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每课一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每课一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7-28 21:5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B.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
C.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
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环境恶化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 (  )
A.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
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
D.某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作物因此而减产
3.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
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
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
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渍化
4.据《汉书》记载,内蒙古河套地区汉朝时水草肥美,但现在已面目全非,这说明(  )
A.荒漠化完全是由战争、饥荒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B.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文明时期,古代没有出现过
C.人类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在地质时期形成的,跟人类无关
下图中四个箭头反映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几个过程,据此回答5~6题。
5.人类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图中哪一过程的过失行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6.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
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完成第7~8题。
7.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8.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层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  )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
9.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光化学烟雾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转化形成的高氧化性的混合气团(如臭氧、醛类等)。光化学烟雾危害巨大,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伤害植物,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其形成过程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洛杉矶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气候温暖,风景宜人。从19世纪40年代起,随着汽车数量猛增,该城市多次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图乙为“洛杉矶某日光化学烟雾变化曲线示意图”。
(1)洛杉矶市一天中最易发生光化学污染的时间是______。
A.6:00~8:00 B.12:00~14:00
C.16:00~18:00 D.20:00~22:00
(2)洛杉矶一年中最易发生光化学污染的月份是______月。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多发的原因。
(3)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尾气污染成为城市的一大顽疾,试对减轻汽车尾气污染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4)汽车数量的猛增,除产生大气污染外,还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问题。
[能力提升]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如下),回答10~12题。
10.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11.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尾气
D.建筑工地扬尘
12.图中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保护国际”两个非政府国际组织联合发布调查报告称,由于滥伐森林、破坏栖息地、非法贸易、捕杀食用等原因,全球634种灵长类动物或亚种中,有近半数面临灭绝危险,其中有69种遭灭绝的风险极高。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由材料可知,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气污染 B.气候变化
C.人为因素 D.优胜劣汰
14.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捕杀藏羚羊
C.热带雨林的砍伐 D.围湖造田
1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所降酸雨与A地区有关,其原因是什么?
(3)我国境内的C地,酸雨污染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4)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土地__________更加严重,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炎热干燥的______________风加速了环境恶化,使____________沙漠日益向南扩展。
(5)从以上反映出来的问题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日益恶化,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制定和采取的战略措施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探究]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冰岛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冰川面积占8 000平方千米,为欧洲第二大岛。全境3/4是海拔400~800米的高原,其中1/8被冰川覆盖。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被称为“冰火之国”。多喷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属寒温带海洋性气候,较同纬度的其他地方温和。夏季日照长,冬季日照极短。
材料二 一份官方的报告预测,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岛所有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并可能将在下世纪全部融化。2008年7月30日,冰岛西南部城市辛格韦德利气温高达27℃,创下冰岛历史最高温度。研究人员帕尔松认为,若冰川全部融化,并流入大海,将造成海平面升高大约7米,这对全球来说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1)分析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的主要原因,并说明今后冰岛应该着力发展哪些优势能源产业。
(2)分析冰岛冰川融化加速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冰岛未来发展的利弊。
(3)北极熊目前面临哪些威胁?有人建议将北极熊迁徙到南极,南极与北极有哪些适合北极熊生存的相似之处?
答案
1.D [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产生的和由人为原因产生的,只不过当前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自然灾害属于自然原因产生的原生环境问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问题加剧。]
2.B [A、C、D三项涉及的环境问题都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属原生环境问题。B项臭氧层出现空洞主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造成的。臭氧层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影响人体健康,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3.C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森林减少、生物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和土地次生盐渍化等。]
4.C [荒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河套地区原本环境优美,人类不合理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进而出现荒漠化。]
5.C 6.D [第5题,乱采滥用自然资源属于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的不当行为。第6题,“赤潮”的发生是由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向海水中大量排放含磷、氮的废水所导致的。]
7.B 8.C [第7题,臭氧吸收紫外线,可以减少过强紫外线对生命的损害。第8题,南极春季的臭氧层空洞最为严重。]
9.(1)B
(2)7 谷地地形,污染气体不易扩散;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光照强。
(3)政府:制定尾气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合理规划城市,减少交通拥堵。
企业:革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汽车能源消费结构。
个人: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交通拥堵、噪音污染
解析 第(1)题,由图乙中曲线可得出答案。第(2)题,洛杉矶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再加上谷地地形,导致其夏季易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第(3)题,可从政府、汽车制造企业及个人行为三方面采取措施。第(4)题,汽车增多,会引起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问题。
10.B 11.D 12.C [第10题,根据图中各环境问题分布可以看出,①分布在北回归
线附近和亚欧大陆内部地区,属荒漠化问题。②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是酸雨问题。③存在于非洲的原始森林区,属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包括我国的农业区和南亚、西亚的农业区,面临农田土壤侵蚀问题。⑤指海洋,属海域污染问题。第11题,②属酸雨问题,酸雨问题的成因主要是酸性气体的排放,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而建筑工地的扬尘主要增加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反而起减弱酸雨的作用。第12题,做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自然原因”,A、B虽然能造成荒漠化土地日益扩大,但均属人为因素。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和题目要求不符。]
13.C 14.A [由材料可知,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有滥伐森林、破坏栖息地、非法贸易、捕杀食用等,都属于人为原因。生物多样性减少,会导致生态失去平衡,其危害是无法估计的。因此,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拯救物种的一个重要途径。]
15.(1)硫氧化合物 氮氧化合物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
燃料 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搞好综合治理,化害为利
(2)工业集中、人口集中,大量燃烧煤和石油 西南风的影响。
(3)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
(4)沙漠化 过度放牧 滥垦草原 东北信 撒哈拉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解析 本题是考查环境问题的综合题,要求学生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16.(1)原因:①纬度高,气温低,冰川分布广。②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地壳运动剧烈,多火山活动。可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地热能利用、太阳能利用等产业。 (2)原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森林面积减小,气候变暖。利:①冰川融化,河流水量加大,将极大地推进冰岛水电业的发展。②动植物种类更加丰富,动物数量增加,冰岛可以种植温带作物。弊:①附近海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②冰川融化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出现洪灾。③因气候和地质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3)北极熊目前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过度捕猎等。南极、北极相似之处有:①气候寒冷,全年温度低;②有冰雪覆盖。
解析 本题以冰岛面临的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了与冰岛有关的地理问题及全球变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