停留时的脚印,图甲是其中的一个脚印。生
物学家在方格纸上描绘出该脚印的轮廓,如图乙所示。
1
2
3
4
5
6
7
8
已知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10 cm2,则图中脚印约占
有 个小方格,计算出该脚印的面积约为 m2。(脚印轮廓所围小方格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弃)
29
0.029
1
2
3
4
5
6
7
8
知识点3 控制变量法
3. 实验小组的几名同学想知道影响小球自由下落时间的因素
有哪些呢?可能有高度、形状、体积、质量。他们准备以
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1)如图所示,实验中探究的是小球自由下落时间与 的关系,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应控制A、B两小球的
相同。
高度
控制变量法
形状、体积、质量
1
2
3
4
5
6
7
8
(2)【实验设计】实验中要用到科学方法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间与体积的关系,应如何设计完成实验?
。
将形状和质量相同的不同体积小球,从同一高度释放
1
2
3
4
5
6
7
8
知识点4 实验探究——降落伞比赛
4. 在降落伞比赛活动中,小利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
录(如表所示),用于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哪些
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
1
2
3
4
5
6
7
8
次 数 降落伞 的伞绳 长(m) 降落伞 的形状 降落伞 的面积 (m2) 降落伞 的总质 量(g) 降落伞 释放高 度(m) 降落伞
滞留时
间(s)
1 1 圆形 0.5 20 3 3.67
2 1 圆形 1 20 3 5.82
3 1 圆形 1 30 3 4.91
1
2
3
4
5
6
7
8
次 数 降落伞 的伞绳 长(m) 降落伞 的形状 降落伞 的面积 (m2) 降落伞 的总质 量(g) 降落伞 释放高 度(m) 降落伞
滞留时
间(s)
4 1 正方形 1 20 3 5.83
5 1.5 正方形 1 20 3 5.83
6 1.5 正方形 1 20 6 9.24
1
2
3
4
5
6
7
8
(1)同学们想: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大家认为:①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②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③与降落伞的绳长有关;④与降落伞的总质量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的
环节。
(2)分析数据2、3可知,
。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和降落伞
的总质量有关
1
2
3
4
5
6
7
8
(3)分析数据4、5可知,
。
(4)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5)【开放性试题】影响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的因素还可能有 。(写出一种即可)
降落伞在空中的滞留时间和降落
伞的绳长无关
控制变量法
伞面材料
1
2
3
4
5
6
7
8
5. [2023·成都高新区模拟]乒乓球的直径被加大后,提高了乒
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徐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
减弱了。根据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下列选项中最能验证
小徐的说法是否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C )
A. 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 把直径相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 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 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1
2
3
4
5
6
7
8
【点拨】
小徐要探究的问题是乒乓球直径的增加对球的弹性的影响,所以要控制除直径外的影响因素相同。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控制了球的初始高度相同,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可以判断球的弹性大小,故C正确。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6. [2023·广州期末]小羽同学通过阅读课本
《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内容,了解到
“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
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小羽用一
条长绳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摆
(注:摆长L是指绳子固定点O到重物重心的距离),如图所示,想用秒表测出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周期)。小羽发现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比较短,用秒表难以测准,只利用现有器材,想测得更准确的方法是
。
用秒表测出这个摆摆动n(20或30等)个来回所用的时间t,
然后用求出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1
2
3
4
5
6
7
8
7. [2024·承德月考]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篮球反弹的高度与什么
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甲:篮球的反弹高度与地面的材料有关
乙:篮球的反弹高度与篮球充气量的多少有关
丙:篮球的反弹高度与篮球下落的高度有关
1
2
3
4
5
6
7
8
(1)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时,三次实验的篮球都在100 cm高处静止释放,反弹后的最高点如图所示,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地面的材料和篮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时,
。
篮球的反弹高度与篮球充气量的多少有关
1
2
3
4
5
6
7
8
【点拨】
实验控制地面的材料和球下落的高度相同,球充气量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结论是:在地面的材料和球下落的高度相同时,篮球的反弹高度与篮球充气量的多少有关。
1
2
3
4
5
6
7
8
(2)要验证猜想“丙”,应控制的因素是
。
【点拨】
地面的材料、
球充气量
猜想“丙”是篮球的反弹高度与篮球下落的高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应控制地面的材料、球充气量相同。
1
2
3
4
5
6
7
8
8. [科学探究][2023·嘉兴改编]投石器是古代的攻城利器,科
学小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投石器,开展了以下项目化学习
研究:
【项目制作】经讨论后,利用配重、小石块、木杆、细
绳、网兜等器材,制成投石器,如图。
1
2
3
4
5
6
7
8
【项目研究】
①松开系绳,配重下降,装有石块的一端快速上升,木杆停止后,石块被投出,记录石块投射的距离。
②调整系绳的长度,改变投射角度θ,记录投射距离,重复实验,数据如表。
投石器测试(m石块=50 g) 投射角度θ 15° 30° 45° 60° 75°
投射距离/米 4.2 5.3 6.4 5.5 4.8
1
2
3
4
5
6
7
8
(1)小组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
石块投射的距离与投射角度的关
系
【点拨】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实验中石块的质量不变,改变投射角度,探究投射距离的变化。故探究的问题是石块投射的距离与投射角度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石块质量不变时,在一
定范围内石块的投射距离随投射角度的增大,先变大后变
小
【点拨】
石块质量不变时,在一定范围内石块的投射距离随投射角度的增大,先变大后变小。
1
2
3
4
5
6
7
8
【项目迭代】为使投石器能将石块投得更远,根据下列表格数据请你写出一种方法: 。
投石器测试(投射角度θ=30°) 配重的质量 25 g 50 g 75 g 100 g
投射距离/米 4.1 5.3 6.4 7.5
【点拨】
增大配重的质量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为使投石器能将石块投得更远,可增大配重的质量。
1
2
3
4
5
6
7
8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