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综合提升测试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载客/刊载
中肯/中饱私囊
辟邪/开天辟地
B.着笔/着手
绿色/绿林好汉
拗口/脾气很拗
C.里弄/弄鬼
强迫/强词夺理
角度/群雄角逐
D.兽槛/门槛
单帮/单枪匹马
落枕/落花流水
解析 A项,zài/zǎi,zhòng/
( http: / / www.21cnjy.com / )zhōng,bì/pì;B项,zhuó,lǜ/lù,ào/niù;C项,lòng/nòng,qiǎng,jiǎo/jué;D项,jiàn/kǎn,dān,lào/luò。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街上到处是五花八门的广告,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新商标。
B.他(华罗庚)的研究结果将他欧洲同事的工作包罗殆尽,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C.他站起身,一掌扫落案上的杯盏,歇斯底里地狂吼着。
D.近年来,新闻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择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解析 “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当。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B.国家将尝试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资金,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C.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学生集体到市科学馆参观学习,使学生对“科学就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有了更深的体会。
D.无论中国队输赢与否,当地华侨组织都将在比赛结束之后,为中国队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
解析 A项“我”应放在“不但”的后面;B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 )“建立”与“保护资金”搭配不当,“发挥”后缺宾语“职能”、“作用”之类;D项不合逻辑,“输赢与否”,改为“获胜与否”;“赢”可以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会,“输”就不能是“庆功”宴会了。
答案 C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人如果常有团体合作的训练,在学问上可以免偏陋,在性情上也可以免孤僻。
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商讨,实验的配置,遗误的检举,都必须群策群力。
③学生们尽管成群结队,实际上各人一心,每人独自上课,独自学习,独自完成学业,无形中养成个人主义的心习。
④他会有很浓厚而愉快的群的意识,他会深切地感觉到:能尽量发挥群体的力量,才能尽量发挥个人的力量。
⑤现行教育有一个大毛病,就是许多课程的对象都是个人而不是团体。
⑥其实学问像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甚多。
A.⑤③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⑤③⑥②①④
D.①⑤②④⑥③
解析 先用⑤引出中心,再用③解释“都是个人而不是团体”,②解释⑥中的“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甚多”,④是对①的进一步阐释。
答案 C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李继贞,字征尹,太仓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除大名推官,历迁兵部职方主事。天启四年秋,典试山东,坐试录刺魏忠贤,降级,已而削籍。
崇祯元年,起武选员外郎,进职方郎中。时军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旁午①,职方特增设郎中,协理司事。继贞干用精敏,尚书熊明遇深倚信之,曰:“副将以下若推择,我画诺而已。”
四年,孔有德反山东,明遇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 )抚,继贞疏陈不可,且请调关外兵入剿。明遇不能从,后讫用其言灭贼。初,延绥盗起,继贞请发帑②金,用董抟霄“人运法”,籴米输军前。且令四方赎锾③及捐纳事例者,输粟于边,以抚饥民。又言:“兵法抚、剿并用,非抚贼也,抚饥民之从贼者耳。今斗米四钱,已从贼者犹少,未从贼而势必从贼者无穷。请如神庙特遣御史振济故事,赍三十万石以往,安辑饥民,使不为贼,以孤贼势。”帝感其言,遣御史吴甡以十万金往。继贞少之,帝不听,后贼果日炽。
继贞为人强项,在事清执,请谒不得行。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学士周延儒,继贞同年④生,属总兵官于继贞。继贞瞠目谢曰:“我不奉命,必获罪。刑部狱甚宽,可容继贞也。”延儒衔之。已,加尚宝寺卿。当迁,帝辄令久任。田贵妃父弘遇以坐门功求优叙不获,屡疏诋继贞,帝不听。中官曹化淳欲用私人为把总,继贞不可;乃嘱戎政尚书陆完学言于尚书张凤翼以命继贞,继贞亦不可,凤翼排继贞议而用之。化淳怒,与弘遇日伺其隙,谗之帝,坐小误,贬三秩。会叙甘肃功,继贞请起用故巡抚梅之焕,帝遂发怒,削继贞籍。已,论四川桃红坝功,复官,致仕。
十一年用荐起历两京尚宝卿。明年春召对陈水利屯田甚悉迁顺天府丞。
十四年冬,诏发水师援辽,坐战舰不具,除名。明年夏,召为兵部添注右侍郎。得疾,卒于途。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六·李继贞传》,有删节)
注 ①旁午:旁,普遍;午,纵横交错。②帑(tǎng):国家收藏钱财的库房。③赎锾(huán):支付赎金赎罪。④同年:科举时代同榜考中的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除大名推官任职
B.继贞少之,帝不听减少
C.延儒衔之怀恨
D.请如神庙特遣御史振济故事先例
解析 少:认为……少。
答案 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抚饥民之从贼者耳/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①未从贼而势必从贼者无穷/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输粟于边,以抚饥民/②退而论书策,以书其愤
D.①属总兵官于继贞/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解析 A项①定语后置的标志;②用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①转折关系,但;②递进关系,而且。C项都表示目的关系,来。D项①介词,向;②介词,在。
答案 C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十一年用荐/起历两京尚宝卿/明年春/召对陈水利屯田/甚悉/迁顺天府丞
B.十一年用荐/起历两京尚宝卿/明年春/召对陈水利屯田甚/悉迁顺天府丞
C.十一年用荐起/历两京尚宝卿/明年春召/对陈水利屯田甚/悉迁顺天府丞
D.十一年用荐起/历两京尚宝卿/明年春召对/陈水利屯田甚悉/迁顺天府丞
答案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崇祯年间,李继贞被朝廷重新起用。当时军务繁忙,他精明干练,深得尚书熊明遇的信任倚重。
B.李继贞和熊明遇在对待孔有德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熊明遇不赞同李继贞的意见,但还是用李继贞的计策消灭了孔有德。
C.边境有人起来造反,李继贞主张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国库的银子买粮食运送到灾区赈济饥民,防止饥民跟着造反,崇祯皇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后来贼人的势力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
D.朝廷评议甘肃官员功绩时,李继贞请求起用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 )前巡抚梅之焕,皇帝很生气,削去李继贞的官籍。不久朝廷评议四川桃红坝功绩,又恢复了他的官职,而李继贞辞官。
解析 李继贞请求用国库的银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子买米运到前线部队,再让全国用钱财赎罪的人和出钱买官的人,交纳三十万石粮食运到灾区去安抚饥民。崇祯皇帝听从了李继贞的建议,派人带十万两银子前往。
答案 C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兵法抚、剿并用,非抚贼也,抚饥民之从贼者耳。(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淳怒,与弘遇日伺其隙,谗之帝,坐小误,贬三秩。(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李继贞“为人强项,在事清执”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按照兵法,应该招抚、围剿并用,招抚不是招抚贼人,而是招抚跟着贼人的饥民。(“抚”,定语后置句式,句子大意,各1分。)
②曹化淳很不高兴,与田弘
( http: / / www.21cnjy.com / )遇每天等待机会,向皇帝进谗言诋毁李继贞,因为小的失误,降了李继贞三级官职。(“隙”,“坐”,各1分;“谗之帝”,“贬三秩”句式各1分。)
(2)①典试山东,坐试录刺魏忠贤;②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 )延儒属总兵官于继贞,继贞瞠目谢曰:“刑部狱甚宽,可容继贞也”;③中官曹化淳欲用私人为把总,继贞不可;④(曹化淳)乃嘱戎政尚书陆完学言于尚书张凤翼以命继贞,继贞亦不可。(答出1点得1分,2点得3分。“明遇主抚,继贞疏陈不可”这是李继贞与熊明遇意见不同,此点不给分)
参考译文
李继贞,字征尹,江苏太仓州人。万历四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年(1613)进士。任命为大名推官,提升兵部职方主事。天启四年(1624)秋天,主持山东科举考试,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降低官级,不久剥夺他的官籍。
崇祯元年(1628)起用为武选员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 )郎,提升为职方郎中。这时军事文书普遍增多,职方特地增设郎中一职,协助管理有关事情。李继贞干练敏捷,尚书熊明遇很信任并倚重他,说:“副将以下你推举的,我画押签字就行了。”
崇祯四年(1631),孔有德在山东造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 )熊明遇主张招抚,李继贞上疏陈述不同意见,还请求调关外官兵到内地镇压。熊明遇不能听从他的意见,最终还是用李继贞的计策消灭了贼人。当初,延绥有人造反,李继贞请求拿国库的银子,用董抟霄的“人运法”,买米运送到前线部队。并且命令四方要支付赎金和捐款的人,运送粮食到边境,用来安抚饥民。又说:“兵法招抚、围剿并用,所谓招抚并不是招抚贼人,而是招抚跟着贼人的饥民。现今一斗米要四钱,已经跟着贼人的还很少,没有跟随贼人但势必要跟随贼人的却有无数的人。请求按照神宗特别派遣御史发放粮食赈救灾民的先例,运送三十万粮食,来安抚饥民,使他们不成为贼人,以此孤立贼人的势力。”皇帝被他的话感动了,派御史吴甡带着十万两银子前往。李继贞认为太少,皇帝不听,后来贼寇果然一天天地强大起来。
李继贞为人性格刚强而不肯低首下人,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 )理事情公正,拒绝开后门。大学士周延儒,跟李继贞同一年考中进士,委托李继贞为总兵官。李继贞瞪大眼睛推辞说:“我不接受命令,一定会受刑罚处分。刑部监狱很宽敞,可以容纳李继贞。”周延儒怀恨他。此后,加封尚宝寺卿,应当提升了,皇帝就命令他长期担任此职。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要以祖先的功勋请求破格提拔没获允许,多次上疏诋毁李继贞,皇帝不听,宦官曹化淳想任用自己的私党为把总,李继贞不同意,于是嘱咐戎政尚书陆完学向尚书张凤翼说情,让张凤翼来命令李继贞执行,李继贞仍然不同意,张凤翼排斥李继贞的意见任用了曹化淳的亲信。曹化淳很不高兴,跟田弘遇每天等待机会,向皇帝进谗言,因为小的失误,降了李继贞三级官。正好记录甘肃的功劳,李继贞请求皇帝起用原巡抚梅之焕,皇帝于是发怒,剥夺李继贞的官籍。此后,评定四川桃红坝的功绩,恢复李继贞的官籍,李继贞辞职归家。
崇祯十一年(1638)他被推荐起用,担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任两京尚宝卿。第二年春天皇上召对,李继贞陈奏水利屯田十分详细,提升为顺天府丞。崇祯十四年(1641)冬天,下诏派水军支援辽东,因准备战舰不足,被除名。第二年夏天,征召任命为兵部右侍郎。患病,死在上任途中。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塞 下 曲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 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1)“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眼是“静”,(1分)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因此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诗中之眼。(2分)
(2)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和平之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了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4分)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题,多选则按前6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7)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8)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答案 (1)夜阑卧听风吹雨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醉翁之意不在酒
(5)柳暗花明又一村 (6)门前流水尚能西
(7)为有源头活水来 (8)草色遥看近却无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 )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名“透视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Plastic(造型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西画、中画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与光线表现。一是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清代的朗世宁、现代的陶冷月就是个例子。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花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勃莱克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真可以用来咏赞一幅精妙的宋人花鸟。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表现这种微妙艺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灵活的笔与墨。笔墨的运用,神妙无穷,也是千余年来各个画家的秘密,无数画学理论所发挥的。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中国画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法则是虽动而静,画家顺应自然,故画中无须表现世间生命的动。
B.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认为,世间万象、世间万物生命的灵动,乃至生生不已的创造力,都来源于宇宙深处的无形无色的虚空。
C.因为认识宇宙的立场和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能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画法融合在一张画中,古今失败的例子很多。
D.中国画常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一处云山烟景,因此往往显得荒寒,就像原始的天地,看不出作画者的个性特征。
E.中国画追求深沉静默与无限自然合为一体的精神境界,而宋元山水画却是最写实的作品,堪称传统中国画中的独树一格的另类。
解析 A项,中国画中有一层“深深的静寂”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但并不是说无须表现“生命的动”,而是更具有了“无尽的气韵生动”;D项,作者的精神都融化在笔墨里,表现在山水中,并非没有作画者的个性;E项,宋元山水画同样表现出空灵的精神,具有典型的中国画特征,并非另类。(5分,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答案 BC
13.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画的画底不着色,而西洋画的画底全部着色。
B.中国画中的景物有明暗无阴影,而西洋画注重明暗阴影变化。
C.中国画颜色单纯无光,而西洋画油色光彩灵动。
D.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画必须使用模特。
解析 中国画并非不用模特,只是并不单纯地描画实物。
答案 D
14.画线句“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超越”与“切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矛盾。“超越”是指中国画追求空灵的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 )神表现,“切近”是指中国画超越了画者小己的主观限制,表现自然的本真。(4分。表明观点,1分;对两个词语的解释,一个2分,两个3分。意思对即可。)
15.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他画的水中之虾,栩栩如生,但画面中只见小虾不见滴水。依据文意,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见图)表现出来的中国绘画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国的绘画追求空灵却又写实,以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韵生动为理想,又充满静气,常以空白为画底表现宇宙灵气往来。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以空白为画底,表现无限的水中世界,虾在其中表现出最灵动的生命。白石先生的虾趣图正是中国绘画最优秀的典范。(4分。引用、概述文本意,1分;结合文本3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了
悟
禅
师
凌鼎年
自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后,海天禅寺的平静就打破了。
僧人们不明白,法眼方丈怎么会要求了悟禅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住下来,更不理解他为什么会容忍了悟的反常行为。别的不说,这了悟自在海天禅寺住下后,竟从来没扫过一次地,从来没关过一次门。若轮到他值勤值夜,其他和尚总有些放心不下。
众僧都不甚喜欢这位新来的了悟禅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所谓先进庙门三日大,比了悟先进庙门的,自认为比他有资历,也就不把了悟放在眼里,时不时斥责他,骂他是懒和尚。了悟不气不恼,一笑了之。过了几天,众僧突然发现了悟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空门岂用关”;下联为“净土何须扫”。
众僧看得呆了,一时竟无法驳斥了悟的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 )种奇谈怪论。有人去禀报了法眼方丈。法眼方丈闻听后,微微颔首,面露赞许之色。他传下话去:“了悟对禅的理解,已非你辈皮相之见,好好向他学道吧。”
僧人们都认为法眼方丈在偏护了悟,甚至认为他法眼有私,多少有些不服。
法眼方丈终于向众僧们说出了压在心底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件事:那就是半年前的一个黄昏,他匆匆赶回海天禅寺时,因山雨刚止,河水暴涨,木桥已被冲毁,有一年轻山姑为无法过河正发愁呢。
法眼方丈见此,考虑再三,卷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 )裤管,折一树枝当手杖,一面探底,一边趟过了河。法眼方丈想:男女授受不亲,僧人戒色,自己这样做,既给她做了示范,又不犯寺规,也算尽到普度众生之责了。然而,那位山姑不知是没有领会法眼方丈的暗示,还是胆小,依然站在河对岸干着急。天渐渐暗下来了,一个山姑过不了河,那如何是好?正这时,走来一其貌不扬的和尚,和尚上前向山姑施礼后,就抱着山姑过了河,和尚把山姑放下地后,满脸通红的山姑一脸羞色地向和尚道了谢。和尚说了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就一声不响地继续赶路了。
法眼方丈忍不住上前问:“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位和尚,出家人应不近女色,你怎可抱一个姑娘呢?”那和尚哈哈大笑说:“我早把那姑娘放下了。你怎么反而老放不下呢?”法眼闻之大惭,始悟遇到得道高僧了,就极力邀请了悟禅师到海天禅寺住下。这件事对法眼方丈震动很大,他深感了悟禅师道行深厚,有心好好观察,让之熟悉海天禅寺后,再作打算。
不久,清兵南下,发生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烈之事,善男信女逃难的逃难,避灾的避灾,寺庙的香火一下冷落了许多。
海天禅寺落入清兵之手是早晚的事,胆小的僧人离寺避到了乡下,了悟却天天在大殿念经打坐,仿佛不知大军压境之事。
一个阴霾之天,清军一位大胡子将军率军士冲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了寺庙,其他僧人全逃了避了,唯了悟禅师依然不慌不忙,不紧不慢地念他的经,对大胡子将军的来到视若无睹,大胡子将军见这和尚竟敢如此蔑视自己,厉声喝问:“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目无本将军,你知不知道本将军杀人如刈草一般。”
了悟正眼也没瞧大胡子将军一眼,朗声回答:“将军你大概还不知道寺庙中也有不惧死的和尚吧,既然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本来大胡子将军想大开杀戒,烧了寺庙,但听了了悟的回答,又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和尚的豪气与胆识,遂下令撤退。海天禅寺就这样免于兵灾。
法眼方丈因此有了把方丈之位传给了悟的念头,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悟闻知后借口自己乃闲云野鹤,执意谢绝了法眼方丈的美意,终于又云游四海去了。临走时,他留下一偈语:“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真佛内里坐。”遂头也不回地走了。
法眼方丈与众僧们都默默念着这偈语,各人参悟着。
16.作者为何给小说的主人公取名为“了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了悟,是彻底明悟的意思,名如其人。(1
( http: / / www.21cnjy.com / )分)了悟禅师彻底地参悟了禅理,修炼到了很高的境界。(2分)他处事超凡脱俗,将世俗观念、生死、名利置之度外。(2分)(本题最多得4分。)
17.小说结尾“法眼方丈与众僧们都默默念着这偈语,各人参悟着。”这个结尾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回
( http: / / www.21cnjy.com / )味再三。(1分)与开头第一段偈语出现后大家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众僧不再视之为“奇谈怪论”,而是尊重接受。(2分)这一方面让众僧的人物性格有所发展,一方面再次使用侧面迂回叙事凸显了悟的形象。(2分)同时也照应了前文,使小说结构严整。(1分)(本题最多得5分。)
18.关于文中法眼方丈讲述的了悟
( http: / / www.21cnjy.com / )背村姑过河的故事,有人认为只是套用了一个传说,并不见得高明;有人认为是作者巧妙恰当的化用。你的意见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是作者巧妙恰当的化用。这故事虽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个现成传说,但经作者重新编排,让法眼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有很强可信度和说服力——了悟不仅不懒,而且是一位“道行深厚”的僧人。(2分)“我早把那姑娘放下了,你怎么反而老放不下呢”这个关键句子很符合了悟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点,对于表现了悟形象有益无害。(2分)这件事征服了法眼、众和尚,为征服大胡子将军作了铺垫,使情节显得合理不突兀。(2分)(答“并不见得高明”,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
傅小平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钟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回顾杨绛先生的百年一生,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默默当着“钱办主任”。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孤傲。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钱钟书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来人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 ),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钟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
1958年,杨绛准备翻译塞万提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堂·吉诃德》。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就这样,在这一年,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学西班牙文。
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为翻译《堂·吉诃德》,1986年10月,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她的译本至今都被公认为佳作,已累计发行近百万册。
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
( http: / / www.21cnjy.com / )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她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多来自于对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正是这种坚信,让她和钱钟书即使在不幸中,依然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
19.文章在写杨绛文学上成就时为什么要写杨绛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突出杨绛在文学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 )路上的执著和上进的精神;②突出作为一名作家对读者负责的态度;③由于《堂·吉诃德》影响巨大从而突出其文学上的成就。(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20.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哪些体现?(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简朴的生活表现在:①生活低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不张扬自我,希望人们把自己忘记。②不喜交际应酬,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2分)高贵的灵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低调生活,自己有突出的文学成就却不愿显露,甘心生活在钱钟书的光环底下;②奉献爱心,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③美德高洁,无论在家庭诸事中还是国难中能够“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3分)
21.文章中说:“含忍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 )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三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 )方面:①含忍生活,能够磨练心志,让自己的心灵自由,保其天真情怀;②含忍能够保护自我,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③含忍能够磨砺自我,奋发有为,这样才能够重获新生,获得自由。不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含忍生活,压抑自我,束缚个性;②含忍生活,往往被人误解为孤芳自赏,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没有自由;③长时间的隐忍,看不到希望,容易让人丧失斗志,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有调查研究机构开展了美、韩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三国“高中生生活意识比较”课题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三国高中生学习意识、生活意识各不相同。根据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结合图表内容,以“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为陈述对象,得出结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给中国高中生提出一点建议。(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国高中生的幸福指数比较高,这与他们重视学习、有进取心有关。(2分)
(2)中国高中生过于注重学习,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 )意识比较弱,可以把打工作为锻炼社会能力的方式,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生活能力。(4分,结合图表信息,言之有理即可)
23.2013年10月21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日,北京市发布了高考改革方案,从2016年起,将语文分值从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分值从150分降低到100分。另外,英语一年两次考试,考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有效,如高一已考了100分,高二高三可不考英语了。这个方案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以下是某校师生的一段对话,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每空不超过30字(含标点符号)。(6分)
生甲:为英语降低到100分叫好,有利于我们学习减负。
生乙:____①____即使英语只考50分,竞争一样会很激烈。
生甲:高一已考了100分,高二高三可不考英语了。英语只是一种语言工具,是回归理性的时候了。
生乙:也是,____②____。
老师:这次高考改革不是简单的分值增减,而是____③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准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 )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E。每空2分。①必须是问句,内容是对甲“减分即减负”的否定。②内容是赞同甲“英语学习应该回归理性”的观点。③内容应该是对语文英语分值变化的意义的分析。可涉及素质教育、学与用的关系、中外文化的关系等内容。
答案 示例:①英语分值的下降就能减负了吗?
②很多人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却学无所用,而母语却没学好。
③国人开始重视母语的学习,更理性地看待外语学习的体现。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爸爸去学校接孩子,问:“最近数学学到什么地方了?”
儿子回答说:“在学三角函数。”说完,孩子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爸爸,三角函数它有什么用啊?”
不问不要紧,一问可把爸爸给问住了——爸爸也学过三角函数,但他在工作、生活中还从未用三角函数解决过问题。
确实,我们背了唐诗宋词,读了小说散文,学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物理定律,完成了化学实验,好多时候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用处,比不上如绘画唱歌、驾驶技术、炒股知识等那么有用、实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立意可以有:①不可用太功利的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准去衡量学习(知识)的有用与否。②学习不仅仅是追求实用价值,也包括对人的全面素质修养。③切勿以物质与技术的“有用”性去替代健全人格和高尚精神的塑造。④应该学以致用,不能让知识走进“象牙之塔”。⑤学校的教育应与实际相结合。
答案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