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简单电路(知识清单)(含答案)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复习系列(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 简单电路(知识清单)(含答案)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复习系列(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14 07:24: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简单电路(知识清单)
思维导图
第1节 电荷
一、摩擦起电
1.原子的结构: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原子通常不显电性的原因:
(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
(2)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3.原子带电的原因:
(1)原子失去电子后带正电荷(因为负电荷少了,正电荷相比多了)。
(2)原子得到电子后带负电荷(因为负电荷多了,正电荷相比少了)。
4.摩擦起电原因:
(1)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2)不同物体摩擦时:
A.“弱者”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B.“强者”得到多余电子带等量的负电荷。
5.摩擦起电实质:
是电子的转移(由“弱者”转移到“强者”),并非创造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也带了同种电荷。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单位:库仑(C)。
三、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1. 静电的防止:
(1)避免产生静电。
(2)避免静电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2. 静电的利用:
(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泉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第2节 电路 电路图
一、电流
1.电流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对金属导体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是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2.电流方向:
(1)规定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用电器流回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负极流回正极。
(3)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因为自由电子带负电荷)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为通路。
二、电路
1.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回路。
2.电路四要素的作用:
(1)电源:能够提供电能,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导线: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3.电路的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工作。
(2)开(断)路:断开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3)短路:①电源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危害:此时,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导线,引起火灾。
②局部短路:电路的一部分两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危害:此被短路这部分电路(灯泡L)没有电流通过,无法工作。而灯泡L′仍然有电流通过,所以发光。
三、电路图
1.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常用电路元件符号:
3.如何画电路图:
关键词:“规范、顺序、状态”
(1)规范:
A.电路图最好呈小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拐角直角。
B.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C.导线交叉相连的一定要点实点。
(2)顺序: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先经过谁,后经过谁,必须按顺序去画电路图。
(3)状态:开关是闭合或断开,两图要一致。
4.如何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1)规范:
A.导线为曲线,不交叉,半路不分支。
(需要分流或合流时,必须在接线柱上完成)
B.导线不能从电路元件上画过。
(2)顺序: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先经过谁,后经过谁,必须按顺序画。
第3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
1.定义: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
(1)电流路径:只有1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
(2)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相互影响。
(3)开关作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位置改变,作用不变。
3.局部短路对电路影响:
“谁被短路,谁不工作。其它用电器仍然工作”
4.生活应用:
(1)手电筒中,多节电池串联。
(2)开关和它控制的电灯串联。
(3)节日小彩灯串是串联。
二、并联电路
1.定义:
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
(1)电流路径:有多条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2)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相不影响。
(3)开关作用: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各个支路用电器。
3.局部短路对电路影响:
“无论哪个用电器被短路,都会发生电源短路,烧坏电源和导线。
4.生活应用:
(1)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并联。
(2)街上路灯是并联。
三、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区别
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
连接特点 逐个顺次 并列连接
电流路径 只有1条 有多条路径
工作特点 互相影响 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与位置无关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短路影响 “谁被短路,谁不工作。其它用电器仍然工作 全电路都短路,烧毁电源
生活应用 小彩灯串 街上路灯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三章 简单电路(知识清单)
思维导图
第1节 电荷
一、摩擦起电
1.原子的结构:原子由位于中心的 构成。
2.原子通常不显电性的原因:
(1)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 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而核外电子带 电荷。
(2)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数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3.原子带电的原因:
(1)原子 电子后带正电荷(因为负电荷少了,正电荷相比多了)。
(2)原子 电子后带负电荷(因为负电荷多了,正电荷相比少了)。
4.摩擦起电原因:
(1)不同物质原子核 的本领不同。
(2)不同物体摩擦时:
A.“弱者”失去电子带正电荷。
B.“强者”得到多余电子带等量的负电荷。
5.摩擦起电实质:
是 的转移(由“弱者”转移到“强者”),并非创造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有了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用 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也带了同种电荷。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5.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 。
6.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2)单位: 。
三、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1. 静电的防止:
(1)避免产生静电。
(2)避免静电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2. 静电的利用:
(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泉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第2节 电路 电路图
一、电流
1.电流形成:电荷的 形成电流。
(1)对金属导体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是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
2.电流方向:
(1)规定方向:把 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2)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经用电器流回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负极流回正极。
(3)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
(因为自由电子带负电荷)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1)电路中 。(2)电路为 。
二、电路
1.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回路。
2.电路四要素的作用:
(1)电源:能够提供电能,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导线:输送电能。
(4)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3.电路的状态:
(1)通路: 的电路。有电流,用电器工作。
(2)开(断)路: 的电路。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3)短路:①电源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危害:此时,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导线,引起火灾。
②局部短路:电路的一部分两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危害:此被短路这部分电路(灯泡L)没有电流通过,无法工作。而灯泡L′仍然有电流通过,所以发光。
三、电路图
1.定义: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2.常用电路元件符号:
3.如何画电路图:
关键词:“规范、顺序、状态”
(1)规范:
A.电路图最好呈小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拐角直角。
B.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C.导线交叉相连的一定要点实点。
(2)顺序: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先经过谁,后经过谁,必须按顺序去画电路图。
(3)状态:开关是闭合或断开,两图要一致。
4.如何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1)规范:
A.导线为曲线,不交叉,半路不分支。
(需要分流或合流时,必须在接线柱上完成)
B.导线不能从电路元件上画过。
(2)顺序:电流从正极出发依次先经过谁,后经过谁,必须按顺序画。
第3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
1.定义:把用电器 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
(1)电流路径:只有 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
(2)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
(3)开关作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位置改变,作用不变。
3.局部短路对电路影响:
“谁被短路,谁不工作。其它用电器仍然工作”
4.生活应用:
(1)手电筒中,多节电池串联。
(2)开关和它控制的电灯串联。
(3)节日小彩灯串是串联。
二、并联电路
1.定义:
把用电器 连接起来的电路。
2.特点:
(1)电流路径:有 条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2)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
(3)开关作用: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各个支路用电器。
3.局部短路对电路影响:
“无论哪个用电器被短路,都会发生电源短路,烧坏电源和导线。
4.生活应用:
(1)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并联。
(2)街上路灯是并联。
三、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区别
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
连接特点 逐个顺次 并列连接
电流路径 只有1条 有多条路径
工作特点 互相影响 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与位置无关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短路影响 “谁被短路,谁不工作。其它用电器仍然工作 全电路都短路,烧毁电源
生活应用 小彩灯串 街上路灯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