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3.1.2等式的基本性质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2025-2026学年】2024沪科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3.2 等式的基本性质
汇报人:[教师姓名]
汇报班级:[具体班级]
知识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例如,方程\(3x + 5 = 11\)的解是\(x = 2\)。那么,我们是如何找到这个解的呢?这就需要用到等式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
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
体会等式的基本性质在解方程中的作用,为后续解方程打下基础。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课堂导入
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天平的左盘放有 2 个质量为\(x\)克的砝码,右盘放有 1 个质量为 10 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保持平衡,如图所示。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等式:\(2x = 10\)。
如果我们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同时各加 1 个质量为 5 克的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此时左盘的质量是\(2x + 5\)克,右盘的质量是\(10 + 5\)克,得到等式:\(2x + 5 = 10 + 5\)。
如果我们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同时各拿走 1 个质量为 3 克的砝码,天平还是保持平衡,此时左盘的质量是\(2x - 3\)克,右盘的质量是\(10 - 3\)克,得到等式:\(2x - 3 = 10 - 3\)。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等式的一些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等式的基本性质。
知识点: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内容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a = b\),那么\(a + c = b + c\),\(a - c = b - c\)(其中\(c\)为整式)。
例如:
已知\(x + 3 = 7\),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两边同时减去 3,可得\(x + 3 - 3 = 7 - 3\),即\(x = 4\)。
已知\(y - 5 =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两边同时加上 5,可得\(y - 5 + 5 = 2 + 5\),即\(y = 7\)。
注意事项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的必须是同一个整式,如果两边加上或减去的不是同一个整式,等式可能不再成立。例如,在等式\(5 = 5\)中,左边加上 2,右边加上 3,得到\(7 = 8\),这个等式不成立。
这里的 “整式” 可以是一个数、一个字母或一个多项式。
知识点: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内容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 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a = b\),那么\(ac = bc\);如果\(a = b\)(\(c 0\)),那么\(\frac{a}{c}=\frac{b}{c}\)。
例如:
已知\(2x = 6\),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两边同时除以 2,可得\(\frac{2x}{2}=\frac{6}{2}\),即\(x = 3\)。
已知\(\frac{x}{3}=4\),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两边同时乘 3,可得\(\frac{x}{3} 3 = 4 3\),即\(x = 12\)。
注意事项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的必须是同一个数,如果两边乘或除以的不是同一个数,等式可能不再成立。例如,在等式\(8 = 8\)中,左边乘 2,右边乘 3,得到\(16 = 24\),这个等式不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时,这个数不能为 0,因为 0 不能作为除数。例如,对于等式\(0 5 = 0 3\),如果两边同时除以 0,就会得到\(5 = 3\),这是错误的。
例题解析
例 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列等式变形为用含一个字母表示另一个字母的形式:
(1)若\(x + 3 = y\),则\(x = \);
(2)若\(2x = 6y\),则\(x = \);
(3)若\(\frac{x}{2}=\frac{y}{3}\),则\(x = \)。
解:(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 3,可得\(x + 3 - 3 = y - 3\),即\(x = y - 3\);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2,可得\(\frac{2x}{2}=\frac{6y}{2}\),即\(x = 3y\);
(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等式两边同时乘 2,可得\(\frac{x}{2} 2=\frac{y}{3} 2\),即\(x=\frac{2y}{3}\)。
例 2:判断下列等式的变形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若\(a = b\),则\(a + 2 = b + 2\);
(2)若\(a = b\),则\(3a = 3b\);
(3)若\(a = b\),则\(\frac{a}{c}=\frac{b}{c}\);
(4)若\(a + 3 = b + 3\),则\(a = b\)。
解:(1)正确。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 2,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正确。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等式两边同时乘 3,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3)不正确。当\(c = 0\)时,等式\(\frac{a}{c}=\frac{b}{c}\)的分母为 0,无意义,所以该变形不正确。
(4)正确。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减去 3,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例 3: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
(1)\(x - 5 = 7\);
(2)\(4x = 3x + 9\);
(3)\(\frac{1}{3}x = 6\);
(4)\(2x - 1 = 5\)。
解:(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两边同时加上 5,得:\(x - 5 + 5 = 7 + 5\)\(x = 12\)
(2)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两边同时减去\(3x\),得:\(4x - 3x = 3x + 9 - 3x\)\(x = 9\)
(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两边同时乘 3,得:\(\frac{1}{3}x 3 = 6 3\)\(x = 18\)
(4)首先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两边同时加上 1,得:\(2x - 1 + 1 = 5 + 1\)\(2x = 6\)
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两边同时除以 2,得:\(\frac{2x}{2}=\frac{6}{2}\)\(x = 3\)
小练习
填空题
(1)若\(x + 2 = 5\),则\(x = 5 - \),这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在等式两边同时( )。
(2)若\(3x = 15\),则\(x = \),这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在等式两边同时( )。
(3)若\(x = y\),则\(x + 3 = y + \),\(2x = \),\(\frac{x}{4}=\frac{ }{4}\)。
(4)若\(2a = 4b\),则\(a = \),这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
判断题
(1)若\(a = b\),则\(a + c = b - c\)。( )
(2)若\(ac = bc\),则\(a = b\)。( )
(3)若\(\frac{a}{c}=\frac{b}{c}\)(\(c 0\)),则\(a = b\)。( )
(4)若\(a = b\),则\(\frac{a}{c^2 + 1}=\frac{b}{c^2 + 1}\)。( )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
(1)\(x + 7 = 12\);
(2)\(x - 3 = 11\);
(3)\(5x = 4x - 6\);
(4)\(\frac{1}{2}x = 8\);
(5)\(3x + 2 = 8\)。
若\(2x + 3 = 7\),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x + 1\)的值。
思考讨论
等式的基本性质 1 和基本性质 2 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是关于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整式的变形,等式的基本性质 2 是关于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 0)的变形,两者的操作不同。
联系:两者都是等式的基本性质,都可以用于对等式进行变形,且变形后等式仍然成立,它们都是解方程的重要依据。
为什么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时,这个数不能为 0?
因为 0 不能作为除数,若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0,会导致无意义的结果。例如,对于等式\(0 5 = 0 3\),如果两边同时除以 0,就会得到\(5 = 3\),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等式两边同时除以的数不能为 0。
课堂小结
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 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对等式进行变形的依据,也是后续解方程的重要基础,在运用时要注意相关的限制条件,如除以的数不能为 0 等。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将等式进行变形,以达到用含一个字母表示另一个字母或解方程的目的。
课后作业
教材 P [具体页码] 练习 1、2、3 题。
填空题
(1)若\(x - 4 = 6\),则\(x = \),依据是( )。
(2)若\(6x = 18\),则\(x = \),依据是( )。
(3)若\(3x - 2 = 7\),则\(3x = \),\(x = \)。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
(1)\(x - 9 = 1\);
(2)\(6x = 5x + 4\);
(3)\(\frac{1}{5}x = 3\);
(4)\(4x - 5 = 11\)。
若\(3a = 2b\),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9a - 6b + 1\)的值。
已知\(2x = 3y\),请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说明\(x=\frac{3}{2}y\)成立的理由。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复习回顾
判断:下列各式中哪些是等式?
① abc;②3a-2b;③ xy+y2-5;④3;⑤-a;⑥2+3=5;⑦3×4=12;⑧9x+10=19;⑨a+b=b+a;⑩S=πr2.
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作等式.
通常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
√
√
√
√
√
对于方程x+2=4,3x=6,你能用所学知识求出它们的解吗
方程是等式,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等式的变形过程. 为了进一步讨论解方程,我们先来看看等式有什么性质.
= b
探索新知
观察:如图,在一台天平两端的托盘中分别放置了质量为a,b的物体,天平平衡,这直观地说明 a = b.
a
b
C
C
同时加上质量为c的物体,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a
+c
+c
a
b
C
C
a
+c
+c
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 b
等式的基本性质
如果a=b,那么a+c=b+c,a-c=b-c.
a =
如图,天平还保持平衡吗?这又反映了怎样的数量关系呢?
b
3
3
a =
b
3
3
性质2 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
如果a=b,那么ac=bc,
.
=
3
a
b
3
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3(对称性) 如果a=b,那么b=a.
等式的基本性质
a
b
C
b
a
C
a = b
b = c
a = c
性质4(传递性) 如果a=b,b=c,那么a=c.
根据等式这一性质,将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称为等量代换.
练一练
指出下列等式变形的依据.
(1)如果5x+3=7,那么5x=4;
(2)如果﹣8x=4,那么x= ;
(3)如果﹣5a=﹣5b,那么a=b;
(4)如果3x=2x+1,那么x=1;
(5)如果﹣0.25=x,那么x=﹣0.25;
(6)如果x=y,y=z,那么x=z.
【教材P96 练习 第1题】
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的基本性质2
等式的基本性质2
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的基本性质3
等式的基本性质4
例2:解方程:3x - 3 = 21.
【教材P96 例2】
解:两边都加上3,得 3x = 21+3,(性质1)
即 3x = 24.
两边同除以3,得 x = 8.(性质2)
检验:把 x = 8 代入原方程,得
左边=3×8-3=21,
右边=21,
左边=右边.
所以x=8是原方程的解.
练一练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并检验:1.8x=2.5x+1.4.
解:两边都减去2.5x,得 -0.7x = 1.4,(性质1)
两边同除以-0.7,得 x = -2.(性质2)
检验:把 x = -2 代入原方程,得
左边=1.8×(-2)=-3.6,右边=2.5×(-2)+1.4=-3.6,左边=右边.
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
随堂练习
2.下列变形中错误的是( )
A.若x=y,则x+a=y+a B.若mx=my,则x=y
C.若x+a=y+a,则x=y D.若x=y,则mx=my
B
1.由2x=-4得x=-2,变形的依据是根据等式的( )
A.基本性质1 B.基本性质2
C.基本性质3 D.基本性质4
B
3.解方程并检验.
(1)5x -7 =8;(2)27=7+4x;(3) .
【教材P96 练习 第2题】
(1)解:两边都加上7,得5x=8+7,(性质1)
即5x=15.
两边同除以5,得x=3.(性质2)
检验:把x=3代入原方程,得左边=5×3-7=8,右边=8,左边=右边.
所以x=3是原方程的解.
3.解方程并检验.
(1)5x -7 =8;(2)27=7+4x;(3) .
【教材P96 练习 第2题】
(2)解:由对称性,得7+4x=27.(性质3)
两边都减去7,得4x=27-7,(性质1)即4x=20.
两边同除以4,得x=5.(性质2)
检验:把x=5代入原方程,得左边=27,右边=7+4×5=27,左边=右边.
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
3.解方程并检验.
(1)5x -7 =8;(2)27=7+4x;(3) .
【教材P96 练习 第2题】
(3)解:由对称性,得 .(性质3)
两边都加上 ,得 ,(性质1)即 .
两边同除以 ,得x=2.(性质2)
检验:把x=2代入原方程,得左边=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
4.*已知2x2 – x=5,求多项式– 4x2 +2x – 8的值.
解:因为2x2 – x = 5,所以在等式两边都乘以– 2,得
–2(2x2 – x)=5×(–2).
化简,得 – 4x2+2x= – 10.
等式两边都减去8,得 – 4x2+2x – 8= – 10 – 8.
所以– 4x2+2x – 8 = – 18.
核心必知
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____________,所得结果
仍是等式.
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3:如果,那么 ___.(对称性)
性质4:如果,,那么 ___.(传递性)
同一个整式
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
1星题 基础练
知识点1 等式的基本性质1
1.[知识初练]图①中的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用等式表示是
_______;如图②,在天平两边托盘中同时加入砝码 ,天平
仍然处于平衡状态,用等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
2.[2024·滁州期中]下列不属于等式的基本性质1的应用的
是( )
C
A.由得 B.由得
C. D.由得
3.(1)已知等式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
_________,得 ___;
(2)已知等式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
__________,得 ___.
同时减2
2
同时减
7
知识点2 等式的基本性质2
4.[知识初练]图①中的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用等式表示是
_______;如图②,在天平两边托盘中同时加入相同数量的
物体,天平仍然处于平衡状态,用等式表示是_________.
5.教材改编题 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C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知识点3 等式的基本性质3、4
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如果,那么 ___;
(2)如果,,那么 ___.
4
5
知识点4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方程
7.由得到 ,可分两步,将下面步骤补充完整:
第一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___,等式两边同时_____,得
到 ;
第二步: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___,等式两边同时_______,
得到 .
1
加1
2
除以2
8.(8分)解方程并检验:
(1) ;
解:两边同时减5,得 .
检验:把代入原方程,得左边 ,
右边,左边右边,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2) .
解:两边同时加2,得,两边同时除以6,得 .检
验:把代入原方程,得左边,右边 ,
左边右边,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2星题 中档练
9.[2025年1月合肥期末]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B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补充设问 如果,那么成立时 应满足的条件
是______.
10.[2025年1月大同期末]等式 中的部分内
容被墨渍污染,则被墨渍污染的“ ”为( )
A
A. B.
C. D.
11.跨学科·物理 某种弹簧秤原来的长度为 ,悬挂重物后的
长度可以用公式表示,其中是悬挂物的质量,
是常数,则_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
12.(8分)高阶思维·批判性思维 小明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后
对小亮说:“我发现4可以等于3,你看这里有一个方程:
,方程的两边都加上2,得 ,然后
方程的两边都除以,得 .”
(1)小明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解:不对,理由:对于方程,因为 可能等于0,所以
两边不能都除以 .
(2)请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方程 的解.
解:方程的两边都加上2,得 ,方程的两边都减去
,得 .
13.(8分)[2025·芜湖月考]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说明由
如何变形得到 .
解: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得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2,得
,即 .
3星题 提升练
14.推理能力 已知 、 、 分别代表不同的物体,用天平比
较它们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砝码显示的质量,可得
______, _______ .
课堂小结
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2:如果a=b,那么ac=bc,
.
性质3:如果a=b,那么b=a.
性质4:如果a=b,b=c,那么a=c.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性质1:如果a=b,那么a+c=b+c,a-c=b-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