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4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3 22:2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14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1章 有理数
【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14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常用按键的功能。
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的方法。
能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复杂的有理数运算问题,提高计算效率。
体会计算器在数学计算中的便捷性,培养运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幻灯片 3:情境引入
问题:计算\(2345 + 789\times67 - 456\div3 + 2^10\),这个式子包含多种运算,手动计算容易出错且耗时较长,有没有更快捷的工具呢?
引入:计算器是一种便捷的计算工具,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各种数值运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计算。
幻灯片 4:计算器的基本构造与常用按键
基本构造:一般包括显示屏、键盘。
常用按键功能:
数字键:0 - 9,用于输入数字。
运算符号键:\(+\)(加)、\(-\)(减)、\(\times\)(乘)、\(\div\)(除),用于输入相应的运算。
功能键:
\(=\):用于得出计算结果。
\(CE\)或\(C\):清除键,\(CE\)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C\)清除全部计算过程。
\(x^y\)或\(\hat{}\):乘方键,用于计算一个数的几次方。
\(\pm\):正负号键,用于输入负数。
\(.\):小数点键,用于输入小数。
幻灯片 5: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操作步骤:
按开机键打开计算器。
依次输入第一个数、运算符号、第二个数。
按\(=\)键,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就是运算结果。
示例:
计算\(35 + 46.8\):
操作:3 5 \(+\) 4 6 \(.\) 8 \(=\),显示屏显示 81.8,即\(35 + 46.8 = 81.8\)。
计算\(125 - 78.5\):
操作:1 2 5 \(-\) 7 8 \(.\) 5 \(=\),显示屏显示 46.5,即\(125 - 78.5 = 46.5\)。
计算\(24\times15.6\):
操作:2 4 \(\times\) 1 5 \(.\) 6 \(=\),显示屏显示 374.4,即\(24\times15.6 = 374.4\)。
计算\(360\div1.2\):
操作:3 6 0 \(\div\) 1 \(.\) 2 \(=\),显示屏显示 300,即\(360\div1.2 = 300\)。
幻灯片 6:用计算器进行乘方运算
操作步骤:
输入底数。
按乘方键\(x^y\)或\(\hat{}\)。
输入指数。
按\(=\)键,得到结果。
示例:
计算\(5^3\):
操作:5 \(x^y\) 3 \(=\),显示屏显示 125,即\(5^3 = 125\)。
计算\((-2)^4\):
操作:\(\pm\) 2 \(x^y\) 4 \(=\),显示屏显示 16,即\((-2)^4 = 16\)。
计算\(0.3^2\):
操作:0 \(.\) 3 \(x^y\) 2 \(=\),显示屏显示 0.09,即\(0.3^2 = 0.09\)。
幻灯片 7: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
操作步骤:按照算式的运算顺序,依次输入数字、运算符号,最后按\(=\)键得出结果。
示例:
计算\(123 + 45\times6 - 78\div3\):
操作:1 2 3 \(+\) 4 5 \(\times\) 6 \(-\) 7 8 \(\div\) 3 \(=\),显示屏显示 381,即\(123 + 45\times6 - 78\div3 = 381\)。
计算\(3.6\times(2.5 + 8.7) - 10.2\div2\):
操作:3 \(.\) 6 \(\times\) ( 2 \(.\) 5 \(+\) 8 \(.\) 7 ) \(-\) 1 0 \(.\) 2 \(\div\) 2 \(=\)(部分计算器有括号键,若没有则分步计算括号内的结果再代入),显示屏显示 35.82,即\(3.6\times(2.5 + 8.7) - 10.2\div2 = 35.82\)。
幻灯片 8:例题 1—— 用计算器计算简单运算
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1)\(789 + 234\)
(2)\(1000 - 567\)
(3)\(34\times56\)
(4)\(987\div3\)
解答过程:
(1)操作:7 8 9 \(+\) 2 3 4 \(=\),结果为 1023。
(2)操作:1 0 0 0 \(-\) 5 6 7 \(=\),结果为 433。
(3)操作:3 4 \(\times\) 5 6 \(=\),结果为 1904。
(4)操作:9 8 7 \(\div\) 3 \(=\),结果为 329。
结论:(1)1023;(2)433;(3)1904;(4)329。
幻灯片 9:例题 2—— 用计算器计算乘方及混合运算
题目:用计算器计算:
(1)\((-8)^3\)
(2)\(12^4 + 56\times78 - 901\div13\)
解答过程:
(1)操作:\(\pm\) 8 \(x^y\) 3 \(=\),结果为 - 512。
(2)操作:1 2 \(x^y\) 4 \(+\) 5 6 \(\times\) 7 8 \(-\) 9 0 1 \(\div\) 1 3 \(=\),结果为 20736 + 4368 - 69.307...≈25034.69(保留两位小数)。
结论:(1)-512;(2)约 25034.69。
幻灯片 10:例题 3—— 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某工厂计划每月生产零件 5000 个,实际 1 月生产了 5200 个,2 月生产了 4900 个,3 月生产了 5300 个,4 月生产了 5100 个。用计算器计算这 4 个月的平均月产量是多少个?
解答过程:
先计算 4 个月的总产量:5200 + 4900 + 5300 + 5100。
操作:5 2 0 0 \(+\) 4 9 0 0 \(+\) 5 3 0 0 \(+\) 5 1 0 0 \(=\),结果为 20500。
平均月产量 = 总产量 \(\div\) 4,操作:2 0 5 0 0 \(\div\) 4 \(=\),结果为 5125。
结论:这 4 个月的平均月产量是 5125 个。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1
题目:用计算器计算:
(1)\(345 + 678 - 910\)
(2)\(1234\times56\div78\)
(3)\(7^5\)
答案:(1)113;(2)896;(3)16807。
幻灯片 12:课堂练习 2
题目:用计算器计算:\(3.14\times(2.5^2 + 8.6) - 1.2^3\div0.4\)
答案:操作:3 \(.\) 1 4 \(\times\) ( 2 \(.\) 5 \(x^y\) 2 \(+\) 8 \(.\) 6 ) \(-\) 1 \(.\) 2 \(x^y\) 3 \(\div\) 0 \(.\) 4 \(=\),结果为 3.14×(6.25 + 8.6) - 1.728÷0.4 = 3.14×14.85 - 4.32≈46.629 - 4.32≈42.31。
幻灯片 13:课堂练习 3
题目:小明家去年 1 - 6 月的电费分别为:120 元、135 元、110 元、140 元、130 元、125 元。用计算器计算小明家去年上半年的平均每月电费是多少元?
答案:总产量为 120 + 135 + 110 + 140 + 130 + 125 = 760 元,平均每月电费为 760÷6≈126.67 元。
幻灯片 14:易错点分析
常见错误:
输入数字或运算符号时出错,导致结果错误。例如,把 35 输入成 53,把 “\(+\)” 输成 “\(\times\)”。
进行乘方运算时,混淆底数和指数的输入顺序。比如计算\(2^5\)时,错误地输入 5 \(x^y\) 2,得到 32 是巧合,但逻辑错误,正确应为 2 \(x^y\) 5。
对于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不知道如何操作,或者没有先计算括号内的内容,导致结果错误。
忘记按正负号键输入负数,如计算\(-3 + 5\)时,直接输入 3 \(+\) 5,得到 8,正确应为\(\pm\) 3 \(+\) 5 \(=\) 2。
规避方法:
输入时集中注意力,输入完毕后检查一遍输入的内容是否与算式一致。
牢记乘方键的使用方法,先输入底数,再按乘方键,最后输入指数。
对于有括号的运算,若计算器有括号键,按算式顺序输入即可;若没有,先计算括号内的结果并记录,再代入计算。
输入负数时,先按数字键,再按正负号键,或者先按正负号键,再按数字键(不同计算器可能略有差异)。
幻灯片 15:课堂小结
计算器的使用:熟悉常用按键功能,按正确顺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按\(=\)键得到结果。
运算类型:能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及混合运算,对于复杂运算能提高效率。
注意事项:仔细输入,检查输入内容,正确处理负数和括号运算,避免操作失误。
幻灯片 16:布置作业
基础作业:用计算器计算教材课后练习题第 1、2 题。
提升作业:用计算器计算:\(2.5^3\times(4.7 - 2.9) + 6.3\div0.7 - 10.5\)。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问题导入
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2.32 cm,高为 7.06 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π × 2.322 × 7.06.
你是怎样计算这个式子的?是否有更简便的办法?
我们知道,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因此,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就要做这样的计算:
探究新知
π × 2.322 × 7.06.
让我们来试一试!
遇到复杂的计算,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来完成.
用计算器求 345 + 21.3 的值.
用计算器求 345 + 21.3 的值的按键顺序是:
345 + 21.3
键入:
屏幕显示:
例1

3
4
5
+
2
3
.
1
(小数)
用计算器求 345 + 21.3 的值.
用计算器求 345 + 21.3 的值的按键顺序是:
345 + 21.3
键入:
屏幕显示:
例1

3
4
5
+
2
3
.
1
或者
≈ 是 键的第二功能,启用第二功能,需要先按 键.
(≈)
键入:
屏幕显示:
105.3-243
1
0
5
-
2
3
4
3
.
用计算器求 31.2÷(-0.4)的值.
键入:
屏幕显示:
-78
所以
31.2÷(-0.4)=-78.
例2

1
0
2
4
3
.
÷
.
(1)输入 0.4 时,也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 0,按 即可.
4
.
(2)输入负数,如输入 -5 时,可以按 ,也可以按 .
5
-
5
(3)在紧接着 键前面的右括号键 可以不按.
8.2×(-4.3)÷2.5
键入:
屏幕显示:
8
.
2
3
4
×
.
2
÷
.
5
用计算器求 62.2+4×7.8 的值.
这是加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对于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就会按要求算出结果.因此,本题的按键顺序是:
显示结果为 93.4,所以
62.2+4×7.8 = 93.4.
例3

6
2
2
+
4
8
.
7
.
×
按键顺序为:
9
.
2
2
4
×
.
2
÷
4
7
÷
结果为:2
用计算器求 2.73 的值.
显示结果为 19.683,所以
2.73 = 19.683.
例4

用计算器求 2.73 的值,可以使用乘方的专用键 .按键顺序是:
.
2
7
3
使用专用键 时,可以先输入底数,再按此键,最后输入指数;也可以先按 ,再输入底数,然后按 ,之后再输入指数,最后按 求解.
底数→
→指数
→底数→
→指数

1.按例 4 的方法,用计算器求 6.35 的值.
2.用计算器求本节开头所提问题中圆柱的体积.(精确到 1 cm3)
结果为:9924.36543
按键顺序为:
1.
.
6
3
5
1.按例 4 的方法,用计算器求 6.35 的值.
2.用计算器求本节开头所提问题中圆柱的体积.(精确到 1 cm3)
≈ 119(cm3)
答:这个圆柱的体积为 119 立方厘米.
π × 2.322 × 7.06
2.
1.用计算器计算:
(1)27 + 308; (2)0.75 + 32.04;
(3)3.65 - 72.7; (4)- 97.9 + 34.8;
(5)- 43 - ( - 28 ); (6)0.147×63;
(7) 36×125; (8)84 ÷ ( - 24 );
(9)76÷ ( - 0.19 ); (10)( - 0.125 )×( - 18 );
(11)83 + 139 - 328 + 512; (12)- 3.14 + 5.76 - 7.19;
(13)2.5×76 ÷ ( - 0.19 ); (14) - 125 × 0.42÷( - 7 ).
巩固练习
【教材P70 练习 第1题】
= 335
= 32.79
= - 69.05
= - 63.1
= - 15
= 9.261
= 4500
= - 3.5
= - 400
= 2.25
= 406
= - 4.57
= - 1000
= 7.5
2.用计算器计算:
(1)23×15 + 4; (2)50÷2 - 20×3;
(3)25×3×2 + ( - 127 ); (4)0.84÷4 + 0.79×2;
(5)- 24×2 + 15÷0.75; (6)1.83;
(7)- 0.124; (8)9.32;
(9)56; (10)( - 3 )7.
= 349
= - 35
= 23
= 1.79
= - 28
= 5.832
= - 0.00020736
= 86.49
= 15625
= - 2187
【教材P70 练习 第2题】
3.用计算器计算:
(1)2.6×3 - ( - 3 )4;
(2)4.52×3 - ( - 24)÷8;
(3)4 + 22×7 - ( - 3 )×6.
= - 73.2
= 63.75
= 50
【教材P70 练习 第3题】
知识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计算器上 键的功能是( )
D
A.开启计算器 B.计算乘方
C.清除刚刚输入的内容 D.显示计算结果
返回
2.计算器上 键的功能是( )
B
A.执行第一功能 B.执行第二功能
C.切换为小数格式 D.计算乘方
返回
知识点2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用计算器计算 的按键顺序是( )
D
A. B.
C. D.
返回
4.在计算器上按键 ,显示的结果是_____.
返回
5.(8分)用计算器计算(写出按键顺序)
(1) ;
解:按键顺序为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 .
则 .
(2) .
解:按键顺序为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
.则 .
返回
6.在计算器上按照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
下表中的与 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
0 1 2 3
1 4 7 10
当在计算器上输入的的值为时,计算器显示的 的值为( )
D
A. B. C.26 D.
返回
7.(4分)利用计算器计算: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 ,把它对折30
次后,将它的厚度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比较一下,看谁更高.
珠穆朗玛峰高约
解: ,

.
答:纸的厚度比珠穆朗玛峰更高.
返回
8.(8分)用计算器计算:
_____; _____;
_______; _______.
225
625
1 225
2 025
(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解:规律: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平方后所得结果中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
上的数字分别是2,5;其他数字由高位到低位排列等于底数的十位上的
数字乘比它大1的数的积.
(2)不用计算器直接算出, 的结果.
解:, .
返回
课堂小结
1.怎样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会按要求算出结果.
2.怎样使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
使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可以使用乘方的专用键来进行计算.
3.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一定要注意按键的顺序.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