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4.3 去括号
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
【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一页:标题页
4.3 去括号
—— 整式化简的关键步骤
(右下角添加授课教师姓名及日期)
第二页:引入
在整式的运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含有括号的式子,例如\(3(x + 2)\)、\(-2(a - b)\)、\(5x - (3x - 1)\)等。括号的存在会给整式的化简和求值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学习去括号的方法。去括号是整式加减运算中的重要步骤,正确地去括号能为后续的合并同类项等操作铺平道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去括号的法则,掌握去括号的技巧,确保在整式运算中准确无误地去掉括号。
第三页:去括号的法则
去括号的法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推导而来的,具体如下:
括号前是 “+”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 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
用字母表示:\(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
实例:\(3 + (2x + 5) = 3 + 2x + 5\);\(x + (y - z) = x + y - z\)。
括号前是 “-”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 号去掉后,原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正号变负号,负号变正号)。
用字母表示:\(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
实例:\(5 - (3x - 2) = 5 - 3x + 2\);\(m - (n + p) = m - n - p\)。
注意:
去括号时,要连同括号前面的符号一起去掉。
括号前面的系数不是 1 或 - 1 时,要运用乘法分配律将系数乘到括号里的每一项,再去括号。例如,\(2(x + 3) = 2x + 6\);\(-3(a - b) = -3a + 3b\)。
第四同类项:\(4x - [3x - (2x - 1)]\)。
解法一(从里向外):
先去小括号:\(4x - [3x - 2x + 1]\)。
再去中括号:\(4x - 3x + 2x - 1\)。
合并同类项:\((4x - 3x + 2x) - 1 = 3x - 1\)。
解法二(从外向里):
先去中括号(把\(3x - (2x - 1)\)看作整体):\(4x - 3x + (2x - 1)\)。
再去小括号:\(4x - 3x + 2x - 1\)。
合并同类项:\(3x - 1\)。
例题 4:化简:\(2[ (a + 2b) - 3(a - b) ]\)。
解:先去小括号:\(2[ a + 2b - 3a + 3b ]\)。
合并小括号内的同类项:\(2[ -2a + 5b ]\)。
再去中括号:\(-4a + 10b\)。
第七页:例题解析(三)—— 去括号与求值结合
例题 5:先去括号,再求值:\(3(2x^2 - y^2) - 2(3y^2 - 2x^2)\),其中\(x = -1\),\(y = 2\)。
解:先去括号:\(6x^2 - 3y^2 - 6y^2 + 4x^2\)。
合并同类项:\(10x^2 - 9y^2\)。
代入\(x = -1\),\(y = 2\)得:\(10 (-1)^2 - 9 2^2 = 10 1 - 9 4 = 10 - 36 = -26\)。
例题 6:已知\(A = 2x^2 + 3xy - 2x - 1\),\(B = -x^2 + xy - 1\),求当\(x = 2\),\(y = -1\)时,\(3A + 6B\)的值。
解:先计算\(3A + 6B\):\(3(2x^2 + 3xy - 2x - 1) + 6(-x^2 + xy - 1)\)
去括号:\(6x^2 + 9xy - 6x - 3 - 6x^2 + 6xy - 6\)。
合并同类项:\((6x^2 - 6x^2) + (9xy + 6xy) - 6x + (-3 - 6) = 15xy - 6x - 9\)。
代入\(x = 2\),\(y = -1\)得:\(15 2 (-1) - 6 2 - 9 = -30 - 12 - 9 = -51\)。
第八页:易错点分析
在去括号时,容易出现以下错误:
括号前是 “-” 号时,部分项符号未改变:例如,去括号\(5 - (x - 2)\)时,误写成\(5 - x - 2\),而正确结果是\(5 - x + 2\)(括号内的\(-2\)应变为\(+2\))。
括号前有系数时,漏乘括号内的项:例如,去括号\(2(x + 3y)\)时,误写成\(2x + 3y\),而正确结果是\(2x + 6y\)(系数 2 应乘括号内的每一项)。
多层括号去括号时,遗漏符号变化:例如,去括号\(a - [b - (c - d)]\)时,误写成\(a - b - c + d\),而正确结果是\(a - b + c - d\)(去中括号时,括号内的\(-c\)应变为\(+c\),\(+d\)应变为\(-d\))。
去括号后忘记合并同类项:虽然这不是去括号本身的错误,但会影响后续计算,应及时合并同类项简化式子。
例题 7:判断下列去括号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3(x + 5) = 3x + 5\);(2)\(-2(a - b) = -2a - 2b\);(3)\(7 - (x - 3) = 7 - x - 3\)。
解:(1)不正确。漏乘括号内的项,应改为\(3x + 15\)。
(2)不正确。括号前是 “-” 号,第二项符号未改变,应改为\(-2a + 2b\)。
(3)不正确。括号前是 “-” 号,括号内的\(-3\)未变号,应改为\(7 - x + 3\)。
第九页:课堂练习
填空题:
去括号:\(2(x + 3) = \);\(-3(a - 2) = \);\(5 - (x - y) = \)______。
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3x - (2x + 1) + 2 = \);\(2(a + b) - 3(a - b) = \)。
化简:\(x - [y - 2x - (x + y)] = \)______。
选择题:
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a - (b + c) = a - b + c\) B. \(a + (b - c) = a + b + c\)
C. \(2(a - b) = 2a - b\) D. \(-(a - 2b) = -a + 2b\)
化简\(3x^2 - [7x - (4x - 3) - 2x^2]\)的结果是( )
A. \(5x^2 - 3x - 3\) B. \(5x^2 - 3x + 3\) C. \(5x^2 + 3x - 3\) D. \(5x^2 + 3x + 3\)
解答题:
(1)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
①\(4(2x - 1) - 2(-1 + 10x)\);②\(3x^2 - [5x - (\frac{1}{2}x - 3) + 2x^2]\)。
(2)先化简,再求值:\(2(xy - 5xy^2) - (3xy^2 - xy)\),其中\(x = 1\),\(y = -1\)。
(3)已知\(A = x^2 + 2y^2 - z^2\),\(B = -4x^2 + 3y^2 + 2z^2\),且\(A + B + C = 0\),求多项式\(C\)。
第十页:课堂小结
去括号的法则:
括号前是 “+” 号,去括号后各项符号不变。
括号前是 “-” 号,去括号后各项符号都改变。
括号前有系数,先将系数分配到括号内每一项,再按上述规则处理符号。
去括号的步骤:观察符号和系数、运用法则去括号、检查结果。
含有多层括号时,可从里向外或从外向里逐层去括号,及时合并同类项。
易错点:符号未全改变、漏乘项、多层括号处理错误等,需仔细核对。
第十一页:作业布置
教材第 XX 页习题 4.3 第 1、2、3 题。
填空题:
去括号:\(-(x^2 - 2y^2) + 3(2x^2 - y^2) = \)______。
化简:\(2[ (m + n) - 3(m - n) ] = \)______。
解答题:
(1)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
①\(5(a^2b - 3ab^2) - 2(a^2b - 7ab^2)\);②\(x - 2[ y - 3(x + z) ]\)。
(2)先化简,再求值:\(3x^2y - [2xy^2 - 2(xy - \frac{3}{2}x^2y) + xy] + 3xy^2\),其中\(x = 3\),\(y = -\frac{1}{3}\)。
(3)已知\(x^2 + xy = -2\),\(xy + y^2 = 5\),求整式\(2x^2 + 5xy + 3y^2\)的值(提示:将整式拆分为含已知式子的形式)。
(4)当\(a = \frac{1}{2}\)时,求多项式\(2a^2 - [ (a^2 + 5a^2 - 2a) - 2(a^2 - 3a) ]\)的值。
思考:去括号法则与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内在联系?如何利用乘法分配律理解去括号法则?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准确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会判断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掌握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命题、逆命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探究互逆定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题真假的判断。
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难点
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命题的真假。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简单的命题,如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提问:能否交换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得到新的命题?新命题是否成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互逆命题
给出互逆命题的定义: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举例说明:如原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出 3 - 5 个命题,并交换写出它们的逆命题。
命题真假的判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以刚才的命题为例,分析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如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是假命题,因为两个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还可能是锐角或钝角等。
让学生自己判断之前小组讨论中写出的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性,并在小组内交流。
互逆定理
给出互逆定理的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举例说明:如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互逆定理。
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当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时,才有逆定理。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如果 a = 0,那么 ab = 0。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分析:
(1)逆命题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这是假命题,因为当 b = 0 时,ab = 0,a 不一定为 0。
(2)逆命题为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假命题,因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
(3)逆命题为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例 2:证明命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是真命题。
分析: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
已知:在△ABC 中,∠B = ∠C。
求证:AB = AC。
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
因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
在△ABD 和△ACD 中,
∠B = ∠C,
∠BAD = ∠CAD,
AD = AD(公共边),
所以△ABD≌△ACD(AAS)。
所以 AB = AC。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1)如果 x = 2,那么 x = 4。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对顶角相等。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2)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3)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4)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
强调: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课本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时要说明理由。
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至少两个互逆命题,并分析它们的真假性。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判断命题真假和写逆命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1.能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理解去括号法则的正确性.
2.掌握去括号法则,并能用去括号法则进行运算,提升运算能力.
学习目标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 a(b+c)=ab+ac.
1.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什么?
2.你还记得乘法分配律吗?用字母怎样表示?
复习
课堂导入
问题 1 某商店买入苹果和梨共100千克,其中苹果有x 千克,苹果的进价是1.2元/千克,梨的进价是0.8元/千克.
(1)买这些水果共花多少元?
(2)买这些苹果比买这些梨多花多少元?
解:(1)1.2x+0.8(100-x);
(2)1.2x-0.8(100-x).
如何将这样的式子化简呢?
课堂导入
a b c a+(b+c) a+b+c a+(b-c) a+b-c
5 2 -1
-6 -4 3
6
-7
-7
6
8
8
-13
-13
a + ( b + c ) = ____________;
a + ( b - c ) = ____________.
a + b + c
a + b - c
问题2 (1)填写下列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去括号法则一:
括号前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a+(b+c)=a+b+c
括号没了,符号没变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去括号法则
a b c a-(b-c) a+(-b+c) a-(-b-c) a+b+c
5 2 -1
-6 -4 3
2
2
1
1
6
6
-7
-7
a - ( b - c ) = ____________;
a -(-b - c ) = ____________.
a - b + c
a + b + c
问题2 (2)填写下列表格,你又能发现什么?
a-(b-c)=a-b+c
括号没了,符号却变了
去括号法则二:
括号前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去括号法则
讨论比较:
+(x-3)与 -(x-3)的区别?
+(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注意:准确理解去括号的规律,去括号时括号内的每一项的符号都要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都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去括号秘诀:
负变正不变,一个都不少.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去括号法则
练一练 判断正误.
(1)3(x+8)=3x+8
(2)-3(x-8)=-3x-24
(4)-2(6-x)=-12+2x
(3)4(-3-2x)=-12+8x
错
3x+3×8
错因:分配律,漏乘3.
错
-3x+24
错因:括号前面是负数,去掉负号和括号后,括号内的每一项都变号.
对
错
错因:括号前面是正数,去掉正号和括号后,括号内的每一项都不变号.
-12-8x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去括号法则
例1 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5a+2(b-a); (2) 2(4x-6y)-3(2x+3y-1).
括号前是“+”,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 ,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解:
(1) 5a+2(b-a)
=5a+2b-2a
=3a+2b.
(2) 2(4x-6y)-3(2x+3y-1)
=8x-12y-6x-9y+3
=2x-21y+3.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去括号法则
问题3 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
|a+c|+|a+b+c|-|a-b|+|b+c|.
解:由图可知 a>0,b<0,c<0,|a|<|b|<|c|,
所以 a+c<0,a+b+c<0,a-b>0,a+c<0,
所以原式=-(a+c)-(a+b+c)-(a-b)-(b+c)
=-3a-b-3c.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去括号化简的应用
例2 两船从同一港口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速度都是50 km/h ,水流速度是a km/h.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1)顺水速度=船速+水速=(50+a)km/h,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50-a)km/h,
所以2小时后两船相距
2(50+a)+2(50-a)=100+2a+100-2a=200(km).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
2(50+a)-2(50-a)=100+2a-100+2a=4a(km).
解: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去括号化简的应用
1.下列各式中与a-b-c的值不相等的是( )
A.a-(b+c) B.a-(b-c)
C.(a-b)+(-c) D.(-c)-(b-a)
B
随堂练习
2.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 )
C
随堂练习
3.不改变代数式的值,把代数式括号前的“-”号变成“+”号, 结果应是( )
4.已知a-b=-3,c+d=2,则(b+c)-(a-d)的值为( )
A.1 B.5 C.-5 D.-1
D
B
随堂练习
5.化简:
(1)(x+2y)-(-2x-y)= ;
(2)6a-3(-a+2b)= ;
(3)a2+2(a2-a)-4(a2-3a)= .
3x+3y
-a2+10a
9a-6b
随堂练习
6.化简下列各式:
(1)8m+2n+(5m-n); (2)(5p-3q)-3( ).
解:
随堂练习
7.先化简,再求值:2(a+8a2+1-3a3)-3(-a+7a2-2a3),其中a=-2.
解:原式= 2a+16a2+2-6a3+3a-21a2+6a3
=-5a2+5a+2.
当a=-2时,原式=-5×4+(-10)+2=-28.
随堂练习
解:飞机顺风飞行6小时的行程:6(a+20)=6a+120(千米);
飞机逆风飞行3小时的行程:3(a-20)=3a-60(千米).
两个行程相差:(6a+120)-(3a-60)
= 6a+120-3a+60
=3a+180(千米).
8.飞机的无风航速为a千米每时,风速为20千米每时,飞机顺风飞行6小时的行程是多少?飞机逆风飞行3小时的行程是多少?两个行程相差多少?
随堂练习
知识点1 去括号法则
1. 去括号:(1) a +( b - c )= ;
(2) a -( b - c )= ;
(3)-3(2 a -3 b )= .
【点拨】
括号前面是加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的算式不
变.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去掉括号,括号内加号变减
号,减号变加号.
a + b - c
a - b + c
-6 a +9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 [母题 教材P146练习T1]计算:2 a2-( a2+2)= .
a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新考法·整体求值法](1)已知 x2-3 x +1=0,则3 x2-9 x
+5= ;
(2)[2023·沈阳]当 a + b =3时,代数式2( a +2 b )-(3 a +5
b )+5的值为 .
【点拨】
本题运用 整体代入的方法解题,将 a + b 整体代
入求值.
2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2024·金陵汇文学校期末]化简 (9 x -3)-2( x +1)的结果
是( D )
A. 2 x -2 B. x +1
C. 5 x +3 D. x -3
【点拨】
原式=3 x -1-2 x -2= x -3.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 多项式 x -2 y -3 z -5添括号错误的是( D )
A. ( x -2 y )-(3 z +5) B. ( x -2 y )+(-3 z -5)
C. x -(2 y +3 z +5) D. ( x -2 y )-(3 z -5)
【点拨】
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则括到括号里的各
项符号都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则括到括号里的各
项符号都改变.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知识点2 去括号化简
6. 化简-16( x -0.5)的结果是( D )
A. -16 x -0.5 B. -16 x +0.5
C. 16 x -8 D. -16 x +8
【点拨】
-16( x -0.5)=-16 x +16×0.5=-16 x +8.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 [情境题·生活应用]某地居民生活用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月
用水量不超过17立方米,每立方米 a 元;超过部分每立方
米( a +1.2)元.该地区某用户上月用水量为20立方米,则
应缴水费为( D )
A. 20 a 元 B. (20 a +24)元
C. (17 a +3.6)元 D. (20 a +3.6)元
【点拨】
分两部分求水费,一部分是前面17立方米的水费,另
一部分是剩下的3立方米的水费,最后相加即可.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 一个长方形的一边长为(3 m +2 n ),与它相邻的一边比它
长( m - n ),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C )
A. 4 m + n B. 8 m +2 n
C. 14 m +6 n D. 7 m +3 n
【点拨】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3 m +2 n )+(3 m +2 n + m -
n )]=2(7 m +3 n )=14 m +6 n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 有理数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4|+| a -
11|化简后为( A )
A. 7 B. -7
C. 2 a -15 D. 无法确定
【点拨】
由题意知5< a <10,则 a -4>0, a -11<0.故| a -4|+| a -11|= a -4-( a -11)=7.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 [新趋势·学科综合]如图,设 M , N 分别为天平左、右盘
中物体的质量,且 M =2 m2+ m +3, N =2 m2+2 m +
3,当 m >0时,天平( B )
A. 向左边倾斜 B. 向右边倾斜
C. 平衡 D. 无法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点拨】
去括号时易犯如下错误:①括号外的因数没有与括
号内每一项都相乘;②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忘记改
变括号内各项的符号.
B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去括号
括号前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化简代数式
课堂小结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