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线段的长短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3.1 线段的长短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3 21: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4.3.1 线段的长短
第4章 几何图形初步
【2025-2026学年】2024沪科版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4.3.1 线段的长短
汇报人:[教师姓名]
汇报班级:[具体班级]
知识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的基本事实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知道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线段作为直线上的一部分,有两个端点且可以度量长度。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比较线段的长短,以及线段的另一个重要基本事实。
学习目标
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 叠合法和度量法。
理解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能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其应用。
能运用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和基本事实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叠合法
操作步骤:
将两条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使另一个端点落在重合端点的同一侧。
观察两条线段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关系:
如果一条线段的另一个端点落在另一条线段上,那么这条线段较短。
如果两条线段的另一个端点重合,那么这两条线段相等。
如果一条线段的另一个端点落在另一条线段的延长线上,那么这条线段较长。
示例:比较线段 AB 和线段 CD 的长短,将点 A 与点 C 重合,使点 B 和点 D 在点 A(点 C)的同一侧。
若点 B 落在 CD 上,则 AB<CD;
若点 B 与点 D 重合,则 AB=CD;
若点 B 落在 CD 的延长线上,则 AB>CD。
注意事项:使用叠合法时,两条线段的摆放要规范,确保一个端点重合且另一个端点在同一侧,避免因摆放不当导致判断错误。
度量法
操作步骤: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要统一)。
比较两条线段长度的数值大小:数值大的线段较长,数值小的线段较短,数值相等则线段相等。
示例:用刻度尺测量得线段 EF 的长度为 5cm,线段 GH 的长度为 3cm,因为 5cm>3cm,所以 EF>GH。
优缺点:
优点:度量法可以得到线段长度的具体数值,比较结果更精确。
缺点:需要借助测量工具(如刻度尺),且测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知识点:线段的基本事实
内容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含义解读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表明在连接两个点的所有可能的线(如折线、曲线、线段等)中,线段的长度是最短的。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例如,从点 A 到点 B,无论走折线 ACB 还是曲线 ADB,其长度都大于线段 AB 的长度,只有线段 AB 的长度是最短的。
知识点:线段基本事实的应用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这一基本事实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实例:
道路修建:在修建连接两个城市的道路时,人们通常会尽量选择直线距离修建,以缩短路程,节省时间和成本。例如,两个城市之间有山脉或河流,人们会开凿隧道或修建桥梁,使道路尽可能接近线段形状。
交通路线选择:人们出行时,在规划路线时往往会选择距离最短的路线。比如,从家到学校,我们会选择走直线距离的街道,而不是绕远路。
拉线最短:在农村,人们晾晒衣物时,会在两个固定点之间拉一根绳子,因为这样绳子的长度最短,能晾晒更多的衣物。
植物生长: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生长时,会沿着最短的路径向有水分和养分的地方延伸,体现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的原理。
例题解析
例 1:如图,比较线段 AB、AC、AD 的长短,并指出其中最短的线段。
A
|
|
B——C——D
解:使用度量法,用刻度尺测量可得:AB=3cm,AC=5cm,AD=7cm。
因为 3cm<5cm<7cm,所以 AB<AC<AD,其中最短的线段是 AB。
也可以使用叠合法:将点 A 重合,观察 B、C、D 的位置,点 B 在 AC 和 AD 上,点 C 在 AD 上,所以 AB 最短。
例 2:如图,从点 A 到点 B 有三条路线:①A→C→B;②A→D→B;③A→B。哪条路线最短?为什么?
A
|
|
C D
| |
| |
B
解:路线③A→B 最短。
因为根据线段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 A 和点 B 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 AB 的长度最短,而路线①和②都是折线,长度都大于线段 AB 的长度。
例 3:已知线段 AB=5cm,线段 CD=3cm,线段 EF=5cm,比较这三条线段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解:因为 AB=5cm,EF=5cm,所以 AB=EF;又因为 5cm>3cm,所以 AB=EF>CD。
理由是通过度量法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度,根据长度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
小练习
填空题:
(1)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2)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______。
(3)“两点之间,______” 是线段的基本事实,它表明在连接两个点的所有连线中,______最短。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两点的直线越长,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大
B. 两点之间的线段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D. 两点之间的曲线长度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2)如图,从点 P 到点 Q 的四条路线中,最短的路线是( )
P
|
|
A B
| |
| |
C D
| |
| |
Q
A. P→A→C→Q B. P→B→D→Q C. P→A→D→Q D. P→B→C→Q
简答题:
(1)用叠合法比较你手中直尺的两条邻边的长短。
(2)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体现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请举例说明。
思考讨论
线段的长短比较与直线、射线的长短比较有什么不同?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因此可以通过叠合法和度量法比较长短;而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们都可以无限延伸,无法度量长度,所以不能比较直线和射线的长短。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与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有什么区别?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强调的是连接两个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的长度最短,描述的是线段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强调的是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描述的是直线的性质。两者都是几何中的基本事实,但侧重点不同。
课堂小结
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叠合法:将两条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观察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关系进行比较。
度量法:用刻度尺测量出线段的长度,根据长度数值比较。
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应用: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在几何作图和计算中经常用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在道路修建、路线选择等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和线段的基本事实,进一步加深了对线段的认识,为后续学习线段的和差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如图,两支笔放在一起,哪支长?
新课导入
你是怎么比较的?
观察
怎样比较下列两条线段AB与CD的长短呢?
A
B
C
D
可以采用度量法和叠合法.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线段的长短比较
度量法:利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A
B
C
D
叠合法:将AB 、CD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端点A 与C重合,端点B与D落在A的同侧.
位置 图形 线段AB与CD的关系 记作
点D与B重合 线段AB等于线段CD AB=CD
点D在A,B两点之间 线段AB大于线段CD AB>CD
点D在AB的延长线上 线段AB小于线段CD AB<CD
A
B
(C)
(D)
A
B
(C)
D
A
D
(C)
B
注意:
(1)度量法一般采用相同的测量标准,单位统一,精确度一致.
(2)叠合法必须保证两个前提:一是两条线段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二是使它们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落在同一侧(操作要点:共端点,同方向,叠一起,比长短).
如图,已知线段 a 和 b,且 a>b.
a
b
(1)AB=a,BC=b,则线段AC就是a与b的______,记作___________.
A B C

AC=a+b
如图,已知线段 a 和 b,且 a>b.
a
b
(2)AB=a,BD=b,则线段AD就是a与b的______,记作____________.
A B

AD=a-b
D
知识点2
线段的尺规作图
例 1 如图,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使得AB=a.
a
方法一 用刻度尺量出a的长度,再在一条直线上画出一条线段 AB = a.
例 1 如图,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使得AB=a.
a
方法二 我们也可以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这种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例 1 如图,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使得AB=a.
a
作图步骤如下:
(1)作直线 l,如图.
(2)在直线 l 上任取一点A,以点A为圆心,以线段a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B.
线段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例 2 已知:线段a,b(a>b),如图,作一条线段AB,使得:
(1)AB=2a;
(2)AB=a-b.
a
b
作法
(1)作射线AM.
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C=CB =a.
线段AB=2a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A
M
C
B
例 2 已知:线段a,b(a>b),如图,作一条线段AB,使得:
(1)AB=2a;
(2)AB=a-b.
a
b
(2)作线段AN=a.
在线段NA上截取NB=b.
则线段AB=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A
N
B
练习
1. 比较各图中线段AB与CD的长短.
(1)
(2)
A
B
C
D
C
D
A
B
CD>AB
AB=CD
【教材P150 练习 第1题】
2. 如图,C,D是线段AB上不同的两点,那么:
(1)AC=_______-DC,BD=______-CD;
(2)AC=_______-BC,BD=______-AD;
(3)AB=_______+______+_______.
AD
A
B
C
D
BC
AB
AB
AC
DB
CD
【教材P150 练习 第2题】
3. 如图,已知线段a,b,作线段AB,使得:
(1)AB=a+b;
(2)AB=2a-b.
解:(1)如图所示.
作法:①作射线AM.
②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C=a , CB=b.
线段AB=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a
b
A
M
C
B
【教材P150 练习 第3题】
3. 如图,已知线段a,b,作线段AB,使得:
(1)AB=a+b;
(2)AB=2a-b.
(2)如图所示.
作法:①作射线AM.
②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D=DC=a ,
在线段CA上截取CB=b.
线段AB=2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A
M
D
C
a
b
B
【教材P150 练习 第3题】
1. 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形不符的式子是( )
A. AD-CD=AB+BC B. AC-BC=AD-BD
C. AC-AB=AD-BD D. AD-AC=BD-BC
C
随堂练习
2.尺规作图是指( )
A.用直尺规范作图
B.用刻度尺和圆规作图
C.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D.用量角器和圆规作图
C
3. 如图,己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作法:画射线AM,在射线AM上截取AB=a,在线段AB上截取BC=b,那么所求作的线段是( )
A. AC B. BC
C. AB D. BM
A
1星题 基础练
知识点1 线段的长短比较
1.如图所示,比较线段和线段 的长度,结果正确的是
( )
B
A. B. C. D.无法确定
2.创新题·新考法 [2025·阜阳月考]
如图,用一支角度固定的圆规比较
线段, 的长短,则( )
A
A. B.
C. D.无法确定
知识点2 线段的和差
3.[知识初练]教材改编题 如图,,是线段 上不同的
两点.
(1)____,________ ____;
(2)____ ____.
4.如图①,已知线段,,图②中线段 表示的是( )
D
A. B. C. D.
知识点3 利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5.(8分)如图,已知线段,, ,用直尺和圆规
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并用字母表示出所作线段.
(1)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
解:如答图①,线段 即为所求.
(2)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
如答图②,线段 即为所求.
2星题 中档练
6.如图,,则线段与线段 的长短关系是
( )
B
A. B. C. D.无法比较
7.[2025年1月金华期末]如图,在操作课上,同学们按老师
的要求操作:①作射线;②在射线 上顺次截取
;③在射线上截取 ;④在线
段上截取,发现点在线段 上.由操作可
知,线段 ( )
C
A. B. C. D.
8.(8分)[2025年1月杭州期末]尺规作图:如图,
已知线段,,,求作线段 ,使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解:如图,线段 即为所求.
线段的比较:叠合法、度量法
尺规作图: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