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4.2光的反射定律
第4章 光的世界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4.2 光的反射定律
学习目标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并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及区别,能解释生活中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相关的现象。
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光的反射光路图。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感受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境导入
展示一组图片:平静水面倒映的岸边景物、镜子中照出的人像、月光下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部分涉及反射)、潜望镜等。
提问: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静的水面为什么能倒映出岸边的景物?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现象。
引出主题:这些现象都与光的反射有关,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现象及相关概念
光的反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返回原来的介质中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相关概念:
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用符号 “AO” 表示(O 为入射点)。
反射光线:从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线,用符号 “OB” 表示。
法线:过入射点 O 且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用符号 “ON” 表示。法线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实际并不存在。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符号 “i” 表示。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用符号 “r” 表示。
示意图:画出光的反射现象示意图,标注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各概念。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经验和初步观察,猜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可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可能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
实验器材: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器(可旋转的光屏、平面镜、激光笔、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
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把可旋转的光屏(由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光屏的接缝处与镜面垂直(即法线位置)。
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激光,沿某一角度射向平面镜的入射点 O,使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光屏上呈现出来。
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将光屏的其中一半向后旋转,观察旋转后的光屏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
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分居法线两侧。
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入射角 i 和反射角 r 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次重复实验,测量并记录不同入射角对应的反射角。
实验现象:
当光屏的两半在同一平面时,能同时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当将光屏的一半向后旋转后,旋转的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每次测量的反射角 r 都等于入射角 i。
实验结论(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r = i\))。
注意事项:
实验时,激光笔发出的光线要清晰,可在光屏上涂抹粉笔灰或使用烟雾,使光线更易观察。
测量角度时,要确保量角器的中心与入射点 O 重合,量角器的 0 刻度线与法线重合。
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光路的可逆性
实验探究:在上述实验中,让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沿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入射点 O,观察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现象:反射光线会沿原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实例:如果你在平面镜中能看到另一个人的眼睛,那么另一个人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这就是利用了光路的可逆性。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
定义:平行光线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条件:反射面是光滑的,如平面镜、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表面等。
特点:反射光线集中在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的反射光线较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
实例:阳光下,平静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就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用镜子照脸,能看到清晰的像,也是镜面反射的结果。
注意:在镜面反射中,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
定义:平行光线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会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条件:反射面是粗糙的,如桌面、墙面、书本表面、地面等。
特点:反射光线分散在各个方向,能使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
实例: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教室里的黑板上的字(黑板表面做得粗糙,发生漫反射)、能看到房间里的家具等,都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
注意: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只是由于反射面粗糙,各点的法线方向不同,导致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反射面的光滑程度不同,镜面反射的反射面光滑,漫反射的反射面粗糙;反射光线的特点不同,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平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联系:都属于光的反射现象,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如生活中用平面镜照镜子、舞蹈房墙壁上的大镜子等。
潜望镜:潜望镜是利用两块平行的平面镜制成的,光线经过两次反射后,使人在水下能够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的反射定律和光路的可逆性。
反光镜:汽车的后视镜、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通常是凸面镜,能扩大视野,其工作原理涉及光的反射(凸面镜的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汽车的前大灯内有凹面镜,能将灯泡发出的光反射后平行射出,增强照明效果。
电影银幕:电影银幕通常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反射,让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清晰的画面。
画光的反射光路图
步骤:
画出反射面(如平面镜),并标出入射点 O。
过入射点 O 画出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 ON(用虚线表示)。
根据题目给出的入射光线方向,确定入射角 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r = i\)),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 OB,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标注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注意用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示例:已知入射光线 AO 射向平面镜,入射角为 30°,画出反射光线。
画出平面镜和入射点 O。
过 O 点画法线 ON(虚线,垂直于平面镜)。
在法线另一侧,以 ON 为一边,画反射角 r = 30°,确定反射光线 OB 的方向。
标注各部分名称和角度。
课堂活动: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活动任务:小组合作,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小平面镜、激光笔、硬纸板、量角器、直尺等),自主设计实验,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活动要求:
明确实验步骤,准确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尝试解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交流与讨论:各小组分享实验过程、数据和结论,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加深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
随堂练习
光在反射时,______、______和______在同一平面内;______和______分居法线两侧;等于。
下列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
A. 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B. 阳光下,地面上形成电线杆的影子
C. 平静的水面倒映出岸边景物的像
D. 粗糙的布上能看到光的反射
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30°,则入射角是______,反射角是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
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为什么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答案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
C
60°;60°;120°
(根据具体入射光线作图,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因为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表面是粗糙的,光射到这些物体表面时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它们。
总结
光的反射现象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分界面时返回原介质的现象,涉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概念。
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光滑表面,反射光线平行)和漫反射(粗糙表面,反射光线射向各方)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使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
光的反射定律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平面镜成像、潜望镜等,画光路图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反射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加深了对光的反射规律的认识。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光的反射现象
光遇到镜面、水面及其他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我们
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有光从物体射入我们的眼睛.眼前的
书、桌椅和黑板等之所以能被看到,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
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一点、三线、两角
一点 入射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线 入射光线 法线 反射光线 两角 入射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角 特别提醒
1.入射角、反射角分别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
夹角,不是与反射面的夹角.
2.法线是通过入射点所作的垂直于反射面的一条辅助线,
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
3.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都有方向,用字母表示时,应沿光的
传播方向叙述,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
3.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 器材
进行 实验
进行 实验 (2)如图乙所示,将有反射光束的半个光屏向
后折转一定角度,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反射光束.
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 结论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
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拓展
(1)如图甲所示,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旋转激光笔,
改变光的入射角度,会发现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也变
小,入射角变大时反射角也变大.
(2)如图乙所示,用另一支激光笔将光逆着反射光的方
向射向平面镜,发现它被反射后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注意:光路可逆是一种路径上的可逆,光线不可逆,所
以不能说光线可逆.
(3)如图丙所示,当光垂直入射镜面时,会看到反射光
与入射光重合,即当入射角为 时,反射角也为 .
典例1 [成都期中]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
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
的白色纸板能绕垂直于的 轴翻转,在纸板上
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 向后翻转任意
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 ,测得反射角也为
,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 向后倾斜,
此时反射光束______(选填“在”或“不在”)纸板上.
不在
(4)实验结束后,同组的小明和小刚都想从镜子中看到
对方的眼睛,而不想让对方看到自己的眼睛,结果他俩
谁都没有做到,你认为没有做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类型 作图方法
已知反射面、入射光线作 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 作图方法
已知反射面、反射光线作 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 作图方法
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确定反射面的位置,如图 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
(1)所有实际传播的光(无论是反射光还是入射光)和
界面都要画成实线,不要遗漏箭头或画错箭头的指向
(即光传播的方向);
(2)法线用虚线,要垂直于反射面;
(3)要用尺规规范作图.
典例2 [黄冈中考改编] 有时,窗户玻璃反射的光会“晃”
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如图所示, 点表示被“晃”人的眼睛,
是发生这种现象时的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 的
入射光线.
[答案] 如图所示.
[解析] 过入射点 作出垂直于玻璃表面的法线,由图可知
反射角为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
知入射角也为 ,据此在法线的上侧画出 的入射光
线,标上箭头.
1.现象探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如图所示,在较暗的环境里,把一个小平面镜
粘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照射白纸和平面镜,
发现白纸是亮的,平面镜是暗的.
(1)平面镜很光滑,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
束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作镜面反射.如果我们的眼
睛不在反射光束的方向上,镜面看上去就是黑的.
(2)白纸看上去虽然很平,但是实际上却有许多细微的
凹凸,它把来自光源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
作漫反射.
2.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1)光射在物体表面上大部分发生的是漫反射,因此我们
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例如,黑板上的字、桌面上的书.
(2)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磨光的
大理石墙面时,就会发生镜面反射,炫目的反射光会干
扰人们的生活,造成“光污染”.
知识点1 光的反射
1. 为了提醒车辆司机清晨或夜晚注意中小学生道路安全,校
服设计者增加了具有强逆反射性能的反光警示条,司机能
够发现学生的原因是( D )
A. 车灯发出的光射入警示条
B. 车灯发出的光射入司机的眼睛
C. 警示条发出的光进入司机的眼睛
D. 有光经警示条反射后进入司机的眼睛
D
1
2
3
知识点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器材有:激光笔、可折
转光屏、平面镜和喷雾器,将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如图
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
喷水雾,从前向后观察,可在镜面上方看到2条光束。
1
2
3
(1)实验应选择在 (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将光屏 (填“垂直”或“倾斜”)放置在平面镜上。
较暗
垂直
(2)在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由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
2
3
(3)将一束光紧贴着左半屏射到O点,若将右半屏向后折(如图丙),此时在右半屏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
不能
同一平面内
1
2
3
(4)在图乙中,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射向平面镜O点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 射出,这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OA
可逆
1
2
3
3. [创新装置][2024·苏州一模]小明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白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块平
面镜竖直放在纸板上,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
光笔,使其发出的光紧贴纸板入射。
1
2
3
(1)图甲中的入射角是 度。
(2)当入射光线 镜面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此时若入射光线逆时针偏转一定角度,反射光线将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偏转。
50
垂直
顺时针
1
2
3
(3)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个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支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 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接下来,老师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入射绿光、红光、反射绿光看
起来重合时,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和法线 。
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
1
2
3
(1)由图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40°,所以入射角为90°-40°=50°。(2)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合一,则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当入射光线逆时针偏转一定角度时,法线位置不变,反射光线在法线的另一侧,反射光线将顺时针方向偏转。(3)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这样能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法线与平面镜是垂直的,红色激光笔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以显示法线的位置;沿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从侧面观察到入射绿光、红光和反射绿光看起来重合时(即只能观察到一条光线时),能够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点拨】
1
2
3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