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2024)(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2024)(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13 22:4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1.1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学科:生物学
年级:七年级
授课教师:[你的姓名]
幻灯片 2:课程引入
生活现象提问:同学们,当我们漫步在河边,可能会看到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绿色的 “薄膜”;走进森林,潮湿的地面或树干上常常覆盖着一层毛茸茸的绿色植物;在一些阴暗潮湿的角落,还能发现叶片形状独特的蕨类植物。这些植物形态各异,它们属于什么类型呢?
思考:这些植物与我们常见的开花植物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生存方式和环境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图片展示:展示河流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景象、森林中苔藓布满地面和树干的画面、蕨类植物生长在溪边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植物的存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吗?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又如何适应环境生存呢?
引入主题: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相关知识,探索这些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了解它们的奥秘。
幻灯片 3: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的特征:
结构特点: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它们有的是单细胞个体,如衣藻;有的是多细胞群体,如水绵;还有的形成大型叶状体,如海带。
营养方式:多数藻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
生殖方式:主要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生殖,也有部分种类能进行有性生殖。
常见藻类植物及分布:
淡水藻类:衣藻,单细胞藻类,细胞前端有两根鞭毛,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常生活在富含有机质的池塘、水沟中;水绵,多细胞丝状藻类,呈绿色丝状,细胞内有带状叶绿体,在淡水水域中较为常见。
海洋藻类:海带,大型褐藻,有长长的柄和宽大的叶片状结构,生活在浅海海域,是人们常见的食用藻类;紫菜,多细胞红藻,藻体薄而柔软,呈紫红色或紫褐色,也是重要的食用海藻,生长在浅海岩礁上。
图示:展示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的显微镜照片或实物图片,标注各部分结构,如衣藻的鞭毛、眼点,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海带的柄和叶状体,紫菜的藻体形态等。
幻灯片 4:藻类植物的生态作用与人类关系
生态作用:
氧气制造者: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是地球上氧气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据估计,地球上约 90% 的氧气由藻类产生。
水域生态系统的基础:许多藻类是浮游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是水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它们的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价值:海带、紫菜、裙带菜等藻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例如,海带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对预防甲状腺肿大有重要作用。
工业原料:一些藻类可用于提取藻胶、甘露醇等工业原料。藻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有广泛应用,如琼脂可用于制作果冻、微生物培养基等;甘露醇可作为医药原料和甜味剂。
危害:在一定条件下,藻类过度繁殖会引发水华(淡水)或赤潮(海洋)现象。水华和赤潮会导致水质恶化,水中溶解氧减少,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破坏水域生态平衡,同时还可能产生毒素,危害人类健康和渔业生产。
图示:展示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示意图、鱼类以藻类为食的场景、藻类用于食品加工的产品图片、水华和赤潮的图片等。
幻灯片 5: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的特征:
结构特点: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因此植株矮小,通常只有几厘米高。
生活环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如墙壁、树干、溪边的石头上、潮湿的地面等。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完善的输导组织,需要通过叶片直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且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生殖方式:通过孢子进行繁殖。苔藓植物的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孢子成熟后散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成原丝体,原丝体进一步发育成新的苔藓植株。
常见苔藓植物:
葫芦藓:矮小的土生藓类,植株呈鲜绿色,茎直立,叶呈卵形或舌形,密集生于茎上,在校园、公园等潮湿的土壤上较为常见。
地钱:属于苔纲地钱属,是一种扁平的叶状体苔藓植物,颜色为淡绿色或深绿色,常生长在潮湿的地面或岩石表面,其叶状体上有明显的气孔和菱形的气室分隔。
图示:展示葫芦藓和地钱的实物图片或结构模式图,标注茎、叶、假根等结构,以及葫芦藓的孢子体和地钱的雌托、雄托等繁殖结构。
幻灯片 6:苔藓植物的生态作用与人类关系
生态作用:
保持水土: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储存大量水分,对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植被覆盖层,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固定土壤颗粒。
指示环境:苔藓植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尤其是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重金属污染极为敏感。当环境受到污染时,苔藓植物的生长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因此常被用作监测环境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例如,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苔藓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会明显减少。
促进土壤形成:苔藓植物能分泌酸性物质,溶解岩石表面,加速岩石的风化,为土壤的形成创造条件。它们死亡后堆积在地面,经过微生物分解,逐渐形成腐殖质,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
与人类的关系:
在园艺中的应用:一些苔藓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和色泽,可用于制作盆景、微景观等园艺作品,增加观赏价值。它们柔软的质地和丰富的绿色为景观增添了自然、古朴的氛围。
科学研究价值:苔藓植物在植物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是从水生到陆生过渡的代表植物,研究苔藓植物有助于了解植物的进化历程和适应陆地生活的机制。
图示:展示苔藓植物在山坡上保持水土的画面、用苔藓植物制作的园艺微景观图片、不同污染程度地区苔藓植物生长状况对比图等。
幻灯片 7: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的特征:
结构特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有专门运输物质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根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茎大多生长在地下,称为根状茎,叶通常较大,有的为单叶,有的为复叶,幼叶拳卷,长大后伸展平直。
生活环境: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森林、山谷、溪边等。虽然蕨类植物有了输导组织,但它们的受精作用仍然离不开水,精子需要在水中游动与卵细胞结合。
生殖方式: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在蕨类植物叶片的背面,常常可以看到许多褐色的孢子囊群,孢子囊内产生大量孢子,孢子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出,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常见蕨类植物:
肾蕨:植株形态优美,叶丛生,呈羽状复叶,叶片光滑,背面有许多孢子囊群,常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在室内或庭院中。
铁线蕨:茎细长且坚硬,颜色似铁丝,叶片为薄纸质,呈三角形,二至四回羽状复叶,多生长在溪边、林下等潮湿环境中,是常见的观赏蕨类。
桫椤:是古老的蕨类植物,也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有 “活化石” 之称。桫椤植株高大,茎直立,叶大且呈羽状分裂,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森林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图示:展示肾蕨、铁线蕨、桫椤的图片,标注根、茎、叶、孢子囊群等结构,以及桫椤的高大形态和独特的茎干结构。
幻灯片 8:蕨类植物的生态作用与人类关系
生态作用:
参与物质循环:蕨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当它们死亡后,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养分又重新回到土壤中,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蕨类植物的茂密叶片和复杂的结构为许多小动物提供了栖息和藏身之所,同时,一些蕨类植物的嫩叶、孢子等也可作为部分动物的食物来源。
与人类的关系:
药用价值:许多蕨类植物具有药用功效,如贯众可用于清热解毒、驱虫;卷柏有止血、收敛的作用,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食用价值:部分蕨类植物的嫩叶可食用,如蕨菜,口感鲜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常见的山野菜。但需要注意的是,蕨菜中含有一定量的原蕨苷,可能具有致癌风险,食用时需经过正确处理。
观赏价值:肾蕨、铁线蕨等多种蕨类植物因其独特的形态和优美的叶片,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绿化和观赏园艺领域,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增添自然之美。
工业原料:一些蕨类植物可用于提取淀粉、制作绳索等。例如,蕨类植物的根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经过加工可制成蕨粉,用于食品加工或工业生产。
图示:展示蕨类植物在森林中参与物质循环的示意图、动物在蕨类植物间栖息的场景、蕨类植物用于药用的药材图片、蕨菜烹饪后的菜品图片、蕨类植物在室内外绿化中的应用图片等。
幻灯片 9: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比较
结构特点比较:
藻类植物:无真正的根、茎、叶分化,多为单细胞、群体或简单的叶状体。
苔藓植物:有茎和叶,但无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无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
生活环境比较: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对水分要求较高。
蕨类植物:喜欢潮湿的环境,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生殖方式比较:
藻类植物:主要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生殖,部分有性生殖。
苔藓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孢子囊群生于叶片背面。
图示:以表格形式呈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结构、生活环境、生殖方式等方面的比较,清晰明了地展示三者的差异。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选择题:
下列植物中,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 葫芦藓 B. 肾蕨 C. 海带 D. 玉米
苔藓植物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原因是( )
A. 植株矮小 B. 叶只有一层细胞,对有害气体敏感 C. 能吸收有害气体 D.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有根、茎、叶的分化 B. 有输导组织 C.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D. 用孢子繁殖
填空题:
藻类植物没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能进行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
苔藓植物一般具有______和______,但没有真正的______,靠______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蕨类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有专门的______组织,用______繁殖后代。
简答题:
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各举两例)。
分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进化上的地位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特点。
幻灯片 11:课堂总结
植物类群特征回顾: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苔藓植物有茎和叶,但无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对环境变化敏感,可作为指示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和输导组织,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活环境与生殖方式总结:藻类大多生活在水中,苔藓和蕨类喜欢潮湿环境,它们都主要通过孢子繁殖后代,且受精过程对水有一定依赖。
与人类关系梳理:三类植物在食用、药用、工业原料、观赏等方面对人类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在生态系统中承担着氧气制造、保持水土、参与物质循环等关键功能。
核心意义: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有助于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和进化历程,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幻灯片 12:课后作业
实践作业:
观察记录:选择一种当地常见的藻类、苔藓或蕨类植物,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其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绘制简单的植物形态图。
资料收集:收集一种蕨类植物的药用价值或食用方法的相关资料,撰写一份 200 字左右的介绍。
拓展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藻类过度繁殖引发的水华或赤潮对生态系统的具体危害及防治措施,写一篇 300 字左右的报告。
思考:从藻类到苔藓再到蕨类植物,它们在结构和生活环境上的变化反映了植物怎样的进化趋势?
2024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1.1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第2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新课导入
藻类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藻类大量繁殖
藻类的数量繁多,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的是绿色的,也有的是褐色或紫红色的。
藻类主要分布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水绵、新月藻等;有的生活在海洋中,如海带、紫菜、石莼等。
叶状体
海带
根状物
紫菜
想一想:海带、紫菜的可食用部分是什么结构?
藻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海带
紫菜
衣藻
水绵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多数生活在水中;通过形成孢子繁殖后代。
藻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唐】刘禹锡《陋室铭》
苔藓植物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泥炭藓
地钱
葫芦藓
孢蒴
(内含孢子)
葫芦藓


假根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_____,通常具有类似____和____的分化,无导管,无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___根。
矮小
茎 叶

苔藓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①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
②苔藓植物的遗体堆积后会形成泥炭。
肾厥
满江红
卷柏
贯众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具有输导组织。

孢 子
一个孢子就是一个生殖细胞。孢子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萌发和生长。
孢子囊群
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
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
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
孢子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蕨类植物
可食用
可药用
作饲料

知识点1
2
3
4
5
6
7
8
1
10
9
1. (真实情境)紫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下列选项中,与紫菜同属于藻类的是
(  )
A.葫芦藓 B.马尾松
C.贯众 D.衣藻
D
藻类
2.能判断水绵(如图)属于藻类的主要依据是(  )
A.身体由多细胞组成
B.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自养
C.生活在淡水中
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
2
3
4
5
6
7
8
1
10
9
3.下列不属于藻类的作用的是(  )
A.提供氧气 B.可食用
C.形成煤 D.提取工业原料
C
2
3
4
5
6
7
8
1
10
9
4.以下属于苔藓植物特征的是(  )
A.大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B.有高大的植株
C.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D.可以用种子繁殖
A
知识点2
苔藓植物
2
3
4
5
6
7
8
1
10
9
5. (创新题·新考法 2024·江西中考)近期,我国某科考团队正式对外发布,在江西境内发现的短芒复叶耳蕨是一个新物种。该物种叶背部着生的孢子囊集中分布在叶脉中脉附近。据此判断,该物种适合收录在(  )
A.《藻类学》 B.《中国苔藓志》
C.《蕨类植物学》 D.《中国裸子植物志》
C
知识点3
蕨类植物
2
3
4
5
6
7
8
1
10
9
6. (真实情境)某市民在东莞佛灵湖发现具有“清热、解毒”等药用价值的红蕨菜(属于蕨类植物)。下列对其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叶具有叶绿体 B.茎不具有输导组织
C.通过根吸收水 D.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B
2
3
4
5
6
7
8
1
10
9
7. (古话今议)古诗词中描述了很多植物,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其中的“苔”和“卷柏”分别指的是(  )
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A
2
3
4
5
6
7
8
1
10
9
8.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合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
A.体内无输导组织
B.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C.不能开花、结果
D.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B
2
3
4
5
6
7
8
1
10
9
9. (创新题·新考法 2025年1月深圳期末)“植物壁画”是附生在木画框上的苔藓,受大气污染时叶绿素含量会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将“植物壁画”放在阳台,利于苔藓生长
B.“植物壁画”利用根吸收木板上的营养物质
C.吸收的营养物质可通过茎中导管运输至叶片
D.“植物壁画”叶片颜色可指示空气污染程度
D
点拨:苔藓植物适合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它只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有假根。
2
3
4
5
6
7
8
1
10
9
10. (科学思维)如图所示,圆圈表示藻类与植物类群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有茎和叶的分化
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
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D
2
3
4
5
6
7
8
1
10
9
11. (态度责任)中国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正在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节能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等方式抵消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零,也就实现了“碳中和”。藻类与绿色植物在“碳中和”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碳中和”方面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图[ ]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它们释放了地球上90%的氧气。
A
2
3
4
5
6
7
8
1
10
9
(2)某种植物长得很小,不开花也不结果,具有假根,它常生长在阴暗潮湿并且没有严重污染的地方,它是[ ]。人们常常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煤主要是由埋藏在地下的古代________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的。
C
叶只由一层细胞组成
蕨类
2
3
4
5
6
7
8
1
10
9
(4)蜈蚣草不结种子,可以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砷等重金属富集在体内,现已广泛应用于修复土壤中的金属污染。蜈蚣草属于图[ ]所代表的植物类群。
(5)B与C相比,植株长得比较高大,结构也更为复杂,是因为B有__________组织。
B
输导
2
3
4
5
6
7
8
1
10
9
(6) (生活链接)假如你在北半球的森林中迷了路,你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分辨方向的?
①苔藓植物生活在________(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中。②大多数树干的________(填“背光面”或“向光面”)苔藓植物多。③树干上长有苔藓植物多的一面朝______(填“南”或“北”)。好!现在你已经能确认方向了。
潮湿
背光面

2
3
4
5
6
7
8
1
10
9
谢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