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盈亏问题及形积变化问题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4.3盈亏问题及形积变化问题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14 06: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5.4.3盈亏问题及形积变化问题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一页:标题页
5.4.3 盈亏问题及形积变化问题
——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拓展
(右下角添加授课教师姓名及日期)
第二页:引入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其他类型的问题,比如商家销售商品时出现的盈利或亏损情况,以及物体在形状或体积发生变化时相关数量的计算。这些问题虽然情境不同,但都蕴含着特定的数量关系,同样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盈亏问题和形积变化问题的解法,进一步提升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页:盈亏问题
一、基本概念
盈亏问题主要研究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盈利、亏损情况的判断。
成本(进价):指商家购进商品时的价格。
售价:指商家卖出商品时的价格。
利润:售价减去成本(若利润为正,则盈利;若利润为负,则亏损)。
利润率:利润与成本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二、基本数量关系
利润 = 售价 - 成本
利润率 = \(\frac{ }{ } 100\%\)
售价 = 成本 + 利润 = 成本 ×(1 + 利润率)
成本 = 售价 - 利润 = \(\frac{ ·}{1 + }\)(当盈利时)
成本 = \(\frac{ ·}{1 - }\)(当亏损时)
三、例题解析(盈亏问题)
例题 1:某商厘米)。
长方体体积 = \(12 3 x = 36x\)(立方厘米)。
列方程:\(36x = 216\)。
解方程:\(x = 216 ·36 = 6\)。
检验:\(12 3 6 = 216\)(立方厘米),与正方体体积相等,符合题意。
答:长方体铁块的高为 6 厘米。
例题 5:一个底面半径为 5 厘米、高为 10 厘米的圆柱体钢坯,要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为 2 厘米的圆柱体零件,求零件的高。
解:设零件的高为\(x\)厘米。
等量关系:圆柱体钢坯的体积 = 圆柱体零件的体积。
钢坯体积 = \(\pi 5^2 10 = 250\pi\)(立方厘米)。
零件体积 = \(\pi 2^2 x = 4\pi x\)(立方厘米)。
列方程:\(4\pi x = 250\pi\)(两边同时除以\(\pi\)),得\(4x = 250\)。
解方程:\(x = 250 ·4 = 62.5\)。
检验:\(\pi 2^2 62.5 = 4\pi 62.5 = 250\pi\)(立方厘米),与钢坯体积相等,符合题意。
答:零件的高为 62.5 厘米。
例题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10 厘米,宽是 8 厘米,若将其长增加\(x\)厘米,宽减少\(x\)厘米,使其变成一个正方形,求\(x\)的值及正方形的边长。
解:因为变化后是正方形,所以边长相等,即长增加\(x\)厘米后等于宽减少\(x\)厘米后。
列方程:\(10 + x = 8 - x\)。
解方程:\(x + x = 8 - 10\);\(2x = -2\);\(x = -1\)(不符合实际,说明长应减少,宽应增加)。
重新分析:应是长减少\(x\)厘米,宽增加\(x\)厘米后变为正方形,列方程\(10 - x = 8 + x\)。
解方程:\(-x - x = 8 - 10\);\(-2x = -2\);\(x = 1\)。
正方形边长 = \(10 - 1 = 9\)(厘米)或\(8 + 1 = 9\)(厘米)。
检验:符合正方形边长相等的条件,符合题意。
答:\(x\)的值为 1,正方形的边长为 9 厘米。
第五页:易错点分析
盈亏问题:
混淆利润和利润率的计算:误将利润率当作利润,或计算利润率时用售价作分母(正确应为成本)。
解决两件商品盈亏问题时,错误地认为盈利和亏损百分比相同就不盈不亏,忽略了成本不同的影响。
形积变化问题:
体积(或面积)公式记忆错误:如将圆柱体体积公式记为\(\pi r h^2\),导致计算错误。
忽略单位统一:如长度单位有的用厘米,有的用米,未统一单位就进行计算。
对 “锻造”“熔铸” 等概念理解不清,错误认为形状变化时体积也变化,而实际上体积不变。
例题 7:指出下列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并改正。
问题:一件商品进价为 100 元,按售价卖出后盈利 20%,求售价。
错误解法:
设售价为\(x\)元。
列方程:\(x - 100 = 20\%\),解得\(x = 100.2\)。
答:售价为 100.2 元。
错误分析:混淆了利润和利润率,利润率是利润与成本的比值,不是利润本身。
正确解法:
设售价为\(x\)元。
利润为\((x - 100)\)元,利润率为 20%,则\(\frac{x - 100}{100} 100\% = 20\%\)。
列方程:\(x - 100 = 100 20\%\),即\(x - 100 = 20\),解得\(x = 120\)。
答:售价为 120 元。
第六页:课堂练习
填空题:
一件商品进价为 200 元,售价为 250 元,利润是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 5 厘米,将其锻造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长为 10 厘米,宽为 5 厘米,则高为______厘米。
一件商品按进价的 150% 出售,即售价是进价的______倍,若进价为 100 元,售价为______元。
选择题:
某商品先按进价提高 50% 后标价,再打八折销售,售价为 240 元,则进价为( )
A. 160 元 B. 180 元 C. 200 元 D. 220 元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8 厘米、6 厘米、4 厘米的长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棱长为( )
A. 4 厘米 B. 6 厘米 C. 8 厘米 D. 10 厘米
解答题:
(1)某商店卖出两件商品,第一件盈利 50%,第二件亏损 20%,两件商品的售价均为 60 元,求商店卖出这两件商品的总利润。
(2)一个底面直径为 10 厘米、高为 15 厘米的圆柱体水桶,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为 20 厘米、宽为 10 厘米的长方体水箱中,水深多少厘米?(\(\pi\)取 3.14)
(3)一块长方形铁皮,长为 40 厘米,宽为 30 厘米,从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盒子的底面积是原来铁皮面积的一半,求\(x\)的值。
第七页:课堂小结
盈亏问题:
核心是掌握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利润 = 售价 - 成本,利润率 = \(\frac{ }{ } 100\%\)。
解题时需明确等量关系,根据具体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形积变化问题:
关键是抓住形状变化前后体积(或面积)不变的等量关系。
要熟记常见图形的体积(或面积)公式,注意单位统一。
解决这两类问题的步骤与其他实际问题相同: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
第八页:作业布置
教材第 XX 页习题 5.4 第 9、10、11 题。
填空题:
某商品亏损率为 10%,已知售价为 180 元,则进价为______元。
一个圆柱体的体积为\(100\pi\)立方厘米,若底面半径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则体积变为______立方厘米。
解答题:
(1)某商店将进价为 10 元的商品按每件 12 元出售,每天可销售 100 件,若每件提价 1 元,销量就减少 10 件,要使每天的利润为 300 元,每件应提价多少元?
(2)将一个长为 10 米、宽为 8 米、高为 6 米的长方体水池中的水全部注入一个底面半径为 4 米的圆柱体水池中,圆柱体水池的水深多少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pi\)取 3.14)
(3)一块正方形铁皮,边长为 20 厘米,从四个角各剪去一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高为 5 厘米的无盖长方体盒子,求盒子的容积。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能准确说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会判断一个命题及它的逆命题的真假性,掌握证明命题真假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命题、逆命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探究互逆定理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及命题真假的判断。
能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难点
判断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性,理解原命题为真,其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命题的真假。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展示一些简单的命题,如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如果 a=b,那么 a =b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提问:能否交换这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得到新的命题?新命题是否成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互逆命题
给出互逆命题的定义: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命题叫做它的逆命题。
举例说明:如原命题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逆命题的概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出 3 - 5 个命题,并交换写出它们的逆命题。
命题真假的判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对于真命题,需要通过推理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以刚才的命题为例,分析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性。如 “如果两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是真命题,而它的逆命题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直角” 是假命题,因为两个相等的角不一定是直角,还可能是锐角或钝角等。
让学生自己判断之前小组讨论中写出的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性,并在小组内交流。
互逆定理
给出互逆定理的定义: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举例说明:如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是互逆定理。
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定理都有逆定理,只有当定理的逆命题为真命题时,才有逆定理。
(三)例题讲解(15 分钟)
例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真假。
(1)如果 a = 0,那么 ab = 0。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分析:
(1)逆命题为 “如果 ab = 0,那么 a = 0”,这是假命题,因为当 b = 0 时,ab = 0,a 不一定为 0。
(2)逆命题为 “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假命题,因为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可能是相似三角形。
(3)逆命题为 “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是真命题,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例 2:证明命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是真命题。
分析: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然后进行证明。
已知:在△ABC 中,∠B = ∠C。
求证:AB = AC。
证明: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
因为 AD 平分∠BAC,所以∠BAD = ∠CAD。
在△ABD 和△ACD 中,
∠B = ∠C,
∠BAD = ∠CAD,
AD = AD(公共边),
所以△ABD≌△ACD(AAS)。
所以 AB = AC。
(四)课堂练习(10 分钟)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
(1)如果 x = 2,那么 x = 4。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对顶角相等。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
(2)每个定理都有逆定理。
(3)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4)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概念,以及如何判断命题的真假。
强调: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也不一定为假。
(六)布置作业(5 分钟)
课本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判断命题真假时要说明理由。
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或数学学习中至少两个互逆命题,并分析它们的真假性。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对于学生在判断命题真假和写逆命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检测
4
新知讲解
6
变式训练
7
中考考法
8
小结梳理
学习目录
1
复习引入
2
新知讲解
3
典例讲解
学习目标
1.在解决百分率、销售与储蓄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体验、感受、经验,提高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百分率、销售与储蓄问题的过程中,体会隐含的等量关系:“原有数量+增长数量=现有数量”.
观察下列各图,小组讨论图中这些数据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5折酬宾
课堂导入
某企业2022年的生产总值为95 930万元,比2021年增长了7.3%.那么2021年该企业的生产总值为多少万元?(精确到1万元)
思考:
(1)本题具体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2021年生产总值+2022年比2021年增长的产值=2022年的生产总值.
(2)抽象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原有数量+增长数量=现有数量
一起探究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增长率问题
2021年的生产总值 2021年~2022年间增长的产值 2022年的生产总值
x
(3)设该企业2021年的生产总值为x万元,填表:
7.3%x
95 930
(4)列出的方程是
x+7.3%x=95 930.
(5)请解这个方程
x≈89 404元.
增长率问题中常见的等量关系:
原量×(1+增长率)=增长后的量
原量×(1-减少率)=减少后的量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增长率问题
高利息

“存款利率问题”
例1 某期3年期国债,年利率为2.8%;这期国债发行时,3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3.0%.小红的爸爸有一笔钱,如果用来存3年期定期存款比买这期国债到期后可多得利息48元,那么这笔钱为多少元?
【分析】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
解:设这笔钱是x元.依题意,得
x×3.0%×3-x×2.8%×3=48.
解得 x=8 000.
答:这笔钱是8 000元.
储蓄问题中常见的等量关系:
本金×利率×时间=利息
本金+利息=本息和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增长率问题
例2 玻璃厂熔炼玻璃液,由石英砂和长石粉混合而成.要求原料中含二氧化硅70%.根据化验,石英砂中含二氧化硅99%,长石粉中含二氧化硅67%.试问在3.2吨原料中,石英砂和长石粉各多少吨?
解:设需石英砂x吨,则长石粉为(3.2-x)吨.
依题意,得
x×99%+(3.2-x)×67%=3.2×70%.
解得x=0.3,
所以3.2-x=3.2-0.3=2.9(吨).
答:需石英砂0.3吨,长石粉为2.9吨.
浓度问题中常见的等量关系:
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增长率问题
跳楼价

“销售中的利润问题”
问题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1)商品原价200元,九折出售,售价是 元;
(2)商品进价是150元,售价是180元,则利润是 元.
利润率是 ; 
(3)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元, 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 元;
(4)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20%以后,每台售价为a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 元;
(5)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4.8元,则原定售价是
 元.        
180
30
20%
0.9a
1.25a
17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销售问题
销售问题中常见的等量关系:
1.售价、进价、利润的关系:
利润= 实际售价—进价(或成本)
2.进价、利润、利润率的关系:
利润率=利润÷进价×100%
3.标价、折扣数、售价关系 :
售价= 标价×(折扣数÷10)
4.售价、进价、利润率的关系:
售价= 进价×(1+利润率)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销售问题
问题2 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 ,另一件亏损25% ,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
1.你估计盈亏情况是怎样的?
A. 盈利
B. 亏损
C. 不盈不亏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销售问题
2.销售的盈亏决定于什么?
120 > 总成本
120 < 总成本
120 = 总成本
盈 利
亏 损
不盈不亏
销售的盈亏取决于总售价与总成本(两件衣服的成本之和)的关系.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销售问题
3.两件衣服的成本各是多少元?
盈利的一件
解:设盈利25%的衣服进价是 x 元,
依题意,得x+0.25 x=60.
解得 x=48.
亏损的一件
设亏损 25%的衣服进价是 y元,
依题意,得y-0.25y=60.
解得 y=80.
两件衣服总成本:48+80=128 元;
因为120-128=-8元;
所以卖这两件衣服共亏损了8元.
这个结论与你的猜想一致吗?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销售问题
1.一球鞋厂,现打折促销卖出330双球鞋,比上月多卖10%.设上个月卖出x双,则可列出方程为( )
A.10%x=330 B.(1-10%)x=33
C.(1-10%)2x=330 D.(1+10%)x=330
D
随堂练习
A
2.张先生到银行存了一笔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是2.75%.到期后全部取出,得到本息(本金+利息)共21 650元.设张先生存入的本金为x元,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3×2.75%x=21 650
B.x+2.75%x=21 650
C.3×2.75%x=21 650
D.3(x+2.75%x)=21 650
随堂练习
A
3.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进价为200元,按标价的五折销售,仍可获利10% .设这件商品的标价为x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A.0.5x-200=10%×200
B.0.5x-200=10%×0.5x
C.200=(1-10%)×0.5x
D.0.5x=(1-10%)×200
随堂练习
4.某件商品现在的售价为34元,比原价降低了15%,则原来的售价是( )
A.51元 B.28.9元 C.35元 D.40元
D
随堂练习
2. [2024·邯郸第十三中学模拟]某农场要对一块麦田施底肥,
现有化肥若干千克.如果每公顷施肥400 kg,那么余下化
肥800 kg;如果每公顷施肥500 kg,那么缺少化肥300 kg.
若设现有化肥 x kg,则可列方程为( A )
A
1
2
3
4
3. [2024·邯郸冀南新区期末]我国古代《孙子算经》卷中记载
“多人共车”问题,其原文如下:今有三人共车,二车
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其大意为:若
3个人乘一辆车,则空2辆车;若2个人乘一辆车,则有9个
人要步行,求人数和车数.甲、乙两人所列方程如下,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甲:设车数为 x 辆,可列方程为3( x -2)=2 x +9
C
1
2
3
4
乙:设人数为 y 人,可列方程为 +2=
A. 甲对乙错 B. 甲错乙对
C. 甲、乙都对 D. 甲、乙都错
1
2
3
4
4. [2024·石家庄期末]某办公楼刚建好,有一些相同的房间需
要铺地板,老板计划雇佣若干名工人,并对工人进行分
组,若每组3人,则多出2人;若每组4人,则还缺3人,已
知两种分法的组数相同.
(1)问老板雇佣了多少名工人?
1
2
3
4
【解】设老板雇佣了 x 名工人,
依题意得 = ,
解得 x =17.
答:老板雇佣了17名工人.
1
2
3
4
(2)在实际工作中,工人按工作能力分为一级和二级,一
天3名一级工人去铺设4个房间,结果其中有5 m2地板未
来得及铺设;同样时间内4名二级工人铺设了5个房间
之外,还多铺设了另外的6 m2地板.已知每名一级工人
比二级工人一天多铺设4 m2地板,求每个房间需要铺设
的地板面积.
1
2
3
4
【解】设每个房间需要铺设的地板面积为 y m2,
依题意得 - =4,
解得 y =86.
答:每个房间需要铺设的地板面积为86 m2.
1
2
3
4
课堂小结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百分率、销售问题
百分率问题
销售问题
储蓄问题
增长率问题
利润=售价-进价
售价=标价×(折扣÷10)
浓度问题
利润率=利润÷进价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