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能量--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21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能量--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21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4 06:3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4能量
第2章 运动与能量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2.4 能量
学习目标
初步认识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能结合生活实例说明物体具有能量的表现。
了解能量的多种形式,如机械能(动能、势能)、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等,能识别生活中不同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举例说明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现象。
认识能量守恒定律的初步内容,了解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具有方向性,知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了解人类利用能量的发展历程,感受能量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培养节能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情境导入
展示一组动态图片或视频:奔驰的汽车能够克服阻力前进,拉开的弓可以将箭射出,燃烧的篝火能提供热量和光亮,电灯通电后会发光发热。
提问:这些物体都能对外做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 “能量” 的概念 —— 这些物体都具有能量。
能量的概念
定义:能量是物体能够对外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理解要点:
能量是描述物体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不是实体,但可以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等表现出来。
物体具有能量,不一定正在做功,但能够做功。例如,悬挂在高处的重物具有能量,虽然它静止不动,但当它下落时就能对地面或其他物体做功。
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焦(kJ),\(1kJ = 1000J\)。
实例:流动的水能够推动水轮机转动做功,说明流动的水具有能量;运动的铁锤能够钉钉子做功,说明运动的铁锤具有能量。
能量的多种形式
机械能:物体由于运动、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例如,行驶的汽车、飞行的小鸟、流动的河水都具有动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例如,被举高的杠铃、山顶的石头、空中的风筝都具有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例如,被拉开的弓、被压缩的弹簧、绷紧的橡皮筋都具有弹性势能。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也叫热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例如,燃烧的火焰、热水、正在运转的发动机都具有内能。
电能:电流具有的能量,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的能量形式之一。电能可以通过用电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光能:光具有的能量,能够使物体发热、使照相底片感光等。太阳是最大的天然光源,提供了大量的光能;电灯、蜡烛等也能发出光能。
化学能: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储存在物质的化学 bonds 中。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就是化学能;食物中储存的能量也是化学能,被人体吸收后转化为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
其他形式的能量:还有核能(原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太阳能(来自太阳的能量)、生物质能(由生物体提供的能量)等。
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能量的转化: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实例分析:
水电站里,水从高处落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水轮机转动,动能又转化为电能。
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同时有少量转化为内能。
燃料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下工作时,光能转化为电能。
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能量的转移:能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能量的形式不变。
实例分析: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的内能转移到人体,使人感到温暖,能量形式始终是内能。
一杯热水放在桌子上,会慢慢变凉,热水的内能转移到周围的空气中,能量形式还是内能。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里的水,酒精灯火焰的内能转移到水和烧杯中,内能的形式没有改变。
能量转化与转移的区别:能量转化时,能量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能量转移时,能量的形式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理解与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在分析任何能量转化或转移过程时,都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例如,水电站发电时,输入的水的机械能总量等于输出的电能与各种损耗(如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
虽然能量总量守恒,但可利用的能量会逐渐减少,因为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往往会有一部分转化为难以利用的内能(如摩擦生热),这就是能量的耗散。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不是任意的。
例如,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自发地转移到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电能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很难全部转化为电能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这种方向性告诉我们,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我们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能量的利用与节约
人类利用能量的发展历程:
早期,人类主要利用生物质能(如燃烧木材取暖、做饭)和太阳能。
工业革命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利用推动了社会的巨大进步,蒸汽机、内燃机等都是利用化石能源工作的。
现代社会,电能的广泛应用使能量的利用更加方便、高效,同时,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能源的分类:
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越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有限,过度开采和使用会导致能源危机。
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石能源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等有害物质。
节约能源、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节约能源的做法:
日常生活中,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节约用电、用水。
使用节能电器(如节能灯、节能冰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倡导绿色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或步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部分化石能源。
课堂活动:寻找生活中的能量
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以及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实例,填写在表格中。
| 能量形式 | 实例 | 能量转化 / 转移实例 | 转化 / 转移前的能量形式 | 转化 / 转移后的能量形式 |
|---|---|---|---|---|
| 动能 | 行驶的汽车 | 汽车刹车 | 动能 | 内能 |
| 重力势能 | 被举高的花盆 | 花盆落下 | 重力势能 | 动能 |
| 电能 | 电灯发光 | 电灯工作 | 电能 | 光能和内能 |
| 化学能 | 干电池 | 手电筒发光 | 化学能 | 电能、光能 |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加深对能量形式及转化、转移的理解。
随堂练习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能量是凭空产生的
B. 能量可以凭空消失
C. 能量的总量是守恒的
D. 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下列物体中,具有动能的是( )
A. 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
B. 挂在墙上的钟表
C. 正在下落的雨滴
D. 被压缩的弹簧
下列过程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
A. 电动机工作
B. 太阳能电池板充电
C. 用热水袋取暖
D. 燃料燃烧
写出下列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水电站发电:转化为。
燃料燃烧:转化为______和。
蓄电池放电:转化为。
可再生能源有______(举一例),不可再生能源有______(举一例)。
答案
C
C
C
重力势能和动能;电能;化学能;内能;光能;化学能;电能
太阳能(或风能、水能等);煤(或石油、天然气等)
总结
能量是物体能够对外做功的本领,单位是焦耳(J),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越大。
能量有多种形式,包括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识别。
能量可以转化(形式改变)和转移(形式不变),生活中存在大量能量转化和转移的现象。
能量守恒定律指出能量总量守恒,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但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可利用的能量会逐渐减少。
人类利用能量的历程不断发展,能源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里
(1)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而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
理量.
(2)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描述物质
世界的运动离不开对能量的研究.
(3)从宏观到微观,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决定了能量形
式的多样性.
2.常见的能量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抛出的篮球 具有机械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光的日光 灯具有光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器工作 时用的电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种食物具
有化学能
典例1 填写下列物体分别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1)正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______能.
(2)奔腾的骏马具有______能.
(3)正在发光的节能灯具有____能.
机械
机械

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1.能量的转化
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
过程就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如植
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就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能量的转移
同种形式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
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如烧水时,火的能量转
移给了水,水被烧开,就是能量的转移.
典例2 [ 成都期末] 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不同的_______
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风力发电机能
够将清洁的风能转化为____能.
能量

知识点1 各种形式的能量
1. 我们生活在能量的世界里,现实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能
量。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 A )
A. 太阳 B. 电
C. 天然气 D. 石油
A
1
2
3
4
5
6
7
8
2. 能量是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不
同的能量形式。例如: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具有动能;熔化
的高温铁水具有内能;通电后的电炉具有 ;原子
弹、氢弹具有 ;高速运动的空气形成的龙卷风具
有 。
内能 
核能 
机械能(或风能) 
1
2
3
4
5
6
7
8
知识点2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3. 下列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景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A )
A. 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
B. 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C. 摩擦生热
D. 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1
2
3
4
5
6
7
8
  晒太阳,人们吸收太阳光,太阳的能量转移到人身
上,人感觉暖和,故A正确;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
用,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不正确;摩擦生热,是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不正确;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
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不正确。
【点拨】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4. [2024·吉林一模]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的是( D )
A. 用电饭锅煮饭 B. 用电灯照明
C. 给手机电池充电 D. 用干电池做电源
D
1
2
3
4
5
6
7
8
5. 为向世界传递绿色亚运精神,杭州亚运会的56个场馆均采
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供电方式。其中,光伏发电是
将 能转化成 能;亚运主火炬的燃料“零碳
甲醇”在燃烧过程中将 能转化成 能。
太阳 
电 
化学 
内 
1
2
3
4
5
6
7
8
6. [2024·聊城期末]小聪和同学们看了图中的漫画,一同追踪
家里用的电能的来源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
1
2
3
4
5
6
7
8
A. 小聪:所有能量转化为电能后就不会再转化了
B. 小明:能量既可以发生转移也可以发生转化
C. 小光:在火力发电站发生的能量转化有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 小亮: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
【点拨】
  能量转化为电能后,电能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故A错误。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7. 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转化或转移。
1
2
3
4
5
6
7
8
(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 (填“变化”或“不变”)的。
(2)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下列几幅图按能量转化的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
不变 
②①③④ 
1
2
3
4
5
6
7
8
  (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的转化或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所以下列能量的转化顺序:太阳→树林→燃煤电厂→空调。
【点拨】
1
2
3
4
5
6
7
8
8. [开放性试题]地球上,海水朝夕涨落,江河日夜奔腾;有
时微风拂面,有时狂风劲吹。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自然界
的水流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我们的祖先
很早就开始利用水能和风能了。请你列举一个人类利用水
能或风能的实例:

用水流冲击水轮转动,用来汲水、磨
粉(或船靠风力鼓起帆来推动航行等,合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