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十章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双燃料动力船,既可以通过传统燃油驱动,也可以通过携带的液化天然气驱动.其中选择液化天然气作为能源,除了环保,主要还因为它的( )
A. 燃点高 B. 密度大 C. 沸点高 D. 热值大
2.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当它在空中加速上升时,忽略燃油的质量变化,它的( )
A.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B.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C.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D.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
3. 趋势情境 小制作 准备一个盖好瓶盖的空矿泉水瓶(瓶内稍带点水珠),用力扭转瓶身数次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稍稍转松瓶盖,瓶盖被猛地弹出去,同时发出“砰”的一声,有时还能看到少量“白气”.瓶盖被弹出去时,与下列哪个冲程原理相同( )
4. 趋势情境 小实验 如图所示是小军为同学们表演“铁树开花”魔术的装置:利用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的特性,将装浓氨水的小烧杯和浸有酚酞溶液的湿脱脂棉团放在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魔术利用了以下哪个物理知识( )
第4题图
A. 分子间有引力 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1. D 2. A 3. A 4. B
5. 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依靠电能进行驱动,刹车时又可进行能量回收.电动汽车全液冷超级充电桩的充电枪内部有电缆和冷却管,冷却管内流动的冷却液可带走充电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使充电更加快速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池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B. 电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说明能量的转化没有方向性
C. 废旧电池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可随意堆放处置
D. 充电枪的冷却液要选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
6. 趋势情境 劳动教育 小明根据网上的教程为家人煮了一锅鸭血粉丝汤.他打开天然气灶,先用大火将大蒜、辣酱等配料煮出高汤,最后加入鸭血和粉丝焖煮三分钟后盛到碗中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刚开始加热时大蒜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 大火熬煮时天然气的热值比微火焖煮时的大
C. 将汤盛到碗中,碗的温度升高,说明汤将温度传递给碗
D. 直接用手端汤碗,有些烫手,说明汤含有的热量多
7. 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关于如图所示的“陆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 陆地的比热容大于海水的比热容
B. 海洋上方的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变大
C. “陆风”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高于海水温度时
D. “陆风”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高于陆地温度时
8. 趋势情境 传统文化·科学典籍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的记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没有内能
B. “铁化如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铁的内能的
C. 铸好的釜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无间隙
D. 用铁铸造的釜加热升温快是因为铁的比热容大
6. A 7. D 8. B
9. 2025年全国少年、儿童跳水冠军赛(C区)于1月19日至21日在湖北十堰市举行,吸引了全国137名年轻运动员参赛.其中跳板跳水包括起跳、腾空、下落、入水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 运动员在最高点时的动能为零
B. 起跳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
C. 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入水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保持不变
9. C 【解析】运动员在最高点时,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为零,所以动能不为零,A错误;起跳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运动员的重力势能,B错误;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少,同时速度变大,动能增加,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正确;入水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克服水的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少,D错误.故选C.
10. 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都加热8 min时,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C.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D. 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3∶4
10. B 【解析】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甲液体升高的温度较高,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A错误;两个加热器相同,加热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B正确;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间长,乙吸收的热量多,C错误;甲、乙初始温度都为20 ℃,加热8 min时,甲液体温度升高了40 ℃-20 ℃=20 ℃,乙液体温度升高了30 ℃-20 ℃=10 ℃,由c甲mΔt甲=c乙mΔt乙可得,===,D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1. 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向里推压注射器的活塞感觉很困难,此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如图乙所示,相同的墨水同时滴入冷水和热水中,5 min后的现象却不同,此现象表明: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第11题图
11. 斥力 温度
12. 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常用的摩擦焊接技术,将两根需要焊接的同种材料金属棒表面紧压在一起,一根金属棒固定,另一根金属棒高速旋转,两根金属棒剧烈地摩擦,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大金属棒内能,金属棒接触面的温度迅速升高并熔化,经过挤压再进行冷却,两根金属棒就焊接到一起,焊接前后,金属棒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2题图
做功 不变
13. 趋势情境 新科技 我国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AB段返回器的动能 ;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 ,采用这种方式着陆的目是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3题图
13. 变小 不变 减小返回器着陆时的机械能
14. 小兵利用图示装置测算酒精的热值.燃烧皿中酒精的质量为20 g,烧杯中水的质量为200 g,初温为25 ℃,点燃酒精,当水温升高到45 ℃时,立即熄灭火焰.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Q= J.他想利用q=计算酒精的热值,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他所测算出的热值与真实值相比偏 .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第14题图
14. 1.68×104 测出剩余酒精的质量 小
15. (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试题)我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已公布,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航天员有望登陆月球,后续还将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月球表面白天温度可达150 ℃,而夜晚会降至-180 ℃.假如你是设计师,让你设计一辆月球车,你认为月球车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氢能源为燃料的热机来驱动,理由是 .假如你穿着自己设计制作的航天服在月球上漫步,航天服应具备的功能有: (写出一条即可).
15. 不可以 氢能源燃烧需要吸入空气,而月球上没有空气 保温(或供氧或保压等)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8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4分,共32分)
16. (8分)小东设计了一组实验如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第16题图
(1)如图甲所示,往装有50 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 mL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mL,这一现象说明: .
(2)如图乙所示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另一个装有空气,在演示气体分子运动时应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选填“上”或“下”)方,抽掉玻璃板后,静置一段时间,两瓶气体颜色相同;若在冬天做该实验,则静置较 (选填“短”或“长”)时间能看到此现象.
(3)如图丙所示,小东用弹簧测力计把一块玻璃板拉出水面,因为分子间存在 ,所以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玻璃板所受到的重力.
16. (每空2分)(1)分子间有间隙 (2)下 长
(3)引力
17. (10分)如图甲,小华用小球和木块来做“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第17题图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动能大小.
(2)完成图甲、乙所示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3)甲实验中,若先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滚下,测出木块被撞击的距离为s1,接着立即让同一小球仍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滚下,测出木块再次被撞击的距离为s2,则s1 s2(选填“>”“<”或“=”).
(4)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后,小华又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如图丙所示,观察到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情况是 (忽略小球滚动时所受摩擦力).
A. 质量大的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B. 质量不同的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相同
C. 质量小的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5)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小华又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在图甲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取走木块,让质量不等的小球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最终小球静止在水平长木板上(设木板足够长),测出小球在木板上通过的距离,然后分析数据即可得出结论.你认为这种方案是否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17. (每空2分)(1)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2)速度 (3)> (4)B (5)不可行
18. (14分)小明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其操作如下:
第18题图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 相等的a、b两种物质.
(2)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选填“铁圈A”或“夹子B”)的高度.
(3)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完成该实验除天平和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4)为了比较a、b两种物质的吸热本领,小明提出两种比较方案:①让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②让两者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5)分析图丙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 ℃时,a增加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增加的内能.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更多热量的是 (选填“a”或“b”,下同),则 的吸热能力强.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质吸热本领的强弱,我们引入了比热容的概念.
18. (每空2分)(1)质量 (2)铁圈A
(3)秒表 (4)①和② (5)大于 b b
【解析】(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2)实验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铁圈A的高度;(3)实验需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为准确测量时间,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4)为比较a、b物质的吸热本领,有两种比较方案:①让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②让两者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因此小明提出的方案①②均可行;(5)分析图丙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 ℃时,a加热的时间为12 min,b加热的时间为8 min,a吸热多,故a增加的内能大于b增加的内能;当两者都升高10 ℃,a、b加热的时间分别为4 min和8 min,则b吸收的热量更多,这也意味着b的吸热能力更强.
四、综合应用题(12分)
19. 小华家新装的燃气热水器铭牌上标注能效等级为2级.国家规定能效等级为2级的热水器,其热效率不低于88%.小华想通过洗澡来估测一下这款燃气热水器的能效等级是否达标,于是他将燃气热水器的温度设定在40 ℃(即水从热水器流出的温度),某次洗澡用了水90 kg,用了天然气0.25 m3.已知进入热水器的冷水温度为16 ℃,求:[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q=4×107 J/m3]
(1)0.25 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通过计算判定该款热水器能效等级是否达标.
19. 解:(1)0.25 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V=4×107 J/m3×0.25 m3=1×107 J (4分)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水Δt=4.2×103 J/(kg·℃)×90 kg×(40 ℃-16 ℃)=9.072×106 J (4分)
(3)热水器的热效率
η=×100%=×100%=90.72%>88% (2分)
因此该款热水器能效等级达标 (2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十章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的双燃料动力船,既可以通过传统燃油驱动,也可以通过携带的液化天然气驱动.其中选择液化天然气作为能源,除了环保,主要还因为它的( )
A. 燃点高 B. 密度大 C. 沸点高 D. 热值大
2. “歼-20”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具有卓越的机动性能,当它在空中加速上升时,忽略燃油的质量变化,它的( )
A.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大 B.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
C.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D. 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
3. 趋势情境 小制作 准备一个盖好瓶盖的空矿泉水瓶(瓶内稍带点水珠),用力扭转瓶身数次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稍稍转松瓶盖,瓶盖被猛地弹出去,同时发出“砰”的一声,有时还能看到少量“白气”.瓶盖被弹出去时,与下列哪个冲程原理相同( )
4. 趋势情境 小实验 如图所示是小军为同学们表演“铁树开花”魔术的装置:利用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的特性,将装浓氨水的小烧杯和浸有酚酞溶液的湿脱脂棉团放在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魔术利用了以下哪个物理知识( )
第4题图
A. 分子间有引力 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5. 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依靠电能进行驱动,刹车时又可进行能量回收.电动汽车全液冷超级充电桩的充电枪内部有电缆和冷却管,冷却管内流动的冷却液可带走充电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使充电更加快速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池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B. 电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说明能量的转化没有方向性
C. 废旧电池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可随意堆放处置
D. 充电枪的冷却液要选用比热容较大的物质
6. 趋势情境 劳动教育 小明根据网上的教程为家人煮了一锅鸭血粉丝汤.他打开天然气灶,先用大火将大蒜、辣酱等配料煮出高汤,最后加入鸭血和粉丝焖煮三分钟后盛到碗中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刚开始加热时大蒜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B. 大火熬煮时天然气的热值比微火焖煮时的大
C. 将汤盛到碗中,碗的温度升高,说明汤将温度传递给碗
D. 直接用手端汤碗,有些烫手,说明汤含有的热量多
7. 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关于如图所示的“陆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 陆地的比热容大于海水的比热容
B. 海洋上方的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变大
C. “陆风”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高于海水温度时
D. “陆风”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高于陆地温度时
8. 趋势情境 传统文化·科学典籍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的记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没有内能
B. “铁化如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铁的内能的
C. 铸好的釜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无间隙
D. 用铁铸造的釜加热升温快是因为铁的比热容大
9. 2025年全国少年、儿童跳水冠军赛(C区)于1月19日至21日在湖北十堰市举行,吸引了全国137名年轻运动员参赛.其中跳板跳水包括起跳、腾空、下落、入水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 运动员在最高点时的动能为零
B. 起跳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
C. 运动员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入水过程中,运动员机械能保持不变
10. 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
A.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 都加热8 min时,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C.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D. 甲、乙的比热容之比为3∶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1. 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向里推压注射器的活塞感觉很困难,此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 ;如图乙所示,相同的墨水同时滴入冷水和热水中,5 min后的现象却不同,此现象表明: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第11题图
12. 如图所示是工业上常用的摩擦焊接技术,将两根需要焊接的同种材料金属棒表面紧压在一起,一根金属棒固定,另一根金属棒高速旋转,两根金属棒剧烈地摩擦,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大金属棒内能,金属棒接触面的温度迅速升高并熔化,经过挤压再进行冷却,两根金属棒就焊接到一起,焊接前后,金属棒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2题图
13. 趋势情境 新科技 我国嫦娥五号返回器用类似“打水漂”的方式着陆地球,其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AB段返回器的动能 ;BC段返回器的机械能 ,采用这种方式着陆的目是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13题图
14. 小兵利用图示装置测算酒精的热值.燃烧皿中酒精的质量为20 g,烧杯中水的质量为200 g,初温为25 ℃,点燃酒精,当水温升高到45 ℃时,立即熄灭火焰.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Q= J.他想利用q=计算酒精的热值,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他所测算出的热值与真实值相比偏 .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第14题图
15. (中考新考法·开放性试题)我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已公布,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航天员有望登陆月球,后续还将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月球表面白天温度可达150 ℃,而夜晚会降至-180 ℃.假如你是设计师,让你设计一辆月球车,你认为月球车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氢能源为燃料的热机来驱动,理由是 .假如你穿着自己设计制作的航天服在月球上漫步,航天服应具备的功能有: (写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8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4分,共32分)
16. (8分)小东设计了一组实验如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第16题图
(1)如图甲所示,往装有50 mL水的量筒中注入50 mL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mL,这一现象说明: .
(2)如图乙所示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另一个装有空气,在演示气体分子运动时应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选填“上”或“下”)方,抽掉玻璃板后,静置一段时间,两瓶气体颜色相同;若在冬天做该实验,则静置较 (选填“短”或“长”)时间能看到此现象.
(3)如图丙所示,小东用弹簧测力计把一块玻璃板拉出水面,因为分子间存在 ,所以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会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玻璃板所受到的重力.
17. (10分)如图甲,小华用小球和木块来做“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第17题图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比较动能大小.
(2)完成图甲、乙所示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3)甲实验中,若先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滚下,测出木块被撞击的距离为s1,接着立即让同一小球仍从斜面h高处由静止滚下,测出木块再次被撞击的距离为s2,则s1 s2(选填“>”“<”或“=”).
(4)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后,小华又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如图丙所示,观察到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情况是 (忽略小球滚动时所受摩擦力).
A. 质量大的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B. 质量不同的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相同
C. 质量小的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较远
(5)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小华又提出新的实验方案:在图甲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取走木块,让质量不等的小球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最终小球静止在水平长木板上(设木板足够长),测出小球在木板上通过的距离,然后分析数据即可得出结论.你认为这种方案是否可行?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18. (14分)小明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其操作如下:
第18题图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 相等的a、b两种物质.
(2)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选填“铁圈A”或“夹子B”)的高度.
(3)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完成该实验除天平和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4)为了比较a、b两种物质的吸热本领,小明提出两种比较方案:①让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②让两者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升高的温度.在两种液体都不沸腾的前提下,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选填“①”“②”或“①和②”).
(5)分析图丙可知,两温度计示数都升高到40 ℃时,a增加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增加的内能.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更多热量的是 (选填“a”或“b”,下同),则 的吸热能力强.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质吸热本领的强弱,我们引入了比热容的概念.
四、综合应用题(12分)
19. 小华家新装的燃气热水器铭牌上标注能效等级为2级.国家规定能效等级为2级的热水器,其热效率不低于88%.小华想通过洗澡来估测一下这款燃气热水器的能效等级是否达标,于是他将燃气热水器的温度设定在40 ℃(即水从热水器流出的温度),某次洗澡用了水90 kg,用了天然气0.25 m3.已知进入热水器的冷水温度为16 ℃,求:[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q=4×107 J/m3]
(1)0.25 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通过计算判定该款热水器能效等级是否达标.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