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求整式的值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2.2 求整式的值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4 06:3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4.2.2求整式的值
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
【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一页:标题页
4.2.2 求整式的值
—— 从整式到具体数值的转化
(右下角添加授课教师姓名及日期)
第二页: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相关知识,包括单项式、多项式以及合并同类项。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根据字母的具体取值,求出整式的结果,这就是求整式的值。例如,当知道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时,我们可以根据面积公式(整式)求出它的面积。求整式的值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求整式值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先化简再求值的方法。
第三页:求整式的值的一般步骤
求整式的值的基本思路是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然后计算得出结果。一般步骤如下:
代入:把整式中各个字母所取的具体数值代入整式中,注意代入时要保持原有的运算符号和数字不变,省略的乘号要补全。
计算:按照整式中规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运算顺序遵循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实例解析:求整式\(3x^2 - 2x + 1\)当\(x = 2\)时的值。
步骤 1:代入,将\(x = 2\)代入整式中,得到\(3 2^2 - 2 2 + 1\)。
步骤 2:计算,先算乘方\(2^2 = 4\),再算乘法\(3 4 = 12\),\(2 2 = 4\),最后算加减\(12 - 4 + 1 = 9\)。所以当\(x = 2\)时,该整式的值是 9。
第四页:先化简再求值
当整式较为复杂时,直接代入计算会比较繁琐,此时可以先对整式进行化简(主要是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求值,这样能简化计算过程。
先化简再求值的步骤:
化简整式:通过合并同类项等方法,将整式化为最简形式(即不含同类项的形式)。
代入计算:把字母的具体数值代入化简后的整式中,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得出结果。
实例解析:先化简,再求值:\(3x^2 + 2x - 5x^2 + 7x - 1\),其中\(x = 1\)。
步骤 1:化简整式,合并同类项:\((3x^2 - 5x^2) + (2x + 7x) - 1 = -2x^2 + 9x - 1\)。
步骤 2:代入\(x = 1\),得到\(-2 1^2 + 9 1 - 1 = -2 + 9 - 1 = 6\)。
对比:如果直接代入\(x = 1\)到原式计算:\(3 1^2 + 2 1 - 5 1^2 + 7 1 - 1 = 3 + 2 - 5 + 7 - 1 = 6\),结果相同,但化简后计算更简便,尤其当字母取值较复杂时,优势更明显。
第五页:例题解析(一)—— 直接代入求值
例题 1:求整式\(2a + 3b\)的值,其中\(a = 4\),\(b = -5\)。
解:将\(a = 4\),\(b = -5\)代入整式\(2a + 3b\)得:\(2 4 + 3 (-5) = 8 - 15 = -7\)。
例题 2:求整式\(x^2 - 2xy + y^2\)的值,其中\(x = 3\),\(y = 1\)。
解:把\(x = 3\),\(y = 1\)代入整式得:\(3^2 - 2 3 1 + 1^2 = 9 - 6 + 1 = 4\)。
第六页:例题解析(二)—— 先化简再求值
例题 3:先化简,再求值:\(5a^2 + 3b^2 + 2ab - 4a^2 - 3b^2\),其中\(a = -1\),\(b = 2\)。
解:化简整式,合并同类项:\((5a^2 - 4a^2) + (3b^2 - 3b^2) + 2ab = a^2 + 2ab\)。
代入\(a = -1\),\(b = 2\)得:\((-1)^2 + 2 (-1) 2 = 1 - 4 = -3\)。
例题 4:先化简,再求值:\(3(2x^2 - y^2) - 2(3y^2 - 2x^2)\),其中\(x = -2\),\(y = 1\)。
解:先去括号:\(6x^2 - 3y^2 - 6y^2 + 4x^2\)。
再合并同类项:\((6x^2 + 4x^2) + (-3y^2 - 6y^2) = 10x^2 - 9y^2\)。
代入\(x = -2\),\(y = 1\)得:\(10 (-2)^2 - 9 1^2 = 10 4 - 9 1 = 40 - 9 = 31\)。
第七页:例题解析(三)—— 整体代入求值
当整式中字母的取值未直接给出,或字母的取值较为复杂时,可以将一个代数式作为一个整体代入求值。
例题 5:已知\(x + y = 5\),求整式\(2(x + y) - 3\)的值。
解:把\(x + y = 5\)看作一个整体,代入整式得:\(2 5 - 3 = 10 - 3 = 7\)。
例题 6:若\(a^2 - 2a = 3\),求整式\(2a^2 - 4a + 5\)的值。
解:观察发现\(2a^2 - 4a = 2(a^2 - 2a)\),已知\(a^2 - 2a = 3\),将其整体代入得:\(2 3 + 5 = 6 + 5 = 11\)。
第八页:易错点分析
在求整式的值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
代入时符号错误:例如,当\(x = -2\)时,求\(-x^2\)的值,误算为\((-(-2))^2 = 4\),而正确结果是\(-(-2)^2 = -4\)。
运算顺序错误:例如,求整式\(2x^2\)当\(x = 3\)时的值,误算为\((2 3)^2 = 36\),正确结果是\(2 3^2 = 18\)。
化简不彻底:例如,在进行先化简再求值时,没有完全合并同类项,导致计算复杂且容易出错。
整体代入时漏乘系数:例如,已知\(x - y = 2\),求\(3x - 3y + 1\)的值,误算为\(2 + 1 = 3\),而正确结果是\(3 2 + 1 = 7\)。
例题 7: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当\(x = -1\)时,求整式\(x^3 - 2x + 3\)的值。
错误解法:\((-1)^3 - 2 (-1) + 3 = -1 + 2 + 3 = 4\)(此解法正确,以下为错误示例)。
错误示例:\((-1)^3 - 2 (-1) + 3 = 1 + 2 + 3 = 6\)(错误原因:\((-1)^3\)计算错误,应为 - 1 而不是 1)。
第九页:课堂练习
填空题:
当\(x = 3\)时,整式\(2x - 5\)的值是______。
若\(a = 2\),\(b = -3\),则整式\(a^2 + b^2\)的值是______。
先化简,再求值:整式\(3x^2 - 2x + 1 - x^2 + 5x - 7\),当\(x = -2\)时,值为______。
选择题:
当\(x = 2\),\(y = -1\)时,整式\(x - 2y\)的值是( )
A. 0 B. 4 C. -4 D. 2
先化简,再求值:\(5a^2 - (3b^2 + 5a^2) + (4b^2 + 7ab)\),其中\(a = 2\),\(b = -1\),结果为( )
A. -3 B. 3 C. -11 D. 11
解答题:
(1)求整式\(\frac{1}{2}x - 2(x - \frac{1}{3}y^2) + (-\frac{3}{2}x + \frac{1}{3}y^2)\)的值,其中\(x = -2\),\(y = \frac{2}{3}\)。
(2)已知\(a + b = 3\),\(ab = 2\),求整式\(a^2 + b^2\)的值(提示:\(a^2 + b^2 = (a + b)^2 - 2ab\))。
(3)先化简,再求值:\(2(xy - 5xy^2) - (3xy^2 - xy)\),其中\(x = 1\),\(y = -1\)。
第十页:课堂小结
求整式的值的一般步骤:代入和计算,代入时要注意补全乘号,计算时要遵循运算顺序。
先化简再求值的优势:能简化计算过程,减少计算错误,尤其适用于复杂整式。
整体代入求值:当字母取值未直接给出或较复杂时,将代数式作为整体代入,简化计算。
易错点:代入时符号错误、运算顺序错误、化简不彻底、整体代入漏乘系数等,需特别注意。
第十一页:作业布置
教材第 XX 页习题 4.2 第 4、5、6 题。
填空题:
当\(x = -3\)时,整式\(x^2 - 3x + 1\)的值是______。
先化简,再求值:整式\(5m^2n - 3mn^2 + 2m^2n - mn^2\),当\(m = 1\),\(n = -1\)时,值为______。
解答题:
(1)先化简,再求值:\(3x^2 - [7x - (4x - 3) - 2x^2]\),其中\(x = -1\)。
(2)已知\(2x - y = 4\),求整式\(6x - 3y + 5\)的值。
(3)若多项式\(2x^2 + my - 12\)与多项式\(nx^2 - 3y + 6\)合并同类项后不含有\(x^2\)项和\(y\)项,求当\(x = -1\)时,合并后整式的值。
(4)已知\(a^2 + 2ab = -10\),\(b^2 + 2ab = 16\),求整式\(a^2 + 4ab + b^2\)和\(a^2 - b^2\)的值。
思考:求整式的值与求代数式的值有什么异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求整式的值?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准确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会判断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掌握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命题、逆命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探究互逆定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题真假的判断。
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难点
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命题的真假。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简单的命题,如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提问:能否交换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得到新的命题?新命题是否成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互逆命题
给出互逆命题的定义: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举例说明:如原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出 3 - 5 个命题,并交换写出它们的逆命题。
命题真假的判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以刚才的命题为例,分析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如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是假命题,因为两个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还可能是锐角或钝角等。
让学生自己判断之前小组讨论中写出的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性,并在小组内交流。
互逆定理
给出互逆定理的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举例说明:如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互逆定理。
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当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时,才有逆定理。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如果 a = 0,那么 ab = 0。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分析:
(1)逆命题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这是假命题,因为当 b = 0 时,ab = 0,a 不一定为 0。
(2)逆命题为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假命题,因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
(3)逆命题为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例 2:证明命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是真命题。
分析: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
已知:在△ABC 中,∠B = ∠C。
求证:AB = AC。
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
因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
在△ABD 和△ACD 中,
∠B = ∠C,
∠BAD = ∠CAD,
AD = AD(公共边),
所以△ABD≌△ACD(AAS)。
所以 AB = AC。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1)如果 x = 2,那么 x = 4。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对顶角相等。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2)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3)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4)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
强调: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课本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时要说明理由。
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至少两个互逆命题,并分析它们的真假性。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判断命题真假和写逆命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能准确合并同类项并求多项式的值,提高运算能力.
2.能用合并同类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复习:1.下列各组中的单项式是不是同类项?
两相同: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两无关: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


×
×

课堂导入
2.下列合并同类项对吗?不对的,说明理由.
(1)a+a=2a (2)3a+2b=5ab (3)5y2-3y2=2
(4)4x2y-5xy2=-x2y (5)3x2+2x3=5x5 (6)a+a-5a=-3a
×

×
×
×

课堂导入
问题:某学校校园的总体规划图如下(单位:m)
1.用代数式表示该校的土地面积是多少?
2.如果a=120,b=60,计算该校的土地面积是多少?
课堂导入
1.用代数式表示该校的土地面积是多少?
300a+300b
2.如果a=120,b=6 0,计算该校的土地面积是多少?
300a+300b=300×120+300×60
=54 000.
课堂导入
解:3xy2-5xy+0.5x2y-3xy2-4.5x2y=-5xy-4x2y.
例1 当x=1,y= 时,求多项式3xy2-5xy+0.5x2y-3xy2-4.5x2y的值.
当x=1,y= 时,
原式=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多项式的化简求值
例2 求代数式5(x-2y)-3(x-2y)+8(x-2y)-4(x-2y)
的值,其中x= ,y= .
解:原式=(5-3+8-4)(x-2y)=6(x-2y).
当x= ,y= 时,6( x-2y )=6×( )=-1.
将(x-2y)看成一个整体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多项式的化简求值
例3 某学校组织七、八年级全体同学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七年级租用45座(不含司机座位,下同)大巴车x辆,60座大巴车y辆;八年级租用60座大巴车x辆,30座中巴车y辆.当每辆车恰好坐满时:
(1)请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该学校七、八年级学生的总数;
(2)当x=4,y=7时,该学校七、八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
解:(1)由题意可知七年级有学生(45x+60y)人,八年级有学生(60x+30y)名.
所以,七、八年级学生的总数为45x+60y+60x+30y=105x+90y.
(2)当x=4,y=7时,105x+90y=105×4+90×7=1 050.
所以,七、八年级共有1 050名学生.
新知探究
知识点 多项式的化简求值
1.多项式-5x2-2x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是( )
A.-5,-2,0 B.5,-2,0
C.-5,-2,1 D.-5,2,1
A
随堂练习
2.如果多项式x2-7ab+b2+kab-1不含ab项,那么k的值为( )
A.0 B.7 C.1 D.不能确定
B
3. 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5x,12x,13x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当时 x=2cm ,周长为 cm.
30x
60
随堂练习
4. 已知a=-0.5,b=4,求多项式2a2b-3a-3a2b+2a的值.
解: 2a2b-3a-3a2b+2a
= 2a2b-3a2b-3a+2a
=(2-3)a2b+(-3+2)a
=-a2b-a.
当a=-0.5,b=4时,
原式=-(-0.5)2×4-(-0.5)=-0.25×4+0.5=-1+0.5=-0.5.
随堂练习
5.小王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他准备将地面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单位:m),解答下列问题: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地面总面积;
(2)当x=4,y=2时,铺1 m2地砖的平均费用为30元,那么铺地砖的总费用为多少元?
随堂练习
解:(1)4xy+2y+4y+8y=(14y+4xy)m2. 
(2)当x=4,y=2时,原式=14×2+4×4×2=60(m2),
总费用=60×30=1 800(元),所以铺地砖的总费用是1 800元.
随堂练习
(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地面总面积;
(2)当x=4,y=2时,铺1 m2地砖的平均费用为30元,
那么铺地砖的总费用为多少元?
知识点1 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
1. [2024·石家庄月考]当 y =-4时,代数式 y -1+5 y 的值为
( B )
A. -24 B. -25
C. 79 D. -17
B
1
2
3
4
5
6
7
2. [2024·廊坊四中月考]式子-3 x2 y -10 x3+3 x3+6 x3 y +3
x2 y -6 x3 y +7 x3-8的值( A )
A. 与 x , y 的值都无关
B. 只与 x 的值有关
C. 只与 y 的值有关
D. 与 x , y 的值都有关
A
1
2
3
4
5
6
7
3. 已知| a +1|+( b -4)2=0,则 ab2-5 a2 b - a2 b +
0.75 ab2= .
【点拨】
由| a +1|+( b -4)2=0,
得 a +1=0, b -4=0,所以 a =-1, b =4.
则 ab2-5 a2 b - a2 b +0.75 ab2
-39 
1
2
3
4
5
6
7
= ab2-5 a2 b - a2 b + ab2
= ab2+ a2 b
= ab2- a2 b ,
当 a =-1, b =4时,原式=(-1)×16- ×1×4=
-39.
1
2
3
4
5
6
7
知识点2 先列式再求值
4. 有三个工程队合作挖水渠,第一队挖了 x 米,第二队挖的
比第一队的2倍还多7米,第三队挖的比第一队的3倍少12
米,则三个队一共挖了 米.当 x =25时,三个
队一共挖了 米.
(6 x -5) 
145 
1
2
3
4
5
6
7
第三队挖了(3 x -12)米,
则三个队一共挖了 x +(2 x +7)+(3 x -12)=(6 x -5)
米.当 x =25时,6 x -5=6×25-5=145.
【点拨】
根据题意可得,
第二队挖了(2 x +7)米,
1
2
3
4
5
6
7
5. [情境题·地域文化]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
部,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为我国革命圣地之一,是国家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5A级景区.某学校组织七、八年
级全体学生去西柏坡参观.七年级租用45座大巴车 x 辆,
55座大巴车 y 辆;八年级租用30座大巴车 x 辆,55座大巴
车 y 辆.当每辆车恰好坐满时.
1
2
3
4
5
6
7
(1)用关于 x , y 的整式表示该学校七、八年级的总人数
为 ;
(2)当 x =4, y =6时,该学校七、八年级的总人数
为 .
75 x +110 y  
960 
1
2
3
4
5
6
7
利用阅读法探求整式的值
6. 阅读理解:已知5 a +3 b =-4,求代数式2( a + b )+4(2 a
+ b )的值.小颖提出了一种解法如下:原式=2 a +2 b +8
a +4 b =10 a +6 b =2(5 a +3 b ).因为5 a +3 b =-4,所
以原式=2×(-4)=-8.
依照小颖的解题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如果- a2= a ,那么 a2+ a +1= ;
1 
1
2
3
4
5
6
7
(2)已知 a - b =-3,则3( a - b )-5 a +5 b +5的值
为 ;
【点拨】
3( a - b )-5 a +5 b +5=3( a - b )-5( a - b )+5
=-2( a - b )+5.
因为 a - b =-3,
所以原式=-2×(-3)+5=11.
11 
1
2
3
4
5
6
7
(3)已知 a2+2 ab =-2, ab - b2=-4,求2 a2+ ab +
b2的值.
【解】因为 a2+2 ab =-2, ab - b2=-4,
所以2 a2+ ab + b2=2 a2+4 ab - ab + b2=2( a2+
2 ab )- ( ab - b2)=2×(-2)- ×(-4)=-2.
1
2
3
4
5
6
7
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可以简化多项式的求值
利用代数式求值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数量单位的统一和取值的实际意义.
课堂小结
多项式的
化简求值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