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学科:生物学
年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你的姓名]
幻灯片 2:课程引入
生活场景链接:
清晨推开窗户,你可能会看到枝头的麻雀在跳跃,听到草丛里的蟋蟀在鸣叫;放学路上,路边的野花随风摇曳,墙角的苔藓悄悄生长。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生命,都属于生物。
思考:你身边还有哪些生物?它们有什么独特的样子和生活习惯?为什么有的生物长在水里,有的却生活在沙漠中?
观察任务预告:
展示校园花坛、社区绿地、家庭阳台的照片,圈出其中的生物(如树木、花朵、昆虫、宠物等),提出问题: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如何才能全面地观察它们?
引入主题:本节课将带你学习如何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通过眼看、耳听、记录等方式,发现生物的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培养科学观察的能力。
幻灯片 3:什么是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
有生命现象:生物能够生长、繁殖,比如种子发芽长成大树,小狗长大生下幼崽。
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动物通过捕食获取食物,这些都是为了维持生命活动。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合拢,小狗听到主人呼唤会跑过来,这是生物的应激性。
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比如人通过肺呼吸,鱼通过鳃在水中呼吸。
能排出废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废物,如人体通过排尿、出汗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部分废物。
图示:用对比图展示生物(小狗、向日葵)和非生物(石头、玩具),标注生物的特征,帮助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判断小练习:
提问:机器人会动、会 “说话”,它是生物吗?为什么?(答案:不是,因为机器人不能生长繁殖、不需要营养等)
提问:枯叶是生物吗?为什么?(答案:不是,因为枯叶已经失去生命活性,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幻灯片 4: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校园篇
观察地点推荐:
校园花坛:这里有各种花草(如月季、三叶草)、昆虫(如蝴蝶、蚂蚁)、小型鸟类(如麻雀)。
操场边缘的树木:如杨树、柳树,树上可能有鸟巢、蝉、毛毛虫等。
食堂附近的角落:可能有老鼠、苍蝇,以及它们依赖的食物残渣环境。
观察内容与方法:
形态特征:用眼睛看花草的颜色、叶片形状(圆形、条形、锯齿状),昆虫的身体分几部分(头、胸、腹),是否有翅膀、触角。
生活状态:观察蜜蜂如何在花朵上采蜜,蚂蚁如何搬运食物,小鸟如何在树枝上筑巢、鸣叫。
环境关系:记录花草生长在阳光下还是树荫里,昆虫喜欢停留在哪些植物上,树木的根系是否向有水的地方延伸。
观察工具:
基础工具:笔记本、铅笔(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节)。
注意事项:不要随意采摘植物、捕捉动物,保持安静以免惊扰生物。
图示:校园环境照片,标注观察点和可能发现的生物,附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示意图。
幻灯片 5: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社区与家庭篇
社区观察点:
社区绿地:常见植物有冬青、玉兰、蒲公英,动物有流浪猫、狗、蚯蚓(雨后泥土中)。
水池或喷泉:可能有金鱼、蝌蚪(春季)、水生植物(如浮萍、水葫芦)。
垃圾桶附近:有蟑螂、苍蝇,以及分解垃圾的微生物(虽然肉眼看不见,但能观察到垃圾腐烂的过程)。
家庭观察点:
阳台绿植:如绿萝、多肉植物、月季,观察它们的叶片是否朝向阳光生长。
宠物:猫、狗、仓鼠等,观察它们的进食习惯(猫喜欢吃鱼,狗喜欢啃骨头)、睡眠规律。
厨房角落:可能有霉菌(馒头变质长霉)、果蝇(围绕水果飞舞),这也是微生物的一种。
观察小技巧:
定时观察:比如每天同一时间记录多肉植物的生长高度,或宠物的活动次数。
对比观察:比较阳台向阳处和背阴处植物的生长状态(向阳处更茂盛)。
感官结合:用耳朵听宠物的叫声(狗开心时摇尾巴、发出呜咽声),用鼻子闻花朵的气味(玫瑰香、薄荷清凉味)。
图示:社区绿地、家庭阳台照片,标注生物种类,附霉菌生长的放大图(说明微生物的存在)。
幻灯片 6:科学观察的方法与记录
观察的基本要求:
客观性:如实记录看到的现象,比如 “三叶草的叶片上有白色斑点”,而不是 “三叶草长得不好看”。
细致性:不仅看整体,还要看细节,比如 “蚂蚁的身体有 6 条腿,头部有两根触角”。
连续性:生物的生长和活动是动态的,比如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需要持续几周。
观察记录的形式:
文字描述:记录生物名称(或暂时用 “不知名小草” 代替)、数量、颜色、行为,例如:“2025 年 9 月 10 日,校园花坛发现 5 只蜜蜂,在粉色月季上飞舞,腿部沾有黄色花粉。”
绘图记录:简单画出植物的叶片形状、昆虫的身体结构,标注关键部位(如叶片的叶脉、昆虫的翅膀)。
表格记录:
观察时间
生物名称
数量
形态特征
行为 / 环境
9:00
麻雀
3 只
灰色羽毛,黑色斑点
在杨树枝上鸣叫
9:10
蒲公英
10 株
白色绒毛状果实
生长在花坛边缘阳光下
示例展示:展示学生的观察笔记本照片,包括文字、绘图和表格记录,点评优点(清晰、详细)。
幻灯片 7:观察中常见的生物及其特点
植物类: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如月季(有刺,花大色艳)、小麦(叶片细长,结麦穗)。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如松树(叶片像针,四季常绿)、柏树(树冠呈圆锥形)。
苔藓植物:矮小,生长在潮湿环境,如墙壁角落的青苔(只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
动物类:
昆虫:身体分三段,有 6 条腿,如蝴蝶(有两对翅膀,触角棒状)、蚂蚁(有工蚁、蚁后分工)。
鸟类:有羽毛、翅膀,会飞(少数不会),如麻雀(体型小,杂食性)、鸽子(能长途飞行,认路)。
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如猫(有毛发,用乳汁喂养幼崽)、狗(听觉灵敏,忠诚)。
微生物:
肉眼看不见,需通过现象判断,如馒头上的绿色霉菌(分解有机物)、酸奶中的乳酸菌(帮助消化)。
图示:各类生物的图片,标注关键特征,如昆虫的身体分段、植物的花和果实。
幻灯片 8:观察中的注意事项与安全
保护生物与环境:
不采摘植物花朵、不挖掘植物根系,不捕捉、不伤害动物(尤其是青蛙、鸟类等有益生物)。
观察后不留下垃圾,保持环境整洁,不破坏生物的生活家园。
自身安全:
观察时远离有毒生物,如毛毛虫(可能有毒毛)、月季花刺(避免划伤)、不明蘑菇(可能有毒)。
在家长或老师陪同下观察水边生物,防止溺水;观察高处鸟类时注意脚下安全。
尊重生命:
理解每种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比如看到蚂蚁搬家时不要用脚踩,它们在为族群储存食物。
发现受伤的小动物时,不要随意触碰,可寻求大人帮助或联系动物救助机构。
图示:展示 “禁止采摘”“爱护动物” 的标识,附安全观察的场景图(戴手套观察带刺植物)。
幻灯片 9:课堂练习
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玩具熊 B. 机器人 C. 蒲公英 D. 石头
观察生物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采摘花朵带回家观察 B.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C. 捕捉小鸟放在笼子里观察 D. 随意触摸不认识的蘑菇
下列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
A. 能生长繁殖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自己制造玩具 D. 需要营养
填空题:
观察生物时,我们可以用______看形态,用______听声音,用______闻气味。
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是生物具有______现象。
在校园花坛中,常见的昆虫有______、______,它们通常以______为食。
实践题:
写出你在家庭中观察到的一种生物,描述它的两个形态特征和一个生活习惯。
幻灯片 10:课堂总结
生物的识别:通过生长、繁殖、需要营养等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观察范围:校园、社区、家庭都有丰富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观察方法: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借助放大镜观察细节,通过文字、绘图、表格记录现象。
核心原则:观察时要客观、细致、连续,同时保护生物和自身安全,尊重生命。
学习意义:学会观察周边生物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能帮助我们发现生命的多样性,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幻灯片 11:课后作业
实践作业:
观察记录:选择校园或社区中的一种生物(如一棵树、一种昆虫),连续观察 3 天,每天记录它的状态变化(如树叶是否舒展、昆虫是否出现),用文字或绘图形式呈现。
生物小调查:询问家人,记录家庭中存在的生物种类(包括植物、宠物等),统计数量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生活环境。
拓展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你观察到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蜜蜂传播花粉、树木净化空气),写一段 50 字左右的说明。
尝试用手机拍摄观察到的生物(注意保持距离不打扰),制作成 “身边的生物” 照片集,标注生物名称和特征。
2024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1.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第1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简述观察的基本要求。
2.尝试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他曾经说过:“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法布尔
图中为幼苗时期的韭菜和小麦。你能区分哪个是韭菜,哪个是小麦吗?
依据什么特征进行区分?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分辨?
新课导入
“蝉把口器插进树皮里吸食树汁,身体却一动也不动。太阳移动,树荫的位置也随着移动,蝉会绕着树枝微微侧移,以保证自己一直处于阳光和热量最充足的地方。不管蝉是否在吸食树汁,那歌声都不会停止。”
——法布尔《昆虫记》
观察
认识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应当从观察开始。观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
就让我们进行一次观察活动,来学习观察的方法。
观察 思考 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而是“仔细察看”。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时要有目的、有计划。
仔细察看
1.观察某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2.观察某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观察目的
形态、结构
生活环境和习性
共同点和不同点
1.在老师带领下,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明确观察对象
2.观察植物时,注意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注意不要破坏植物)
明确观察对象
高度、形态、生长环境
垂柳的花
毛白杨的花
光叶子花
3.观察动物时,注意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明确观察对象
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
白头鹎
鸟类视觉敏锐,容易被惊扰,要注意着装颜色,避免衣物的颜色过于鲜亮;要保持安静,不要喧哗;在拍摄时,尽量不要使用闪光灯。
要进行客观的记录,并从观察的结果
中寻找规律
做好观察记录
讨论:
①你所观察的生物,如杨树和柳树,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交流观察结果
杨树和柳树都是植物。
杨树大多数比柳树高,杨树更笔直。它们叶子的形状不一样,等等。(合理即可)
讨论:
②对相同的观察对象,不同的同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请举例说出哪些因素影响了观察结果。
交流观察结果
观察的目的不一样,或使用的观察工具不一样等。(合理即可)
讨论:
③请举例说明,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某种生物,你打算如何进行。
交流观察结果
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比如观察植物,可以继续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合理即可)
科学方法·观察
我们所观察的生物大多是植物和动物。除这两类生物外,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生物。
细菌、病毒和许多真菌的个体比较微小,结构比较简单,它们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松树
柳树
槐树
生物的分类
月季
牡丹
蟹
青蛙
鲨鱼
大雁
小熊猫
蘑菇
银耳
乳酸菌
(可用于制作酸奶)
酵母菌
(可用于制作馒头)
病毒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观察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提出你所发现的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谁提出的问题更有探究的价值。
1.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1)确定观察目的:观察某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环境;观察某种生物的生活习性;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等等。
(2)明确观察对象:①观察植物时,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__________等。注意不要破坏植物。②观察动物时,注意它们的形态特点、__________和生活环境等。
(3)做好观察记录。
(4)交流观察结果。
生长环境
运动方式
2.科学方法——观察
我们所观察的生物大多是植物和________。除这两类生物外,还有真菌、细菌、________等生物。
显微镜
测量
目的
顺序
耐心
动物
病毒
知识点1
2
3
4
1
1.[2025·南京模拟]在“观察校园中植物”的活动中,你不认同的是( )
A.观察要依据观察目的进行
B.注意观察植株的高度、形态等
C.可以随便折柳树的枝条
D.比较杨树和柳树叶的排列方式
C
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2. (创新题·新情境 2025·长沙模拟)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搭载AI识别系统的延时摄影设备记录花生的一生。采取的科学方法是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模型法 D.调查法
A
知识点2
科学方法——观察
2
3
4
1
3.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前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
B.观察要做好记录
C.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故都不需要很长时间
D.观察可直接用肉眼或借助显微镜等仪器
C
2
3
4
1
4. (生命观念)生物兴趣小组
同学观察了东平湖周边环境中的部分生物,结合图示回答问题。(5分)
(1)图中属于植物的生物有:____,属于动物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2)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有:______,生活在陆地环境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 ,思维训练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观察生物D时,发现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分布多,在干燥的地方几乎没有。你可以提出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C、E、F
B、F
A、C、D、E
生物D的分布与湿度有关吗(合理即可)
2
3
4
1
一般过程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确定观察目的
明确观察对象
做好观察记录
交流观察结果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