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繁 星
教材p.10
1.会认“昧、坠”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描写繁星的词句。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把握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星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积累文中描写繁星的词句。
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巴金的资料。
【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各种阅读方式,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通过默读填表,体会作者情感;通过仿写练习,学习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学习方法】
学生在自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大声朗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在表格的引导下研读课文,在仿写中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
1课时
情景导入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古今中外许多作家、诗人,都赞颂过天上的星星。今天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去看看他笔下的星星吧!(板书:繁星)
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查字典理解词语。
二、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学生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表格:
2.根据表格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因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作者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4.读第1自然段,思考:本段首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在文中有何作用?
开篇点题,表露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为下文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做了铺垫。
5.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哪些内容写的是实景?哪些内容是作者的想象和联想?请找出相关句子加以回答。
实景: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想象和联想:我好像看见……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6.本文善用修辞,语言优美,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1)例句: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赏析: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数摇摇欲坠的星星”比作“无数萤火虫”,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2)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赏析: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触觉、听觉等角度描写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
(3)例句: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赏析: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作业布置
1.相关同步练习。
2.观察一幅星空图,并运用本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写几句话。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时期和三个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抒发了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
《繁星》是一篇描写星空的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修辞来表情达意,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写景状物,明白了我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这篇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它的语言美、意境美,而朗读是最直接,也最能体现这种美的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范读比较成功地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文章产生了共鸣。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