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走进彩色世界--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39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8走进彩色世界--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39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4 06:4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4.8走进彩色世界
第4章 光的世界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4.8 走进彩色世界
学习目标
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了解白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理解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知道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能解释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知道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了解颜料混合与色光混合的区别。
了解彩色世界在生活、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应用,感受色彩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通过实验探究光的色散和物体颜色的成因,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情境导入
展示一组色彩斑斓的图片:雨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的花朵、绚丽的霓虹灯、多彩的油画等。
提问: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这些美丽的色彩是如何产生的?彩虹为什么是七色的?物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引发学生对彩色世界的好奇和思考。
引出主题:这些现象都与光的色彩有关,本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彩色世界,探究色彩的奥秘。
光的色散
实验探究:
器材:三棱镜、白色光屏、平行光源(或太阳光)。
步骤:让一束平行白光(如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在三棱镜后的白色光屏上观察现象。
现象:光屏上出现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定义: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说明:
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程度最大,所以光屏上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雨后的彩虹:雨后空气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射到小水滴上,发生折射、反射后,被分解成七色光,形成彩虹。
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肥皂泡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发生干涉,不同颜色的光干涉加强的位置不同,从而呈现出彩色条纹。
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混合规律: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红 + 绿 = 黄;绿 + 蓝 = 青;红 + 蓝 = 品红;红 + 绿 + 蓝 = 白。
应用:
彩色电视机的屏幕上有许多微小的像素点,每个像素点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的发光元件组成,通过控制三种色光的亮度比例,混合出各种颜色的画面。
手机屏幕、电脑显示器等也利用了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原理。
实验演示:用三个分别发出红光、绿光、蓝光的手电筒,照射在白色光屏的同一点上,观察混合后的颜色;改变三种光的亮度,观察颜色的变化。
物体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或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情况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例如,红色的玻璃只透过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无色透明的玻璃能透过所有颜色的光,所以是无色的。
实验验证:用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分别遮住手电筒的光,照射到白色光屏上,观察光屏上出现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例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不反射任何色光,所以是黑色的;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是白色的。
实验验证:在暗室中,用不同颜色的光(如红光、绿光)照射不同颜色的物体(如红色物体、绿色物体、白色物体、黑色物体),观察物体呈现的颜色。
颜料的混合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料被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混合规律:
颜料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不同,颜料混合是利用颜料对色光的吸收作用。
红、黄、蓝三种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调出各种颜色的颜料。
红 + 黄 = 橙;黄 + 蓝 = 绿;红 + 蓝 = 紫;红 + 黄 + 蓝 = 黑。
应用:
绘画、印刷等领域都利用了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原理,通过调配三原色的比例,得到丰富多样的色彩。
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区别:
色光混合是光的叠加,混合后光的亮度增加,三原色混合成白光。
颜料混合是光的吸收,混合后颜料反射的光减少,亮度降低,三原色混合成黑色。
彩色世界的应用
生活中的应用:
服装、饰品的色彩搭配,使人们的穿着更加美观;家居装修中的色彩设计,营造出不同的居住氛围。
交通信号灯利用红、黄、绿三种色光传递信息,红色表示停止,黄色表示警示,绿色表示通行。
艺术中的应用:
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通过色彩的运用表达情感和主题,如梵高的《向日葵》用明亮的黄色表现生命的热情。
舞台灯光利用不同颜色的光营造出各种氛围,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科技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通过探测物体反射的不同色光,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用于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等。
彩色打印机利用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原理,打印出色彩丰富的图片和文档。
自然界中的色彩:
动植物的颜色具有保护自身、吸引异性、警示天敌等作用,如蝴蝶翅膀的鲜艳颜色可以吸引配偶,毒蘑菇的鲜艳颜色可以警示动物不要食用。
课堂活动:探究物体的颜色
活动任务:小组合作,利用手电筒、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不同颜色的不透明物体(如红色卡片、绿色卡片、白色卡片、黑色卡片)等器材,探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成因。
活动步骤:
探究透明物体的颜色:用白色手电筒照射不同颜色的透明玻璃纸,观察透过玻璃纸的光的颜色;用不同颜色的光(如红光)照射同一透明玻璃纸,观察透过的光的颜色。
探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在白色光照射下,观察不同颜色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用不同颜色的光(如红光、绿光)分别照射白色、黑色、红色、绿色的不透明物体,观察物体呈现的颜色。
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现象,分析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得出实验结论。
交流与讨论: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加深对物体颜色成因的理解。
课堂活动: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实验
活动任务:小组合作,分别进行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实验,比较两者的不同。
色光混合实验:
用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手电筒,将光照射在白色光屏的同一点,观察混合后的颜色;改变三种色光的亮度比例,观察颜色变化。
记录红 + 绿、绿 + 蓝、红 + 蓝、红 + 绿 + 蓝混合后的颜色。
颜料混合实验:
用红、黄、蓝三种颜料,在调色盘上按不同比例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
记录红 + 黄、黄 + 蓝、红 + 蓝、红 + 黄 + 蓝混合后的颜色。
对比分析:比较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结果,总结两者的区别。
随堂练习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______、、、、、______、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
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的色光决定的。
白色的物体能______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的物体能______所有颜色的光。
为什么在阳光下,红色的衣服看起来是红色的?
答案
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
红;绿;蓝;红;黄;蓝
透过;反射
反射;吸收
因为红色的衣服是不透明物体,它只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在阳光下看起来是红色的。
总结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色光;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可调出各种颜色的颜料,且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存在区别。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彩色世界在生活、艺术、科技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色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实验探究,加深了对光的色散、色光混合和物体颜色成因的理解,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对彩色世界的欣赏能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光的色散
(1)实验演示
如图所示,让一束白色的太阳光照射到一个三棱镜上,通
过三棱镜偏折后照到白屏上,会在白屏上出现一条彩色光
带,光带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实验分析
①白色的太阳光(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②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红光偏折的
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实验拓展
光的色散是可逆的
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在三棱镜后面再放置一个同样的
三棱镜,调整两个三棱镜的位置,会发现彩色光通过第二
个三棱镜后又变成了白光.这再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
混合而成的.
教材深挖
三棱镜色散实验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太阳光从空气射向三
棱镜时发生了折射,折射光从三棱镜射向空气时再次发
生折射,由于各种色光发生折射时的偏折程度不同,所
以射出后就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成一条光带.
2.光的色散和光谱概念
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作光的色散,这些色光排
列成的光带叫作光谱.
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雨后的天空中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
些小水珠上,经反射、折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绚丽的彩虹.
典例1 城市洒水车在夏天洒水时常常拖着
彩虹尾巴,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B
A.光的漫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镜面反射
[解析] 小水滴会对光起反射和折射作用.太阳光经水滴反
射和折射以后,分解成多种彩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
1.光的三原色
大量实验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
合,就可以产生人们看到的各种颜色的光,因此,人们
把红、绿、蓝叫作色光的三原色.
2.色光混合的应用
色光的混合在科学技术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彩色电
视机的荧光屏上有很多微小的发光点,分别能发出红、绿、
蓝三种色光,通过电路控制三种色光的强弱,就可混合出
绚丽的色彩.如果用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屏幕,
就能在屏幕上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点.
典例2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和绿光 ,为
与这两种组合成白色 光源,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
,它是( )
C
A.紫光 B.黄光 C.蓝光 D.橙光
[解析]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光、绿光 、
蓝光能组合成白色 光源.
知识点1 光的色散
1. [古代典籍]我国唐朝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背日
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下列哪种光现象( A )
A. 光的色散 B. 光的直线传播
C. 光的反射 D. 平面镜成像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2024·成都郫都区期末]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了
各种颜色的光,这说明( A )
A. 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 三棱镜中有各种颜色的小块
C. 三棱镜具有变色功能
D. 三棱镜可以使单色光变成复色光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大连期中]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
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
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一束白
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D )
A B
C D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2 光的三原色
4. [创新精神]2023年9月25日,我国某品牌新系列手机全部
正式公布,全新自主研发的手机芯片问世,震惊了全世
界。手机屏幕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 三种色
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叫光的 。
蓝 
三原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2024·无锡期中]如图为光的三原色及其混合的示意图,则
A处应该填 ,B处应该填 。
绿 
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3 物体的颜色
6. [传统文化][2024·徐州期末]古诗《雨窗消意图》中有“夕
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的情境。要解释柳絮为
什么是红色的,下列光路正确的是( C )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白光照射时,柳絮是呈白色的,所以柳絮是白色物
体,诗中柳絮呈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光,故C正确。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平阴玫瑰甲天下”,玫瑰产业是平阴县人民的支柱产业
之一。一朵鲜艳的红色玫瑰花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是因为
它 的红光进入我们的眼睛;若将它放置在只有绿
光的环境中,人们看起来,这朵玫瑰花呈现 色。
反射 
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红色玫瑰花是不透明物体,它在阳光下光彩夺目,是
因为它反射的红光进入我们的眼睛;若将它放置在只有绿
光的环境中,由于红色玫瑰花只能反射红光,没有光线进
入人眼,所以人们看起来,这朵玫瑰花呈现黑色。
【点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2024·宿迁期末]一束阳光照射到三棱镜后出现的情况如图
甲所示。好奇的小明将阳光改成红光仍然沿原来的方向照
射到三棱镜上(如图乙),在光屏上a点形成一个红色光
斑。现保持入射光位置、方向及三棱镜位置不变,仅将红
光改为紫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
光斑仍在a点处
B. 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紫色
光斑在a点上方
C. 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可落在a点
D. 将光屏向左平移,紫色光斑可落在a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不同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后的偏折程度不同,紫光的偏折程度比红光的大。在本实验中,保持三棱镜位置、入射光位置及方向不变,仅将红光改为紫光,因紫光偏折程度大,其光斑会在a的下方,故AB错误;将光屏向右平移,紫色光斑会落在a点更偏下的位置,相反,将光屏向左平移,则紫色光斑向上移动,可落在a点,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点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扬州一模]如图所示,小明在暗室中将红色和蓝色透
明玻璃部分重叠放置,在玻璃的右侧放白纸。让太阳光照
射到玻璃上,白纸上A、B、C三个区域呈现的颜色为
( B )
A. A区域黑色 B. B区域黑色
C. C区域黑色 D. B区域白色
(第9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红色透明玻璃只能让太阳光中的红光通过,所以A区域为红色;蓝色透明玻璃只能让太阳光中的蓝光通过,所以C区域为蓝色;在B区域的左侧,两玻璃重叠,红色透明玻璃只能透过红光,但红光无法透过第二层的蓝色透明玻璃,因此,没有色光透过重叠后的玻璃,B区域为黑色。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创新精神]2023年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
了载人月球车研制方案征集初选结果,由清华大学牵头
的研制方案“望舒之辇”入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B )
A. 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B. “望舒之辇”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白色航天服可以吸收所有色光
D. “望舒之辇”后面的五星红旗吸收了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
(第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月亮自身不能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望舒之辇”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故C错误;五星红旗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故D错误。
【答案】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科学推理][2023·盐城]以下是某科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
的寻找“有色影子”的活动方案。用一种色光照射站在
背景板前的人,会在背景板上形成影子,在影子上叠加
另一种色光,能形成“有色影子”,符合要求的方案是
(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方案 照射光源的颜色 背景板的颜色 叠加光源的颜色
① 白 红 蓝
② 红 蓝 黄
③ 蓝 白 红
④ 绿 黄 蓝
A. 方案① B. 方案②
C. 方案③ D. 方案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点拨】
  无论照射光源是何种颜色,背景板上都会留下一个黑色的人影,这是光被人挡住在后面留下的阴影。如果背景板是白色的,会反射所有色光,此时无论叠加光源是何种颜色,都会在影子上叠加该叠加光源的颜色,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③正确;若背景板不是白色的,当叠加光源的颜色与背景板的颜色相同时,也能形成“有色影子”,由表可知,方案①②④错误。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航空科技]我国已经掌握了舰载机夜间起降技术,其中
的一种方法是在航母舰尾装上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光
源,照射到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透明玻璃板
上,对着即将降落的舰载机。当舰载机飞行的路线正确
时,飞行员看到的玻璃颜色为 ;当飞行员看到
的玻璃颜色为红色时,说明飞机 (填“高于” “低于”或“正处于”)正确的下降路线。要实现该技术,该装置的光源发出的是
(填“红”“绿”“蓝”
或“白”)光。
绿色 
高于 
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当舰载机飞行的路线正确时,只有绿光透过绿玻璃进入飞行员的眼睛,所以飞行员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绿色;当飞行员看到的玻璃颜色为红色时,说明是红光透过红玻璃进入飞行员的眼睛,由图可知,此时飞机高于正确的下降路线。因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所以光源发出的是白光。
【点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科学探究]小明在物理课了解到: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那是不是深色的衣服更暖和
呢?小明通过实验探究衣服温度与颜色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小明将同种材质但不同颜色的三块大小相同的布料同时放在太阳下晒,对于布料温度的测量,他提出两个方案。
方案1:用一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先后测量三块布料的温度。
方案2:用三支温度计在阳光下同时测量三块布料的温度。
你认为方案1 (填“可行”或“不可行”),请说
明理由: 。
不可行 
在不同时刻布料温度可能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按照正确的方案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环境
温度为32 ℃)
白色 黑色 红色
5 min 38.7 ℃ 超过40 ℃ 超过40 ℃
20 min 37.1 ℃ 36.9 ℃ 36.5 ℃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颜色的布料在短时间内接受阳光照
射,温度升高, (填“深”或“浅”)色布料吸热本
领强。
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关于冬天在户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
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短时间内适合穿深色衣服,长时间
内适合穿浅色衣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