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我的回顾 限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8 我的回顾 限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6 20:1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双基限时练(八) 我的回顾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讣告  仆倒  奔赴  朴素
B.拎起  清泠  吟哦  伶优
C.一霎  刹那  煞笔  厦门
D.强迫  勉强  强化  倔强
解析 A项,fù|pū|fù|pǔ;B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 ),līn|línɡ|yín|línɡ;C项,shà|chà|shā|xià;D项,qiǎnɡ|qiǎnɡ|qiánɡ|jiànɡ。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远见卓识 笑面虎 声名雀起 钙质
B.毋庸置疑 照像机 悬梁刺骨 摄服
C.人心涣散 萤光屏 蒙昧无知 战栗
D.金榜提名 身分证 言谈诙谐 勾通
解析 A项,雀—鹊;B项,像—相,骨—股,摄—慑;C项,萤—荧;D项,提—题,分—份。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的故事有许多不可能是真实的。因而在我12岁那年就________了宗教信仰。
②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________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
③那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________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
A.中止  深切  以致
B.中止  深刻  以至
C.终止  深切  以致
D.终止  深刻  以至
解析 “终止”是结束,终了;“中止”是说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进行中间,因故停下来。“深切”指深刻而切实;“深刻”指内心对某人或某事的体会很深。“深切”比“深刻”语意更重,更符合爱因斯坦对事物的认识。“以致”是因果连词,“以至”表程度上的增强或数量上的增加等。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毋庸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
B.我大大地享受了这种自由,并且把与此伴随而来的内疚看作是乐意忍受的微乎其微的弊病。
C.有类似想法的古今人物,以及他们已经达到的独到之处,都是我的不可失去的朋友。
D.这部著作几乎完全局限于定性的叙述,这是一部我聚精会神地阅读了的著作。
解析 A.应该用“不容置疑”,表示不允许怀
( http: / / www.21cnjy.com / )疑,语气较重;“毋庸置疑”表示不需要怀疑,语气较轻。B.应用“微不足道”才能与“弊病”搭配。C.“独到之处”与“达到”重复,换成“真知灼见”。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13年11月11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世界气候大会在波兰首都华沙拉开帷幕,国际社会对这次会议寄予厚望,但会议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发达国家兑现有关承诺的程度。
B.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北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 )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目前相继传来酝酿高考改革的消息,在各省市透露的方案中都将英语考试作为改革的重点。
C.在汉字书写能力不断下降、国人的文化传承意识不断弱化的当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对于汉字的健康发展,必将促进一种积极推动的效果。
D.图书过度包装,不仅让奢靡浪费之风大举入侵文化领域,将那些真正的爱书之人拒之门外,而且让普通消费者的图书购买力大大下降。
解析 B成分残缺,删掉“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C搭配不当,将“促进”改为“产生”;D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让普通消费者……将那些……,而且让奢靡之风……”。
答案 A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起到这种制衡器的作用。
②但如果没有制衡器,没有变速和导向系统,动力系统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③科学及其精神,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④制衡系统失灵,动力系统越完善,越可能出现灾难。
⑤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
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存与互补,才会保证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
⑦如果发动机的动力不大,则机车很难快速行驶。
A.⑤⑦③②①④⑥
B.③⑤⑦②④①⑥
C.④①⑥⑤⑦③②
D.⑥③⑤⑦①②④
解析 语料选自《光明日报》(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 )2.4.23)李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补》。可通过选项排除法来确定答案。④和⑤不可能放在开头,排除A和C。只有③或⑥可放在开头。①放在⑤⑦后面,衔接不连贯,②放在⑤⑦后面,更为连贯,由此可排除D。注意:⑥是总结句,可放在开头,也可放在结尾。
答案 B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孤独者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曾说:“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亲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到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
由于相对论的创立触动了占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 )治地位的经典物理学,引起传统观念和势力的阻挠。先是物理学界和哲学界,后来又加上政治势力,都对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进行排斥和反对。科学被卷进了政治。在普鲁士科学院的会议厅里,爱因斯坦身旁的两把椅子是空的,没有人敢靠近他。他这样一个物理学家,被视为危险分子,他的周围充满了敌意。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从此,德国反对相对论的运动更加气势汹汹。正在美国的爱因斯坦对德国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他公开宣布终生不再回德国。
爱因斯坦没有忘记自己的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 )会责任,保持了自己的操守。在一个为军国主义的暴行辩护的《文明世界的宣言》上,有93个科学家签名,另一个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只有4个人签名,其中之一,就有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家庭和朋友也并不能成为他心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栖息地。爱因斯坦从不按传统习俗行事。传统习俗很浪费时间和精力,而爱因斯坦的工作首先要求他的却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所以,他身上有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癖:他常常忘记带家里的钥匙,即使在结婚当天,婚礼结束后,他和新娘返回住所也不得不喊房东开门。在生活上,他不修边幅,头发蓬乱,以致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后,生活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装束依然不变:一件浅灰色的毛衣,衣领上别着一支钢笔,甚至连面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
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是他的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 )声。他创立的理论十分深奥,只能使当时很有限的少数科学家感到激动,但是他的名字却在文明世界家喻户晓。他对自己造成的这种现象困惑不解。他说:“我有过好主意,其他人也有过。但是我的幸运在于被接受了。”社会公众如同洪水暴雨似地对他表示关注使他感到困惑。人们想会见他,陌生人在大街上会停步向他凝视和微笑,科学家、政治家、学生和家庭主妇写信给他,甚至他身上的东西,哪怕一颗扣子,也成了别人的圣物。以色列人民还请他去当总统。他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他受到这种关注,为什么要把他作为与众不同的人突出出来。
一头卷曲的白发,一件普通毛衫加一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 )烟斗,加州理工学院人人都知道这个形象是谁。由于要求他写自传的人络绎不绝,爱因斯坦只好要求冯·卡门想个办法让他避开。卡门为他在洛杉矶奥列薇拉大街安排了一个住处,那是条艺术街,街上行人以留长胡子、穿羊毛衫而远近闻名,因此,他走在大街上从未碰上过麻烦。结果谁也没有认出这个人就是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后来他同爱尔莎结婚。她喜欢招待朋友到家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来喝茶,有时为了让爱因斯坦休息一下也会叫他下楼和他们一起聊天。他的回答往往是粗暴的声音:“不!不!我不!再这样打扰我,我简直受不了了!”爱因斯坦并不需要这些,他需要的是宁静的思考,而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他差不多独自生活在小阁楼里,那才是他自己的天地,他在那里几乎与世隔绝,全身心地和他研究的宇宙结合为一体。
1955年4月18日,76岁的爱因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坦与世长辞。弥留之际,他在昏迷中含糊又痛苦地用他的母语急促地说着什么,这是他最熟悉最自然的语言,也是心底里最感温暖和痛苦的东西。
7.第五自然段说“爱因斯坦永远不能理解的一个难题是他的名声”,应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因为理解他的人太少,而关注他的人却如此之多,这让爱因斯坦感到困惑。②表现了爱因斯坦淡泊名利,不通俗务的性格。
8.简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爱因斯坦的“孤独”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他坚持相对论,坚守正义,坚持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 )战立场,使他被周围的同事和自己的祖国抛弃。②他深邃、睿智的思想远远超越同时代的人,使他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③他对工作的狂热与痴迷,使得他与世俗格格不入。
9.作者不写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却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爱因斯坦“许多不为人理解的怪癖”,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爱因斯坦的成就众所周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 ),没有必要再写(或:本文的出发点不是要评价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而是要展示他的思想性格)。②这些细节描写,更贴近真实的、自然的爱因斯坦,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③这些描写生动有趣,使人物的个性更突出鲜明;表现出爱因斯坦沉迷于工作、不屑于传统习俗、孤独不被理解的个性,增强了传记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语言表达
10.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阅读下面图片新闻,请你写一段新闻点评,不超过60字。
10月1日早晨,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名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仪式结束后,广场和附近区域的地面上满是垃圾,影响了天安门地区的景观环境。
新闻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国庆节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后出现的垃圾遍地的不文明行为,暴露了时下我国公民的文明行为、公德修养还有很大的缺失和差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养迫在眉睫。(可按叙—评—议的结构写)
1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如果中国特色美食集体打包“申遗”,请为之拟写一条“申遗”理由。
自去年12月,韩国泡菜成功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中国的不少美食就按捺不住了。“韩国泡菜申遗成功,煎饼果子肉夹馍、重庆火锅热干面、生煎包子小馄饨……集体不服!”网友“作业本”的微博立即被网友疯转,并自发进行了一场中国美食接力赛。
记者了解到,成功“申遗”的各国美食纷纷
( http: / / www.21cnjy.com / )打起“文化牌”,如韩国“腌制越冬泡菜文化”申遗理由是“泡菜反映了邻里间‘分享’的精神,增强了人们之间的纽带感和归属感”;日本以“和食料理营养均衡,体现了日本的四季分明、地理多样性以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对凝聚整个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由申请;法国大餐被描述为“一种社会习俗,用于庆祝个人或团体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中国特色美食呈现华人传统习俗,色、香、味俱全,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12.用简练的语言点评下面一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不超过30字。(5分)
2014年1月8日,清洁工熊大姐在8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 )擦玻璃时,系在腰间的钱袋子口不慎松开,袋内的6000元被大风吹散飘落。等她与工友们赶到楼下时,只找回了300元,其余已被路人捡走。打工的她抹着泪说:“我与孩子已经整整一年没见面了,就指望这点钱回家过年呢!”
此事一经媒体报道,部分捡钱的人主动将钱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回。一些爱心人士与爱心企业纷纷伸出援手。截至10日傍晚5点,熊大姐收到爱心款11万多元。这让熊大姐既感动又忐忑:“不是我的钱。我拿着心里很不踏实。”她决定将多余的钱捐给家乡的小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路人捡走别人的钱不还,贪财忘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丧失公德。②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扶危助困,奉献爱心。③捡钱的路人能主动还钱,拾金不昧,坚守良心。④多余的钱捐给家乡小学,知恩图报,回馈社会。
四、随堂练笔
13.爱因斯坦在文中说:“人们为了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如此畏缩不前,以致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以后有整整一年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感到扫兴。”就此,请你公正地谈谈对考试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考试是一种检查学生知识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评价教学水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如果取消考试,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方式的情况下,如何认定学生的素质、水平呢?考试不是错,关键是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考,真正使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技能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