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物态变化与温度--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61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物态变化与温度--2025-2026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课件(61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4 06:4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5.1物态变化与温度
第5章 物态变化
教科版2025-2026学年 物理八年级上册【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5.1 物态变化与温度
学习目标
知道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物质的不同状态。
理解物态变化的概念,知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了解温度的定义,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认识温度计,了解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知道摄氏温度的单位和规定,能正确读数和记录温度。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对物态变化现象的探究兴趣。
情境导入
展示一组图片:冬天的冰雪、夏天的雨水、烧开的水冒出的 “白气”、干冰升华产生的烟雾等。
提问:这些图片中的物质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冰雪是固态,雨水是液态,“白气” 和烟雾是气态,那么物质的状态是一成不变的吗?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我们又如何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引出主题:这些现象都涉及到物质状态的变化和温度的概念,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态变化与温度。
物质的三种状态
固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质地较坚硬。例如,冰块、石块、铁块等。固态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分子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
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例如,水、酒精、食用油等。液态物质的分子排列较松散,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分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
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容易被压缩。例如,空气、水蒸气、氧气等。气态物质的分子排列非常松散,分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分子可以自由地向各个方向运动。
举例说明:展示水的三种状态图片 —— 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说明同一种物质可以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物态变化
定义: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冰化成水:固态变为液态。
水变成水蒸气:液态变为气态。
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气态变为液态。
水结成冰:液态变为固态。
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霜: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说明:物态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通常与温度的变化有关。例如,冰在温度升高到 0℃时会熔化成水,水在温度升高到 100℃(标准大气压下)时会沸腾变成水蒸气。
温度
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物体越热,温度越高;物体越冷,温度越低。
生活中的温度感知:我们可以通过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但这种判断往往不准确。例如,冬天用手触摸铁块和木块,会觉得铁块更冷,但实际上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这是因为铁块导热性好,能更快地带走手上的热量。因此,需要用专门的仪器来准确测量温度。
温度计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液柱上升;遇冷时体积收缩,液柱下降。
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里面的液体分别是酒精和水银。
温度计的构造
常用温度计主要由玻璃泡(内装液体)、玻璃管(液柱在其中移动)、刻度等部分组成。
摄氏温度
单位:摄氏度,用符号 “℃” 表示。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沸水的温度定为 100℃。在 0℃和 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
举例: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37℃;室温通常在 20℃-25℃之间;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 4℃,冷冻室的温度约为 - 18℃。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测量范围),确保所测温度在量程内,以免损坏温度计;同时要观察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正确放置温度计: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测量固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固体充分接触。
等待示数稳定:放入被测物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正确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不要拿出来读数。
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对于水银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区分液柱的上表面;对于酒精温度计,同样要准确观察液柱位置。
记录温度:读数后,要正确记录温度值和单位。
体温计
用途:专门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
量程:35℃-42℃,因为人体的正常体温在 37℃左右,体温超过 42℃或低于 35℃时已处于危险状态。
分度值:0.1℃,能更精确地测量体温。
构造特点: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遇冷收缩,在缩口处断开,上面的水银不能回到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要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否则测量结果会不准确。
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和固体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冰块、铁架台等。
实验步骤:
测量室温:将温度计放在空气中,待示数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测量冷水温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冷水,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冷水中,不要碰到烧杯底或壁,待示数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测量热水温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热水(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温度。
测量冰块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冰块上,待示数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实验记录:
| 测量对象 | 温度值(℃)|
|---|---|
| 室温 | |
| 冷水 | |
| 热水 | |
| 冰块 | |
注意事项:
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温度计破碎,尤其是水银温度计,若水银泄漏,要及时处理(可用硫粉覆盖),防止水银中毒。
测量热水温度时,要缓慢操作,防止热水溅出烫伤。
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的变化是引起物态变化的重要原因。例如: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固态的冰会熔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汽化成气态的水蒸气。
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气态的水蒸气会液化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会凝固成固态的冰。
不同的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的温度不同,这个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熔点(固态变液态)、沸点(液态变气态)、凝固点(液态变固态)等。例如,冰的熔点是 0℃,水的沸点是 100℃(标准大气压下)。
课堂活动:温度计使用比赛
活动任务:小组合作,进行温度计使用比赛,测量教室不同位置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温度等,比一比哪个小组测量得又快又准确。
活动规则:
严格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记录测量数据,确保数据准确。
比赛结束后,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由老师和其他小组进行评判。
活动目的:通过比赛,熟练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提高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随堂练习
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___、和。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其分度值是______℃。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
固态;液态;气态
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
0;100
(根据具体温度计图片而定)例如:25;1
①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和壁;③待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⑤正确记录温度和单位。
总结
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常见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物态变化。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工作。
摄氏温度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为 0℃,沸水为 100℃,单位是℃。
要正确使用温度计,包括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正确放置、等待示数稳定、正确读数和记录。
体温计是特殊的温度计,有其独特的量程、分度值和构造特点,使用时需注意甩回水银。
通过实验和活动,我们掌握了温度测量的方法,为后续学习物态变化奠定了基础。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水的三种状态及存在形式
固态 液态 气态
冰、冰雹、霜、小 冰晶、雪 水流、雨、露、雾、 “白气” 水蒸气
2.现象观察:制造云和雨
操作 如图所示,在一只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
沙,杯口盖一个金属皿,在金属皿里放些冰块.给
烧杯加热,观察烧杯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 湿沙中的水分受热不断蒸发产生水蒸气,水蒸气
遇到冷的金属皿变成小水滴,同时,金属皿中的
冰块逐渐变成了水
结论 冰、水、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
下,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能变成水,冰能变
成水.水很容易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3.物态及物态变化
(1)物质所处的状态简称物态.
(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作物态变
化(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物体形状的改变和物质状态的变化不是一回事,
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不是物态变化.
典例1 下列情境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
D
A.铁棒放在火炉中被烧红了 B.一根铁丝被折弯了
C.窗户上的玻璃被打碎了 D.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
[解析] 铁棒被烧红,温度发生了改变;铁丝被折弯,形
状发生了改变;玻璃被打碎,形状发生了变化,这三者
的状态没有发生改变.小雪人“流汗”,是水从固态变成了
液态,发生了物态变化.
1.温度
如图所示,我们感受到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
冬天寒冷.四季变换,最明显的是冷热不同.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
体温度低.
2.温度计
(1)活动:感受冷与热
如图所示,在三个烧杯里分别盛以冷水、温水和热水,
先把两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两手同
时放入温水中,两手对同一杯温水的冷热感觉不同,原
来放入热水中的手感觉温水“冷”,放入冷水中的手感觉温
水“热”.说明,单凭感觉判断冷热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判断
物体的温度,必须使用测量工具——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的原理:
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
计是利用汞、酒精或煤油等
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3)温度的单位:温度计
的刻度常以摄氏度来标注.
典例2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 ,
沸水的温度是_____.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00
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教材深挖
摄氏温度与其他温度的关系
1.热力学温标
(1)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量度使用热力学温标
(也称开氏温标或绝对温标).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
文,简称开,用符号 表示.
(2)摄氏温标由热力学温标导出,摄氏温标的零点等于
热力学温标中的.在体现温度变化时,每 与每
的大小是相同的.热力学温度用符号 表示,热力学温度
与摄氏温度的数量关系是 .
2.华氏温标
(1)有些国家和地区日常生活中使用华氏温标,华氏温度
的单位符号是 .
华氏温标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水沸腾时的温度为,至 之间分
成180等份,每一等份为 .
(2)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数量关系是 .
1.实验室红液温度计
(1)用途及构造
用途 测量物体的温度
构造
教材深挖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特殊设计
测温泡很薄 可以使测温泡内测温物质的温度很快与被
测物体相同
测温泡的容 积相对较大 可以装下较多的测温物质,以便较小的温
度变化也能使测温物质产生较大的体积变

玻璃毛细 管很细 由于毛细管很细,测温液体很小的体积变
化也能使玻璃管中液柱的长度发生较显著
的变化,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
(2)使用方法
使用前 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估计被测物体
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绝不能让被测物体的温度
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过
高,温度计可能会损坏;如果被测物体的温度
过低,则测不出其温度值
测量时 ①手拿温度计的上部,不能触及温度计的测温
泡;
②应使温度计的测温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
③测量容器中的液体时,测温泡不能接触容器
底或容器壁;
④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液体
读数时 ①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注意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
面相平;
②温度计不用进行估读,记录时,不要漏写或
错写单位,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不要忘记写负

特别提醒
使用温度计时的常见错误操作及影响
1.①②中,温度计的测温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属于错
误操作,是因为容器的温度与被测液体的温度不一定相
同,测量结果不一定准确.特别是测量正在加热的液体温
度时,上述两种操作还可能损坏温度计.
2.③④中,温度计的测温泡部分或完全脱离被测液体,温
度计的示数与液体温度可能不一致,导致读数结果不准确.
典例3 [ 镇江中考 ] 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
的是( )
C
A. B. C. D.
[解析] 温度计的测温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的液面相平; 温度
计的测温泡碰到了容器底.
2.体温计
(1)汞体温计
原理 汞体温计的测温物质是汞,是根据汞热胀冷缩的
原理制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度
特殊 构造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
时玻璃泡内的汞膨胀通过缩口进到毛细管里;当
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汞变冷收缩,汞柱来不及退
回玻璃泡,在缩口处断开.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
人体后读数
使用 方法
(2)电子体温计
使用 方法 ①开机:按下开关键屏幕亮起,显示体温计已开
启.
②测量体温:将体温计的测量端与测量部位表皮
贴合紧密,体温计发出信号表示正在进行测量.一
些体温计会自动停止测量,而另一些需要手动停
止.
使用 方法 ③读取结果:在听到提示音或者测量时间足够后
取出温度计,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就是测得的体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点 电子体温计采用塑料外壳,不易摔坏,同时还具
有高精度、记忆功能等优点,尤其是电子体温计
不含水银,对人体及周围环境无害
(3)测温枪
使用 方法
优点 非接触式测温、准确度高、测量速度快、超温语
音报警等
典例4 下列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D
A.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B.如果没有酒精,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C.使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

D.实验室用温度计不可以脱离被测物体读数
[解析]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 ,A错误.体温计的测量范
围是,而沸水的温度一般为 ,把体温计
放在沸水中消毒会损坏体温计;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般
为 ,超出了体温计的测量范围,B、C错误.体温计有
特殊结构,可以脱离被测物体读数,而实验室用温度计
不可以,D正确.
3.寒暑表
(1)用途:测量气温.
(2)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测温物质:酒精、煤油等.
(4)刻度:一般测量的范围为 ,
分度值为 .
4.实验室数字温度传感器
实验室数字温度传感器是用来连续监测环境或
物体温度的电子设备,通常提供高精度、稳定
性和数字化输出,便于与计算机、数据记录仪
或其他自动化系统集成.传感器在科研实验、工业控制、
医疗设备、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知识点1 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1. [教材素材题]在制造云和雨的活动中,小明对图中装置的
几个位置进行观察,下列现象及其形成过程中水的物态变
化不正确的是( C )
A. 金属皿底部有水滴,气态变成液态
B. 金属皿里冰变少,有水出现,固态变成液态
C. 烧杯口有“白气”,液态变成气态
D. 杯里湿沙逐渐变干,液态变成气态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知识点2 温度
2. 游泳时为了防止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C )
A. 0 ℃ B. 10 ℃
C. 28 ℃ D. 50 ℃
【点拨】
  游泳池的水温在25~28 ℃为宜。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024·绵阳期末]在标准大气压下,玻璃杯中盛有一些凉开
水,放进一根冰棍后,不断搅动,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冰
棍只剩一点点,这时杯中水的温度( A )
A. 等于0 ℃ B. 高于0 ℃
C. 低于0 ℃ D. 无法判断
【点拨】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知识点3 温度计的使用
4. [2023·镇江]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中温度计的测温泡没有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
故A错误;B中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
面相平,故B错误;D中温度计的测温泡碰到容器底,
故D错误。
【点拨】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5. [2024·厦门期中]妈妈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
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
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该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 ℃
B. 该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 ℃
C. 该寒暑表的示数是21 ℃
D. 该寒暑表的示数是39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点拨】
  由图可知,该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 ℃,其10 ℃
被分为了10个小格,故其分度值为1 ℃,示数为21 ℃,
故C正确。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关于体温计和红液温度计的异同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 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红液温度计高
B. 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红液温度计
没有
C.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红液温度计也可以离
开被测物体读数
D. 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红液温度
计不能用力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点拨】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红液温度计不能离开
被测物体读数,C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 [2024·西安长安区期中]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
是 ℃,分度值是 ℃,此刻的示数
是 ℃。
【点拨】
  由图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分度值是
0.1 ℃,示数是37.6 ℃。
35~42 
0.1 
37.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8. [2024·深圳期中]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中,正确
的是( C )
A. 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某同学的体温,体温计示数
为38 ℃,该同学的体温一定低于38 ℃
B. 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
沸水中消毒
C. 用红液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测温泡不要离
开被测液体
D. 用红液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点拨】
  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某同学的体温,体温计示数为38 ℃,则该同学的体温可能低于38 ℃,也可能等于38 ℃,故A错误;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不能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放在沸水中会损坏,故B、D错误;红液温度计使用时测温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C正确。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 [2024·深圳期末]母亲节到了,小明购买了一个上端开口的
爱心温度计,当手包裹住底端测温泡时,测温泡温度上
升,内部气体受热膨胀,管中液体迅速上升,形成一个爱
心形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爱心温度计内液面上升主要是由于测温泡受到手的挤压
B. 爱心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底部测温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使液面升降
C. 夏季静止在桌面上的爱心温度计液柱较高
D. 冬季静止在桌面上的爱心温度计液柱较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爱心温度计内液面上升主要是内部气体受热膨胀导致的,故A错误;爱心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底部测温泡内的气体热胀冷缩使液面升降,故B错误;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静止在桌面上的爱心温度计的液柱在夏季时较高,在冬季时较低,故C正确,D错误。
【答案】 C
【点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0. [2024·石家庄期中]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使用温度计的
操作情况,请指出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
,②
;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
测量时测温
泡碰到容器壁 
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
平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点拨】
  根据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图中有两处错误:一是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二是温度计的测温泡碰到了容器壁;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液柱在零刻度线以下,因此乙的示数是-3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2024·东莞期末]如图所示体温计,体温计的示数为
℃,该同学在此体温计未甩的情况下,用该体温计依次给生病的甲、乙、丙三名同学量体温,测得的结果是甲为如图示数,乙为39.5 ℃,丙为39.5 ℃。
(填“甲”“乙”或“丙”)同学的测量结果一定正确。
38 
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点拨】
  由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分度值是0.1 ℃,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38 ℃;由于体温计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只有所测温度高于测量前体温计示数时,测量结果才一定准确,因此,乙肯定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某疫苗须保存在低于8 ℃的环境中。夏季,运输过程中
为监测疫苗温度是否超标,应在冷藏箱内放置 (填
“甲”或“乙”)温度计。在接收点,为正确读数,验收
人员 (填“能”或“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表明疫苗 (填“安全”或“不安全”)。
乙 
不能 
安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点拨】
  由题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 ℃的环境中,即保存环境温度不能高于或等于8 ℃。甲温度计是普通温度计,乙温度计的构造类似于体温计,温度升高后乙温度计的液柱升高,不会再降下去,可以测定最高温度,故应在冷藏箱内放置乙温度计;乙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外界温度高,温度计示数会升高,故验收人员不能把温度计从冷藏箱中取出读数;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5 ℃,低于8 ℃,表明疫苗安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 [科学推理][2024·西安期中]如图所示是伽利略发明的世
界上第一支气体温度计,它的工作原理是
。A处是上午8点钟液面的位置,B处为第二天上午8
点钟液面的位置,两次温度比较,第 天早晨的温
度比较高。
气体热胀冷
缩 
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点拨】
  气体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较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玻璃管中水位较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较高;图中液面在B处时液面较低,所以第二天早晨的温度比较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如图所示是小明用小药瓶、细玻璃管和酒精制作的简易
温度计。
(1)该温度计是利用酒精的 原理制成的。
(2)小药瓶的材质应该选择 (填“软塑料”
或“硬玻璃”)。 
热胀冷缩 
硬玻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科学推理】给温度计标刻度时,将小药瓶分别放在
20 ℃和60 ℃的水中,并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A和B,则20 ℃对应的是 (填“A”或“B”);把小药瓶放入另一杯温水中,标记液面稳定时的位置C,用刻度尺测出A、B的间距为8.00 cm,A、C的间距为5.00 cm。则位置C所对应的温度为 ℃。
A 
45 
(4)【开放性试题】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请你写一条可实施的办法: 。
增大小药瓶的体积(或换更细的玻璃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