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母亲 同步自我小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我的母亲 同步自我小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26 20:3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我小测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巡察(chá)
勾当(ɡòu)
审时度势(dù)
不落窠臼(kē)
B.炮制(páo)
切削(xiāo)
心广体胖(pán)
乘风破浪(chénɡ)
C.折断(zhé)
惦念(diàn)
崭露头角(lòu)
自怨自艾(yì)
D.媲美(bǐ)
抚养(wǔ)
呕心沥血(xuè)
蓓蕾初放(bè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姑母时常闹啤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
B.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生女还长我一岁啊。
C.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致今还被我保存着。
D.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3.(2007广东高考,3)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______________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______________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______________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子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4.(2007山东高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五一”期间,植物园在“百花展”系列游园活动中将展出郁金香、牡丹、连翘等花卉,并举办民族舞蹈表演和荷兰风车展。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第12段(从“可是,母亲并不软弱”至“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完成5—8题。
5.“可是,母亲并不软弱”,从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B.在北平的无数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C.她的泪会在心中落!
D.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6.“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软而硬”表面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下列对“软而硬”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软”指母亲的善良、有爱心、会吃亏等美好品质。
B.“硬”指母亲的坚强,做人讲原则。
C.文章这样写,恰恰充分展示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人格。
D.“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既是写我,同时也反映出了母亲的性格。
7.请选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
)
A.本段突出表现了母亲面对困难时的坚强以及对“我”性格的影响。
B.本段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叙事;第二层是议论,阐明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C.文中写到教过“我”的教师有廿位之多,“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表明“我”对部分教师的不满。
D.本段的最后一句是上文的一个总结。
8.“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怎样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二)(2006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秋光里的黄金树
周涛
这里正是秋天。
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
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
它不想不怨,却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声。
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赠予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uanku.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的飘出一股佛家思绪。这思绪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槃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模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棱的荒野者。
但是树有过忧伤么?
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本能的回忆和依恋。
荒野是那么寥廓;
荒野上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
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人类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打算重复了。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9.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10.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
11.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1)童话
(2)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12.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二、语言运用
13.(2006全国高考Ⅰ,19)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较高的乐器。
二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06全国高考Ⅰ,18)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将答案写在文段下面对应的序号后。
语言的形式

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的,

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

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源:ziyu
( http: / / www.21cnjy.com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A项中“度”应读“duó”;C项中“露”应读“lù”D项中“媲”应读“pì”,“抚”应读“fǔ”。
答案:B
2解析:A项中“啤”应为“脾”;B项中“生”应为“甥”;?C项?中“致”应为“至”。
答案:D
3解析:考察:细致深刻地观察。考查: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的标准衡量(行为、活动)。宁可:表示比较两方面的利害得失后选取一面,常和上文的“与其”或下文的“也不”相呼应。宁愿:宁可。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品性:品质性格。
答案:A
4解析:A项,希望的是被刊用,两面对一面;B项,“5月3日将开门迎客”缺少主语;C项,“提前”和“预支”重复。
答案:D
5解析:D项是作者对母亲的评价,而不是母亲的行为。
答案:D
6解析:D项中“我”的“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是“软弱”,与“母亲”的“软”的性格特征有区别。
答案:D
7解析:C项中所涉及的内容无此方面的评说,文中用的是对比,说明母亲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答案:C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生命的教育”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要结合全文作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生命的教育”指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予“我”的终身影响。
9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抓住“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老人”与落叶之间关系的共同点——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很显然,他们与“在这样豪华慷慨的赠予面前”“表现得冷漠而又高傲”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作者要表达的“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的主旨也就显而易见。
参考答案:与对待落叶冷漠而又高傲的人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比。表明人类要爱护自然,珍惜自然豪华慷慨的赠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10解析:赏析的角度是“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修辞手法容易把握,表达效果则要注意从文段本身和全文思路两方面来思考回答。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11解析:对文中词语和句子含义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童话”的意思,就要抓住它前面的限制语“荒原不久以前”,可知应指原先的“拥有鸟类和众多的野兽”、有着无数树木的森林。第(2)题的理解要抓住“那”和“滑稽”两个词语:“那”是指“复制一棵树”的行为,“滑稽”是指“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后人类又去“复制一棵树”的不合情理、荒唐可笑的行为。
参考答案:(1)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
(2)对想像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12解析:本题其实考查对文章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的把握能力,只要依照行文展开的次序加以适当概括即可。第1—5段是写秋天的表情,第6—9段是写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第10—13段是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第14—24段是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第25段是写作者的呼吁。
参考答案: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13解析:压缩语段应当是高考的经典题型,其实它对学生的压缩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但是这类题往往有字数限制,答题时一定要注意。
参考答案:(二胡是)胡琴的一种,由琴杆、琴弦和蒙着蟒皮(蛇皮)的琴筒构成,用马尾琴弓演奏,声音低沉圆润,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
14解析:解答本题时需要对分句之间的关系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确的理解。文段一共四句话,第一句是倒装的因果关系;第二句是因果关系;第三句是并列关系;第四句是转折关系。弄清了这些关系,关联词就能填对。
答案:(依次为)之所以(是)因为所以也尽管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