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2.1认识运动
第2章 运动与能量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2.1 认识运动
学习目标
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认识到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
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能判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运动是否为机械运动。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解释生活中有关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现象。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情境导入
展示一组动态图片或视频:奔驰的汽车、飞翔的鸟儿、流淌的河水、旋转的地球、太空中遨游的卫星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初步感知,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 认识运动。
运动的普遍性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微观层面: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原子内部的粒子也在不断运动。
宏观层面:地球上的物体随着地球一起自转和公转,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银河系中的恒星也在运动等。
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机械运动
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举例: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汽车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
人在操场上跑步,人相对于操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
苹果从树上落下,苹果相对于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
判断依据:看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位置改变了,就是机械运动;如果位置没有改变,就不是机械运动。
与其他运动的区别: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像分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等不属于机械运动。
参照物
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选择原则: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通常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树木、路灯等)作为参照物。
在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时,应选择同一个参照物,这样才能准确比较它们的运动状态。
作用:通过参照物,我们可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示例: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实例分析:
行驶的列车中,乘客相对于列车是静止的,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两列并排行驶的列车,速度相同,方向一致,以其中一列列车为参照物,另一列列车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两列列车都是运动的。
应用:
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时,以航空母舰为参照物,战斗机的起飞速度相对较小,便于起飞。
加油机给受油机加油时,两者要保持相对静止,即速度相同,方向一致,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加油。
课堂活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如:
站在上升的电梯里的人。
公路上同向行驶的两辆汽车,速度不同。
岸边的树木和水中的倒影。
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图片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派代表发言交流。
随堂练习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春天,桃花盛开
B. 夏天,雷阵雨来临
C. 秋天,树叶飘落
D. 冬天,雪花纷飞
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参照物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
B. 参照物只能选择运动的物体
C.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D.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______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以______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 “竹排江中游” 是以______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 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两辆汽车在公路上同向行驶,甲车的速度是 50km/h,乙车的速度是 70km/h,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填 “运动” 或 “静止”)的,速度大小为______km/h。
答案
C、D
D
汽车;地面(或路边的树木等)
青山(或河岸);竹排
运动;20
总结
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是宏观物体的位置变化。
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其选择是任意的,但通常以地面或静止物体为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机械运动的定义
物理学中,把物体(宏观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如飞翔的燕子、流淌的河水、飞驰的动车、航行的轮船
等都在做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最直观的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
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
衣服晾干属
于分子运动
闪电现象属
于电磁运动
种子发芽属
于生命运动
火箭升空属
于机械运动
3.机械运动的分类
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总要经过一定的路
线,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把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
动和曲线运动.
直 线 运 动 运动路 线为直 线的运 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铁在轨道上 沿直线行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递在传送带 上沿直线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机在空中
沿直线飞行
曲 线 运 动 运动路 线为曲 线的运 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山车在弯曲 的轨道上飞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汽车在高速公 路上转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斗卫星绕
地球转动
典例1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下列四
个选项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B
A.蜥蜴爬行
B.鲜花怒放
C.骏马奔腾
D.树叶飘落
[解析] A、C、D中蜥蜴、骏马、树叶的位置均发生了变
化,属于机械运动;鲜花怒放是植物的一种生长现象,不属
于机械运动,故B选项符合题意.
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1)分子极其微小.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肉眼看
不见,我们可以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它们.
(2)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2.物质三态的分子运动情况
物态 模型图 分子排列 特征
固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规 则,有一定的位置,就 像教室里听课的我们, 只能在自己的座位上活 动 有一定的
体积,有
一定的形
状
物态 模型图 分子排列 特征
液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态物质的分子排列比 较紧密,分子相对活 跃,就像课间时教室里 的我们 有一定的
体积,但
无一定的
形状
物态 模型图 分子排列 特征
气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态物质的分子排列很 散乱,分子运动剧烈, 就像操场上到处奔跑的 我们 无一定的
体积,无
一定的形
状
典例2 某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
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质的状态,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解析] 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特征可知,图
甲与固态相似,排列规则,有一定的位置;图乙与气态
相似,无拘无束;图丙与液态相似,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但也有一定的约束.
√
知识点1 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1. [2024·湘潭期末]下列描述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D )
A. 春天,鲜花盛开
B. 夏夜,霓虹灯闪烁
C. 秋天,桂花香气袭人
D.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点拨】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雪花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
机械运动,D正确。
D
1
2
3
4
5
6
7
8
2. 如图所示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
①
④
②③
1
2
3
4
5
6
7
8
知识点2 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
3. [2024·广州开学]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
到小排列的是( A )
A.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
B. 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
C.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生物体、原子核、分子
D. 太阳系、银河系、地球、生物体、分子、原子核
A
1
2
3
4
5
6
7
8
4. 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 原子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C.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
D. 原子核不能再分
【点拨】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
构成。
A
1
2
3
4
5
6
7
8
5. [教材素材题]示意图甲、乙、丙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
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图甲反映的是 态分子
的排列,图乙反映的是 态分子的排列,图丙反映的
是 态分子的排列。
气
固
液
1
2
3
4
5
6
7
8
比较甲、乙、丙三图可以发现,图乙中物质的分子位
置固定,有确定的体积与形状,所以是固态分子;图丙中
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大,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
积,所以是液态分子;图甲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很大,没
有确定的体积与形状,所以是气态分子。
【点拨】
1
2
3
4
5
6
7
8
6. [2024·成都七中期中]刮大风时尘埃在空中飞舞,对于尘
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它的直径大约为10-10 m
B. 它是由许多分子构成的
C. 它在空中飞舞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尘埃分子
【点拨】
尘埃是肉眼可见的物质,故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
B正确。
B
1
2
3
4
5
6
7
8
7. [传统文化][2024·烟台期末]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
楼》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四句诗中,含有机械运动意境的
有( C )
A. 一句 B. 两句
C. 三句 D. 四句
1
2
3
4
5
6
7
8
“白日依山尽”说明太阳和山之间有位置的变化,“黄河入海流”说明水和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欲穷千里目”中没有位置的变化,“更上一层楼”说明人和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故有三句含有机械运动意境的句子。
【点拨】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8. [2024·扬州期中]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
核和 组成,原子核由 和中子组成。
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
型。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图 (填“甲”或
“乙”)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核外电子
质子
乙
1
2
3
4
5
6
7
8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核外电
子组成的,这些电子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就像太阳系
的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所以图乙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
“核式结构模型”。
【点拨】
1
2
3
4
5
6
7
8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